小小少年毛澤東

2020-12-14 歷史故事傳奇

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省湘潭縣,一個叫韶山沖的美麗小山村,23歲的農民毛貽昌26歲的妻子文素勤,又生下了一個可愛壯實的小男孩。這一年,是中國生肖的蛇年,這對年輕的農村夫妻做夢也不曾想到,他們的這個兒子,在50年以後,會成為領導中國人民獲得民族解放,重塑了中國和地球東方的面貌,贏得了億萬人民敬仰的領袖。

青年毛澤東

這一年是光緒19年,是23歲的光緒皇帝親政的第四年,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手中。

文素琴在此之前已經生5過兩個男孩,可惜在襁褓中就夭折了,她擔心養不活這個孩子,就抱著嬰兒回到娘家,距離韶山沖大約12裡遠的一個叫唐家沱的村子。 唐家沱的後山,有個龍潭溪,清澈的溪水沿著山谷流到山腳,積水成潭。潭邊聳立著一塊六米寬八九米高的巨石,人們把它叫做石觀音。外婆讓女兒七妹抱著小外甥來到石觀音前面燒香叩頭,拜巨石做乾娘,祈求觀音菩薩保佑自己的孩子健康長大,這個小男孩就有了一個「石三伢子」的乳名。1959年,毛澤東回韶山省親,在設宴招待鄉親父老時,還開玩笑說,今天該請的都請到了,就差「石乾娘」沒來。

毛澤東童年時代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唐家陀的外婆家度過的,外祖父家雖說是務農,但有一個舅舅在開私塾教讀,石三伢子有時也在那兒旁聽一會兒。外婆家大小20多口人,生活比較富裕。一大幫孫兒孫女,多了一個根基不穩的小外甥,外婆對他格外寵愛。三伢子在這裡過著無憂無慮的集體生活,跟著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們,一塊兒玩耍,一塊兒放牛打豬草。從六歲開始,他就到田裡幫助勞動。

在石三伢子出生的第二年,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耗費巨資歷時六年建成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全軍覆沒,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籤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並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了其侵略野心。巨額賠款,也成為中國人民的沉重負擔。

那個年代,韶山沖沒有報紙,沒有廣播,更沒有網絡,村子裡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外面發生的大小事,全都不知道,似乎一時半會兒也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

韶山屬湘潭市,位於湖南湘潭、寧鄉、湘江交界處。韶山的頂峰叫做韶峰,又稱仙女峰,是南嶽衡山72峰的第71峰,海拔500多米,山勢挺拔陡峭,氣勢雄偉。

相傳在大約4500年前,統治著中國的皇帝舜巡遊南方,路過韶山的時候,在山頭停下來休息,跟隨的宮廷樂師們演奏了當時流行的音樂《韶》。美妙的樂曲,把天上的鳳凰吸引過來了,他們環繞在舜的周圍,跟隨著樂曲的節奏翩翩起舞,舜帝龍顏大悅。後來,當地人就把舜停留的山頭叫韶山,山腳下狹長的谷地則被稱為韶山沖。

山谷裡的這個村子裡許多居民都姓毛,他們源於同一個祖先毛太華。毛太華是江西吉州府龍城縣人(今江西省吉水縣),500多年前,參加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跟著朱元璋麾下大將傅友德和藍玉的部隊打到雲南。戰爭結束,娶了當地一個姓王的少數民族姑娘為妻,1380年遷回湖南湘鄉縣。大約十年以後,毛太華的兩個兒子,來到韶山沖安了家,他們兩人成為韶山毛氏的祖先,傳承到毛貽昌這裡已是第19代。看來毛家的基因還是強大,毛太華身材高大,成年以後的毛澤東身高達一米八五,繼承了祖先的這個身體特徵。

按照習俗,毛貽昌找到當地一位有名的先生為自己的兒子取名,先生告訴他,這個孩子命裡缺水,名字裡必須有一個字跟水有關。按照毛家的字輩排序應該是「澤」,剛好吻合,於是取名澤東,它的美好寓意是:恩澤東方。那個時代,男孩子還應該有第二個名字,專門在一些特定禮儀性的場合使用。為孩子起的第二個名字是「詠芝」,「詠」是讚頌的意思,「芝」是「芝蘭」,一種蘭花,合起來就是「被讚頌的蘭花」之意。因為沒有水,又改成了「潤芝」,意思是「帶著露水的蘭花」,聽起來更美。「潤」與「澤」二字同義,都有滋潤萬物和給人以恩惠的意思。為了書寫方便,「芝」有時也被寫成同音字「之」,這樣,「潤芝」就成了「潤之」。「之」的意思是他或她或他們,也就是所有人。這樣一來,「潤之」的象徵意思就是:為所有人帶來恩澤。

文素勤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雖然不識字,但心地善良,為人寬厚,她經常帶著年幼的毛澤東去寺廟燒香拜佛。她希望她的這個兒子長大後能夠出家做和尚,以便全身心的侍奉觀音菩薩。

毛貽昌自己只上過兩年學,他曾跟人就一塊山地的歸屬打過一次官司,雖然有理,卻沒法運用聖人語錄(子曰)為自己辯護。 對方卻引經據典,在法庭上口若懸河,結果是毛家輸了官司。於是他暗自下了決心,要把自己的兒子培養出來,成為能夠為自己爭口氣的人。

於是1902年,八歲的毛澤東被接回韶山,送到離家僅僅300米的南岸私塾讀書,塾師鄒春培。那時候的啟蒙教材,一般是用《三字經》和《千字文》、《增廣賢文》識字,然後讀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它們是儒家的主要經典。這些書,即使交給現在的中學生、大學生來讀,也是非常艱澀難懂的,何況那時候還不到十歲的石三伢子。他當然不喜歡這些書,但學不會先生會打板子。好在石三伢子記憶力奇好,背書對他來說一點都不困難,根本不是負擔。先生教過之後,他很快就背下來了。他自己學會了使用《康熙字典》,一些先生沒有教的書,他也能讀懂。學習上不需要先生多操心,所以同學們都叫他「省先生」。 儘管如此,老師還是特別嚴厲,態度粗暴,經常打學生,石三伢子也不例外,時常挨打。

那時候,背書的標準程序是:起立,然後走到老師講臺前,背對老師,面對同學們開始背書。1904年夏季的一天早晨,叫到毛潤之背書的時候,他沒站起來,而是對老師說道:「既然我坐著背書,你也能聽清楚,那為什麼非要我站起來背呢?」老師氣得臉色發白,命令小潤之遵守規矩。十歲的毛潤之拖著他的板凳走到老師的講臺前,面對老師坐下來。老師氣的要死,拉他站起來。小潤之掙脫老師的手,大步走出了學堂。留在學堂,肯定會挨先生打。回家,也會挨父親打。

潤之沿著山谷的小路,向縣城走去。他從來沒有去過縣城,只是見過大人們朝那個方向走,知道那裡是一個很熱鬧很新奇的地方,他想去看看。不知不覺,天漸漸黑了下來,縣城還不見蹤影。毛潤之累極了,在一塊大石頭邊坐下來,靠著石頭睡著了,遠處傳來野狼的嚎叫還有虎嘯聲也沒把他驚醒。第二天天亮繼續走,到天黑也沒見著縣城。直到第三天,人們把他找到的時候,才知道還沒有走出山谷。

多年以後,他對訪問延安的埃德加-斯諾說:「回到家裡以後,意外的發現,家裡的氣氛改善了,父親稍微比過去溫和些了,先生的態度也比過去和善多了。 我這次抗議行動的效果,給了我深刻印象,這次罷課成功了。」

這一年秋天,十歲的毛潤之轉學到關公橋私塾繼續讀書,塾師毛詠生。1905年春,就讀於橋頭灣、鍾家灣私塾,塾師周少希。1906年秋,又到井裡灣私塾就讀,塾師毛宇居。繼續讀四書五經,並開始練習書法。毛潤之在這裡讀的是《公羊春秋》、《左傳》等經史書籍。他當然還是不喜歡讀這些書,而是喜歡讀古典小說,特別是關於造反的故事。他背著老師讀《嶽飛精忠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隋唐演義》等等。毛宇居後來回憶說:「當時私塾的規矩,認為小說等是雜書,不準學生看。因此他總是偷著看,見我來了,就把正書放在上面。後來被我發現了,就故意多點書,叫他背,但他都背的出來。」後來毛澤東回憶自己喜歡讀古典小說,認為這些書對自己影響很大。

文素勤教她的石三伢子要信佛,八歲時,毛潤之曾經同母親認真的討論過父親不信佛的問題,好幾次想把父親轉變過來。但毛潤之自己對佛教卻抱著懷疑態度,因此被母親責備不熱心拜佛。不過,母親的善良和熱心助人的品性,卻深深地影響了毛潤之幼小的心靈。那時讀書要把午飯帶到學校去吃。但有一段時間他晚上放學回來,總是喊餓,吃的特別多。母親感到奇怪,問他怎麼回事?潤之告訴母親:「班裡來了一個新同學,家裡窮,沒飯帶,我就把我的分了一半給他。」「怎麼不早些告訴我?」母親讚揚他,以後總是讓他帶兩個人的飯去。

毛澤東(右一)澤民(右三)澤覃和母親

毛澤東的相貌,更多地遺傳自母親,而性格,更多地遺傳了父親。有一天天氣炎熱,先生有事出去了,毛澤東就提議大家去遊泳。於是帶著私塾裡的一幫孩子們,跳到池塘裡撲騰去了。先生回來看見學生們赤身露體遊泳,認為不雅,要懲戒他們。毛澤東說,孔夫子是贊成去河裡洗冷水澡的,並把論語打開,念給先生聽。先生一聽果然是,這下丟了面子,下不了臺,就到上屋場找毛順生告狀:「你家潤之了不得了,他才學比我高,我教不了啦!」

1906年冬至節那天,毛順生請了許多生意上的朋友到家裡做客,叫13歲的大兒子毛潤之端茶送水,幫著招待客人,潤芝不願意。父親就罵他懶而無用。正處於青春少年叛逆期的毛潤之,覺得當眾受到了侮辱,就回懟:「孔子曰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父親氣急,伸手就打,兒子扭頭就跑。父親在後邊追,兒子在前面跑。跑到一個池塘邊,兒子恫嚇父親說,再進一步,他就跳到池塘裡。毛順生停下了腳步。後來在母親文素勤的調解下,父子倆達成了妥協。兒子對父親磕頭認罪,父親答應不再打他。

「父親堅持要我磕頭認罪,我說如果他答應不打我,可以跪一條腿磕頭。」按照毛潤之最要好的同學的說法,他兩次對父親磕頭認罪,一次是在眾多客人面前,另一次是客人走了以後。母親又把他帶到父親跟前,要他磕頭,兒子只跪一條腿,母親雙手按著他的肩頭,要他跪兩條腿。

「戰爭就這樣結束了,」毛澤東對斯諾說:「我從這件事認識到,如果自己公開反抗,保衛自己的權利,父親就軟了下來;可是如果我溫順馴服,他反而打罵我更厲害……我學會了恨他……」

毛潤之十歲的時候寫過一首詩《詠蛙》,已經可以體會到文字中透出的霸氣: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

十歲的時候不守規矩懟老師,逃學,並且離家出走。上課的時候,趁著先生不在,帶著同學們跳到池塘戲水。被先生發現之後,還振振有詞,引經據典,理由充分,氣的先生七竅生煙。不到13歲已經轉學五次。13歲的時候,挑起父子戰爭,並贏得勝利。妥妥的叛逆少年啊,果然不同凡響。所以做父母和做教師的,遇到特別聰明,卻調皮搗蛋,不太守規矩的孩子,心裡應該高興,寬容以待,耐心引導才好。說不定他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傑出人物呢。

本文參考資料:

1、李敏:《我的父親毛澤東》,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逢先知、金衝及主編:《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董樂山譯,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4、【美】羅斯-特裡爾《毛澤東傳》1980年版,翻譯:何宇光、劉加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審定

5、【英】迪克-威爾遜《毛澤東傳》,翻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外研究毛澤東思想資料選輯》編輯組,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6、【俄羅斯】亞歷山大-潘佐夫《毛澤東傳》,翻譯:卿文輝、崔海智、周益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7、高凱、於玲主編:《毛澤東大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相關焦點

  • 動畫片《少年毛澤東》首映 製作耗時3年(圖)
    動畫片截圖  瀟湘晨報長沙4月26日訊 記者範典 4月26日,由雷珺麟執導的勵志動畫電影《少年毛澤東》在長沙舉行全國首映禮,當天下午,導演雷珺麟、編劇馮一粟、藝術總監徐海等主創團隊成員一同出席了首映禮,並現場向觀眾分享了創作影片的幕後故事
  •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熱血青年毛澤東!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公開了先導預告,本作根據真實歷史改編,展現青年毛澤東學生時代熱血人生。片尾顯示本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片」,更多情報將於B站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開。
  •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熱血青年毛澤東
    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公開了先導預告,本作根據真實歷史改編,展現青年毛澤東學生時代熱血人生。片尾顯示本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片」,更多情報將於B站國創動畫發布會上公開。國產動畫《恰同學少年》先導預告:《恰同學少年》講述了1913年,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湖南第一師範。
  • 動畫電影《少年毛澤東》受邀國外參展 受《辛普森一家》導演褒獎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蔣波) 中國第一部以偉人毛澤東少年軼事為題材,最萌勵志成長動畫電影《少年毛澤東》將於4月30日全國公映,該片自宣傳以來便依靠獨特的題材與精良的製作引起了廣大網民的重視,電影以細膩的藝術文筆
  • 爺青回,恰同學少年動畫化,展現青年毛澤東學生時代熱血人生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該詞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就被這首詞裡的意境所感染,豪情壯志自在心中,以天下為己任,這正是那一代革命先驅的熱血人生,如今的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該忘記那些曾奮鬥的人。
  • 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毛澤東詩詞頻繁運用動物形象,有飛禽、走獸、魚鱉、昆蟲,還有神話動物,藉以彰顯鬥志,舒展胸襟,宣洩義憤,抒發意氣。認真解析這些動物意象,有助於品味毛澤東詩詞的意境,領略毛澤東思維的廣博,把握毛澤東心志的高遠。
  • 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毛澤東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湖湘文化在塑造毛澤東思想與人格的同時,也造就了精美絕倫、獨領風騷的毛澤東詩詞。毛澤東繼承了湖湘文化的優秀傳統,毛澤東詩詞中所表現的心憂天下的愛國主義情操、激情澎湃的浪漫主義格調以及經世致用的現實主義情懷,都從不同角度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追求。
  • @小小少年:未來可期,莫走歧途!
    @小小少年:未來可期,莫走歧途!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小少年
  • 小小少年帶來歌曲《翱翔》
    小小少年帶來歌曲《翱翔》 2020-12-04 00:00 來源:小芳仔農村小小少年帶來歌曲《翱翔》
  • 抖音曾經小小少年是什麼歌誰唱的?少年凱mp3試聽歌詞有什麼含義
    如今追星的大大們真的是神人輩出啊,最近抖音上一首曾經小小少年少年凱可以說是再為王俊凱圈了一波粉,那麼抖音曾經小小少年是什麼歌呢?小編為大家帶來抖音曾經小小少年少年凱原曲的相關資訊,感興趣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
  • 《毛澤東傳》讀書筆記精選
    少年時代(1893-1910):充滿激情的少年。找到了一個更廣闊的精神和社會領域,因此他的思想不再局限在農村這一熟悉的世界之中。向舊習挑戰的人。他走上造反的路是經過權衡的。新思潮和舊中國的社會狀況使毛澤東成為一個反叛者;在韶山的家庭生活的磨鍊則使他比其他人更為堅定不移。為何求知(1910-1918):更努力學習那些在韶山學不到的東西。學習是毛澤東的唯一真正的朋友。對英雄的愛好使他想了解更多的偉大人物。
  • 毛澤東:世界根,世界魂
    比如高華李銳之流,這種精神海拔不足三釐米的侏儒,他們關於解讀毛澤東的書,大概看到的都是毛澤東腳趾甲裡的灰垢。如果把毛澤東當成一本書,這本書內涵太深厚。不進行深入的解讀,就只能流於看看封面。沒有厚土,就不可能長出參天大樹;沒有深水,就不可能長出大魚。同樣,毛澤東之所以會成為偉人,背後孕育他的土壤和源泉又是什麼呢?湖湘學派,起始於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頤。中興於大思想家王夫之,最後的碩果就是毛澤東。
  • 毛澤東《鳥兒問答》中的小寓言,卻有大文章?為何用語如此通俗?
    一、面對背信棄義之徒,毛澤東這首《滿江紅》傲睨自若,卻依舊氣勢如虹1963年,中蘇關係緊張,面對敵人的無情挑釁,毛澤東卻顯得雲淡風輕,用一首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決裂前後》第二章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返回>>>《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決裂前後》,張樹德 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1949年底,毛澤東首次訪蘇。史達林讚嘆道:「你對中國人民的貢獻很大,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我可是長期受打擊、受排擠的人喲,有話無處說……」《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最終籤訂,史達林破例出席招待會,赫魯雪夫初識毛澤東。
  • 那個奔跑的小小孩童,轉眼之間就長成了少年
    六月已過,七月已來。 轉眼之間,那個小小的孩童,已經長成少年。 後來兒子上了小學,一直都是自己照顧自己,自己上學,自己放學,除了天氣惡劣,我很少接送他。 小小年紀,家務活也會幫我做,後來慢慢養成獨立的性格。 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引導他,我沒有過多的扼殺他的天性。 沒人帶他,就自己玩,懂事乖巧,就是調皮搗蛋沒少挨揍。
  • 空靈童聲演繹《梨花又開放》,《小小少年》顏婧涵綻放舞臺
    這個小「百靈鳥」就是顏婧涵小朋友,在2019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上,顏婧涵憑藉著空靈的歌喉,生動演唱《小小少年》,將小小少年的無憂無慮表現地淋漓盡致。顏婧涵在舞臺上總是充滿了輕鬆與自信;她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由轉換歌唱情緒,把小小少年的成長與變化通過歌聲盡數表達,每一個節拍都傳達著真摯與態度!
  • 新時代好少年!小小團扇畫出廉潔新風尚
    新時代好少年!小小團扇畫出廉潔新風尚 2020-01-20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曾經小小少年是什麼歌誰唱的?少年凱歌詞介紹有什麼含義
    抖音曾經小小少年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叫做《少年凱》,這首歌應該是王俊凱的粉絲改編的,很多人可能聽伴奏覺得很熟悉,其實這首歌的原曲是許嵩的《有何不可》,這麼說來大家應該就很熟悉了吧!不得不說現在的粉絲也是很有才啊!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是為中華民族獨立、富強而不懈鬥爭的民族英雄,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人民留下了寶貴的鬥爭精神財富。 毛澤東詩詞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抗爭與搏擊,抒發了洶湧澎湃的激情與心潮,頌揚了縱橫捭闔的氣魄和力量,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輝煌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鬥爭思想的詩意表達,是解讀共產黨人鬥爭精神的獨特文本。
  • ...毛澤東去世 讓她 文革 王光美 釣魚臺 第一夫人 毛澤東主席...
    毛澤東就是「英雄人物」。  草野滿代小姐說。您剛才說過。江青初嫁毛澤東時。曾經是一位賢妻良母。能否請您談一些具體的事例?  於是我說起了諸多細節:江青初嫁毛澤東時。可以用「善解人意」這四個字來形容。她給毛澤東沏茶之後。總是把茶杯的柄朝著毛澤東。便於他一伸手就能拿起茶杯。毛澤東想抽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