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半導體設備廠翔名打入臺積電EUV供應鏈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TechWeb.com.cn

【TechWeb】7月23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半導體設備廠翔名打入了臺積電EUV(極紫外光刻)供應鏈。

臺積電

臺媒稱,翔名切入臺積電5nm極紫外光(EUV)光罩盒表面處理業務,與EUV光罩盒大廠接洽合作機會,以獨家專利無電鍍鎳(ENP)表面處理技術來提升產品良率,目前該光罩盒廠正進行評估測試,未來獲臺積電EUV製程指定產品入場門票機會大增。

為跨入5nm EUV光罩盒業務,翔名積極接觸光罩盒大廠尋求合作契機,提供無電鍍鎳/化學鎳(ENP,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表面處理專利技術,可在金屬或塑料等固體基材表面上沉積一層均勻的鎳磷合金,使其EUV光罩盒不沾染、減少微粒工序,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有分析稱,一旦取得EUV光罩盒表面處理業務,以臺積電光罩盒替換需求在近萬套水準,加上後續4nm及3nm陸續量產需求,翔名2021年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暴增】臺積電EUV光刻機採購量將突破50臺
    1.臺媒:臺積電EUV光刻機採購量將突破50臺2.美恐「制裁」中芯國際,外資看好臺積電、聯電轉單效應3.5G智慧型手機拉貨,敦泰觸控驅動IC出貨逐季看增4.防堵中國!日本擬與美德等國合作管制尖端技術出口5.生產全面替代進口高品質半導體封裝設備?
  • 臺積電120億美元美國設廠,說不定是「面子工程」...
    sngesmc如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就在他的Facebook專頁上表示,臺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新廠只會是一個「樣板廠」,以其投資額來看,佔據臺積電每年資本支出的比例低於10%,而且2024年在美量產5納米時,臺積電在中國臺灣晶圓廠的工藝已經會來到2納米節點;因此屆時把臺灣廠的一部份舊設備遷往美國運用,會更節省資本支出;因此他對臺積電美國新廠計劃的最大疑問是
  • 臺積電3納米廠落腳臺南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29日表示,經審慎評估後,本公司擬投資興建的3納米先進位程新廠,將擇定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以持續充分發揮本公司在該園區既有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優勢。臺積電對於政府明確承諾解決包含土地、用水、供電、環保等相關議題表示肯定與感謝。
  • 突發,臺積電官宣跑美國建5nm廠,但ASML卻進入中國
    臺積電全球工廠布局臺積電目前擁有4座12寸晶圓廠(3座位於中國臺灣,1座位於中國南京)、6座8寸晶圓廠(中國臺灣4座,中國大陸、美國各1座)、6寸晶圓廠1座(位於中國臺灣)、後端工廠4座(全部位於中國臺灣),年產能當量於1200萬片12寸晶圓。
  • 傳臺積電赴日建首座海外封裝廠,日本多家半導體上市公司股價上漲
    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臺積電首座位於海外的封測廠。  據稱,為建設上述先進封裝廠,臺積電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籤署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各出資50%,組建一個合資企業。報導並未透露項目的總投資金額。  消息傳出後,日本半導體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股價上漲。
  • 「按捺不住」的半導體設備
    根據各細分設備市場佔有率統計數據,在光刻機、PVD、刻蝕機、氧化/擴散設備上,前三家設備商的總市佔率都達 90%以上,而且行業龍頭都能佔據一半左右的市場。晶圓廠助攻半導體設備市場的紅火,與晶圓代工市場的火爆密不可分,特別是中國臺灣地區,作為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核心地帶,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
  •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否認遭蘋果砍單!重申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否認遭到蘋果砍單,指目前許多廠商對正常存貨定義有著新解釋,不能再用過去看法來定論。他強調臺積電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內部更沒有出現砍單情況,直到明年上半年,營運表現都會優於季節性水準。
  • 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hjxednc美國商務部在上周宣布「透過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與軟體在海外設計並製造其半導體組件的能力,來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之計劃;」但臺積電被預期能找到方法解決商務部禁令。知名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接受《EE Times》採訪時就表示,臺積電應該能在短時間內取得繼續出貨產品給海思的許可;「若確是如此,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就很值得。」
  • 臺積電南京廠月產能2萬片,擴產計劃卻取消,錢去哪了?
    根據臺媒11月23日報導,為了滿足大陸市場的需求,目前臺積電南京廠的產能已經從原先的1.5萬片擴大為如今的2萬片。製程技術則以 12 納米及 16 納米為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按照此前市場消息,臺積電將繼續啟動以 28 納米製程為主的南京廠第 2 期擴建,但是現在擴產計劃卻取消了。
  • 不只臺積電,全供應鏈小心庫存水位!
    L9fEETC-電子工程專輯「iPhone的銷售仍然相當好;」他除了提及臺積電的最大客戶之一,也樂觀認為美國將鬆綁晶片製造業者使用美商設備與設計工具供應半導體組件給華為子公司海思(HiSilicon)的限制,指出到7月中,臺積電就會向美國商務部提出銷售晶片給海斯的許可申請。
  • 壟斷半導體設備的美國公司,三星臺積電都是它的忠實客戶
    在半導體領域上,全球的半導體巨頭公司並不少,包括三星、英特爾、 海力士 、臺積電、 美光 、博通,索尼、 英飛凌、 高通、 華為海思 、東芝、 聯發科等等。可以發現 這其中,很多都不是美國本土的公司,但在很多人看來,在半導體 尤其是晶片加工領域上,基本都是由美國說了算,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就是因為 ,在晶片乃至半導體設備的製造過程中,用到的設備基本都需要用到美國公司的產品,缺少這些設備,連三星 臺積電等公司的晶片製造都會大受影響,美國對這一方面的壟斷有多厲害呢,從這一家美國公司就能看出。
  •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傳感器技術 發表於 2020-06-11 10:26:30 據臺灣媒體報導,華為正試圖說服三星及臺積電,為其打造採用非美系設備的先進工藝生產線。根據供應鏈消息,兩大晶圓廠均收到這項請求,並正在積極規劃之中。
  • 日本喊臺積電去建廠,背後打的什麼算盤?
    關注半導體/數碼/電子產業商情熱點這是第120篇原創文章優先更新訂閱號:搜芯易據外媒報導,臺積電(TSMC)正計劃與日本政府合作開設一家先進的晶片封裝工廠。此前就有不少信息透露,原本外界猜測是日方邀請臺積電赴日開設晶圓廠,但目前看起來並不是。
  • 機械設備半導體設備行業|中國半導體設備的轉機之年
    5G產業驅動及本土擴產,2019年Q4或是半導體設備產業復甦拐點2019年來受宏觀經濟承壓、下遊需求減弱等影響,國內外半導體及設備市場均出現同比下滑。但我們認為,下半年以來半導體設備產業逐步復甦,第四季度或是設備需求及訂單的向上拐點期:1)歷史上全球半導體及設備產業每一次市場低迷都隨技術創新到來而結束,受益於5G、AI、IoT產業驅動,全球、中國半導體單月銷售額已進入環比回升通道,三星、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國內外主流晶圓廠資本支出及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情況也均已出現不同程度復甦;2)中國晶片產能逆周期投資為設備需求提供了較強成長韌性,中國設備市場的全球佔比持續提升
  • 臺積電擬投12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工程設備商聖暉漢唐等備受關注
    臺積電擬投12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工程設備商聖暉漢唐等備受關注 來源:TechWeb • 2020-05-25 15:57:39
  • ...群創等回應;臺積電5納米明年利用率恐下滑;世界先進:8英寸晶圓...
    設備商指出,由於半導體與面板廠內的設備精度都非常高,因此對於廠房與設備的耐震要求也比一般的公司要高很多,不過因為半導體與面板的前段製程會使用較多的化學藥劑與氣體,大半都屬於有毒物質,一旦發生較大的地震時,並不會擔心機臺受損移位,而是怕設備管線發生滲漏,因此若是震度達到一定程度以上,即使地震未導致發生斷電使生產線中斷等狀況,但依照規定還是會將無塵室內的員工進行計劃性暫時疏散。
  • 臺積電「建廠挪單」八面玲瓏 國產替代主旋律再次加深
    而如果臺積電設廠成功,鑑於美國本土目前幾乎沒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一定會帶走部分上下遊廠商,對於產業鏈的影響不小。眾所周知,去美設廠並不符合臺積電成本低廉的標準,臺積電這項官宣「投資」,無疑是在各方壓力綜合考慮下作出的決定。  從產能的角度看,臺積電美國新廠每月2萬片晶圓的5nm產能佔比非常低,也無法滿足像蘋果等大客戶晶圓產能的需求。
  •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續居全球第3大半導體廠!宣布2022年下半年...
    美國研究調查機構IC Insights在昨天(11月24日)發布最新報告,臺積電今年營收有望達到454.2億美元年增31%,續居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僅次於英特爾與三星,聯發科營收估計增長35%,悄悄從去年第16名躍升至第11名。
  • 半導體產業哪些領域已具備國產替代的能力?
    根據SEMI,2019Q4半導體設備銷售額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24%,單季度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創歷史新高。按地區分布,貢獻最大的分別是中國大陸(同比增長59%)、中國臺灣(同比增長121%)。國內晶圓廠投資金額即將進入高峰期。
  • 三星臺積電EUV光刻機之戰推演:榨乾ASML未來5年產能!
    圍繞臺積電最先進工藝的無晶圓廠(Fabless)產能爭奪戰如圖所示。頭部是蘋果,高通、NVIDIA、AMD、賽靈思、博通、聯發科、谷歌、亞馬遜等擠在一起,英特爾很可能會加入其中。▲臺積電先進工藝的無晶圓廠之戰自2020年9月15日起,由於美國商務部加強出口限制,臺積電不能向中國華為公司供貨半導體產品,而華為約佔臺積電總產值的15%。不過這對臺積電幾乎沒有影響,反而其最先進工藝的能力將來可能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