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Q4全球TOP10晶圓代工廠排名預測

2020-12-09 電子工程專輯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各業者產能呈現持續滿載,產能吃緊使得漲價效應帶動整體營收向上,預估2020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超過217億美元,年成長18%,其中市佔前三大分別為臺積電(TSMC)、三星(Samsung)、聯電(UMC)。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受惠於5G手機、HPC晶片需求驅動,臺積電7nm工藝營收持續成長,加上自第三季起已計入5nm工藝的營收,第四季成長動能續強,且16nm至45nm工藝需求回溫,第四季營收可望再創歷史新高,年成長約21%。三星在手機SoC與HPC晶片需求提升下,5nm工藝產品將擴大量產,並加緊部署EUV,接著發展4nm工藝的手機SoC,以及提升2.5D先進封裝量產能力,皆為三星提供成長動能,預估第四季營收年成長約25%。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由於驅動IC、PMIC(電源管理IC)、RF射頻、IoT應用等代工訂單持續湧入,聯電8英寸晶圓產能滿載,確立其漲價態勢,加上28nm工藝持續完成客戶的設計定案,後續穩定下線生產,預估第四季28nm(含)以下營收年成長可達60%,整體營收年成長為13%。格芯(GlobalFoundries)由於企業瘦身,此前出售部分廠區,並且未新增額外產能,第四季營收年減4%;然客戶對於使用成熟/特殊工藝的生物醫藥感測應用晶片關注度提高,加上5G布建帶來大量RF晶片需求,讓相關晶圓產能維持在一定水位。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中芯國際(SMIC)自9月14日後已不再向華為旗下晶片設計公司海思(Hisilicon)供貨,其他客戶在14nm進行試產時,中芯會有二至三季產能空窗期,且美國將其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後,除了設備面臨限制,部分國外客戶也恐將抽單,預估第四季營收將受影響,季減約11%,然因2019年基期低,該季營收年成長仍有15%。由於市場對RF與Power IC的需求穩定,預估第四季高塔半導體(TowerJazz)營收年成長可達11%。力積電(PSMC)在業務組合上著重晶圓代工發展,晶圓產能滿載且訂單持續湧入,為其注入良好營運動能,故第四季營收年成長攀升至28%。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世界先進(VIS)8英寸晶圓代工供不應求,預期第四季營收在漲價效應及PMIC、LDDI的產品規模提升帶動下,年成長將達24%。華虹半導體(Hua Hong)主要受惠MCU、功率半導體元件如MOSFET、IGBT的強勁需求,8英寸產能利用率將維持滿載;在CIS與功率半導體產品導入下,12英寸產能利用率則有望持續提高,可望推動第四季營收年成長至11%。東部高科(DB HiTek)目前主要替工業4.0中的AI、IoT、Robot等晶片進行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連續16個月維持滿載,預計第四季營收年成長為16%。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第四季整體晶圓代工業者營收表現將穩定提升,部分產品需求爆發,客戶傾向透過提前備貨提高庫存準備,使晶圓代工產能呈現供不應求狀況。不過業者仍需密切觀注目前全球疫情再次升溫,是否將對終端消費力道產生負面影響,以及後續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Luffy LiuTSR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除了中芯國際(00981)內地還有哪些晶圓代工廠?
    上周中芯國際(00981)在國內A股科創板上市,當天就創造了6500億市值的神話,將晶圓代工這一大眾並不熟知的產業帶到了大家的眼前。我們談論了太多這家國內龍頭企業,以至於疏忽了其他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他們或發展自己的特色工藝,或不斷向先進位程進發,用自己的一份力量點亮大陸晶圓代工產業。
  • 全球晶圓代工市佔排名 臺積電穩居龍頭地位
    原標題:全球晶圓代工市佔排名,臺積電穩居龍頭地位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拓墣
  • 【回應】"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
    1.臺媒:「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2.中芯國際回應美投資者訴狀,將積極抗辯3.SEMI:今年全球OEM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年增16%,創行業記錄4.臺積電劉德音否認蘋果砍單傳聞5.韓媒:臺灣地震不可避免會讓當地晶片生產受挫6.東芝和富士電機計劃在汽車功率半導體領域投資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緊缺,亦波及到8英寸矽片供應及晶片設計等相關產業鏈環節。以採用Fabless模式運營的IC設計廠商為例,對其而言,找到晶圓代工廠流片並量產自己設計的晶片,是產品落地的關鍵步驟。因此,全球八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短缺,勢必為IC設計玩家帶來影響。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2020-12-19 19:52:46 來源 : TechWeb
  •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打開APP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滿天芯 發表於 2020-12-15 13:56:28   要說8寸晶圓產能緊缺到什麼地步,前有某老總下跪求產能,後有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代工廠保產能。
  • 產能急缺 韓國晶圓大廠明年漲價20%!
    8吋晶圓代工廠產能急缺,韓媒指稱,訂單爆滿下,韓國企業東部高科(DB HiTek)明年報價最多將漲20%,其他晶圓代工廠如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預料跟進,8吋廠可能掀起一股漲價風。韓媒TheElec 22日報導,韓國晶圓代工廠DB HiTek已經通知客戶,2021年合約價最少提高10%、最多提高20%。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明年第2季的部分8英寸代工產能,以競標方式分配產能,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都以競標方式爭取。據了解,競標以片為單位,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30%—40%。
  • ICCAD 2020:晶片缺貨的原因,當真只是晶圓產能不足嗎?
    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還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晶片設計公司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竟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部分代工廠也在按照供需關係調漲價格。11月26日,中芯國際回應投資者提問是否對8英寸晶圓代工提價時就曾表示,現有客戶訂單將按已籤訂合同進行,新客戶、新項目則由雙方協商確定價格,該公司也會通過優化產品組合來提昇平均晶圓價格。
  • 揭秘晶圓代工產業!告別「缺芯」之痛,三大需求推動國內產業鏈騰飛|...
    ▲晶圓代工市場佔半導體市場約 15%開創專業分工模式,晶圓代工廠在半導體產業鏈中越來越重要。IC 設計的繁榮興起與先進位程的資本、技術密度提升,使得以臺積電為代表的晶圓代工廠( Foundry)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據報導,在12月10日舉行的中國集成電路設計2020年會高峰論壇上,中芯國際全球銷售及市場資深副總裁彭進表示,產能緊張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第一個原因是市場需求增長遠超預期。比如,據高通預測,今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億部,明年將達到5.5億部,2023年則將超過10億部。
  • 躍升全球第二大矽片廠!環球晶圓宣布45億美元收購世創
    11月30日半導體矽片廠商環球晶圓(GlobalWafers)宣布45億美元收購德國半導體矽片廠商世創電子(Siltronic AG),目前雙方進入最終協商階段。如果協議最終達成,環球晶原的市場佔有率將從全球第三躍升至全球第一。
  • TrendForce:預估2020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超過217...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各業者產能呈現持續滿載,產能吃緊使得漲價效應帶動整體營收向上,預估2020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超過
  • 中國晶圓代工需求持續增長:臺積電佔比高達61%!
    摘要:根據研究機構IC Insights在日前更新的一份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晶圓代工廠的總銷售規模將達到677億美元。 雖然全球有不少像英特爾、三星這樣自己設計晶片、自己製造和銷售晶片的IDM廠商,但是更多晶片公司只做晶片設計,而把複雜的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三星Fundry、格芯、中芯國際等專業的晶圓代工廠。 根據研究機構IC Insights在日前更新的一份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晶圓代工廠的總銷售規模將達到677億美元。
  • 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top10,復仇者全掉出前十,成龍排名下滑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top10榜單。這份榜單中,排名第一位的男演員毫無懸念,依然是巨石-強森,他以8750萬美元的收入穩居榜首。出道多年,曾出演《變形金剛4》《變形金剛5》的馬克-沃爾伯格排名第三,收入5800萬美元。他在2017年收入6800萬美元,排名全球男星第一。不過,2019年,他未能進入榜單前十。榜單4-10名的演員,分別是本-阿弗萊克、範-迪塞爾、阿克謝-庫瑪爾、林-曼努爾-米蘭達、威爾-史密斯、亞當-桑德勒和成龍。
  • SiC晶圓爭奪戰開打|sic晶圓|英飛凌公司|山東天嶽公司|特斯拉|si...
    而目前全球SiC矽晶圓總年產能約在40萬~60萬片,如此就消耗掉全球當下SiC總產能。即使在COVID-19及中美貿易戰的緊張關係下,汽車產業銷售受波及最明顯,然而SiC晶圓生產大廠的布局絲毫不減,這都是對SiC在車用市場發展潛力持正面看法的表現。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11月30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 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 在電子行情上漲的趨勢下,全球晶片代工訂單在近幾個月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排名,美國獨佔六家中國僅僅兩家
    IC Insights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半導體(IC和OSD,OSD是光電器件、傳感器和分立器件的縮寫)銷售排名,這其中包括6家美國公司,2家韓國公司,以及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各1家供應商。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2019Q4 季度,8」及 12」矽晶圓市場需求均見底,自 2020Q1 起 200mm/300mm 需求穩步回升。 在 5G、IoT、汽車電子、雲計算的大趨勢下,半導體需求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疫情後全球經濟的復甦,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料將持續。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在 12 月 1 日更新了半導體市場預測,2020 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同比上升 5.1%,2021 年相對 2020 年將同比上升 8.4%,呈現加速上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