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2020-12-24 騰訊網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

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由晶圓緊缺引發的連鎖反應也開始逐步蔓延。

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

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喬安對本報記者表示,若晶圓製造需求強勁,將帶動上遊矽晶圓出貨暢旺;而產能緊張則使得下遊終端產品因零組件缺貨導致生產周期延長。

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

當下,晶圓產能有多緊張?

「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11月30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

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

在電子行情上漲的趨勢下,全球晶片代工訂單在近幾個月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11月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2020年疫情導致眾多產業受到衝擊,然受惠於遠程辦公與教學的新生活常態,加上5G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提升,以及相關基礎建設需求強勁的帶動,使全球半導體產業逆勢上揚,預估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增長將高達23.8%,突破近10年高峰。

其中高端晶片缺貨最為明顯,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擴產受限受到了更大的關注。而事實上,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自2019年下半年起即一片難求。

從需求端來看,8英寸晶圓的下遊需求主要來自於電源管理晶片(PMIC)、CMOS圖像傳感晶片、指紋識別晶片、顯示驅動IC、射頻晶片以及功率器件等領域,而模擬晶片和功率器件的需求量持續上升是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主要原因。

由於8英寸設備幾乎已無供應商生產,使得8英寸機臺售價水漲船高,而8英寸晶圓售價相對偏低,因此普遍來說8英寸擴產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如電源管理晶片、LDDI(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等產品在8英寸廠生產卻最具成本效益,並無往12英寸甚至先進位程轉進的必要性,使得8英寸廠產能跟不上。

5G熱潮的帶動下,電源管理晶片受益於智慧型手機與基站需求都呈倍數增長,導致有限的產能供不應求,雖然部分產品有機會從8英寸逐步轉往12英寸廠生產,但短期內依然難以紓解8英寸晶圓需求緊缺的情況。

華潤微(688396.SH)運營模式以IDM為主,同時也擁有晶圓代工模式。記者從華潤微方面了解到,功率半導體MOSFET、IGBT、SBD等產品需求均比較旺盛,產能都比較緊張。晶圓代工方面,8英寸產能滿載,電源管理、MCU、MEMS等在手訂單飽滿。

漲價潮起

晶圓產能供求緊張,首當其衝影響的就是晶圓價格受到波動。

據中國臺灣媒體近日援引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於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晶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像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電」)、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芯」)和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這些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

對於「漲價」報導,格芯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但業界對晶圓代工廠的提價有所共識。

由於美中貿易問題,設備及材料廠出貨8英寸晶圓代工訂單亦傳出比如由中芯國際將轉單臺廠的消息。多家臺媒相繼報導稱,聯電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已滿載到2021年下半年,在產能供不應求且客戶持續追加投片情況下,其2021年第一季調漲價格勢在必行。

11月26日,中芯國際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提問「是否對8英寸晶圓代工提價」時就曾表示,現有客戶訂單將按已籤訂合同進行,新客戶、新項目則由雙方協商確定價格,該公司也會通過優化產品組合來提昇平均晶圓價格。

喬安對記者表示,集邦方面的數據是,2020年8英寸的晶圓價格主要在第四季度有明顯漲幅,約上漲5%~10%,其預計2021年將上漲約5%。

在國際大廠對晶圓價格紛紛有漲價之意後,國內半導體企業晶圓「是否漲價」也受到關注。

對於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記者從華潤微方面了解到,目前的確出現漲價的情況,但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華潤微根據客戶結構,針對不同的產品線以及產品的終端應用的情況,進行了適度的調整。

新潔能(605111. SH)投資者關係部人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部分產品的確有漲價,做一些結構性調整,同時公司本身也是在做這樣一個調整。

本報記者還注意到,國內多家半導體相關企業近期集中接受機構調研,調研記錄都顯示,漲價成為機構調研詢問度最高的問題之一。而資本市場半導體板塊的部分上市公司股價也受到波動上漲。

捷捷微電(300623.SZ)在調研中直接表示,今年VD MOS、TRENCH MOS相關產品因晶圓代工漲價,部分產品做了調整(調升)。

立昂微(605358.SH)12月1日發布的調研記錄也表示:「目前市場對半導體需求持續上漲引發了產業鏈供不應求的行情,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帶動矽晶圓、封測與IC設計等陸續漲價。公司的半導體矽片和半導體分立器件兩塊業務在持續向好的集成電路市場的驅動下,目前在手訂單充足,產能飽滿。公司產品是否漲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基於目前的市場行情及公司實際情況,部分產品正在與客戶就漲價事宜進行協商,產品漲價需要與客戶協商後才能最終確定。」

中信證券12月2日對華虹半導體(01347.HK)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受益於8英寸成熟工藝需求仍然旺盛,產能吃緊,部分行業內公司8英寸晶圓已提價。華虹半導體8英寸晶圓廠產能利用率自2020Q3達到102%,高產能利用率有望增強公司盈利能力。該調研報告發布次日,華虹半導體股價便一度升至5%以上。

從股價方面來看,上述公司近期都處於上漲狀態。立昂微、華潤微、華虹半導體、捷捷微電等企業近期股價連續刷新上市以來新高。

傳導至上下遊

而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也已傳導至封裝、設計等上下遊。

相比於IDM(整合組件製造商)模式和Foundry(代工廠)模式,Fabless(無廠IC設計商)模式公司將面臨拿不到晶圓廠的產能的挑戰,這對於無廠IC設計公司模式的半導體公司銷售額增長可能會產生影響。

「IC設計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要到代工廠去找產能,因為目前預測下單的也比較多,所以就涉及到一個排產的問題。」國內一家IDM模式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

顧文軍認為,從產業角度來說,代工產能不足會嚴重影響設計產業的發展。

此外,在當前晶片缺貨的環境下,上遊終端廠商對於晶片的需求是遠遠大於供應鏈的供給,這也使得下遊終端產品會因零組件缺貨導致生產周期延長。

而針對晶圓代工產能緊張是否會導致MCU缺貨或交付延遲,晶片設計公司兆易創新董秘李紅表示,存量產能都在有序生產,但是因為需求端旺盛,(由於晶圓廠產能緊缺)要擴產的話就會受到一些影響,新增的部分還沒有常規運轉起來。

同樣作為晶片設計公司的新潔能主營MOSFET、IGBT研發設計,新潔能投資者關係部人員向記者表示,產能是非常緊張的,但目前還沒有出現拿不到晶圓廠產能這種情況。

8英寸晶圓產能供需不平衡之下,企業如何應對?

上海的一家IC設計公司李姓總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也在考慮做些應對措施。比如其一,積極開發其他供應鏈廠商、代工廠;其二,往高工藝方面轉。「8英寸晶圓廠緊張,相對來說12英寸晶圓廠產能緊張問題會好些,12英寸晶圓幾乎是8英寸晶圓面積的2.25倍,12英寸面積大對我們的產能更有保障。」

喬安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已有部分8英寸產品開始往12英寸廠轉進,從中長期來看這種情況將會有所緩解。

此外,有接近晶圓製造廠的人士表示:「8英寸晶圓產能供需不平衡之下,很多晶圓代工廠會篩選訂單和調整產品組合,優先生產高毛利的產品。根據市場需求和產能來看,大部分晶片的缺貨情況緩解最早也要到明年第一季度。」

為了緩解8英寸晶圓廠產能緊張,有消息稱聯華電子等晶片代工廠,在考慮收購閒置且成熟的8英寸晶圓廠。

新潔能投資者關係部人員則向記者透露,新潔能的晶圓代工廠主要有華虹宏力、華潤上華,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地開拓一些海外的代工廠。「但目前因為疫情,來回溝通也不太方便,後期會去現場溝通。」該人士表示。

不過,對於晶片設計企業來說轉廠也並不容易,上述IC設計公司李姓總經理提到:「要把供應商開發出來,每個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工藝特殊性,同樣的設計比如說從一條產線換到另一條產線工作不容易,對於晶圓代工廠來說也是需要反覆測試、配合併不容易,所以一般大家能不做轉產就儘量不去做,要想做的話肯定要提前布局。」

(編輯: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與此同時,這一現象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一般來說,(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在爭取更多的晶片訂單,但這一次,即使客戶願意加大訂單量,我們也無法提供額外的產能支持。」實際上,聯華電子的產能排期已排至2021年第二季度,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騰出空餘產能。而聯華電子並不是唯一一家產能滿載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全球晶圓代工玩家中,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中芯國際……均傳出8英寸產能吃緊的消息。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近期的半導體市場,尤其是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
  • 產能吃緊由 8英寸蔓延至 6英寸!漢磊等證實漲價
    集微網消息,據鉅亨網報導,漢磊投控旗下漢磊科 6英寸晶圓代工訂單回溫,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本季陸續放量出貨。因遠距應用需求帶動,以及車用電子需求強勁復甦,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情況已由 8英寸蔓延至 6英寸。由於市場 6英寸產能供不應求,在上遊客戶需求暢旺,6英寸晶圓代工價格已經上漲,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累計漲幅上看 1 至 2 成,漢磊等 6英寸晶圓代工廠也已證實漲價。(圖源:網絡)除受惠車用電子等需求回溫外,漢磊 SiC、GaN等化合物半導體應用,已於本季陸續放量,明年更將進一步拉升,帶動營收成長。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由於主要工藝不同,臺積電目前是世界上12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12英寸晶圓產能的40%,因為12英寸晶圓主要用於生產工藝低於28nn的晶片。中芯目前是世界上8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的20-30%。
  • 晶片缺貨告急背後!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智東西內參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據 SEMI最新報告,2019 年底有 15 個新 Fab 廠開工建設,總投資金額達 380 億美元,其中約有一半用於 8 英寸晶圓尺寸。IC Insights 預計未來 2 年,8 寸晶圓產能預計維持 23%左右市佔率。8 寸矽片目前主要用於指紋識別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功率器件、微控制器等半導體產品的生產。
  •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打開APP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憲瑞 發表於 2020-12-19 10:43:39 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8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
  • 12英寸晶圓產能開始緊缺?
    在國外大廠停產8英寸設備多年之際,如今又不得不「再起爐灶」。 面對8英寸產能緊缺、恐慌情緒亦在全產業鏈傳導的當下,儘管擴充或新建產能並不是立竿見影,亦難解燃眉之急,但在二手設備已遍地難尋的情形下,國外設備廠商紛紛順勢再拾「老手藝」。 主攻核心設備? 在半導體設備市場中,晶圓製造設備可謂是重中之重。
  • 傳言臺積電取消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相當於變相漲價
    由於市場對晶片的需求旺盛,各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都開始吃緊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也不例外,根據臺灣中央通信社的消息,臺積電已經取消了12寸晶圓廠的代工架構折扣,這相當於變相漲價。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 漲聲一片 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8英寸的核心廠商聯電,在12月8日發布最新業績,11月合併營收147.2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聯電產能利用率達滿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且價格調漲,聯電第四季預估晶圓出貨量較上季增加1~2%。且部份晶圓代工價格調漲後推升晶圓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增加1%。
  • 半導體行業將迎漲價潮,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繼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之後,晶圓需求供不應求的問題已蔓延至12英寸。今天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已經取消了向主要客戶提供每12英寸晶圓3%折扣的政策。而8英寸晶圓主要生產商聯電、世界先進等都紛紛表示將在2021年漲價。由此可見,半導體行業的漲價浪潮,已經不可避免。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 漲聲一片 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
  • 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 消息稱臺積電已到極限
    2020 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 8 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這麼一對比,產能就緊張了,畢竟晶圓廠投資巨大,需要 1-2 年才能建好,無法及時應對需求激增,成熟的 8 英寸晶圓廠更是缺少投資。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2020-12-19 19:52:46 來源 : TechWeb
  • 聯電科技傳來一聲巨響,或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一家晶圓代工,昨天傳來了一聲巨響!這一聲巨響可謂是意味深長,放在往年都還好說,但是當下這個環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在8 英寸晶圓市場吃緊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甚至因為拿不到產能老總都給人家下跪,這一聲巨響,可以說是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劉啟東強調,目前正在局部復電、供電中,現在產能滿載一定會有些微影響,但因為只是部分廠區幾個小時的停電,造成生產停擺幾個小時,後續會做一些趕單的動作。但他也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全數恢復供電要多久,相關人員針對跳電細節也在調查當中。據悉此次掉電會影響到13萬片8吋晶圓。
  • ICCAD 2020:晶片缺貨的原因,當真只是晶圓產能不足嗎?
    受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影響,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等元器件紛紛傳來漲價消息。而自從iPhone 12上市後,晶片缺貨風波更是在消費類電源領域大肆擴散,蔓延到了TWS藍牙耳機領域,市場對於TWS耳機的強勁需求也加劇了主控晶片和相關觸控晶片缺貨的情況。
  • 聯電科技竹科工廠傳出爆炸聲響,電機故障冒煙:影響部分 8 英寸晶圓...
    IT之家 1 月 10 日消息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1 月 9 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 「二哥」聯電科技(UMC)位於中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目前竹科廠有部分 8 英寸晶圓產線,也可能受到影響。當天下午,聯電科技財務長劉啟東在郵件中對外確認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