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吃緊由 8英寸蔓延至 6英寸!漢磊等證實漲價

2020-12-22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據鉅亨網報導,漢磊投控旗下漢磊科 6英寸晶圓代工訂單回溫,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本季陸續放量出貨。

因遠距應用需求帶動,以及車用電子需求強勁復甦,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情況已由 8英寸蔓延至 6英寸。由於市場 6英寸產能供不應求,在上遊客戶需求暢旺,6英寸晶圓代工價格已經上漲,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累計漲幅上看 1 至 2 成,漢磊等 6英寸晶圓代工廠也已證實漲價。

(圖源:網絡)

除受惠車用電子等需求回溫外,漢磊 SiC、GaN等化合物半導體應用,已於本季陸續放量,明年更將進一步拉升,帶動營收成長。

在需求暢旺下,漢磊投控旗下漢磊科與嘉晶第四季營收已逐步回溫,漢磊預計,今年營收將較去年實現增長,明年也將維持成長動能,上半年有望淡季不淡。(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 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由晶圓緊缺引發的連鎖反應也開始逐步蔓延。 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
  • 聯電(UMC.US):八英寸產能吃緊,有漲價可能
    晶圓代工廠聯電(UMC.US)昨日召開了法說會,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8吋客戶需求強勁,產能吃緊,近期正陸續與客戶談明年漲價的可能,也證實近期市場的8吋代工訂單漲價傳言。近期市場傳,8吋產能供不應求,聯電有意調漲代工價格,美系外資最新報告也指出,聯電8吋晶圓產能吃緊狀況可能持續到下半年,主要動能來自大尺寸面板驅動IC、5G手機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加上客戶持續建立安全庫存,預期聯電將對部分8吋客戶提高代工價格,有助下半年獲利表現。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 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 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與此同時,這一現象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 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 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
  • 半導體行業將迎漲價潮,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晶片漲價,受累的還是消費者。繼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之後,晶圓需求供不應求的問題已蔓延至12英寸。今天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已經取消了向主要客戶提供每12英寸晶圓3%折扣的政策。而8英寸晶圓主要生產商聯電、世界先進等都紛紛表示將在2021年漲價。由此可見,半導體行業的漲價浪潮,已經不可避免。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這也是今年半導體行業產能缺口嚴峻的一個縮影,雖然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連年擴產,但是8英寸產能增加不足,趕不上需求的增長,晶圓也出現價格上漲現象。事實上,緊缺也不僅僅在晶圓代工的環節,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封測也出現了產能吃緊的狀況。集邦諮詢表示,半導體代工產能的吃緊預估將至少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
  • 世界先進:8英寸晶圓供應吃緊將延續至明年Q3
    打開APP 世界先進:8英寸晶圓供應吃緊將延續至明年Q3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0-12-13 10:32:39 近日消息,據鉅亨網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今日表示,在各應用需求同步成長下,預計8英寸供不應求情況將持續到明年第三季。
  • 明年12英寸晶圓變相漲價?臺積電:不評論市場傳聞,不回應價格問題
    集微網消息,據中國臺灣地區自由時報報導,消息傳出,晶圓代工產能非常吃緊,臺積電將對明年12英寸接單價取消往年的折讓,形同「變相漲價」,代表明年晶圓代工不只8英寸供不應求,連12英寸也相當吃緊。據傳,晶圓廠往年都會對客戶的代工價有所折讓,大約3-5%不等,臺積電折讓比例更低,明年就沒有這種好事了,只有被漲價的份;對於明年的8英寸代工價格,臺積電仍維持去年硬挺的價格,但在12英寸代工價格,臺積電已從7納米、10納米 、28納米、40納米到55納米的晶圓代工價格,將全部取消往年的折讓,這對客戶端將造成成本壓力。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一般來說,(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在爭取更多的晶片訂單,但這一次,即使客戶願意加大訂單量,我們也無法提供額外的產能支持。」實際上,聯華電子的產能排期已排至2021年第二季度,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騰出空餘產能。而聯華電子並不是唯一一家產能滿載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全球晶圓代工玩家中,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中芯國際……均傳出8英寸產能吃緊的消息。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近期的半導體市場,尤其是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
  •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打開APP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憲瑞 發表於 2020-12-19 10:43:39 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8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
  • 12英寸晶圓產能開始緊缺?
    在國外大廠停產8英寸設備多年之際,如今又不得不「再起爐灶」。 面對8英寸產能緊缺、恐慌情緒亦在全產業鏈傳導的當下,儘管擴充或新建產能並不是立竿見影,亦難解燃眉之急,但在二手設備已遍地難尋的情形下,國外設備廠商紛紛順勢再拾「老手藝」。 主攻核心設備? 在半導體設備市場中,晶圓製造設備可謂是重中之重。
  • 「芯觀點」8英寸產能吃緊,曾被邊緣化的NOR Flash再次成為香餑餑
    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已成為近期半導體圈的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預測稱該狀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並且代工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此次產能緊張主要是受需求的推動,相關效應已從MCU、電源管理IC、電源驅動IC、MOSFET等擴散至NOR Flash。
  • 聯電科技傳來一聲巨響,或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這一聲巨響可謂是意味深長,放在往年都還好說,但是當下這個環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在8 英寸晶圓市場吃緊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甚至因為拿不到產能老總都給人家下跪,這一聲巨響,可以說是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聯電科技竹科工廠傳出爆炸聲響昨天就有媒體爆料稱僅次於臺積電晶圓代工的聯電科技,其在竹科市廠區傳來一聲巨響,現場,濃煙滾滾。
  • 傳韓國8英寸晶片代工廠DB HiTek明年漲價20%
    8英寸晶片代工廠產能急缺,韓媒指稱,訂單爆滿下,韓國企業DB HiTek明年報價最多將漲20%,其他晶片代工廠如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預料跟進,8英寸廠可能掀起一股漲價風。部分客戶雖不願意,但是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漲價。8英寸廠需求爆棚,DB HiTek已籤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年所有生產合約,並獲得多名新客戶。DB HiTek有兩家晶片代工廠,分別位於韓國富川市(Bucheon)和陰城郡(Eumseung),目前兩廠產能都100%全開,但仍然無法處理所有訂單。
  • 傳言臺積電取消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相當於變相漲價
    由於市場對晶片的需求旺盛,各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都開始吃緊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也不例外,根據臺灣中央通信社的消息,臺積電已經取消了12寸晶圓廠的代工架構折扣,這相當於變相漲價。
  • 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智東西內參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尺寸演變節奏上,1980 年代以 4 英寸矽片為主流,1990 年代是 6 英寸佔主流,2000 年代 8 英寸佔主流,2002 年英特爾與 IBM 首先建成 12 英寸生產線,到 2005年 12 英寸矽片的市場份額已佔 20%,2008 年升至 30%,2008 年以來 12 寸成為晶圓主要尺寸,2017 年繼續上升至 66.01%。
  • 德法等歐盟13國聯手發展半導體技術;華潤微:8英寸產能滿載,MOSFET...
    打開APP 德法等歐盟13國聯手發展半導體技術;華潤微:8英寸產能滿載,MOSFET累計銷售額約為14億元…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0-12-09 09: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