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博文物上「雲端」
5月8日晚,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玩起了新花樣,推出以「穿越徽州時空的隧道,搭起文化溝通的橋梁」為主要內容的「雲上徽博之夜·首秀」,講解員面對手機鏡頭進行直播,為坐在家裡的「遊客」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雲遊」,為大眾解鎖新時代遊覽博物館新方式。
-
動物之森博物館建設介紹
18183首頁 動物之森博物館建設介紹 動物之森博物館建設介紹 來源:網絡
-
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一座在美國,一座在加拿大,一座在中國
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一座在美國,一座在加拿大,一座在中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雖然電影上映之初,筆者的年齡還很小,但對於電影中的場景,現在依然記憶猶新。隨之而來的對恐龍的喜愛也越發加深,當然,小時候的喜愛更多在於恐龍玩具。
-
瑞典,一座巨型博物館
博物館者,非古董者之墓地, 乃活思想之育種場, 是啟蒙民眾之重要機關 。 瑞典,一個充滿極光與幻想的國度 有著空靈如仙境般的自然環境 還有獨樹一幟的人文藝術氛圍 在瑞典逛博物館 就像是開啟了一場在日常中發現美、 體會生活質感與溫暖的人文藝術之旅
-
他用塵埃作畫,記錄一座博物館的誕生
他用塵埃作畫,記錄一座博物館的誕生 時代的「創造性記錄者」郎水龍 把工人們用剩的鐵絲、鐵釘、破手套,還有他們丟棄的鞋子、牙膏、香菸殼、啤酒瓶都一一撿來,擺放在他的工作室——一個離工地一百餘米的貨櫃內。身為藝術家,他為何幹起了拾荒的活?
-
我們需要一座博物館
01珠海博物館從1985年算起有35年歷史,省內24家國家二級博物館之一,但這個館開放時間不長,2020年10月才投入使用,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6千平方米,分為《珠海歷史》(海洋紀事、珠海通史)、《藝文與民俗》(古今珠海人、傳承在民間)、《共同的記憶》等基本陳列。一座小城市的博物館可以精緻到什麼程度?
-
動物之森博物館作用介紹
動物之森博物館有什麼用?
-
來上海自然博物館 在這裡感受自然之美
導語: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博物館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每一個博物館有自己的意義與符號。靜下心,沉下心,你能在博物館裡學到不少知識。在上海靜安區,有一座博物館,在這裡你能發現自然之美、領悟自然真諦,它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館。
-
日本這家博物館為何獨愛中國之美?
以「寶物」之名:脫離智識的譜系京都國立博物館在展示中國藝術時的重要方式之一為:將中國文物與世界文物並列,展示中國文物背後的獨特文化,以及它那奧妙的、或沉靜或壯麗的多姿之美。且此類展覽並無明確的藝術主題,亦不著眼於某一人物、某一時代,或某一現象,更不對文物作詳實的描述、對比、分析。
-
天津市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天津市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12-22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日本這家博物館為何獨愛中國之美?
以「寶物」之名:脫離智識的譜系京都國立博物館在展示中國藝術時的重要方式之一為:將中國文物與世界文物並列,展示中國文物背後的獨特文化,以及它那奧妙的、或沉靜或壯麗的多姿之美。且此類展覽並無明確的藝術主題,亦不著眼於某一人物、某一時代,或某一現象,更不對文物作詳實的描述、對比、分析。
-
瀋陽又多了一座自然博物館
5米高的大恐龍、1米長的大海龜、會「歌唱」的金雕……這些栩栩如生的自然標本均是瀋陽大學自然博物館的館藏。4月28日,瀋陽大學自然博物館開館,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共陳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件動物標本,並計劃6月1日正式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 這座博物館是瀋陽市唯一一座以現生動物為主的自然博物館。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 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一個人和一座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大渡河金口大峽谷腹地,毗鄰成昆鐵路,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珍藏老鐵道兵文物1200多件,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博物館。 「不好意思你先坐,我去加個熱水。」11月21日,川內氣溫突然轉冷,王幫華一邊招呼著人坐下,一邊拿著大水杯去找熱水。因為長年的茶漬,透明的杯壁泛黃,看著很厚,但並不保溫。這個水杯王幫華用了五六年。
-
走進中國溼地博物館 感受生態文明之美——民革江幹區基層委開展...
走進中國溼地博物館 感受生態文明之美——民革江幹區基層委開展主題學習活動 2020-12-14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物館閉館後,有十位觀眾在展廳待了3600秒,居然還用手摸了文物?!
劇 透前情提要杭州最近大熱的「長安春——走進『一帶一路』中的大唐盛世」展,南宋官窯博物館與ART一點聯合推出了「TOUCH ART·長安春」體驗。近距離的觀察與觸摸博物館的文物,體驗距今千年的唐代美物撫在掌心的感覺!招募發布後短短三日,後臺就被百餘條誠意滿滿的申請「攻陷」。
-
180秒!他們成功救下落水女子
180秒,你能做些什麼?
-
驚嘆「生命之美」!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標本亮相展廳
日前,「生命之美」展覽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慣有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了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
「這座建築本身就很美」:主創建築師李立暢談博物館設計背後的故事
,一座是位於浦東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另一座就是位於楊浦濱江的世界技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從無到有」的建築設計,世界技能博物館則是對歷史建築——永安棧房做修繕設計,對於這兩種不同的建築設計,李立認為,各有挑戰。在李立看來,永安棧房的先天條件很好,「建築本身就很美。」「好的建築無需多言,你進入其中,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
鑑賞|石之美者,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裡的「古玉風華」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其中主要來自私人藏家捐贈。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導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 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常有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玉,石之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