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從韓國「N號房事件」中窺探人性

2020-12-06 何陋聽雨軒

01

駭人聽聞的數據

近期韓國被暴N號房事件,其中有26萬人圍觀,至少74名受害人,年齡最幼者11歲,運營時間超過4年!運營涉案人員124人,主犯趙某收益一個月花500萬點外賣!此事件一出震驚了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在這個世界人民都在抗疫的關鍵時期!

02

人性的本質是剝削

此事件一出,暴露了人性的本質——剝削。

1.既得利益者對處於弱勢經濟地位者的剝削。

事件中黑客利用高端技術,以招聘、警察查訪等理由對經濟條件不好的女性進行威脅、猥褻等行為,這是強者對弱者赤裸的剝削。

2.擁有把控人性弱點資源者對沒有道德底線的人的剝削。

拍攝視頻的人將資源傳播網絡收費,是資源佔有者對自控力低的人進行剝削。

這個事件26萬人圍觀,讓我們不妨想到荀子的性惡論。

03

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yín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其偽也。

荀子提出人性是惡的,而善則是後天人為的。人自降生時起,就好利、疾惡、好色。放縱這些本性就會帶來不良後果。只有師法、禮義才能矯正和約束人性,所以古代的聖人「起禮義、製法度」來化導人的情性。

04

研究人性,必然關注暴力

我們人類這個物種的大部分進化史是在狩獵、採集和栽種社會(園藝社會)中完成的。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暴力是人們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更讓人膽顫的是人們習以為常,逆來順受甚至認可這種暴力。最早的暴力已無從溯源,但考古學家從遠古遺骸的研究中發現,他們生前遭遇到很多暴力傷害。例如著名冰人奧茲,於1991年被兩名德國登山遊客西蒙夫婦在阿爾卑斯山發現,研究表明,這位老兄的遺體至少5000年以上了,因阿爾卑斯山的冰天雪地,屍體得以保存,成為木乃伊,成為我們研究史前文明的重要人證。冰人奧茲就是死於後背中箭引起的失血過多!在有史料記載的歲月裡,暴虐從來都不是個例。

中世紀的歐洲,在法國上流社會最流行的娛樂活動居然是燒貓。貴族們圍坐一桌,將一隻貓吊著放下火堆,讓它從尾部開始燒焦,可憐的貓發出尖銳的慘叫直至死亡,他們就在一旁優雅的喝著下午茶。

這樣的場景,讀來讓人毛骨悚然,在當時卻是十分文明的娛樂活動了。因為他們施加在人身上的行為更加殘暴。啟蒙運動之後,歐洲最大的文明成果是斷頭臺和絞首架。這些現在看來野蠻血腥的表現卻是當時文明的最大進步,在此之前,「犯人們」會飽受各種折磨與虐待才得以致死,斷頭臺和絞首架的出現,讓生命更為直接的終結。

還記得在電影《勇敢的心》裡,高喊Freedom的梅爾·吉普森最後在高臺當眾受刑,士兵用刀劍刺穿他的身體,挑出內臟,砍割身體······過程漫長且殘暴,圍觀群眾有人動容,但更多的是對暴行的默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上街看處決也是人們的日常活動之一。在這一點上,中國和西方「不約而同」,在魯迅先生的作品《藥》中,華老栓需要做藥引的人血饅頭,便是在刑場的買賣,這些似乎都是N號房事件的預言!

人為什麼會如此可怕?面對另一個生命的離開如此冷漠,對暴力無動於衷?人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踏上文明的進程?是什麼樣的歷史發展推動了第一次暴力下降?

05

催生暴力的心魔

人類歷史上的暴力走向曲線持續走低,決定暴力下降由多方面因素組成。不可否認,儘管我們很可能永遠也沒有機會使用暴力,但本質上都是趨向暴力的。人類具有內在的侵犯性——死亡的本能或嗜血的衝動。這些聚集在內心的壓力必須階段性的得到釋放,表現為暴力。潛藏在人性的心魔有哪些?

1.捕食

捕食:掠奪欲。當有人需要走捷徑,而恰好有一個生命體當在路上,為了獲利或實現某種目的而發生的暴力也被稱之為工具性暴力,伴隨著利益而存在。

——人們對於成功的前景過於自信,當他們相互對抗時,結果總是比預想的更加血腥。

2.優勢

優勢:支配慾、話語權。表現為對權威、聲望、榮譽和權力的追求,它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個人之間的叫陣、決鬥,也可以是種族、部落、宗教和民族集團之間的權力之爭。

——當他們加入優勢競爭時,他們不可能讓優者取勝,結果很有可能人人都是輸家。

3.復仇

復仇:對於已示己身的傷害堅決回之傷害的瘋狂決心,「血債血償」幾乎在世界上95%的文化裡被默許。復仇心激起人類的道德衝動,也是個人或者主義施行報復、懲罰和「伸張正義」的措辭。

——人們追求復仇,計算冤讎的方式總是誇大自己的無辜和對方的殘忍,當雙方尋求完全正義的時候,他們把自己和後代帶入無休止的衝突。

4.施虐者

施虐者:毫無緣由地蓄意製造痛苦,以他人的痛苦為快樂。就像曾經法國上流社會享受燒貓的愉悅,人們愛在街頭看行刑,還有系列殺人犯奇異的心理滿足。

——壓制對親手施暴的厭惡,甚至會沉湎於此。

5.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一個共享的信仰體系,通常具有一種烏託邦式的幻想,而為了追求無限的善可以不擇手段地使用暴力。

——狂熱效忠的信仰,會席捲一個封閉的社會,將整個社會帶入一種集體錯覺,他們振振有詞想要創造的理想世界的瘋狂,是充滿血腥的不治之症。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課題,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人類,都是基因惹的禍!

相關焦點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談性命雙修的同一性與對立性!
    本善之性受自天命,是以順天命之道在於發揚人性中至善的本性。 孔孟「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論點可以說把人性的價值推崇到了極致。後世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中的道德哲學大抵承襲此一思想而加以發揮。 荀子對於性命之說另有發揮,荀子謂:節遇之謂命。是視命為環境中機遇而至的客觀力量,人固然無法違逆天時自然之運行,但也不能坐俟天命改變。正因客觀力量不足恃,只有奮起力行,把握主觀的自我力量,才能克服環境限制,發揮人的價值。
  • 梁濤:荀子人性論的歷時性發展,論禮論正名性惡的性-偽說三
    《性惡》開篇稱: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註:又)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註:導),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性本惡?荀子說:人之性惡也,其善者偽也!
    最近看荀子有這樣一段話: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其偽也!
  • 荀子是因為什麼提出人之性善性惡問題的?
    作者:喬永勝人之性善還是性惡,這是一個困擾人們千年的問題。但一涉及這個哲學命題,在中國首先想到的就是荀子,是他在中國最早提出這個課題,並一直延續到現在。荀子生活在戰國末期,諸侯紛爭、百家爭鳴的時代,他的儒學思想逐漸發展衍生為法家思想,最終由其弟子在秦國的統一中得到實踐。
  • 一場26萬人圍觀的性侵,韓國「N號房」事件中的人性之惡
    那就是:韓國的「N號房」事件。 看似普通平淡,可在這四個字背後藏著的關鍵詞,一個個都讓人膽戰心驚。 借用魯迅先生一句話改編: 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人性,然而不料也不信,有些人竟會噁心到這種地步。 N號房,顧名思義,就是有N個房間,這裡的房間指的是線上色情視頻聊天室。
  • 韓國「n號門事件」反思:我們和惡的距離,只隔著一個屏幕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曾經在其代表作《羅生門》中寫下過這麼一段話:「我聽說住在羅生門裡的厲鬼,因為害怕人性的殘忍而逃走。」多年以來,我堅持認為芥川先生的這個比喻略顯誇張了——直到我聽說了韓國的「n號房事件」。
  • 韓國N號房事件:細思極恐!毛骨悚然!
    1、被脅迫的受害者韓國N號房事件,令大家齒寒的是受害者很多還是未成年人,最小的受害者才11歲。難以想像,往後的幾十年日子,她們將如何度過,如何走出這次慘無人道的傷痛。一位還是初中生的受害者,接受CBS電話採訪時說,當時因為自己的生活費嚴重不足,想要尋找兼職,沒想到卻一步一步踏入了N號房的陷井。
  • 韓國「n號房」,惡魔的天堂
    木末先生,理性·深刻·新知知乎5900萬閱讀,53萬贊韓國「n號房」事件引爆媒體。侮辱、威迫、性虐女性,並且拍下視頻牟利,受害者達70多人,加害及觀看者達26萬人。為此,韓國警方近日向韓國四大虛擬交易所發去協助通知。韓國四大虛擬貨幣交易所也表態積極協助警方對「N號房」事件的調查。而能夠製造這種困難本身,就能夠推斷出來,n號房的用戶整體素質(非人品,指知識)偏高,畢竟整個操作都相當地具備反偵查意識。
  • 不僅韓國N號房,《靈魂擺渡》《熔爐》早已揭露人性的醜惡面
    近日韓國「N號房」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社會熱議。(文在寅下令徹查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趙主彬(音譯)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開設聊天室,共享大量非法拍攝的性虐待視頻、照片。關鍵信息如下:1、受害者眾多,未成年人佔1/5以上。
  • n號房事件究竟是什麼?n號房間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n號房視頻哪裡看
    1、文在寅下令對N號房間全面調查 2、N號房間事件背後真相實在讓人驚愕 3、N號房間趙博士身份公布 4、N號房事件:26萬共犯的罪惡狂歡,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韓國n號房間事件在網上公開以後,引起了民眾很大的情緒,目前該事件愈演愈烈,已經有很多韓國名人藝人出來發聲響應,請願人數超過100萬。
  • 韓國「N號房」事件:刷新三觀,地獄空蕩蕩,魔鬼在身邊
    近日,韓國因為「N號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熱搜幾乎全被「N號房」包攬。韓國的「N號房」,就是一個專門進行X剝削直播的聊天室,這樣的高級聊天室一共有8個。這系列聊天室的創辦和管理者大多是剛成年不久,即將參加高考或者高考結束不久的男性。那麼,這個N號房的影響有多惡劣呢?
  • 圍觀「韓國N號房事件」的時候,你可以看看這部電影!
    比如,最近上了微博熱搜的「韓國N號房事件」:這起事件最初由韓國國民日報報導,總共有4篇:(截圖來自豆瓣[豆瓣韓娛]小組)在了解了這個案件的同時,我也圍觀了一些國內外社交網絡上的言論,然後,又恰好看了一部電影,叫《解除好友2:暗網》
  • 從這5部韓國電影,可以看到「N號房事件」背後的驚悚之處
    從3月22日開始,韓國「N號房」事件被全世界矚目,隨著事件的進展,它一次次刷新我們對「人性之惡」的理解。「N號房」事件是一起發生在韓國的集體性犯罪事件,罪犯冒充警察威逼利誘受害者拍攝果照,並以此威脅對她們實施性犯罪,逼迫她們一步步淪為「奴隸」。
  • 韓國「N號房」近在咫尺的罪惡,人性墮落後的可怕與殘忍
    看過案例,我們以為這樣的人可能只是個例,但是從張紫妍自殺事件到勝利門到最近剛剛判的n號房事件,突然發現這樣的「野獸」根本不是個例,N號房參與的會員人數多達20多萬,韓國兩千萬人口居然有20多萬人參與了這個暗藏著X汙穢,反倫理,反道德,殘忍,侮辱女性的聊天房間。
  • 韓國N號房事件:一場26萬人參與的性侵,背後主犯竟是某「博士」
    最近爆出的韓國「N號房」事件,再一次刷新了人們的三觀,「人面獸心」「衣冠禽獸」「沐猴而冠」……所有醜惡的詞,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罪行!02「N號房」主犯的「兩面」暱稱為「god god」的n號房創始人,竟是一個高中生。
  • 「N號房」就在我們身邊:女性身邊的惡魔,正在評論區求資源
    「太平洋遠徵隊」的群聊,群聊的性質與n號房類似,而裡面的受害者也皆是未成年女性。張紫妍案依舊沒有解決,雪梨莫名其妙地死去更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然而這一切似乎都沒有用,甚至《素媛》能夠做出的貢獻,也僅僅是讓嫌疑犯被更多人知曉:哪怕韓國有60萬人請願重判暴徒,可官方依舊讓其在12年後刑滿出獄。
  • 人性究竟能有多毒惡?歐洲女子把自己麻醉6小時,被觀眾撕衣摧殘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世界上的腌臢事層出不窮,但是無處不在的善意也令人感覺到溫暖,在善與惡交織的社會裡,究竟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現如今的我們依舊無法驗證人出生時的心理狀態,但是歐洲有一位女子用自己做實驗,告訴了我們人性究竟有多惡毒。這個女子名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1946年她出生於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生活說不上不幸,但是父母帶來的壓抑感讓她走向了行為藝術這一條道路,她是狂野大膽又癲狂自由的。
  • 轟動全球的韓國N號房:26萬沉默的參與人,沒有一個人無辜
    技術本身也許無罪,但運用技術的人不然,「godgod」把Telegram上建立的這些聊天室以數字1-8命名,也就是後來「N號房」的由來。這一系列聊天室一直被技術保護,掩藏在Telegram烏託邦式的宣言下,幹得卻是極其骯髒的勾當。2019年年底,兩位韓國《國民日報》的學生記者潛入聊天室後,發現了這一至今轟動韓國、甚至全世界的事件。
  • 韓國電影再敢拍,也趕不上「N號房」真實的人性之惡,那我們呢?
    近幾天頻頻刷爆熱搜的「N號房」事件,更是不斷刷新對人性之惡的認知下限。原來那些在韓國電影裡目睹的罪惡,統統不過現實的冰山一角。令人髮指的惡行每天都在發生「N號房」事件,是從2018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被曝光之前,在聊天軟體Telegram上發生的一起大規模數碼性犯罪和性剝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