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張旭、懷素、文徵明……廣州藝博院新展,將這麼多書法名家一網打盡!
9月19日,「文心書意——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千字文書法展」 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關山月藝術館開展,展出智永、張旭、懷素、王升、文徵明、婁堅、孫嶽頒、鐵保等書家名家的《千字文》書法作品,包含拓本與墨跡兩類。展覽將持續至12月13日。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千字文》誕生於魏晉南北朝,由梁朝人周興嗣收集千字王羲之書法所編纂,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
遺憾的是,《千字文》的最初版本未能流傳下來。不過,王羲之七世孫、陳隋間著名書法家智永所作《真草千字文》可令今人一窺《千字文》往日的風採。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這件《真草千字文》拓本也是本次展覽的明星展品。
這件拓本的碑石由薛嗣昌於宋大觀三年(1109)智永真跡摹刻而成,現收藏於西安碑林。這件作品中,智永先臨摹《千字文》中的王羲之楷書,然後再補上自己創作的草書。
由於智永的草書也是沿襲了王羲之的風格,因此其《真草千字文》可謂是王羲之書風的再現。此作的楷書用筆活潑迅捷,帶有行書筆意,而草書則嚴謹整飭,兩種書體雖動靜交融而又渾然一體,蘊藉渾穆。
懷素《千字文》(局部)
在本次展覽的拓本類作品中,還有唐草書名家張旭、懷素和宋代王升書寫的《千字文》。
張旭和懷素都是中國書法史上狂草書法的代表人物,兩人合稱「顛張狂素」,經常在酩酊大醉之後揮毫潑墨,藉助酒意表達自己激情澎湃的內心世界。他們作品狂放不羈,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和視覺衝擊效果。
這次展覽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張旭的作品筆勢連綿,如大河奔流,一瀉千裡,氣貫長虹;懷素的作品則筆意縱橫,如煙波浩渺,廣袤無垠,吞吐大荒。
文徵明《千字文》(局部)
本次展覽的墨跡類作品則出自文徵明、婁堅、王應華、孫嶽頒、勞式文、鐵保、朱汝珍、梁照堂的手筆。
其中,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其藝術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文徵明《千字文》
文徵明書路極寬,素以行書與小楷見長。其小楷極具功力,尤為精絕,堪稱明代小楷的巔峰。
本次展出的文徵明《千字文》即為小楷,點畫勁健,骨肉勻停,剛柔相濟,法度森嚴而又靈動秀麗,並略具刀刻意味,通篇氣息典雅,神韻清虛。
「通過這些作品,觀眾可以在翰墨中領略美文的詩意哲理,在言辭間品味佳書的筆情墨韻。」 廣州藝術博物院研究員、策展人翁澤文說。
《千字文》字數多排版密,看不懂怎麼辦?不用擔心,小南聽說9月26日(周六)10:00,廣州藝博院將邀請策展人翁澤文開展導賞,與觀眾分享展覽策劃心得以及《千字文》的獨特藝術魅力。
【記者】 楊逸 實習生 孫羽嘉
【作者】 楊逸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Plus】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