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草書千字文》是他40歲而作,也是他書法最為爐火純青時候創作的。
此卷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為紙本,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為描金雲龍,長3丈,無一接縫,紙面雲龍紋生動規整,留有唐人遺韻。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正如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在《庚子銷夏錄》中對趙佶書法的評價:
「徽宗幹文,書法懷素。」當代書畫鑑定專家楊仁愷先生云:「此卷草書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騰猿過樹,逸虯得水;有的或連或絕,如花亂飛;有的若枯松之臥高嶺,類巨石之偃鴻溝;有的如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卷後落款是宣和王寅年,正值趙佶當年四十歲。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為什麼說宋徽宗這卷《草書千字文》被譽為書法史上的「第一神品」呢?一是,宋徽宗寫這幅作品用的紙是描金雲龍宣紙,在宋代造紙技術落後的情況下,能夠造出10米多長的宣紙是不可想像的;二是,宣紙上的龍紋細線,歷經上千年而不褪色,在整個書法史沒有能與它媲美的;三是,趙佶使用的筆與墨等器物之精,在宋代可以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宋徽宗雖然職業是個皇帝,但他卻醉心於書畫,將書畫藝術錘鍊到了極致,可謂是宋代書法第一人,同時規定宋徽宗這卷《草書千字文》永遠禁止出境展覽。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這卷《草書千字文》,從宋朝宣和年間開始收藏於金昌明內府,然後轉入南宋權相賈似道的明晉府,項元汴,再後來被清朝的清梁清標等諸家遞藏。
1945年8月17日,溥儀攜數箱珍貴書畫,其中就包括宋徽宗這卷《草書千字文》,準備逃往日本,在途經遼寧瀋陽時被解放軍及蘇聯紅軍截獲。到了1950年,劫後餘生的這卷《草書幹字文》和其它一批清宮散佚的書畫,收藏在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至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公元1122年,宋徽宗趙佶書寫的這卷狂草千字文,其法出自懷素狂草一派,從整體畫面的完整程度看,筆勢凌空,變幻莫測,猶如長江奔騰,一瀉千裡,在運筆上迅疾流暢,在結體上奇宕瀟灑。自始至終由一人一氣阿成,所花的精力可想而知,毫無倦筆頗為壯觀。
有專家曾經問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馬寶傑先生說:這卷草書寫得如此精妙,懷疑它不是趙佶所作。馬寶傑先生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趙佶草書本來就師出懷素,不僅平時臨摹過懷素的草書《千字文》,而且還臨過其他有關的草書帖子。再從當時書寫風格來講,兩宋的草書,大都師法張旭、懷素。如果趙佶真是臨寫的,不管當時的技巧如何精到和高超,仔細辨別也能發現呆板的運筆速度和臨摹痕跡,而這件作品是一氣呵成、氣脈連貫的,所以這件狂草千字文是宋徽宗趙佶所寫。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朋友們,您對宋徽宗趙佶這卷書法史上「第一神品」的《草書千字文》,是一個怎樣的評價呢?敬請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歡迎加入交流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