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成功登陸科創板骨科手術機器人上演華麗首秀

2020-12-24 雲財經

......

7月7日,骨科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688277)成功登陸科創板(股票簡稱:天智航(688277),代碼:天智航(688277)),發行價格12.04元/股。

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穩健,高度重視技術創新,掌握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客戶群體穩定且優質,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

天智航(688277)始終專注於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以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為核心產品,為醫療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涵蓋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手術中心專業工程、配套設備與耗材、技術服務四個方面。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7329.47萬元、1.27億元、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77%,且其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66%、78.76%和95.15%,側面反映出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穩健。

天智航(688277)作為我國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產業化的先行者,立足於自主研發,高度重視技術創新,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建立了「產、學、研、醫」的創新研發體系,並完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技術突破和產品上市。

......

相關焦點

  • 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前三季手術量與去年全年持平
    原標題: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前三季手術量與去年全年持平   天智航(688277)11月5日在
  • 「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上演完美首秀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近日,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成功完成我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此次使用的HURWA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是我國多領域科技人員合作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該手術的順利實施也是「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在全球的完美首秀。這款機器人長啥樣?亮個相吧,小寶貝兒!
  • 國產手術機器人四小龍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中國將促進機器人新興市場的成長,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上湧現一批優秀企業,其中以Remebot、天智航、妙手機器人、金山科技等較為領先。Remebot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妙手」機器人上崗 ,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
    1月6日,醫院為胡某實施手術,首次採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精準「操刀」輔助手術,手術獲得圓滿成功。據悉,這次手術屬珠海首例,這也是珠海首次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完成脊柱、創傷等骨科手術,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專業團隊與高精尖設備強強聯合,實現了骨科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
  • 滬上醫生成功使用首臺國產「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全膝關節...
    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適用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日前,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研發成功,並由開發團隊主要成員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位左側膝關節疼痛多年,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的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
  • 「直播預告」「橘葉談:醫療機器人專場」——大咖雲集、共話熱點
    強生公司以總計逾57億美元(約合386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私營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Health。讓我們再把時間線往前延伸,不難發現,這些市值千億的醫療器械巨頭們,紛紛都在布局醫療機器人。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2017年間,國內醫療機器人公司已超過百家,超過50家公司披露獲得融資,不少上市公司也擴展了醫療機器人業務。而在這條賽道上走得早些的骨科手術機器人製造商天智航和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製造商安翰科技,也積極準備登陸科創板。
  • 這個叫「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最近為什麼火了?
    1999年1月達文西(Da Vinci)機器人手術系統獲得歐洲CE市場認證,標誌著世界第一臺真正的手術機器人的誕生;2000年7月,達文西(Da Vinci)機器人手術系統獲得美國FDA批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正式在手術室中使用的機器人手術系統,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頭頸外科、心臟手術等多個細分領域。
  • 「機器人總動員」北京上演
    原標題:「機器人總動員」北京上演 和冠欣攝   玩樂隊、看護老人、調酒、當寵物,甚至還能做腦神經、骨科手術,上天入水開展救援,如今,機器人能幹的事絕對超乎你的想像。昨天,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上百家機器人企業的上千件機器人產品齊聚展區,上演一年一度的「機器人總動員」。
  • 微創醫療深耕手術機器人賽道 行業年複合增長率超20%
    「這是微創第三次拆分上市了,猜測目標依然是科創板。由於手術機器人業務尚未盈利,主要目的應該還是為了融資加大研發投入,緩解母公司的研發資金壓力。」看懂APP醫療行業分析師陳喬姍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只是,被微創醫療寄予厚望的「微創醫療機器人」能滿足期待呢?
  • 蛋殼周報20200712:科創板迎來首個手術機器人企業
    作品 | 《兒科醫生》作者 | 佚名圖說醫療史 | 20200712期一、一周熱點上市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骨科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發計劃、骨科手術機器人運營中心建設項目、營銷體系建設、骨科手術機器人配套手術耗材
  • 首款個性化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上崗,比人工更精準
    「這款機器人將手術精度控制在1度以內,堪稱接近『完美』。」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治醫師唐浩說。今天下午,該院舉辦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唐浩和團隊成員參與研發的「基於運動學與力學個性化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在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 股權投後|天智航、寒武紀、容百科技獲國資股東投資布局
    其中謝諾辰途已投企業天智航、寒武紀、容百科技均獲得央企投資。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大幕。與滬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不同,科創板實行了註冊制、上市標準多元化、交易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等制度創新,為高成長型和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2020-05-14 11:06:00來源:央廣網
  • 盤點|八大國產骨科器械上市公司!
    另外,在2020年4月9日,三友醫療(688085.SH)成功登陸科創板,4月1日骨科手術機器人天智航科創板過會。旨在使骨科手術朝著更加精準、高效、安全和智能的方向努力,也幫助年輕骨科醫生更加好的縮短學習曲線。天智航在國內醫院的裝機數量在80臺左右。到目前為止,天智航已成功研製了三代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分別為「GD-A」、「GD-2000/GD-S」和「TiRobot」,且均獲得了CFDA。
  • 河南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機器人引導下創傷骨科高難度複雜...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 張園 通訊員 崔冰心 11月5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及其團隊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合併骶骨骨折骨盆骨折手術,這意味著我省人工智慧在醫學臨床領域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醫療。
  • 指哪打哪,誤差毫米級,海澱醫院三維微創骨科機器人走上手術臺
    6月29日,海澱區首臺西門子移動三維C臂在海澱醫院骨科開機亮相。至此,天璣骨科機器人主機系統、創傷(二維)及脊柱(三維)工具包、三維透視系統中的最後一環 「透視眼」——西門子移動式C臂CT-Cios Spin全部裝機完成,標誌著海澱醫院骨科正式邁入「三維微創機器人手術」時代。
  • 未來骨科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通過收購,美敦力成為第一家能夠提供包括人工智慧驅動的手術規劃、個性化脊柱植入和機器人輔助手術遞送在內的綜合解決方案的公司,這將不僅有利於廣大客戶和患者,同時將擴大美敦力在脊柱領域影響力和話語權。三、群雄逐鹿的「黃金賽道」——骨科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是骨科+AI的重要應用之一,也是最為體現技術水平的應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