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壟斷!「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上演完美首秀

2020-12-18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成功完成我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此次使用的HURWA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是我國多領域科技人員合作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該手術的順利實施也是「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在全球的完美首秀。

這款機器人長啥樣?亮個相吧,小寶貝兒!

圖片素材由受訪者提供

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治療嚴重晚期膝關節疾病的有效方法,術後患者可以得到快速康復,回歸正常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然而,該手術向來以「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著稱,用於該手術的機器人更是集臨床醫學、生物力學、機械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微電子學、機電一體化等諸多學科為一體的現代尖端科技醫用設備。以往,該領域一直被國外產品如MAKO、ROSA Knee等膝關節手術機器人壟斷。

即便與國外性能最優的同類機器人相比,此次「突圍」的HURWA機器人在使用和性能方面也毫不遜色。此次手術執行團隊領導者、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進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該機器人在操作上真正實現了智能化人機互動;機械高精密度、自我檢視能力和糾錯能力皆有上佳表現;可有效降低傳統手術的操作誤差。

林進在HURWA機器人主控端。受訪者供圖

「手術比我想像得更加順利。」林進表示,順利的背後是研發團隊多年的臥薪嘗膽、嘔心瀝血;是醫工結合的無數次商討和方案打磨;是大量的臨床前期驗證、動物模型等試驗、流程「空轉」、醫護磨合演練…… 最終實現國內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的「零突破」。

HURWA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進行中 受訪者供圖

「該機器人將使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更加規範化、精準化、微創化、高效化、智能化,從而幫助更多的醫生造福更廣大的患者。」據林進透露,下一步,北京協和醫院將聯合國內多家單位開展多中心臨床驗證研究,預計在一年以內完成入組患者的手術和相關觀察研究等程序,儘早將這款國產手術機器人推向國內乃至全球市場。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滬上醫生成功使用首臺國產「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全膝關節...
    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適用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日前,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研發成功,並由開發團隊主要成員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位左側膝關節疼痛多年,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的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
  • 「綿陽造」工業機器人「關節」問世,打破國外壟斷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7月9日,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行產品發布會,推出由「綿陽造」的精密諧波減速機,該產品為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類似於工業機器人的「關節」,主要起到調節運動速度和加大工作負載的作用。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像我們熟知的中國女排教練郎平、英國網球名將穆雷,都曾接受過髖關節置換手術。 骨科主任路繼科為患者做查體 就像4S店裡維修師傅的工作,沒有專業設備全靠手工,雖能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但只有在專業的儀器的輔助下,修繕才能接近完美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半年吸金超12億
    機器人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方面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2015年,國家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有了政策的引導,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不過9000臺,2016年這一數值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達到7.24萬臺。不過,中國機器人產業因為先天不足且起步較晚,故而成長過程頗為坎坷。
  • 7個全球首秀、12個亞洲首秀、38個中國首秀,強生集團用創新驅動...
    ,在本屆進博會上強生眾多創新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是非常大的看點,其中包括了7個全球首秀,12個亞洲首秀和38個中國首秀產品。在醫療器材領域,強生帶來包括外科、心電生理和骨科領域的1款「全球首秀」,1款「亞洲首秀」及21款「中國首秀」產品。全球首秀—愛惜衛快薇喬防刺傷縫針。
  • 天智航成功登陸科創板骨科手術機器人上演華麗首秀
    7月7日,骨科手術機器人企業天智航(688277)成功登陸科創板(股票簡稱:天智航(688277),代碼: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穩健,高度重視技術創新,掌握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客戶群體穩定且優質,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
  • 公開圖紙別國也造不出!中國打破技術壟斷,擊碎了日本人的優越感
    在早期的時候,我國實力並沒有得到別國的認可,但經過我們努力之後,也打破了很多技術壟斷。由於日本掌握了一個核心技術,他們也曾放下豪言:就算公開圖紙別國也造不出!但我國經過多年的付出,也是打破了日本的技術壟斷,也擊碎了日本人的優越感。
  • 打破美歐壟斷,中國伽馬刀實現100%國產化!國產替代潮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打破美歐壟斷,中國又一領域實現100%國產化!在伽馬刀出現之前,治療腦外科疾病必須進行開顱手術,以取出壞死的病灶。由於開顱手術風險大、恢復慢,容易導致患者腦損傷,這項手術一直在醫學界頗受爭議。但這把"刀"出現後,取代了開顱手術,徹底顛覆了腦部疾病的治療方式。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中大八院完成深圳首例B型血友病患者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今天(10月9日),深圳市首例B型血友病人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簡稱中大八院)康復出院。該院骨科通過多學科協作,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細緻的圍手術期照護,切實為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雪上加霜的是,兩年前,小蔡右膝關節出現疼痛,隨後疼痛逐漸加重,每行走一步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尤其是近半年來,小蔡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明顯下降,需要拐杖協助行走,膝關節完全無法彎曲,就連日常上洗手間都忍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小蔡拄著拐杖輾轉於各大醫院,經檢查被確診為血友病性膝關節炎,關節軟骨破壞呈進行性、不可逆的方向發展。
  • 國產手術機器人四小龍
    手術機器人被稱為機器人產業皇冠上的明珠。美國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處於世界手術機器人產業的領先地位。CFDA報告顯示,醫用機器人手術數量從2005年2.5萬例達到2016年65萬例。80%的前列腺切除手術是由機器人完成的。在中國,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發布,中國也將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
  • ...abb|yumi|手術機器人|機械臂|界面新聞|機器人|西門子醫療|...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重,醫療機器人的應用需求逐漸增加。第三屆進博會上,該類型機器人成為一大亮點。在展會上,西門子醫療的Corindus介入機器人迎來了中國首秀。據西門子醫療介紹,該款機器人主要包含床旁裝置和遠程工作區兩個部件。其中,床旁裝置包括延伸臂、機械驅動臂和一次性盒帶;遠程工作區包括介入操作倉、控制臺、血管造影顯示器等。
  • 偉立機器人再一次被世界認可 打破國外對高端醫療耗材設備的技術壟斷
    打開APP 偉立機器人再一次被世界認可 打破國外對高端醫療耗材設備的技術壟斷 偉立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5 11:24:18
  • 中國巨頭打破壟斷,為機器人製造關節,靠賣零件三年吸金5.8億
    有中興通訊和華為的教訓在前,我國開始加大高端設備製造業的投入,在中科院將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的同時,中國半導體以及其他高端製造行業各端也在加速推進核心技術的研發。為了更好地實施計劃,近期有不少科技公司登陸科創板,例如藍特光學、綠的諧波。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2020-04-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曹力主任主刀西北首臺骨科機器人手術 (彭理斌攝)        央廣網烏魯木齊5月14日消息(記者蔣雪嬌通訊員胡洋)5月13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迎來了西部地區首臺Mako骨科機器人的正式裝機服役,並成功實施了首臺機器人輔助全髖置換手術。
  • 全球首個半機器人尼爾·哈維森中國首秀
    新項目    南都訊 記者陳博 上周日,全球首個半機器人尼爾·哈維森中國首秀在益田玫瑰府邸·沁院營銷中心舉行。尼爾·哈維森出生便是色盲,自小眼中的世界只有黑白兩色。在他的一再堅持下,英國政府也允許他以這個造型拍攝證照,他因此成為「半機器人公民第一人」。    尼爾·哈維森稱,他之前做過功課,作為科技人物首次來到中國,必然要選擇符合自己價值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與地區。科技創新是深圳聞名於世的名片,而眾多具有知名度的 企 業 、中 外 合 作 的高校扎堆在龍崗大運新城,這裡未來可能是中國的矽谷,所以他將中國的首站選在深圳龍崗大運新城。
  • 「機器人總動員」北京上演
    原標題:「機器人總動員」北京上演 和冠欣攝   玩樂隊、看護老人、調酒、當寵物,甚至還能做腦神經、骨科手術,上天入水開展救援,如今,機器人能幹的事絕對超乎你的想像。昨天,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上百家機器人企業的上千件機器人產品齊聚展區,上演一年一度的「機器人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