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八院完成深圳首例B型血友病患者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2020-12-07 大洋網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被稱為「玻璃人」,磕碰一下,傷口就會血流不止,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腔內、內臟器官內出血,他們就是血友病患者。血友病分為A型(Ⅷ因子缺乏)和B型(IX因子缺乏)兩種,在所有血友病患者中,以A型血友病居多,約佔80%—85%,而B型血友病僅佔15%—20%,屬於罕見病中的「罕見病」。
今天(10月9日),深圳市首例B型血友病人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簡稱中大八院)康復出院。該院骨科通過多學科協作,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細緻的圍手術期照護,切實為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雪上加霜:「玻璃人」再遭劫難
這名患者姓蔡,今年30歲。7年前,小蔡就診斷為血友病,在遭遇外傷、甚至刷牙時都可能導致出血不止。由於該病目前無法治癒,只能靠定期輸血和補充凝血因子來改善出血情況。長期的治療和巨額的醫療費用,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壓力。雪上加霜的是,兩年前,小蔡右膝關節出現疼痛,隨後疼痛逐漸加重,每行走一步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尤其是近半年來,小蔡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明顯下降,需要拐杖協助行走,膝關節完全無法彎曲,就連日常上洗手間都忍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
小蔡拄著拐杖輾轉於各大醫院,經檢查被確診為血友病性膝關節炎,關節軟骨破壞呈進行性、不可逆的方向發展。接診的醫生一致認為,立即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對於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措施。但是,由於血友病患者進行手術的風險極高,術後出血不止、感染、血腫形成、傷口開裂、骨折不癒合等併發症出現的概率遠高於普通患者,很多醫院都不敢冒險為他進行手術治療。

(圖為術前X光照片)
絕處逢生:多學科合作為手術護航
絕望之中,小蔡聽人講起,著名骨科專家、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教授團隊在這方面非常專業,此前不久,他們還成功為2例血友病A型患者成功實施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念頭找到了沈慧勇教授團隊。
沈慧勇教授團隊通過仔細檢查和病歷分析,發現小蔡的膝關節病變已經十分嚴重,軟骨剝脫、軟骨下骨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炎表現明顯。更令人沮喪的是,小蔡是血友病中極為罕見的B型血友病,即IX因子缺乏型血友病。面對如此棘手的病例,沈慧勇教授團隊迎難而上,積極聯合血液科、檢驗科、麻醉科、藥劑科等科室專家進行會診。血液專科陳豔主任為小蔡量身制定了圍手術期凝血因子使用及應急方案,檢驗科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經過幾天的調整,終於達到手術條件。
9月21日早上8時,小蔡被送進手術室。手術由沈慧勇教授團隊主刀,在整個手術團隊和麻醉團隊的密切配合下,經過近1個多小時的緊張操作,這一高難度手術終於順利完成。
術後,關節外科黃月嬌護理團隊嚴密監護小蔡術後傷口情況、每天檢測凝血因子活性並及時調整補充。康復醫學科招少楓主任也在術後第二天按預先制定的計劃對小蔡進行康復訓練。
10月9日,小蔡康復出院。

(圖為術後X光照片)
專家提醒:做婚前基因檢測  拒絕「血友寶寶」
中大八院骨科馬樹強主任醫師介紹說,血友病分為A型(Ⅷ因子缺乏)、B型(IX因子缺乏),是一種遺傳疾病,當出血長期反覆積聚在關節部位,就會侵蝕、破壞關節結構,導致血友病性關節炎的發生,其中,髖、膝、踝關節等承重關節尤為嚴重。但血友病並非手術的禁忌,精心的手術準備、細緻的微創操作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在患者在圍手術期、術後即時、足量地補充凝血因子製劑以改善凝血功能。中大八院是目前深圳市唯一一家能在本院檢驗科為血友病患者提供凝血因子活性檢測、凝血因子抑制物檢測的綜合性醫院,這也為此類手術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馬樹強主任強調,血友病的早期預防非常關鍵,由於大部分血友病為基因遺傳病,常見的遺傳模式是隔代遺傳,因此,婚前做基因檢查、孕後做胎兒基因檢查,可最大程度降低生出「血友寶寶」的概率。此外,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經常有出血傾向、關節經常性疼痛、學走路時身上有瘀斑或血腫、換牙時出血不止等情況,應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
通訊員: 劉優芳、 林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據介紹,區校共建後,中大八院成為中山大學的附屬教學醫院,通過制定管理制度,逐步規範醫院教學管理,教學工作從無到有。至今,中大八院共招收研究生191人(碩128,博63)。2019年6月26日,該院培養出的第一位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如今,中大八院已初步完成教學組織體系的建立,成立了14個教研室。
  • 【高端訪談】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打造「頂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務...
    據介紹,區校共建後,中大八院成為中山大學的附屬教學醫院,通過制定管理制度,逐步規範醫院教學管理,教學工作從無到有。至今,中大八院共招收研究生191人(碩128,博63)。2019年6月26日,該院培養出的第一位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如今,中大八院已初步完成教學組織體系的建立,成立了14個教研室。
  • 「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上演完美首秀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近日,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成功完成我國首例機器人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此次使用的HURWA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是我國多領域科技人員合作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該手術的順利實施也是「中國造」全膝關節手術機器人在全球的完美首秀。這款機器人長啥樣?亮個相吧,小寶貝兒!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血友病關節置換+凝血因子治療,需要多少錢?
    病問醫答:《血友病關節置換+凝血因子治療,需要多少錢?》 病問: 我是血友病患者本人,因為之前關節反覆出血的緣故,現在造成左邊膝關節不能直,走路都成問題,只能慢吞吞的挪動。想去做關節置換手術,需要多少錢?做完還需要長期打因子嗎?加起來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我國每年患有關節疾病的患者超過4000萬,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揚子晚報》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將人工關節假體通過手術植入體內,代替患病關節,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
  • 國內首例Infinity全踝關節置換手術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
    本刊訊(通訊員 張陽 黃睿 劉文宙)6月16日,國內首例Infinity(第四代踝關節置換術用假體)全踝關節置換手術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完成。負責手術的是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足踝外科主任宋衛東教授團隊,此次手術的順利進行標誌著國內對終末期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 滬上醫生成功使用首臺國產「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全膝關節...
    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徐英 翟贊京)對於患者而言,儘管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有諸多優勢,但相對昂貴的手術費用還不能讓患者輕鬆選用。日前,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研發成功,並由開發團隊主要成員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位左側膝關節疼痛多年,活動功能明顯受限的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
  • 年齡「越大」,膝關節置換手術風險「越高」嗎?
    嚴重的關節炎對患者的健康、生活質量均會造成重大影響。關節疼痛會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嚴重者甚至步行不到100米就疼的走不動了。對終末期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具有較為可靠的療效。但是,膝關節置換術又有創傷大、恢復時間較長以及併發症多等缺點。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5、嚴重肘、
  • 國內首例Inbone全踝關節置換術
    核心提示: 目前,隨著踝關節置換術的成熟以及廣大患者對於無痛可活動關節的渴求,紅會醫院足踝外科診療中心引入了目前同步世界主流的第三代踝關節假體——Inbone假體,並於3月15日由梁曉軍主任為首的醫療團隊為一名34歲的男性患者置換,是國內首例自主Inbone 全踝關節置換術。
  • 撫州六院骨科成功為重度膝關節外翻患者行關節置換術
    謝大爺激動地握著撫州六院骨科主任李繼鋒的手說道,近日,撫州六院骨科主任李繼鋒帶領團隊成功開展一例複雜性重度膝關節外翻膝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各項功能恢復良好。  患者謝某,臨川區人,66歲,10年前因勞累出現右膝關節疼痛、伴右大腿無力、久站症狀加重,在當地進行對症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但之後又反覆發作,一直沒有進行正規治療。
  • 光華醫院骨關節置換手術將運用這項新技術
    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光華醫院將成熟地運用這項新技術,為骨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帶來福音。隨著人工關節技術的提高,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成為臨床治療膝關節疾病的常用手段。然而,膝關節表面置換假體通常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初次膝關節置換手術,但對於部分嚴重畸形的膝關節病變及需要翻修的關節而言,普通表面型假體就顯得力不從心,需要使用特殊設計的限制型假體來治療。
  • 什麼是血友病?血友病患者,都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異於正常人
    今天要帶給大家的就是血友病,雖然血友病是一種遺傳病,但是還是想帶著大家科普一下血友病,去了解一下血友病患者的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科普一下有關血友病的基礎知識。終身有輕微損傷或手術後長時間出血的傾向。出血程度及發病的早晚與患者血漿中FⅧ活性水平有關。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微創手術助腦溢血後遺症患者重新站立
    患者術前DR朱先生病情較為複雜,經科主任王春生和管床醫生劉軍凱認真討論研究,決定先行消腫治療並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後,再行手術治療。糖尿病患者手術前為什麼要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現骨折以後也是可以做手術的,但糖尿病可能增加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切口皮膚感染、切口延遲癒合或不癒合、骨髓炎等併發症的風險。
  • 我院屠重棋教授團隊完成首例3D列印骶骨支撐體
    近日,我院骨科骨與軟組織腫瘤中心屠重棋教授團隊在精準化治療方面再次取得突破,成功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定製化次全骶骨支撐體植入手術。該患者為女性,66歲,10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骶部疼痛,至2月前,疼痛進行性加重並逐漸出現行走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 「訂書機」手術修復「心門」 浙大二院專家完成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
    12月15日,浙大二院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成功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這也是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她的家人帶著吳阿姨輾轉於國內多家著名醫院,但因為高齡、合併房顫、冠心病、腎功能不全、高尿酸敗血症等而被告知外科開胸手術風險極大,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近一個月來,她的病情愈發嚴重,晚上睡覺躺平時好像胸口壓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生活質量極差,老人甚至有了絕望的念頭。吳阿姨和家人慕名找到浙大二院心臟瓣膜團隊的專家,王建安教授反覆多次組織團隊對吳阿姨進行評估。
  • 關節置換術後,這件事很多患者都沒做對!
    因為我的手術當天的患者們,我必須去看他們。手術當天要密切關注病情變化。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創傷骨科專家經常這樣說。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幫他們把病床搖起來」 只要有一晚上我不去,患者就會在床上一直平躺一晚上,動都不敢動。家屬也不敢動他。 但是,這樣真的正確嗎?
  • 巨大肩袖損傷也能治,反肩置換拯救「報廢」肩關節——歐陽元明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 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 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 5、嚴重肘、膝、髖關節異位骨化關節僵硬松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