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行動支付普及的年代,行動支付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以往出門在外,支付方式無外乎現金、銀行卡兩種支付方式。如今,一部手機就能代替現金、銀行卡,輕鬆的完成支付活動。
除此之外,人們不僅可以通過行動支付來進行商品的購買活動,還可以將自己的錢存在支付寶以及微信等行動支付平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餘額寶和零錢通成了存錢的新選擇,因為在存款利息上,行動支付平臺會比銀行給的高一些。
話雖如此,在老一輩的人心裡,行動支付平臺沒有銀行來得那麼有安全感。畢竟銀行發展歷史悠久、使用的人數較多,並且在傳統認知裡,存在銀行裡的錢就像上了一把大鎖,誰也偷不走。
2020年10月,央行發布了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中顯示。截至9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高達21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由此可見,人們還是傾向並習慣把錢存在銀行裡。
這樣的儲蓄習慣得益於我國的銀行在相關部門嚴格的監管下,體系較為穩定。雖說我國銀行體系完善且穩定,但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還是出現過銀行破產倒閉的例子。
1998年6月,海南發展銀行由於不能及時清償到期債務,宣布破產倒閉。1997年成立的汕頭市商業銀行,因高息攬存、挪用資金和壞帳資金高達40多億等問題出現了支付危機,成為我國第二家破產的銀行,2011年2月,被重組為廣東華興銀行。2012年,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宣布破產。
銀行倒閉後,人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存在銀行內的存款,是否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理。為了更好的保障存款人帳戶裡的存款以及利息安全,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要求經過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從2020年11月底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誌。
有了這一標誌,儲戶可以更快、更準確地識別哪家金融機構有存款保險、哪家沒有。有利於保障儲戶的合法權益。既然存款保險是旨在保障儲戶的存款安全,那對於存款保險我們就需要去多加了解。
什麼是存款保險?存款保險如何保障存款?
存款保險也叫存款保障,指國家通過明確的法律規定,來對儲戶的存款進行相應的法律保障。受保障的存款包含個人、企業及其他單位的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屬於在內;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也涵蓋其中。
眾所周知,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其最高償付金額為50萬人民幣。也就說,存款人在銀行帳戶中的本金+利息總額在最高償付限額內的,可依法對其實行全額償付。
但是,限額償付並不是說,在限定額度50萬以上的存款,就沒辦法享受存款保險的保障。按照規定,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那部分,可以依法從投保機構的清算財產中接受賠償。
舉個例子,2015年5月宣布破產的包商銀行,就是我國第一個使用到存款保險基金的銀行。有了存款保險基金進行兜底,包商銀行的存款帳戶裡的錢也因此受到了保護。由此可見,存款保險的存在,就相當於給存款人在銀行裡的存款上了一把大鎖,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人們的存款。
哪些機構可以使用存款保險標誌?
按照規定,經過我國央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就能夠使用存款保險的標誌。涵蓋的範圍為,農村信用社、商業銀行等依法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銀行。
截止至11月,累計已有4025家金融機構參加了存款保險。在促進銀行的發展、保護儲戶的帳戶安全這些方面上,存款保險標誌的推行是很有意義的。
雖然國家規定11月起,才正式使用存款保險標誌。但目前已經在山西省臨汾市、江蘇省揚州市、河北省內丘縣等11個市縣範圍內提前啟用了。
綜上所述,作為市場化的金融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的存款保險制度,能夠很好地保障我國儲戶在銀行裡的存款安全,並且能夠有效地維護銀行的穩定發展。並且有利於金融生態的優化,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希望大家以後去銀行進行存款的時候,能夠多留意銀行是否有這個標誌,因為這跟儲戶的存款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