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騎手遭遇計程車乘客開門殺,一審判保險公司賠103萬!學會這樣...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據柳州日報,今年4月7日中午,一輛計程車在魚峰區屏山大道某路段等紅綠燈時,車上75歲的乘客李女士未聽從司機阿強勸阻,擅自打開車門下車,不料車門與一輛經過的電動車發生碰撞,導致電動車女騎手阿如(歿年63歲)倒地受傷,經送醫救治84天後不幸去世。事後,阿如的家屬將李女士、阿強、阿強所在的某計程車公司以及計程車承保的某保險公司一同起訴到法院,索賠醫療費、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圖片來源:廣西新聞頻道報導截圖

11月27日上午,魚峰區人民法院依法對這起計程車「開門殺」案件進行一審宣判,判令涉事計程車承保的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103.2萬餘元。此外,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視頻來源:廣西新聞頻道

計程車乘客開車門,撞倒電動車

據南國今報此前報導,該起事故發生在4月7日。當日中午12時20分,在柳州市魚峰區屏山大道東風柳汽公司門前路段,一輛計程車正在路口等紅燈。該計程車是由司機阿強駕駛,車上搭乘著兩名阿婆,一名是74歲的李某成,另一名是李的朋友。

在阿強提供的事發當時計程車行車記錄儀視頻中,記者聽到阿強與兩名乘客的對話。當時車子在等紅燈,乘客想下車。就聽到阿強說:「等我過完紅綠燈,在前面的斑馬線靠邊停下,你再下車。」乘客回應「嗯」。但過了幾秒鐘,又聽到阿強大喊:「別開別開別開……」就聽到了車門與什麼碰撞的聲音,又聽到阿強說:「我都喊你不要開了。」

據了解,打開計程車車門的是坐在副駕駛座的李某成。車門打開的瞬間,與後面駛過的一輛電動車發生了碰撞。電動車手倒地受傷,昏迷不醒。隨後,120和魚峰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民警都趕到了現場。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

被撞倒的電動車手是李女士,今年63歲。據了解,李女士先到柳州市腫瘤醫院治療,後到柳鋼醫院治療,共計住院84天,不幸於6月30因搶救無效死亡。花費醫療費、藥品費及其他費用近60萬元,其間,柳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所墊支了約7萬餘元,保險公司支付1萬元。

根據事故責任認定書,李女士的家屬將李某成、阿強、阿強所屬的計程車公司、計程車承保的保險公司一併告上了法庭,要求四被告承擔75%的賠償責任,共計100萬餘元。

計程車投保公司一審判賠103萬元

據柳州日報,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顯示,當事人李女士開關車門妨礙其他車輛,是造成事故主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大;死者阿如駕駛非機動車未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小;阿強作為計程車駕駛員,未能有效制止乘客的違法行為,也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小。

法院根據該案實際情況,酌情確定李女士承擔此次事故70%的責任,死者阿如承擔事故20%的責任,阿強承擔事故10%的責任。針對阿強辯稱其在此次事故中沒有任何違規操作、已經對李女士的行為進行了阻止,盡到勸阻和告知義務,其不應承擔任何責任的辯護理由,法院認為,乘客李女士對本次事故的發生存在重大過錯,亦為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阿強作為車輛的實際控制者,對車門具有鎖控義務,對同乘人員應在不違反交通法規的區域下車的時機選擇上具有更大的控制力,故阿強確係存在未能有效制止乘客的違法行為的過錯,但較之乘客李女士,其過錯程度較輕微。

圖片來源:廣西新聞頻道報導截圖

法院認為,原告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實某計程車公司對本次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亦未能證明該計程車存在應承擔此次交通事故責任的其他法定情形,故原告主張某計程車公司承擔該案賠償責任的請求缺乏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經查,被告某保險公司系涉事計程車的交強險及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限額100萬元,不計免賠)的保險人,事故發生時均尚在保險期間。事故發生後,該保險公司已在交強險醫療費用限額內向阿如賠償醫療費1萬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先由承包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終,法院根據該案實際情況,依法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向原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4萬元、死亡賠償金7萬元,合計11萬元;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其餘各項經濟損失共計92.2萬餘元。

如何避免「開門殺」?

「開門殺」就是下車時沒有觀察清楚車後方的情況,就貿然打開車門下車。如果這時有電動車或自行車剛好在車後方行駛並且距離比較近,就會導致騎車人一下反應不及時撞到車門上。

這類事故發生地一般在道路上,騎車人摔倒後前後車輛若沒有及時剎車,就會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

開門殺事故合集(視頻來源:馬哥駕車)

駕駛人和乘車人該怎麼做?

1、停在正確的地方

即便需要在路邊緊急或者臨時停靠,停車的地方也不能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最重要的是禁止將車輛停放在行車道上。

2、車輛未停穩,嚴禁開車門上下人

駕駛人應提前提醒乘車人,特別是後排乘客得看清車輛前後左右來往行人、車輛情況,確認安全後才可開門下車。另外除了駕駛人外,乘車人儘量從右側下車。

3、後視鏡和回頭能幫到你

開車門前先從後視鏡觀察後方來車情況,駕駛者要從左側開門,應先開一條縫觀察路況,千萬不要一把推開車門,如果開車門發現情況應立即關車門,別想著騎車人能瞬間躲開。

4、劃重點----「荷氏開門法」

即用距離車門較遠的手開門,這樣駕駛員或乘客的上半身會自然而然地轉動,頭部和肩膀就會很自然地向後方看。這樣「強迫」自己有一個轉體動作,能夠更好地觀察後方情況。其次要在開門時先推開一條縫,觀察側後方來車情況,同時也可以提醒騎車人。

交警三步演示「荷式開門法」(視頻來源:深圳商報)

行人該怎麼做?

1、以慢為主

駕駛非機動車路過停在路邊的車輛時,減速慢行,特別是剛停下來的車輛和打的雙閃燈的車輛,防範車門突然開啟,因為你不知道車裡人什麼情況。

2、安全準備

儘量走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駕駛非機動車同時要佩戴安全頭盔。

3、保持距離

大部分汽車的車門打開寬度在80-100公分,所以距離汽車的位置在1米以上才能確保安全,注意保持與車輛的橫向距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柳州日報、南國今報、廣西新聞頻道、馬哥駕車、深圳商報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老人「開門殺」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103萬
    今年4月7日,廣西柳州市民李某某從計程車下車時,不聽司機勸阻,開車門導致電動車騎手李某某倒地,致其顱腦受傷,80多天後不幸去世。據了解,坐在副駕駛座的李某某今年75歲,在她車門打開的瞬間,與後面駛過的一輛電動車發生了碰撞。
  • 風風火火的外賣騎手出事了,保險公司會賠嗎?
    在騎手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公司為何拒賠?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0多例因外賣騎手在送單過程中發生事故遭保險公司拒賠的案由,其中終審判決7例。梳理這7起終審判決案由,可以管窺騎手們的保險境遇。——騎手送單時撞人,因沒有及時點擊「上線」,勞務公司、保險公司認為騎手交通事故不在工作時間,拒絕負責。
  • 避免遭遇「開門殺」 非機動車駕駛人要這樣做
    」的悲劇頻繁發生 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遭遇「開門殺」,當場死亡5月19日,江蘇蘇州,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陸某在路側經過時,與正停在路側非機動車道內的轎車駕駛人瞬間打開的駕駛室車門發生碰撞,陸某被撞倒在地,加之其未佩戴安全頭盔,顱腦遭受嚴重損傷,當場死亡。
  • 法治天下 | 乘客意外墜橋,計程車司機是否要承擔死亡賠償?
    為了給女兒討要說法,2016年4月,萬建國夫婦將計程車司機、計程車車主、及計程車公司起訴到了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要求三方進行賠償。一審法院作出判決2017年2月17日,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司機劉志偉對死者萬某的墜橋身亡存在過錯,應承擔50%的賠償責任。
  •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一天到晚吃瓜bot 09-23 10:54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
  • 瑪莎拉蒂案女司機被判無期:死者分別獲賠200萬,傷者獲賠600萬
    11月6日,河南「瑪莎拉蒂撞寶馬致死」案宣判,涉事女司機譚明明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無期,車內另兩人獲緩刑,到目前為止,瑪莎拉蒂醉駕案案發492天。據官方每天此前報導,該案中的民事賠償部分,雙方已達成一致,3人共計賠償千萬。據悉,寶馬車主家屬獲判賠600萬, 另兩死者家屬分別獲判賠200萬。
  • 永新縣城首批電動計程車上路 乘客是這樣評價的
    乘客 賀女士:「我覺得還挺方便的,尤其是有的時候出門突然間就下雨了,然後就急需要打一輛車,永新街上如果到處都有這種計程車就很方便。」 目前,採用直流充電的純電動計程車,從零到充滿電需要60分鐘左右,可續航約300公裡,基本可以滿足一天營運的需求。
  • 《全民槍戰》被判抄襲《穿越火線》地圖,騰訊一審獲賠4524萬!
    原創高雲翔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近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深圳中院)對《全民槍戰》著作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定《全民槍戰》6幅地圖與《穿越火線》遊戲場景地圖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同,侵犯了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稱騰訊公司)享有的《穿越火線
  • 深圳計程車和外賣騎手相撞,導致兩人死亡
    希望以後開車的司機都可以好好的開車,無論是誰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有可能會避免一部分車禍。近日深圳就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出事故的是計程車和電動車,凌晨他們在十字路口發生了慘烈的碰撞,如此激烈的碰撞就導致電瓶車上面的兩個人身亡,其實一位是外賣騎手。據悉凌晨,在深圳的某個十字路口處,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
  • 昆明一駕駛員倒車不慎撞死同公司員工,保險公司該賠嗎?法院這樣判
    機動車在道路以外致人死亡事件中,保險公司以犯罪行為是免責事由提出免賠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該貨車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及機動車第三者商業責任保險100萬元,購買不計免賠。本次事故發生在承保期間,駕駛員張某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於2018年6月13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 為何仍有網友幫保險公司說話?
    馬先生完全不能接受,一怒之下將保險公司告上了法院。保險公司認為,合同如何約定,就應該如何理賠,如果賠了馬先生,一來不符合約定條件,二來對其他人不公平,不能開這個口子。但法院考慮到正常人的理解中,意外險不可能只保身故和全殘,這是不合理的。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這樣規定,是在故意減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 ACfun也中招,因未授權播放喜羊羊被判賠6萬
    ACfun也中招,因未授權播放喜羊羊被判賠6萬近些年,彈幕文化可謂十分火熱,一邊刷劇一邊和網友吐槽真的是歡樂加倍,所以彈幕網站廣受年輕人的喜愛,越來越多人也會去彈幕網站發布作品,看看網友的評價。事實證明,人多的地方總是充斥著混亂。
  • D站被判賠B站300萬元,網友熱議: dilidili的盜版水印不遮直接搬...
    虎撲9月23日訊  9月23日,據澎湃新聞,B站訴D站商標侵權案一審落槌,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D站侵權B站被判賠300萬。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廣泛熱議,具體內容如下:#D站侵權B站被判賠300萬# 據澎湃新聞,B站訴D站商標侵權案一審落槌,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三被告(嘀哩嘀哩/dilidili/D站)等立即停止侵害相關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在新浪微博上連續五日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三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0萬元及合理費用11萬元;駁回原告其餘訴訟請求。
  • 10歲男孩騎共享單車身亡,ofo一審被判賠6.7萬餘元
    男孩的父母隨後將ofo所屬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連同肇事機動車方及保險公司訴至法院,索賠866萬餘元。今天上午,針對男孩父母與ofo公司的糾紛,法院一審宣判,酌定被告拜克洛克公司賠償原告人民幣6.7萬餘元。
  • 東京奧運會延期 這家再保險公司為什麼要賠5億美元?什麼叫再保險呢?
    (推薦閱讀:帶病投保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保險常見的拒賠原因有哪些?)最近網上傳有一個消息,如果關注奧運的朋友應該看到了,因為東京奧運會的延期舉辦,導致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或將面臨5億美元的賠償,那麼究竟這家公司為什麼要面臨這麼大一筆賠償呢?這家再保險公司又是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討論一下。一、這家再保險公司為什麼要賠5億美元?
  • 日本計程車開始送外賣?受疫情影響嚴重,乘客少一半,配送費成亮點
    日本計程車開始送外賣?受疫情影響嚴重,乘客少一半,配送費成亮點。 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比較少出門,導致計程車的行業影響很大,因為計程車沒有乘客的話,那麼可能一天跑來跑去都是空車的狀態,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汽油,賺不到錢,而且還不環保。
  • 於先生被「餓了麼」騎手撞成十級傷殘 法院判決公司賠償27萬
    據國內媒體報導,於先生過馬路時被餓了麼騎手撞成十級傷殘,今天,一審法院依法判決餓了麼的運營公司拉扎斯公司賠償於先生經濟損失共計27萬... 據國內媒體報導,於先生過馬路時被「餓了麼」騎手撞成十級傷殘,今天,一審法院依法判決「餓了麼」的運營公司拉扎斯公司賠償於先生經濟損失共計27萬餘元。
  • 外賣騎手,巨頭的炮灰
    外賣騎手是典型的平臺經濟下的非正規就業者,這個群體還包括網約車司機、代駕、快遞員等。當一家家平臺型公司採用外包、眾包模式,快速招攬成千上萬人為其工作,甚至簡單到在APP上申請即可時,平臺享受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資本市場溢價,但騎手的風險由誰來買單?很多時候,平臺和外包公司都不願意負責,最終將風險轉嫁給了保險公司和騎手自己。
  • 深圳一外賣員載著女友闖紅燈,迎頭撞上計程車,兩人皆身亡
    2020年12月13日,據報導,廣東深圳一輛計程車司機與電動車外賣員相撞,致一男一女2人死亡。據悉,當日凌晨2點15分,龍崗區雪崗大道與吉華路交匯處,一輛計程車和一輛電動車發生碰撞,導致電動車上的兩人身亡,其中一名被撞者是外賣騎手。
  • 普法零距離 | 汽車撞上電動車,致電動車主9級傷殘,這該怎麼賠?
    南山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1.被告平某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支付原告劉某楷74126.33元;2.被告平某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限額內支付原告劉某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