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柳州日報,今年4月7日中午,一輛計程車在魚峰區屏山大道某路段等紅綠燈時,車上75歲的乘客李女士未聽從司機阿強勸阻,擅自打開車門下車,不料車門與一輛經過的電動車發生碰撞,導致電動車女騎手阿如(歿年63歲)倒地受傷,經送醫救治84天後不幸去世。事後,阿如的家屬將李女士、阿強、阿強所在的某計程車公司以及計程車承保的某保險公司一同起訴到法院,索賠醫療費、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圖片來源:廣西新聞頻道報導截圖
11月27日上午,魚峰區人民法院依法對這起計程車「開門殺」案件進行一審宣判,判令涉事計程車承保的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103.2萬餘元。此外,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視頻來源:廣西新聞頻道
計程車乘客開車門,撞倒電動車
據南國今報此前報導,該起事故發生在4月7日。當日中午12時20分,在柳州市魚峰區屏山大道東風柳汽公司門前路段,一輛計程車正在路口等紅燈。該計程車是由司機阿強駕駛,車上搭乘著兩名阿婆,一名是74歲的李某成,另一名是李的朋友。
在阿強提供的事發當時計程車行車記錄儀視頻中,記者聽到阿強與兩名乘客的對話。當時車子在等紅燈,乘客想下車。就聽到阿強說:「等我過完紅綠燈,在前面的斑馬線靠邊停下,你再下車。」乘客回應「嗯」。但過了幾秒鐘,又聽到阿強大喊:「別開別開別開……」就聽到了車門與什麼碰撞的聲音,又聽到阿強說:「我都喊你不要開了。」
據了解,打開計程車車門的是坐在副駕駛座的李某成。車門打開的瞬間,與後面駛過的一輛電動車發生了碰撞。電動車手倒地受傷,昏迷不醒。隨後,120和魚峰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民警都趕到了現場。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
被撞倒的電動車手是李女士,今年63歲。據了解,李女士先到柳州市腫瘤醫院治療,後到柳鋼醫院治療,共計住院84天,不幸於6月30因搶救無效死亡。花費醫療費、藥品費及其他費用近60萬元,其間,柳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所墊支了約7萬餘元,保險公司支付1萬元。
根據事故責任認定書,李女士的家屬將李某成、阿強、阿強所屬的計程車公司、計程車承保的保險公司一併告上了法庭,要求四被告承擔75%的賠償責任,共計100萬餘元。
計程車投保公司一審判賠103萬元
據柳州日報,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顯示,當事人李女士開關車門妨礙其他車輛,是造成事故主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大;死者阿如駕駛非機動車未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小;阿強作為計程車駕駛員,未能有效制止乘客的違法行為,也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較小。
法院根據該案實際情況,酌情確定李女士承擔此次事故70%的責任,死者阿如承擔事故20%的責任,阿強承擔事故10%的責任。針對阿強辯稱其在此次事故中沒有任何違規操作、已經對李女士的行為進行了阻止,盡到勸阻和告知義務,其不應承擔任何責任的辯護理由,法院認為,乘客李女士對本次事故的發生存在重大過錯,亦為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阿強作為車輛的實際控制者,對車門具有鎖控義務,對同乘人員應在不違反交通法規的區域下車的時機選擇上具有更大的控制力,故阿強確係存在未能有效制止乘客的違法行為的過錯,但較之乘客李女士,其過錯程度較輕微。
圖片來源:廣西新聞頻道報導截圖
法院認為,原告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實某計程車公司對本次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亦未能證明該計程車存在應承擔此次交通事故責任的其他法定情形,故原告主張某計程車公司承擔該案賠償責任的請求缺乏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經查,被告某保險公司系涉事計程車的交強險及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限額100萬元,不計免賠)的保險人,事故發生時均尚在保險期間。事故發生後,該保險公司已在交強險醫療費用限額內向阿如賠償醫療費1萬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先由承包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終,法院根據該案實際情況,依法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向原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4萬元、死亡賠償金7萬元,合計11萬元;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其餘各項經濟損失共計92.2萬餘元。
如何避免「開門殺」?
「開門殺」就是下車時沒有觀察清楚車後方的情況,就貿然打開車門下車。如果這時有電動車或自行車剛好在車後方行駛並且距離比較近,就會導致騎車人一下反應不及時撞到車門上。
這類事故發生地一般在道路上,騎車人摔倒後前後車輛若沒有及時剎車,就會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
開門殺事故合集(視頻來源:馬哥駕車)
駕駛人和乘車人該怎麼做?
1、停在正確的地方
即便需要在路邊緊急或者臨時停靠,停車的地方也不能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最重要的是禁止將車輛停放在行車道上。
2、車輛未停穩,嚴禁開車門上下人
駕駛人應提前提醒乘車人,特別是後排乘客得看清車輛前後左右來往行人、車輛情況,確認安全後才可開門下車。另外除了駕駛人外,乘車人儘量從右側下車。
3、後視鏡和回頭能幫到你
開車門前先從後視鏡觀察後方來車情況,駕駛者要從左側開門,應先開一條縫觀察路況,千萬不要一把推開車門,如果開車門發現情況應立即關車門,別想著騎車人能瞬間躲開。
4、劃重點----「荷氏開門法」
即用距離車門較遠的手開門,這樣駕駛員或乘客的上半身會自然而然地轉動,頭部和肩膀就會很自然地向後方看。這樣「強迫」自己有一個轉體動作,能夠更好地觀察後方情況。其次要在開門時先推開一條縫,觀察側後方來車情況,同時也可以提醒騎車人。
交警三步演示「荷式開門法」(視頻來源:深圳商報)
行人該怎麼做?
1、以慢為主
駕駛非機動車路過停在路邊的車輛時,減速慢行,特別是剛停下來的車輛和打的雙閃燈的車輛,防範車門突然開啟,因為你不知道車裡人什麼情況。
2、安全準備
儘量走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駕駛非機動車同時要佩戴安全頭盔。
3、保持距離
大部分汽車的車門打開寬度在80-100公分,所以距離汽車的位置在1米以上才能確保安全,注意保持與車輛的橫向距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柳州日報、南國今報、廣西新聞頻道、馬哥駕車、深圳商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