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時代,上個世紀90年代的經濟熱潮早已退去,日本進入低欲望社會。當生活太累,當孤獨無法被愛情消弭,人們會選擇更愛自己。
《環球》雜誌記者/梁賽玉(發自東京)
「在那天、那時、那地方,如果不曾與你邂逅,我們將永遠是陌生人……」當《突如其來的愛情》的旋律響起,西裝革履的白領們穿梭在高樓間,青年男女在綠色投幣電話機前和愛人連線……這是平成三年(公元1991年)的日本,還帶著昭和經濟泡沫的餘韻。富士電視臺開播的《東京愛情故事》(後簡稱《東愛》)以超過32.2%的收視率,成為日本「收視神話」。1995年,上海譯製片廠重新配音,引進國內,成就了數百萬中國人心目中永遠的「莉香」。
2020年即將過半,富士電視臺和亞馬遜聯袂製作的《東京愛情故事2020》播映終結。其剛開播時未能逃脫經典翻拍「木櫝在後」的宿命,豆瓣成績為6.8分,而1991年版《東愛》的豆瓣評分一直保持在9.4分的高位。直到6月初最後一集播出後,新版的評分爬升到了7分。許多《東愛》粉稱,「令和版拍出了這個時代該有的東愛範兒。」
一個新的莉香
2020版《東愛》裡,永尾完治還是那個從鄉下初來大城市的「丸子」;赤名莉香還是那個自小生活在海外、英文極好、自信獨立的女性;關口裡美仍糾纏於兩個男人之間;三上健一依然遊走在「花叢」中……劇情依舊圍繞這4人的感情糾葛展開,依舊是都市與鄉下、奔放與保守、主動與被愛等鮮明的二元對立。
新版《東愛》被置於2020年的世相之下,這是個有著智慧型手機、即時通訊、女性更加獨立的時代。所有的主演都是「悟世代」(多指出生在90年代的日本年輕人)演員,他們出生在泡沫經濟的末期,也被稱為「低欲望的一代」。
這個「我愛他、他愛她、她愛他」的愛情故事,在「悟世代」心目中,或許該有不同的模樣。
「假如我望見了那個人的背影,我會披荊斬棘地追過去,腳扭傷了,跳著也要追,天上下著最大的雨,扔下傘也要追。」——這是赤名莉香30年前的名臺詞,這個熱情勇敢,笑起來眉眼彎彎、眼裡有光的都市女孩,在日本經濟騰飛時期演繹了一個勇敢追求心中所愛的故事。
那個時代的日本,已經有了「新人類」的說法,他們不再接受「終身僱傭制」的安排,不再畢生只效力於一家公司——辦公室女性和大學女生接納了現代女孩的概念,而這個概念的具象化,莫過於赤名莉香。
30年後,扮演赤名莉香的演員石橋靜河,一度被質疑長相不如鈴木保奈美飾演的莉香明麗動人,但隨著劇情展開,這個獲得過多個電影獎項的實力派女演員,塑造了一個獨具風格的莉香——有更多現代特質,自然流露出身為公司前輩的強勢果敢。
新《東愛》展示了莉香更多面的職場表現,以及在「別處」的才華,她還憑藉自己在藝術創作和設計方面的才能,投身新的事業,並毅然離開了供職多年的公司,即使這樣做,讓熱戀中的她和完治不得不暫時分開。
劇情中甚至還設置了她在酒桌上反抗職場性騷擾的橋段——她將酒倒在騷擾者的頭上,拎包走人,留給旁人帥氣的背影。
在30年前的劇情裡,完治放了莉香鴿子,跑去安慰裡美,莉香在雨中苦等數小時,滴水未進,仍為完治的出現感到欣喜。而在30年後這個擁有智慧型手機,可以隨時聯繫的時代,莉香在得知完治「另有約」後,飽餐一頓回家了。事後證明,完治撒了謊,他陪伴的對象是裡美。面對完治的謊言,莉香轉身就走;完治也被裡美點醒,恍然大悟般折返回去尋找莉香。莉香不再一味付出和隱忍,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30年前的莉香說,「所謂戀愛啊,只要發生了,就是有意義的,即使是沒有結局,當你喜歡的那一刻,永遠不會消失。那一刻,是生活的勇氣,是黑夜裡的一盞燈。」
30年後的莉香,一邊深愛著完治一邊保持著自我。新版明確交代了莉香與公司部長的戀情,第五集中,完治質問莉香為什麼與部長分手,她的回答是,「因為他想把我據為己有,我不想成為任何人的附屬品。」
宿命的完治
新《東愛》的製作團隊表示,新版是從完治的角度來講述故事的。
30年前的劇情裡,從愛媛縣來到東京的小夥,裹緊了風衣,被動接受著莉香的溫柔和愛。許多老版的粉絲至今無法釋懷,為何莉香會愛上笨拙的「丸子」;猶豫不決的完治是否真的愛過莉香?
終於,像是一種對30年前的回應,伊藤健太郎飾演的完治在新版故事裡「笨拙」地喊出了他對莉香的感情:「雖然我是個土包子,什麼都比不過別人,但有一點我是肯定贏的,就是對你的愛。」如果這個時候,《突如其來的愛情》的音樂響起,「我不會把你讓給任何人,我要變成翅膀緊緊地守護你,我要變成風溫柔地擁抱你……」一定能讓這告白穿越時空,為1991年的完治吐露心聲。
於是,30年後東京的愛情故事裡,有了這對愛人新的影子——當兩人面對東京塔的燈火時,不再是一方仰望另一方,而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在東京的都市洪流中遇到彼此,被對方吸引。縱使最後仍然擦肩而過,至少已經歷過愛情的電光石火。
30年後的完治依然娶了裡美,而30年後的莉香成為了紐約的時尚偶像。「新《東愛》真的很寫實,看得人們眼中有星星、心中有雀躍,有生氣憤怒,有惋惜嘆氣,直到最終釋然。這也是劇情應該達到的效果。」有豆瓣網友寫下這樣的話。
低欲望社會裡的愛情
令和時代,上個世紀90年代的經濟熱潮早已退去,日本進入低欲望社會。被稱為「日本戰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欲望社會》裡這樣描寫當代日本年輕族群:「現今的日本社會,青年人正在自發性地降低欲望,同時孤獨與壓抑成為瀰漫日本社會的情緒。」
當生活太累,當孤獨無法被愛情消弭,人們會選擇更愛自己。基於此,老版莉香的愛情在當下顯得有些沉重,新版莉香那種「不要被對方完全佔有,不要成為對方附屬品」的態度,更能呼應當代年輕人所需要的愛情距離感。
製片人清水一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老版《東愛》著重表現的是戀人那種擦肩而過和無法相見的無奈感。這次翻拍沒有追隨原版的風格,而是更貼近柴門文所著的原版漫畫。在創作新版《東愛》時,他反覆思考的是,「漫畫作者柴門文在這個時代會怎樣去描述這個故事呢?」
2020年的東京夜空,比1991年更璀璨,但在令和版《東京愛情故事》裡,人們再也看不到那個明亮得晃眼的愛情故事。也許仍有人懷念當年的莉香,也有人懷念那個年代。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有關愛情,更關乎選擇和勇氣。
來源:2020年6月2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3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