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質量發展」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

2020-12-19 河北新聞網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未來網11月19日電(記者 凌萌)「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

深秋時節的鄱陽湖畔,碧波蕩漾,秋風習習,南荻、蘆葦在風中搖曳。每年冬季,這裡便成了「候鳥天堂」,成千上萬隻候鳥都會飛往這裡,赴一場生命之約。

永修縣吳城鎮溼地風光。(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然而,候鳥在遷徙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波折。

「候鳥不遠萬裡而來,同人一樣,它們也有生老病死。由於體力的透支,幼鳥以及年紀較大的鳥兒,更易在遷徙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也會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在候鳥遷徙的過程中對它們進行幹擾。」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站長舒國雷告訴未來網記者。

自2011年起,舒國雷就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一待便是10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候鳥的巡護、監測及救助,還會定期對群眾開展生態保護方面的宣傳與教育。他告訴記者,在這裡,不僅能夠觀賞到候鳥越冬的壯闊景觀,還能聽到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隻東方白鸛——「卡卡」和「凍凍」,正在水塘裡度過它們悠閒的午後時光。舒國雷介紹稱,這兩隻東方白鸛是在遷徙的路途中受傷,被巡護人員發現後帶回來救護的。

「卡卡」和「凍凍」在水塘裡休憩。(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

「去年一位攝影師在拍攝候鳥時,發現一隻東方白鸛不停地甩頭,看起來精神萎靡不振,他便一直跟蹤查探,等到下午,這隻東方白鸛已經臥倒在草叢中了。」舒國雷講起了「卡卡」的故事,原來,「卡卡」是被魚刺卡住了喉嚨,當時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站立,翅膀也張不開,如果不及時救治,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我們的巡護人員看到以後就把它帶回來救護,請專業的醫生將魚刺剪斷並取出。由於脖子受傷,卡卡無法自己進食,我們便給它餵食小魚,恢復半個月後,卡卡的身體逐漸好轉。」舒國雷說道。

另一隻東方白鸛「凍凍」名字的由來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去年我們在巡護的過程中,發現一隻東方白鸛撲扇著翅膀,卻一直飛不起來。靠近後才發現,原來這隻東方白鸛的腳上有一坨冰。」回憶起這次巡護經歷,舒國雷的印象特別深刻,「東方白鸛在休息時是單腳站立的,由於遇到冰雪天氣,這隻東方白鸛的腳部遭遇冰凍,且在掙扎的過程中受到了損傷。」

舒國雷告訴記者,目前這兩隻東方白鸛還沒有完全恢復野外生存的能力,達不到放飛的狀態,需要在這裡繼續接受治療。

吳城鎮候鳥小鎮觀鳥點採用了仿生學設計。(未來網記者凌萌 攝)

如何發現這些需要救護的候鳥呢?

舒國雷介紹稱,這些需要救護的候鳥主要是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巡護過程中發現並帶回來救治的,還有一部分是群眾發現後自發送過來的。「我們還建立了候鳥救護聯動機制,與當地的派出所和衛生院合作,派出所負責受傷候鳥的接送,衛生院提供專門的醫療救助,我們則提供一些技術上的指導。」

在日常的巡護工作中,吳城保護管理站沿湖所在的11個站點也會派出工作人員,每天定時、定點、定人,對候鳥遷徙的線路進行巡護。此外,還專門開展打擊查處工作,對可能破壞或影響候鳥遷徙的行為實施源頭管控。

舒國雷告訴記者,自10月份開始,候鳥將陸續來到鄱陽湖越冬。截止目前,

吳城保護管理站今年共計救護了5隻候鳥。從往年的數據來看,每年的救護數量在六、七十隻左右。

談及這份從事十年時間的工作,舒國雷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通過救護這些候鳥,能夠與自然生態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更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願意做那位栽樹人!」

落日的餘暉灑在水面上,看著水塘裡嬉戲的「卡卡」和「凍凍」,舒國雷的目光中透著堅定。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每年的10月以後,候鳥便會陸陸續續飛往鄱陽湖,赴一場生命之約。(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每年的10月,候鳥便會飛往這裡,直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會陸陸續續飛走。」吳城候鳥小鎮推進辦副主任樊堅告訴記者,候鳥小鎮建設的初衷,便是為來此越冬的鳥兒打造一片舒適的棲息地。

鄱陽湖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引得候鳥們不遠萬裡飛往此處生息?

任樊堅介紹稱,鄱陽湖的水位在冬天會下降,周邊露出的淺灘和草洲非常適宜候鳥的生存。同時,鄱陽湖的生活多樣性也十分豐富,不論是吃草、吃魚還是其他食物的鳥兒,在這裡都能覓到吃食。

任樊堅告訴記者,為了保護鄱陽湖水域的生態環境,在建設候鳥小鎮的過程中,始終秉持嚴守生態紅線,不破壞一寸溼地,不毀壞一塊林地的生態理念。同時,還會對一些生態進行修復。候鳥小鎮的幾個觀鳥點,也都採用了仿生學的設計,保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記者了解到,吳城鎮圍繞候鳥名片和溼地資源加快轉型,吳城藍莓莊園、荷溪馴養繁殖場、五樺公司等3家新型農業觀光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經濟產值突破1000萬元,帶動200餘戶農民增收致富,為特色小鎮注入經濟活力。

此外,還以國際觀鳥周活動為契機,將「人鳥爭食」轉變為「觀鳥致富」,打造了鄉村旅遊示範點,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共吸引25.72萬人到吳城觀鳥休閒,創下了景區單日接待2萬餘人的歷史之最,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20.36萬元。

「保護好鄱陽湖的清水,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就是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任樊堅說道,一幅「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鄱陽湖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來源:未來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高顏值!九江推動水美岸美產業美...
    每年秋末冬初,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溼地越冬。目前,吳城是世界最大的白鶴和東方白鸛群體越冬所在地。白鶴種群最大時達2896隻,佔全球總數的98%以上。「九江市上下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保護不為發展讓路的原則,把生態環保擺在絕對優先的位置來抓。」吳城候鳥小鎮推進辦副主任樊堅告訴記者。
  • ...性成就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江西:鄱陽湖畔聽鳥鳴
    漫步在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成群候鳥翩翩起舞,迎風飛翔,一幅「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崩崗長青樹,沙洲變良田」,如今的江西,處處呈現新面貌。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走進江西,解密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找尋其內外兼修的密碼。
  • 江西冬遊打卡地——「白鶴王國」
    圖為永修縣吳城鎮「候鳥小鎮」航拍圖。 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吳城鎮地處永修縣東北部,鄱陽湖西汊,是以平原為主的濱湖丘陵地區,地形地貌特徵為「三山六水一分地」,是江西歷史上的四大名鎮之一,南納五河之水、北通長江之道,10 平方公裡的水中沙山連綿不絕,60餘萬畝的溼地草原是世界六大重要溼地之一
  • 冬日候鳥樂園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12月21日,白鶴等候鳥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覓食。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
  • 江西周邊遊哪裡好玩?這個地方被譽為「中國版馬爾地夫」!
    一個背包、幾本書,一首喜歡的歌,一張單程車票,就足以開始一段旅程。不必走太遠,你總會在生活中發現不期而遇的驚喜,馬爾地夫到不了,國內有個地方也被稱為「中國的馬爾地夫」,並且聲譽遠播。網紅打卡的地方,必火!這是萬能定律。
  • 漫畫小品《跟著爸爸去跑步》6:候鳥之歌
    小帆:爸爸,你看,候鳥,在那輕煙一般的雲彩下面!小帆:誰叫她們是候鳥呢,這是她們的生活!不過我很敬佩她們。爸爸:實際上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也像候鳥,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張開翅膀,盡力向前飛行。堅持住,爸爸為你唱一首《候鳥之歌》吧!小帆:好的,我聽著。·爸爸(唱):孩子,我親愛的孩子,如果你生活遇到了困難,擦乾眼淚,抬頭看看天上的候鳥吧,她們扇動小小翅膀,穿越暴雨雷電……孩子,我勇敢的孩子,如果你生活遇到了困難,擦乾眼淚,抬頭看看天上的候鳥吧,她們扇動小小翅膀,飛越萬水千山……。
  • 「候鳥醫生」李春如:但願人長久 候鳥寄餘生
    ■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徐立鳴/文、邱業成/圖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多寶鄉洞子李村,鄱陽湖都昌湖區的馬影湖坐落於此,這裡也是越冬候鳥在江西的第一站,每年有近20萬隻越冬候鳥飛抵這裡。除了候鳥,這裡還住著一位「候鳥醫生」,38年時間,救助了約6萬隻候鳥,每天巡湖5公裡以上,著有候鳥觀測筆記20餘本。他是人稱「候鳥醫生」的李春如。
  • 6P「反候鳥」的冰與火之歌
    「我是一隻候鳥,卻飛著和別人相反的旅程……」在海馬汽車,有這樣一群「反候鳥」工程師,寒冷的冬天跑去-40℃的黑河,酷暑的夏季跑去高溫50℃的吐魯番,此外還會從平原跑到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地區,去開展一輪輪的車輛性能優化試驗。
  •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江西鄱陽湖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每年到鄱陽湖越冬棲息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到鄱陽湖越冬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餘只,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被譽為「候鳥天堂」。
  • 鄱陽湖畔新一代護鳥人: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1000公裡
    近年來,江西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國家大考」意識,走出一條彰顯江西特色的發展之路,繪就一幅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七個重要溼地之一的鄱陽湖,被人們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白色長城」,每逢候鳥遷徙季,鄱陽湖畔的鳥群或展翅起舞,或嬉戲追逐,姿態萬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風景線。
  • 山西省啟動候鳥「護飛行動」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央廣網太原12月3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郝曉彥)日前,山西省沿汾河各地迎來白鷺、天鵝、黑觀等候鳥。山西省適時啟動候鳥「護飛行動」,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逐漸下降。幾群遠道而來的水鳥在太原汾河公園安下了新家,對不少熱愛觀鳥的市民來說,這些鳥類都是老朋友。
  • 肯德基小候鳥基金四周年為愛守「候」廣州「小候鳥」觀候鳥探索自然
    「小候鳥」們,走近候鳥感受自然之趣,讓他們更深入了解這座城。」們第一次觀鳥「看那片灘涂上,有一隻白鷺,它是在曬太陽嗎?」「我們看到的這個是小白鷺,白鷺家族有非常多種類,如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等,而區分方法就是看他們的喙(嘴巴)顏色、腳趾顏色等多個特徵。」小池老師介紹說。「小候鳥」們向小池老師學習以鳴聲辨識不同鳥類,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不同候鳥的生活特徵,這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一次的新鮮體驗。
  • 南昌創新湖泊溼地管理呵護候鳥越冬
    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鄱陽湖主湖區的南部,處在贛江北支、中支和南支匯入鄱陽湖衝積形成的三角洲前緣,保護區總面積333平方公裡,處六縣三市交接處,主要保護對象是贛江口—鄱陽湖複合溼地生態系統以及賴之生存的野生動物資源。10月24日上午,記者隨採風團來到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是我們的使命,希望通過努力,讓更多的候鳥來江西安家 #收穫與夢想
    鄱陽湖「候鳥醫生」:保護候鳥是我們的使命,希望通過努力,讓更多的候鳥來江西安家 #收穫與夢想 大字 日期:2020-12-03 來源:大江新聞
  • 通訊:在南昌都市裡守護「候鳥天堂」
    4月16日,一名遊客在被稱為「都市候鳥天堂」的南昌天香園內觀賞候鳥。 記者當日走訪位於江西南昌青山湖區的天香園。走進天香園內的候鳥觀賞區,成群的鷺鳥或靜立在樹上,或在林中穿插而過,或彼此「親暱打鬧」,其間還發出陣陣悅耳的鳴叫聲,成為鬧市裡一道別樣的景觀。「這幾天天氣不錯,就想帶著孩子去戶外走走,這裡動物多,她會更感興趣。」
  • 野生動植物丨冬日候鳥樂園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鳥兒在保護小區飛翔、覓食,讓保護小區熱鬧起來,成為鄱陽湖區一道特別的風景。12月21日,白鶴等候鳥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溼地中覓食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 生態環境改善大量候鳥來開過冬 漢豐湖成候鳥棲息天堂
    每天,各種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候鳥或在水中追逐覓食,或在水裡嬉戲打鬧,或發出各種鳥鳴,或扑打著翅膀貼水而飛……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宛如一個候鳥「天堂」。首次發現青頭潛鴨「你們看那只是什麼鳥,它跟周圍的鳥長得有些不一樣,我以前從沒有見過。」12月17日,我區鳥類監測人員在對浦裡河(趙家段)開展水鳥調查時,發現一隻奇特候鳥在中華秋沙鴨隊伍中。
  • 捕殺鄱陽湖候鳥 施毒「殺手」終受懲罰
    沒錯,鄱陽湖作為全國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提起這裡的時候,我們都會聯想到自然界中的候鳥生靈。每年有幾十萬隻候鳥來此過冬,其中包括全球極危物種白鶴的99%,瀕危物種東方白鸛的90%,易危物種鴻雁和白枕鶴的50%,被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
  • 東亞候鳥星級「加油站」
    這些身姿優美的禽類,時而以秀逸的姿態掠過連綿的蘆葦叢,時而在水中上演捉魚大戲,讓人怎麼看也看不夠。  2019年,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
  • 微山湖候鳥屢遭毒手 公安機關火速出手拯救候鳥
    微山湖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適宜多種鳥類生存繁衍,這裡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隻候鳥在繁衍棲息。入冬以來,微山湖水面上的候鳥屢遭毒手。究竟是誰讓這些弱小的湖上天使折翼而亡?對此,微山縣公安局湖上分局開展了集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