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平緩,一些地區已陸續開始複課。遲來的開學讓有些孩子喜憂參半,歡喜的是終於又可以看到已經分開幾個月久的小夥伴了,憂的是還有那未做完的寒假作業。畢竟,檢查作業是開學的必經程序。
「老師,我不舒服,所以作業沒完成。」
「老師,我作業丟了……」
孩子們各種耳熟能詳的理由,不過老師畢竟已是老江湖了,你說任你說,該補的作業你跑不掉。
可是下面這個同學的理由就高能了。
原來,該同學把做好的作業放在電腦桌上,自己走開了會。誰曾想就片刻時間,家裡養的貓竟然盯上了她的作業,手口並用地撕著吃。小主人回來的時候撞個正著。
心想著完了,要開學了,這下有嘴說不清了,趕緊拍下來作證據。
「老師,我的作業被貓吃了,有圖有真相!」
告訴老師後,趕緊先發個朋友圈,圖文並茂。可是不管用,老師也沒見過吃作業的貓。所幸這孩子有先見之明,直接給老師看視頻,這下不信也不行了。
視頻分享到網上後,迅速引起網友圍觀,有網友打趣道:小時候怎麼就沒想到這招呢!
那些年,我們「不小心」丟了的作業。
如今已為人父母的我們,對作業肯定也有一言難盡的感悟,其中「不小心」丟了作業的大有人在,尤其是男同學。
之前,就有一個小學生在地鐵站不小心弄丟了寒假作業,重點是連同書包一起丟了,拿到書包的工作人員心想,寒假還沒正式放,寒假作業就先丟了,這怎麼行。孩子一定很著急吧。
然後,地鐵工作人員順著書包的線索,很快找到的失主信息並聯繫了大人前來拿回作業。
丟作業的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失而復得的作業,孩子也非常吃驚。甚至地鐵叔叔還當面教育孩子,小朋友啊,你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作業……
對於地鐵叔叔看破不說破的口頭教育,孩子內心五味陳雜。
哈哈,原諒小編忍不住笑了。畢竟,當年自己也是「丟作業大軍」的一員。但是印象中都沒得逞,最終還是得補完作業。
畢竟,年紀小的自制力自然沒那麼好,所以現在為人父母了,在假期作業這個事情上也知道幫著孩子「控制」一下。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如期完成假期作業?
1、引導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規劃作業。
所有假期作業,可以按部就班每天做一點。但是考慮如果孩子假期每天都得做作業,未免有點少了些「假期」的感覺,所以家長可以放任孩子先放鬆一段時間,但約定在規定的時間安排裡把作業完成好。
教會孩子進行時間管理,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寫作業。同時,把作業量細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都要訂下完成日期。這除了能讓孩子準時完成作業,也可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習慣。
2、必要的賞罰措施。
孩子制定好作業計劃後,當他如期完成第一部分作業時,家長可以考慮給予獎勵,這會刺激他完成後續作業的自覺性。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作業計劃可以得到額外的獎勵。
當然了,如果沒完成應該適當懲罰,比如減少他的娛樂時間與項目。
3、定期檢查作業質量與完成進度。
如果家長能每天檢查自然是好,如果做不到也要自己有個規律的,若干天檢查一次。
或者家長可以將孩子的作業計劃備份一個進度表,然後在相應的日期檢查其計劃的完成進度。
4、增加作業的樂趣性,比如跟孩子比賽。
孩子媽媽也可以複製一份作業,對一些有點難度的數學題和作文,嘗試跟孩子比拼一下誰答得快。這個親子過程會減弱作業的枯燥感。
當然,媽媽要暗自讓著點孩子——「贏了媽媽會讓孩子感到自豪而提升做作業的積極性」。
結語:
對於作業,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多一點寬容。
畢竟都是過來人,肯定能理解在那個年紀對作業的惰性,只要孩子能有計劃性,能知道在假期前完成作業,父母完全不用逼得太緊。
讓假期有假期的感覺,這有利於孩子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