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2020-12-16 百家號

近期,英格蘭銀行發行了重新設計的新版20英鎊鈔票,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伊莉莎白女皇二世的頭像,首次採用了一位英國藝術家——J.M.W.Turner,透納的頭像來代替。正面採用的是透納24歲時的自畫像,畫像背景是透納的代表作《無畏號被拖往最後的泊錨地》,下方印有透納的名言,「光就是色」。

所以這位透納,究竟是誰?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1775-1851),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是英國水彩畫的巨匠,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代表,英國自然派的先驅,著名印象畫派的「遠祖」。

提到印象派,大家自然能聯想到印象主義大師莫奈創造的夢幻睡蓮色彩,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透納就是他的啟蒙者和重要影響者。被人們譽為「光之畫家」,「風景繪畫中的莎士比亞」。

(一)天賦異稟,年少成名,然而卻比常人更勤奮,目標更長遠

透納15歲時作品就被皇家藝術學院畫展展出,順利考入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很快就成為了同輩中的佼佼者。這麼年輕,名利成功都仿佛唾手可得,但透納異常清醒自知,比起靈感天賦,他更相信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僅僅有天分是不夠的,必須刻苦勤奮,多加實踐。年輕人要是做不到這一點,趁早換個職業。

想要揚名的透納,為了提高獲獎概率,可以從水彩畫轉而進行油畫的學習和創作。但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風景畫主題——要知道在1800年之前,風景畫的檔次要比歷史題材和肖像畫低很多。

這份追求,先是源於他人生中最迷戀的一段美好時光——在泰晤士河邊,悠閒美好的生活節奏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並深深迷上了英格蘭腹地的田園生活,享受著最純粹的自然生活樂趣:帶上水彩、畫筆、一條麵包,就開始夏日遠足。躺在草地上,凝望天空中奔騰變化的雲朵,然後起身,用畫筆將它們勾勒下來。在描繪自然風光時,透納也可以將內心的豐富的感受傾注在筆下的自然變化之中。

19歲時,特納在孟買醫生開設的學院內學習畫作。命運的安排,讓他可以跟隨並模仿當時最有原創性,最獨特的水彩畫作品——來自於畫家約翰·羅伯特·科曾斯(John Robert Cozens)。

科曾斯是一個會把現實的義大利古建築,都展現成陡峭的懸崖的自由的畫家。他擅長表現光的走向,將目光引向凹面與深壑,頂部與底部相互顛倒,難以區分。他筆下的峽谷像是驟然裂開,山峰好似猛地刺向天空,充滿了強烈,衝擊,崇高的極具生命力的自然美學。

透納充分汲取和感受著科曾斯風景畫裡的那份自如和大膽,洶湧的情感也給了他自由創作的勇氣。

他打破嚴格的門類界定,用本應該是最柔順寧靜的水彩,嘗試畫出當時油畫無法表現的效果:

1.他實驗性的淡彩畫法和著色方式使得各種顏色能夠同時綻放,用對比強烈的色調,共同形成一種氛圍。2.他把含意豐富的敘事引入風景畫中,賦予獨特的氣氛和戲劇性效果,發展了自成一派的歷史風景繪畫。3.創作尺寸超大的水彩畫。相形之下,原本盛大奢華的學院派油畫變得沉悶,暗淡,透納以一己之力發展了水彩畫,更將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為藝術史做出了特殊貢獻,更使他自己一鳴驚人。

透納21歲發表第一副代表作《海上漁夫》震驚畫壇,大師氣質顯露無疑,26歲就被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破格提拔成最年輕的會員,三年後成為傑出會員,很快成為當時英國畫壇的重要引領者與領袖。

(二)命運起伏,一夜墜入谷底,走在時代的前面的藝術家的無奈和落寞

特納原本可以靠崇尚古典主義風格的貴族們的厚愛,過上名利雙收的成功人生。透納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尤其對水氣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他崇尚運用自然光色表達主觀情感,認為承載情感的最好載體莫過於自然界的光塵氤氳。

比如幾乎所有人對他1839年創作的《被拖去解體的「無畏號」戰艦,最後一次航行》溢美之詞泛濫於言表。這幅畫成為當時乃至近期民意投票中,英國人最喜歡的作品。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另一幅畫作,《奴隸販子正在丟棄那些已死和將死的人,颱風將至》,簡稱《奴隸船》,卻受到空前責難,批評如潮。

周刊嘲諷這幅畫,像是不堪混亂的廚房,偉大的透納最新作品居然是這麼個巨大的醜陋玩意兒;評論家一致認為,老糊塗的透納一門心思要把繪畫藝術送回「童稚派」;頗具影響力的輿論「藝術聯盟」說他是「一個瘋子,他在瘋狂中所做的絕妙表達令他所達到的高度,是他憑藉理性而不可能達到的」。

更偏激的人認為,透納現在給藝術帶來的危害,已經遠遠超過他為藝術所做的貢獻。

這幅《奴隸船》到底畫錯了什麼?

透納通過勾勒自然景象來表達最細膩也最強烈的感受,他將詩意技巧傾注在《奴隸船》這幅作品裡:看起來是在描繪販奴貿易的暴行,血紅的光向四面爆開,深度刻畫的空間,跳躍的形狀有著交響樂的節奏。但當時的人們不理解:把才華都用來表現大自然的粗野狂暴,而不是自然之美,有什麼意義?

何況,觸碰這個話題就是一種冒犯。

大英帝國1833年廢止了奴隸制度,透納還在致力於如此不體面,不美觀地表現奴隸制度的邪惡。何況展出時,兩個廢奴主義者雲集的大會正在倫敦召開,而且阿爾伯特王子與女王婚後,首次單獨亮相參會。這不是添亂?這不是打臉?

敏感的透納很受傷,但是一直沒放棄堅持自己自由創作的理念。他後期繼續驚世駭俗,大膽嘗試抽象風格,將自己一貫熱愛和擅長的風景畫推向了更加無常、模糊、混亂的方向。比如後期備受詬病的海戰題材創作。他多年堅持創作,費勁心力,得到的評語只是,「一團噁心的黃」。

其實,他完全可以順應大眾審美,重獲推崇,簡單又成功地度過一生;但那樣的話,人類藝術史將會是巨大的遺憾——受他啟蒙的印象派的誕生,又不知道要晚多少年。

真正偉大的人總是超前於俗世凡人。只有少數人才勇于堅持信念。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他的選擇方向是正確的。

(三)藝術家逃不開的怪癖——天才的成功人生,也不免有陰影和心酸

藝術家總有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怪癖——不知道,是因為特立獨行,不屈從世俗和批評,才能大膽創新顛覆;還是因為太過於超前,所以才與眾不同。

透納喜歡邊向畫布吐口水邊畫畫。他鑿了個小洞,專門偷窺那些買畫人的言行舉止。他拒絕天價收購,把所有畫和積蓄都贈予國家。他畫不好肖像畫,是因為不敢直視他人。

這一切使得偉大的透納,更接地氣。

透納的母親是位精神病人,這使得透納的童年有不可彌補的缺失——他無法建立和處理與別人的親密關係,所以性格孤僻,敏感乖戾。

他後半生將近三十年都與父親相依為伴,是父親無微不至的陪伴,理解和照顧,穩固保護了他穩健高產的創作。父親去世後,透納的生活失衡了:有兩個女兒,但不往來;學院的課不好好教,搞得怨聲載道,更是一步步陷入抑鬱,唯獨只對創作情有獨鍾,人生最後時光,重病的他穿睡衣都要出去寫生,大概只有在風景裡,他才能收穫安穩和寧靜。

大家看不懂後期那些氣勢雄渾、風起雲湧的畫作,有如何能理解透納心中的跌宕起伏的充沛情感,深入挖掘這位乖戾的藝術家強烈的人格魅力?

所以,孤獨敏感註定了透納一生的悲傷,卻也促使他將心碎變為藝術,巧抓自然瞬間的神性,讓光陰定格,清晰地展現出力量感。

透納年少天賦,卻早早就開始勤奮刻苦;一步一步腳印順利成功,從沒出現過懶散、馬虎的作品。許久以後,當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他說:「秘訣只有一個,勤奮再勤奮。」

超前於時代而被嘲諷誤解貶低,即使受傷,也不放棄自由創作的堅定信念,獨立抵抗偏見,用一生頑強的求索,貢獻了多產的藝術人生。

身為普通人的心碎和孤獨,身為藝術家他的敏感和感性,身為藝術大家的力量和覺悟,讓他留下來太多備受後世推崇的絕世作品,不僅再現了大自然的神奇,更敏銳捕捉了稍縱即逝的心境,微妙難言的深層情緒。

天地之間踽踽獨行,人來人往儘是過客。走得比時代更快更遠的透納,終於和後世相遇。

偉大的藝術家,留給我們的不只是作品,值得回味的更是一生的執著追求。

24歲畫的自畫像

作者:小冒,熱愛閱讀,平均年讀110+本書。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10w+的野生寫作者。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願意寫深度思考後劇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相關焦點

  • 偉大的風景畫天才,印象派的的開路者——透納
    透納作品《莫特萊克露臺初夏的早晨》在世界藝術史上,威廉·透納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可以說,他與畢卡索、莫奈以及梵·高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童年的悲慘生活沒有湮沒透納天才的顯露,相依為命的父親在他十歲時,讓他師從託馬斯·馬頓學習水彩畫,由於天分極高,當時被譽為「神童」。11歲時,他的畫作就已經開始在櫥窗售賣賺錢了。
  • 透納是歐洲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在繪畫史上,康斯特布爾和透納(1775-1851年)的名字與風景畫緊緊聯繫在一起,就像雷諾茲與庚斯博羅的名字與肖像畫的關係一樣。這讓人不禁在這兩位畫家之間進行比較。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的產物,在那個年代,風景畫迅速轉變其基本特徵,在對待自然現象時,藝術家採取了一種更親密、因而也更浪漫的態度。
  • 【海外畫廊】透納的《暴風雪》
    「所謂藝術,就是以一般的方法所辦不到的工作。」英國畫家透納(1775——1851)用自己的一生在完成這項神聖的工作。 《暴風雪》 《暴風雪》是透納晚年的傑作,是畫家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綁在船桅上觀察了四個多小時的結晶。
  • 年少成名,他一生致力於描摹光芒,死後百年被尊為視覺藝術的先鋒
    19世紀初,有這麼一位天才畫家,天賦異稟、青年揚名,作品價值連城,可他卻幾乎對金錢視而不見。他的風格走在時代前列,即使有再多質疑批判,他也從不為之辯解。透納《自畫像》他的性情冷傲孤僻,但只要舉起畫筆,畫中的光影就能立即能打動人心。
  • 浪漫派「光之畫家」透納:在陽光中高歌,在風景水彩畫中沉淪
    26歲的透納在藝術圈逐漸嶄露頭角,也就是在這一年,透納成為了英國皇家美術學院最年輕的會員。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雷諾茲經常鼓勵學生觀摩經典作品,帶領他們進入繪畫的意境。透納憑藉著天賦和勤奮,終於在藝術界小有名氣。透納每次談及成功時,都會提到勤奮這個詞。
  • 英國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威廉·透納油畫作品,光與色的極致
    1775年,透納出生在英國倫敦高汾花園,他的父親是個理髮師,而母親是個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度過了餘生。貧寒家庭中出生的透納,顯出對繪畫的驚人天賦,並在十歲時開始正式的藝術訓練,起初與託馬斯·馬爾頓學習水彩畫。而後考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時年僅13歲,15歲時正式在學院年展中展出自己的作品,並在18歲成年自立門戶,擁有了自己的畫室,可謂是少年成名。
  • 十大傲世天才電影推薦,天之驕子曠世奇才
    天才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本領,也擁有非比尋常的人生,讓我們一起領略這十位天才的魅力人生!命運嫉妒她的才華,奪走了她的左臂,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以她不屈的信念和命運抗爭到底。②《女拳霸》2008 書過評分9.0武術天才-雪雪天生話不多,她身手敏捷可以輕鬆接住飛向她的物品,她極具武術天賦,對著柱子左一腳右一腳練就一身絕技。
  • 威廉·透納:他是學院派頂尖人物,卻促進了印象畫派的誕生
    正是這一畫風,影響了後來的印象主義,比如很多人認為《日出印象》就曾受到透納《月下煤港》的影響,弗伊斯特評價說:「這幅作品描述了19世紀正在成為工業國家的英國」。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自然與人類工業的關係逐步成為藝術家的表達主體之一。在透納的筆下,人與自然巧妙融合,而並非單一的風景再現。
  • 評展|宣告「成為藝術家」的慕夏與被認為不是抽象畫家的透納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本期評點的展覽有上海明珠美術館的「慕夏經典作品回顧展」,慕夏以紀念碑式的作品和思考,宣告「我不單做設計,我真正想成為的是藝術家。」北京泰康空間的2019收藏精品展聚焦「中國風景」;英國國家美術館肖恩·斯庫利與館藏作品比較展,解讀了館藏的一件透納作品。
  • 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才華橫溢的天才拉斐爾
    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大師之一,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巔峰。他是一個天才,為世人留下了許多曠世傑作,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卻在僅僅三十七歲的時候驟然辭世,給後世留下光輝文化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遺憾。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致敬背後,藏著對坎坷人生的思考與堅持
    作為一部致敬梵谷逝世125周年的藝術獻禮片,還未上映就喚起了大眾強烈的興趣。影片主要講述了阿爾芒在送梵谷去世前最後一封信件,引發的一系列追尋梵谷逝世真相的故事,帶我們領略這位後印象派先驅不一樣的坎坷藝術人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由於其獨特的創作形式,歷時五年才精心打磨而成。
  • 1月下旬,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3星座命運坎坷,愛情真艱難
    人生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人生沒有一帆風順,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沒有永恆。1月下旬,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三星座命運坎坷,愛情真艱難。
  • 《薩爾瓦多·達利:我是一個天才》上市 揭開藝術鬼才的奇幻人生
    適逢達利在國內的關注度日漸升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日前推出了一部全新引進的達利傳記《薩爾瓦多·達利:我是一個天才》,該書由愛爾蘭知名旅行作家傑基·德·伯卡創作而成,與以往的達利傳紀不同,該書作者在達利家鄉生活了超過十五年,深入挖掘了達利的童年生活對其藝術創作的特殊影響,用大量的細節強調了達利的家鄉——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對其創作生涯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 《宋徽宗: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首發:宋徽宗的錯位人生與一群人的...
    ,書中李師師、周邦彥、李清照、張擇端等歷史人物紛紛登場,真實與夢境的交錯推動著一代帝王的命運走向,將宋徽宗趙佶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生和北宋王朝最後的繁華與傾覆展現得淋漓盡致。,其藝術追求與王朝命運的衝突性,再次點題「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即空有一身藝術才華的趙佶其實並不是掌管朝政的最佳人選,這位藝術天才的人生從成帝王的那一刻起,就發生了錯位。
  • 繼空靈文化童龍:複利思維,比勤奮更能決定你的人生
    這讓人們對勤奮刻苦有一種莫名的依賴感。 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勤奮、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但是歲數漸長中,我們會發現:勤奮不一定就能成功。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很多人在用勤奮麻痺自己,他們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自己戰略上的懶惰。」深以為然。
  • 他將自己變成了「永恆的藝術」,是火影裡的天才造型師!
    自幼失去雙親,陪伴身邊的只有傀儡而已, 捨棄人的心靈與肉體,將自己改造成人偶的天才造型師——赤砂之蠍,無論是作為造型師還是傀儡師,蠍擁有比任何人都優秀的才能。捨棄了虛幻的虛幻的「父與母」,蠍離開了村子,加入了曉組織,因為與追求「瞬間的藝術」迪達拉的藝術觀不同而產生衝突。身為傀儡師的蠍,了解傀儡的極限,也因此萌生了歪念。不擅長近身戰是傀儡師的弱點,蠍改造的【蛭子】克服了這個弱點。蠍使用的蛭子既可作為鎧甲又可以成為武器,使其就算置身於戰鬥之中也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自己身體不用受傷的戰鬥,也是基於他的永恆美學的戰鬥。
  • 直面人生:艱難的時候,看看哪些不屈的生命吧
    那個不屈的靈魂,用精彩出色的表演,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挫敗。總結幾點,以激勵自己。一,該如何面對人生挫敗?世事崎嶇,生活無常,有些挫敗,無何奈何。有的生來身體不健全,有的後天遭受意外,有的因病身體失常。還有生意破產的,感情遭到背叛的,學業失敗的。面對挫敗,是哀怨低沉,痛恨命運的不公?是自暴自棄,失去生活勇氣的絕望?
  • 鋼琴之森:魔幻與現實,天才與勤奮!
    這種高雅藝術不屬於掙扎在底層的貧民,只有醉洶洶的酒鬼說:「以前有人在鋼琴上表演脫衣舞,無論多麼下賤的妓女,站在那上面都仿佛千金小姐一樣。」雨宮修平轉學到這座鄉下小學,他的父親是著名鋼琴家,他也從小立志要成為鋼琴家。不過鄉下小學的同學並不友好,雨宮修平剛入學就被班上同學欺負了,一位名叫一之瀨海的同學挺身而出替他解圍,兩人從此成為好友。
  • 錢敏丹:不屈的生命 光芒的人生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這不屈的生命,卻散發出人生耀眼的光芒!錢敏丹,這個出生於江蘇常熟董濱的不幸女孩,這樣告訴著我們:身體的殘缺並不可怕,殘酷的病魔並不可怕,逐漸凋謝的人生也不可怕,只要我們的信念還在,只要我們愛人的精神還在,我們,就一樣活得無比絢麗和精彩。  是的,我們每個人活著其實都為了一個理由而活。
  • 文明史:17世紀,為何被稱為是「天才的時代」?
    那是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田、伽利略、魯本斯、莫裡哀、貝爾尼尼、倫勃朗、霍布斯、斯賓諾莎、洛克的時代——所有這些創造性天才取得的成果,對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衡量天才的終極標準是創造出永恆的美麗和普世的意義,那麼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和思想家,能夠與歷史上任何天才媲美。想用一句話概括現代早期歐洲文化的特色,實屬不易,更不用說還要將這期間魚龍混雜的流派和審美逆流等因素考慮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