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脈壓差增大有什麼危害?又該如何降低收縮壓?醫生告訴您

2021-01-09 談健

在過去的幾十年,傳統上一直都認為舒張壓在心血管風險分層上優於收縮壓。然而多年來的研究卻逐漸轉變,即脈壓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之中。確實,與年輕的人群相比,高血壓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但我們並不能只是將其視為衰老的正常部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變得僵硬,順應性降低。這將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會在50-60歲的人群中慢慢趨於穩定,甚至是下降。在這種血壓變化之中,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會趨於上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脈壓差增大。這樣的狀態對於老年人的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這篇文章主要與大家分享脈壓的相關知識。

為什麼老人的脈壓差會那麼大?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兩種。收縮壓與我們的大動脈順應性息息相關,通俗地說就是大動脈的彈性;舒張壓與外周血管阻力有關。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們一根具有彈性的彈簧慢慢拉直,它肯定會失去原有的彈性,從而會變得非常僵硬。

我們的大動脈壁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也會因為失去彈性,變得比較僵硬,尤其是主動脈。大家都知道拳擊吧?拳擊手都會帶上一種特殊的填充物手套,能夠增加緩衝,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能保護對方。假如不用填充物手套,在力學原理上來說,肯定會兩敗俱傷。

當我們的心臟射血進入主動脈時,失去原有彈性的主動脈就失去對血液的緩衝力度,從而導致流動的血液對主動脈壁造成更大的壓力,無形之中收縮壓都會增加。其實不僅如此,我們的心臟也會壓力增加。長期如此,即便沒有其他危險因素,心臟也會因此克服更大的壓力做工,而累得半死不活。

此外,心臟射血進入動脈時,因為血管具有彈性,也會蓄積一定的能量。由於動脈彈性減弱,蓄積的能量也變小了,勢必導致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收心臟的力量變小,最後舒張壓也會變低。正是因為在這「一升一降」的過程中,才會出現脈壓增大。雖然這其中存在生理衰老的一部分,但也與我們一直以來的動脈粥樣硬化息息相關。

老年人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治療的重要性

高血壓是所有類型血管疾病和死亡的最重要風險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接受高血壓治療的老年朋友中風次數、中風死亡、心臟病發作、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總死亡率明顯降低。

其次,老年人不比年輕人,他們在歷經無數的歲月洗禮,都會或多或少伴隨某些基礎疾病。就算沒有基礎疾病,他們的整體健康水平也是不如年輕人的。而且,老年人脈壓差增大與具有相同危險因素的年輕人群相比,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也會增加。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老年人收縮性高血壓的脈壓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中明確表明:

脈壓每增加10mmHg與心力衰竭的統計學上顯著增加32%,和中風風險增加24%有關。

此外,原本老人的各項身體機能趨於退化,高血壓、脈壓差增加對他們的認知也是不利的,比如認知障礙、血管性痴呆、阿爾茲海默症、大腦萎縮的發病風險也是與日俱增的。 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僅應當重視血壓的升高,更應該關注脈壓。因此對於血壓治療的老年朋友來說,我們會因為妥當的治療,甚至能夠避免人生最後階段的嚴重後果,比如中風、心臟風險等,從而讓我們擁有一個幸福無比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收縮性高血壓該如何控制?

收縮期高血壓是高血壓的最常見的原因,尤其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然而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與其他形式的原發性高血壓相比,它是心臟病和中風的高得多的危險因素,並且還與心血管事件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雖說老年人的動脈彈性較差,但我們都一致認為,老年人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非常重要。

在我們現有的醫學教材之中,建議老年人將血壓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儘量降到140/90mmHg以下。而且在降壓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去走,千萬不要過快地去降低血壓。

在老年人中,高血壓可能比較難以控制,尤其是收縮壓難以降低,我們選用藥物時多以聯合用藥為主,一般都是在地平類、沙坦類、普利類、利尿類中選擇,比如地平類+沙坦類,而洛爾類一般是不選擇的。

此外,上面我也已經說了,老年人的血壓特點一般是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下降。我們在降壓的時候多採用「逐步降壓法」。比如說某人血壓180/90mmHg,我們可以將收縮壓慢慢降至170、160、再到150,甚至140mmHg,但是從臨床角度來說,我們為了降低收縮壓,如果舒張壓在70-80mmHg的範圍,需要格外謹慎降壓。

最後,生活方式的改變會降低血壓。對於活躍的老年人可從心血管鍛鍊和其他生活方式建議,比如戒菸和節制飲酒,甚至不飲酒。在飲食方面,避免過鹹食物的攝入,多以營養均衡、清淡飲食為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避免從傾斜或就座位置突然到站立位置時,這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從而導致老年人的重大跌倒風險。

結束語:

高血壓的治療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並減少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等重大疾病的風險,不管您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通過治療高血壓,或許老年患者比年輕患者受益會更多,因為很多老年人不僅只是高血壓,而且還有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如果您是年齡較大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及時向醫生諮詢有關高血壓的治療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安享晚年生活。

#關愛老人送健康#

相關焦點

  • 血壓130/70mmHg,血壓正常但壓差大對身體有危害嗎?該如何應對?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有提及到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除了血壓水平升高,血壓壓差增大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當時就有網友問我說:血壓為130/70mmHg,血壓正常,壓差大對身體也會有傷害嗎?對照血壓水平參考標準,正常人的收縮壓範圍是90-140mmHg,舒張壓範圍是60-90mmHg。由此可知該網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在正常範圍內,血壓是正常的。但是,70mmHg的血壓壓差就有些過大了。血壓正常,但是壓差過大意味著什麼呢?對人體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今天我們就針對壓差過大的問題好好的嘮嘮!
  • 血壓的壓差大,查查這6個原因,危害大嗎?如何避免?
    #百裡挑一#有不少患者,尤其高血壓患者,在測量血壓時,發現自己的壓差(高壓-低壓)很大,有的壓差甚至達到100+mmHg。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壓差增大呢?壓差大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或解決呢?壓差增大,有哪些原因?
  • 低壓高什麼原因,有什麼危害,如何治療?醫生為您講清楚
    什麼是低壓?我們在平時測量血壓的時候會得到兩個數值,分別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體現的是心臟收縮期動脈的壓力,舒張壓體現的是心臟舒張期動脈內的壓力。這兩個血壓一高一低,收縮壓要高於舒張壓,我們所說的低壓就是指的是舒張壓(為了方便朋友們理解,我們下文均稱為低壓)。
  • 脈壓差大,說明血管變硬化了,那脈壓差小,說明了什麼?
    有一位年輕朋友給華子留言,他說自己高壓110mmHg左右,低壓接近90mmHg,脈壓之間的差值只有20mmHg左右。他查看了一些資料,說老年人的脈壓差增大,是說明血管發生了硬化,但年輕人脈壓差變小的相關資料卻很少。所以問華子,他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這是一種病嗎?
  • 正常脈壓差20~60mmHg!壓差過大怎麼辦?
    卒中有相關研究指出,在排除了收縮壓等其他風險因素後,脈壓差每增10mmHg,患者發生卒中的機率就會增加24%; 腎功能不全若脈壓差>60mmHg,則其可能是導致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出現腎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險因素。
  • 收縮壓和舒張壓是怎麼形成的?哪個值發生異常,會更危險?
    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展壓,即高壓和低壓,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遺傳易引起高血壓,使得舒張壓和收縮壓隨之升高,進而引發一系列危害,那血壓中舒張壓和收縮壓哪個高了更危險呢。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如何形成的?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心臟收縮泵出血液時動脈有一定的彈性,能擴張和容納血液,血液對動脈血管壁壓力的最大值就是收縮壓。舒張壓是心臟在舒張血管時所產生的壓力,在舒張期心臟停止泵血,剛剛擴張的大動脈由於自身彈性而慢慢回縮,從而推動血液流動,此階段動脈血管壁對血液壓力最低值就是舒張壓。
  • 老年人壓差大,是什麼原因?壓差太大,會有什麼危害?
    高血壓人群也在持續的增長,有血壓高問題的人,對自己的血壓情況也會比較關注,會經常的測量血壓,條件允許的就家中備了血壓測量儀,沒有條件的就去醫院或藥店測量,隔一段時間就會測量一次。測量的過程中,有的人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血壓差太大,甚至能達到70-80左右的差距,這樣大的差異,還是很讓人擔心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差距大?應該如何調節?接下來要好好了解一番了。
  • 高血壓,壓差大,應該怎麼控制?心血管醫生來分析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先說答案,針對高血壓、壓差大具體治療方法,要看看低壓到底有多少,因為壓差增大的原因有高壓升高和低壓降低。如果低壓在正常範圍,考慮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當然還有其他引起脈壓增大的原因。
  •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可以降低壓高嗎?
    高血壓的主要危害是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事件,近年來,許多循證醫學研究證實,收縮壓升高比舒張壓升高危害更大。那麼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可以降低壓高嗎,我們來了解一下。1、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可以降低壓高的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口服後在體內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後者強烈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降低血管緊張素Ⅱ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張,引起降壓。
  • 醫生告訴您
    已經有多項的研究證實,高血壓,是人們出現腦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收縮壓的增高,當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的時候,是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顯示人們的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的危險將會增加49%,相當於一半的概率,大家知道高血壓的危害了吧!
  • 低壓升高什麼是原因?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140/90 mmhg,高壓高於140毫米汞柱很多人都會重視起來,覺得這已經是高血壓了,但是有不少人發現低壓升高,比如說高於90毫米汞柱,卻不怎麼重視它,以為低壓升高沒有危害。其實低壓升高帶來的危害,並不比高壓升高帶來的危害少。
  • 高低血壓值相差大於60,腦梗率直線上升,4個方法穩住「壓差」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和低血壓,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常常忽視了「壓差」值不正常,也會對人體帶來不小的損害。什麼是「差壓」、引起不正常的原因又是什麼、又該如何預防呢?什麼是「血壓差」人體血壓通常在正常情況下,有兩種測量方法,即收縮壓(高壓)法和舒張壓(低壓)法,這兩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當血壓超過60 mmhg時,當血壓相差較大時,就是血壓差異大。低於20 mmHg就是脈壓差過低,兩者的出現都表明身體有問題。
  • 血壓中的低壓高,是什麼原因?持續偏高有啥危害?心腦專家告訴你
    大家都知道血壓主要有高壓和低壓,高壓即收縮壓,低壓即舒張壓。收縮壓就是心臟收縮往外射血時,血液進入主動脈後對血管的側壓力。舒張壓就是心臟舒張時,由於血管彈性回縮,推動血液向前流動,對血管產生的壓力。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人會出現這種情況,血壓中的低壓偏高也就是舒張壓高,這種情況在中老年人群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在40~60歲之間的人群當中最常見。
  • 舒張壓升高,找準原因,通過6項措施才能降下來
    實際上,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是血壓升高過程的不同階段。通常,單純收縮壓升高,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群;單純舒張壓升高,主要發生在中青年人群,對於這類血壓升高,重視程度往往不足。舒張期高血壓,同樣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 高血壓有沒有新的標準?具體是怎麼樣的?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根據《指南》,高血壓定義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但是在臨床高血壓診治的過程當中,仍然碰到一些問題,讓老百姓很困惑,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1、醫院測量高血壓,家裡測量正常怎麼辦?
  • 想要老年不糊塗,中年管好這件事!速轉家人群
    如何在六七十歲大腦健康? 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一項研究或許給出部分答案:四五十歲就要保持良好的血壓。
  • 血壓中的低壓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聽醫生怎麼解答
    在最近幾年中,高血壓患者正在逐年增長,其實血壓高和我們日常的作息生活離不開關係,有可能是大魚大肉造成的,也可能是長期不運動造成的,這都是有造成高血壓的原因,血壓中分為高壓和低壓也就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一類人,那就是低壓偏高,也就是舒張壓比較高。
  • 讓醫生告訴你答案
    正一般情況下,收縮壓為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為80-89Hg、150/100mmHg這個數值,如果處於這個數值範疇,那麼病情並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還是不加以控制的話,那就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 治療中老年骨質疏鬆的首選藥:雙膦酸鹽,骨科醫生告訴您該怎麼吃
    達到有效抗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骨折風險的目的。有研究資料顯示:相比其它抗骨質疏鬆藥物,雙膦酸鹽的安全性、性價比都要好一些,可作為不存在禁忌症的老年骨質疏鬆患者的首選用藥。雙膦酸鹽類藥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