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養樂多了沒,這是一句養樂多廣為流傳的廣告語,
這個距今已經85年歷史的飲料品牌,自從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每天大約銷售6萬瓶,到 2018年已經增加到了750萬瓶,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5200瓶以上的養樂多被買走。根據養樂多官方公布的數據,養樂多在2019年3月的全球39個國家的日平均銷量達到4067萬瓶。
這個小小的飲料為什麼能如此收入歡迎,今天讀sir仔細復盤了養樂多:
01 養樂多創立
1935年,養樂多創立於日本。在當時,衛生條件極其落後。人們經常感染腸道疾病,很多兒童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脅。養樂多創始人代田稔立志要改變這種現象。得知以菌制菌的觀點後,開始潛心鑽研對腸道有益的乳酸菌,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實驗,終於成功分離並強化培養出能夠抵禦胃酸和膽汁,活著到達腸道並發揮有益作用的乳酸菌,隨後以他的名字將其命名為「乾酪乳桿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strain Shirota,簡稱LcS)。
其實,日本向來重視食育,早在2005年就出臺了《食育基本法》,成為世界上首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養樂多在本次行程中有心安排了探訪日本東京涉谷本町學園,觀摩小學生午餐成為了媒體代表們關注的焦點。佐藤副校長及營養師原田小姐向我們介紹了學校概況以及澀谷學校的午餐特色。該校由小學部與中學部組成,共有800多名學生就讀。有2名營養師負責為學生配餐,另有10名廚師,負責800多人的飲食。
02 一個瓶子,一個隊伍
養樂多的爆款策略使養樂多在市場佔有率上具有絕對優勢。養樂多是最早定位「活性乳酸菌飲品」的品牌,此後就牢牢佔據了這一品類,堅持產品不升級,包裝不變化,成功地讓消費者認為:養樂多=乳酸菌飲料。這種穩紮穩打的策略,先聚焦爆款,牢牢地佔領消費者心智,讓小紅瓶的形狀+乳酸菌保健的概念,成為養樂多最有力的競爭武器,在群眾基礎和市場認知足夠強大的時候,才推出其他產品。
「專心琢磨一件事,打磨一個產品,做一個細分行業裡的領袖!」養樂多的創始人代田稔明白這個市場規律,他開創益生菌市場,卻不與對手短刃相見。
別人在開發新品,追求速度,無限度的擴充渠道時,他仍然堅持他的生產方式:一個瓶子,一支隊伍,一個有限的市場。
也有人說養樂多「不思進取」,85年只賣一個單品,但事實上養樂多在日本早已發展出龐大的飲料家族,並把觸角伸向其他行業,把乳酸菌概念進行到底。
03 獨特的包裝設計
在飲料行業中,能夠暢銷多年的品牌,幾乎都會有自己的專屬的瓶身形象,如可口可樂玻璃瓶、絕對伏特加的直線瓶、巴黎水的綠色眼淚瓶…
養樂多自1953年啟用小紅瓶包裝以來,一賣就是67年。發展到今天已經具有很高的大眾認知度,即便把所有產品信息去掉,僅憑瓶身線條依舊可以一眼辨認出來。
04 獨特的配送模式
1963年,養樂多開創了一種服務模式,配送員有一些家庭婦女組成,她們被稱為"養樂多媽媽"。她們多是來自於社區基層,她們比那些超市的售賣員更讓人感到親切,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養樂多規定一個區域只交付一位「養樂多媽媽」管理,每個月除了保底的薪資外,養樂多還將50%左右的利潤獎勵給「養樂多媽媽」。何況配送範圍一般就在家附近,街坊鄰裡之間本就有熟悉感,可以為產品提供一定的信賴值,一邊嘮嘮家常一邊就把飲料賣了。
當然,這種模式也不是沒有遇過難題,最早在日本運行的時候,養樂多小姐需要挨家挨戶敲門介紹產品,也經常吃「閉門羹」。但發展至今養樂多早已深入人心,2016 年日本市場的養樂多媽媽甚至撐起了 53% 的銷售量,堪比商超渠道。
看來不管小生意,只要是肯專研,也能賺大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