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已經回地球,我們下一步關心的是中國太空人何時能登月?

2020-12-22 騰訊網

今年的新冠疫情,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重點,我們開始努力彌補這一年來造成的損失。而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航天事業,也迎來了突破時刻。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月面起飛,12月17日返回地球著陸內蒙古。

對於這次發射成功的意義,國人表現得還是很淡定。因為我們已經送上探測器到了月背了,這已經將我們的熱情和關注度,耗去了大半。或許對國人來說,中國登月工程,只有當我們再次載人登陸月球,在月球上中國太空人,在月球的土地上,插上五星紅旗,我們才會沸騰萬分。

那麼,按照我們登月計劃表,什麼時候,中國太空人能登上月球?

我們的中國嫦娥工程,整體可以分為「探」、「登」、「駐」三大步驟,概稱「大三步」(「三部曲」),分別指無人探月、載人登月、長久駐月。其中探月部分便是目前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期段,統稱「小三步」(「三步走」)。

此次,嫦娥五號成功採集了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並送上返回器,返回器再將月球樣品帶回了地球,隨後開展相關研究。然而這並不是「小三步」的尾聲。

未來中國探月工程計劃

未來的2023年-2027年,我們還將發射三枚航天運載火箭,將對月球南極採樣返回一次,綜合探測,包括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等進行一次綜合探測,及驗證部分技術,為以後各國一起共同建立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

因此,至少2030年之前,中國還不能實行載人登月計劃,因為我們對於月球的探測還不夠全面,為了太空人們的安全著想,我們還不能夠貿然登陸月球。按計劃,我們將會在2030年代實現中國航天員登月。

目前,我國已經成功建成世界第二大,運力達到100噸的長徵9號火箭,在2030年之後,我國太空人將作為第二批「冒險家」登陸月球,相信到那時,全世界都會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樹立在月球表面,這對於每一名中國人來說,都是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已經著陸月球,我們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伴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轟鳴,嫦娥五號奔赴38萬公裡外的月球,去完成嫦娥工程「繞落回」的最後一步:在月球軟著陸,採集兩公斤月球巖石土壤標本,返回地球。>,所以嫦娥五號未來帶回地球的「月球標本」將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價值,對於分析月球資源以便未來大規模開發利用也有很大幫助。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嫦娥五號從發射到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經歷23天的時間,每一步都十分艱險,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
  • 無人登月和載人登月哪個更難?和阿波羅相比,嫦娥五號有優勢麼?
    目前嫦娥五號經過「繞、落、回」三步,已經走向了最後一個階段,它的完美表現,標誌著我國此次探月工程取得了勝利收官,同時也說明了我國航天科技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嫦娥五號邁出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無人交會對接技術全世界都在仰望嫦娥五號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多項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採集完月球樣品並且密裝,最後交給返回器,傳回地球。所有的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每一步都是歷盡艱辛,是無數中國人長期奮鬥的結果。
  • 載人登月的預演嫦五任務完成,中國何時登月,會比美國先一步嗎?
    隨著嫦娥五號過關斬將般的完成一項項任務後,正式踏上了攜帶樣品返回地球的旅程。本次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是40多年來人類再次踏上月球取回月壤,而這次的嫦娥五號的取樣流程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流程除了沒有載人以外其它全部相同,也被外界認為這幾乎就是一次對以後載人登月任務的預演,那麼中國何時載人登月,會不會比美國的再次載人登月先一步送人上月球呢?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跟51年前美國登月相比有多大差距?
    看那些人把嫦娥五號的角角落落都寫遍了,連半世紀前的阿波羅登月都挖出來了。好吧!我也來將嫦娥五號與51年前美國的阿波羅登月來對比一下,看看我們的嫦娥五號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為了人類未來,中國在2004年3月啟動了「嫦娥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大步。第一步的「無人探月」又分為「繞、落、回」三小步,嫦娥五號則是「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個步驟「回」。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但當嫦娥從月球回到地球就不一樣,在地球的強大引力下嫦娥會一路加速,在到達地球時它的速度會接近11.2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以這個速度闖入大氣層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如果是載人飛船,大概率船毀人亡。Peckham就提出用這種辦法使太空飛行器減速並且達到散熱的效果,同時太空人也能承受其過載。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
  • 如果嫦娥五號順利返回,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載人登月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咱們中國一直都是想要登月的,只是目前技術還不成熟,或者說還沒到登月的時候。咱們目前雖然已經多次登上太空,但是在針對月球的探測計劃上,其實還僅僅是處在第一個階段,即「無人月球探測」。因為迄今為止,咱們國家發射的所有的嫦娥系列探測器,那都是無人探測器。
  •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地球!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
    從發射到登月,從採集月壤到飛離月球,從樣品交接到最後返回器降落地球,嫦娥五號的每一步走得都是驚心動魄。現在,大家懸了23天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預定著落區降落!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宣告圓滿成功,整個過程非常完美。寶貴的月壤終於被帶回地球,這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嫦娥五號流程與阿波羅登月一樣,我國是否已經掌握載人登月技術?
    「嫦娥」要回家咯!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的上升級順利從月面起飛,進入月球軌道和軌道艙成功對接以後,我們就知道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基本已經成功了!這時肯定有人問,嫦娥五號採樣成功,是否表明我國已經掌握了載人登月技術了呢?
  • 嫦娥五號離開月球,留下阿波羅載人登月之謎,何時才能解開?
    12月6日6時12分,裝有兩公斤月壤的容器成功由返回器「攬收」,12時35分,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兩公斤月壤將在返回器的護送下擇機返回地球。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眾所周知,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登月,實現了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並發回來了一些照片。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不能平息人們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質疑,眾多「天迷」、「月迷」們希望通過嫦娥五號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美國登月造假?就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土成分了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天局)發表了一篇充滿了酸酸味道的賀詞「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面樣本的行列。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此次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以此增進我們對月球更多的了解,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都是這樣做的。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當前的任務,是要完成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如何?嫦娥五號與其有何區別?
    不過就在甘迺迪熟悉環境的同時,蘇聯人已經提前將加加林送入太空,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航天的壯舉。雖然美國在不久之後也將謝潑德送入了太空,但是過程並不順利,其太空飛行器甚至沒能進入地球軌道,這讓美國全國都十分沮喪。
  • 嫦娥五號登月艙成功登月!未來的載人登月登月艙還需滿足什麼條件呢
    11月24日,我國的嫦娥五號開啟了它的奔月徵程,前赴月球將取回約兩公斤的月壤,美國宇航局(NASA)都酸酸地稱「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所獲得的數據」。,當然,嫦娥五號任務結束之後,我國的探月工程仍將繼續。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探月工程圖形標識嫦娥探月工程圖形標識中的那一雙腳印其實早已宣示中國航天載人月球探測的遠大理想,那麼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的我們究竟何時能夠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呢?在嫦娥五號發布會中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先生對此作出了權威解答,他指出我們的初步意向是先搞(載人登月)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地球軌道空間站(天宮)建成用好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看到這一解答有些人可能會失落,而這種失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嫦娥五號順利著陸,秘密任務浮出水面,我國實現載人登月不遠了
    嫦娥五號的順利回歸,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計劃取得了圓滿勝利,然而嫦娥五號並不是標誌著我國探月計劃的結束,如果對嫦娥計劃比較關注的網友會發現,此次嫦娥五號除了到月球採礦外,還有另外一個秘密任務:為載人登月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