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瞄準「急需技術」,山大青創系又有新突破
科技日報記者王延斌
在20分鐘的發言中,山東大學博士生創業者薛玉磊巧妙地做到了「實與虛」的結合。
實,即實用性,他提到了創業者選擇方向的五要素—剛需、有科技門檻、有市場、瞄準「消耗品」,「最好能建立一個平臺體系」;而虛,指向了「創業雞湯」——「1.01的365次方等於37.8,而0.99的365次方等於0.03,兩者的差距表明你要多努力一點。」
這一幕出現在12月4日的山大科創城。當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山東大學總結表彰暨項目成果推介會在這裡舉行。山東省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諮詢中心副主任林相春、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副校長吳臻、濟南市歷城區副區長李金國等眾多代表的出席透露出官方對此次會議的重視。
在會場,一個關鍵的信息是山東大學團委書記、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張熙透露出來的。
他表示,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山東大學參賽團隊獲高教主賽道1金3銀3銅,獲獎總數再創新高。山東大學也獲評高校先進集體獎。
瞄準大賽發力,以賽代練,加速人才培養。無論是對山東大學來說,還是對眾多創新創業者來說,這都是值得書寫的時刻。
作為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金獎得主,薛玉磊的發言更多的是分享心得感悟。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在本次大會上,薛玉磊聯合團隊歷時7年攻關,突破性研發出高端電磁材料、特種天線等諸多高科技產品。
瞄準「戰略急需技術」,薛玉磊和山大校友們還有更多斬獲。
比如在創意組項目中,「中密鏈——基於國密算法的區塊鏈系統服務開創者」獲得銀獎;師生共創組作品「數據安全領航者——時空加密SSD」獲得銅獎……1金3銀3銅的成績,是對山大青年創業者們大量付出之後,最好的犒賞。
但薛玉磊們並不滿足於獲獎。眼下,他們已經成立公司進一步轉化,讓獲獎作品變成產品,接受市場檢驗。
讓作品變產品,這正是山大雙創人的共同選擇。
作為過來人,山東大學校友劉培超、李天馳、竇敬壹經過了「網際網路+」大賽的歷練,分別在各自的領域成長、成熟起來。他們創立了越疆科技、編程貓、漫中文作為載體,實現自己的創業夢,甚至將產品推向了世界,成為年輕創業者們的偶像。
這些案例,也出現在張熙的講話中。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在總結本屆比賽的收穫時,張熙認為,個人努力與學校雙創氛圍形成了合力。長期以來,山東大學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完善支撐支持體系,豐富創新創業內涵,搭建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深化校地、校企和國際合作,努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青創系是山東大學雙創人才序列中的年輕力量,泛指大學生創業人才或者項目,他們既是「後備軍」,更是「潛力股」。
而此次會議的舉辦地山大科創城一直在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培育眾創空間、眾創聯盟、創業社區等新型科技孵化器,推動形成「人才+資本」、「科技+資本」、「項目+團隊」等新模式,帶動區域產業發展。
「祝賀你們獲得的成績!」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的寄語是,期待你們在創新創業路上斬獲更多。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