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爺爺睡覺從不哭鬧,寶媽得知方法大罵:你不要臉孩子還要

2020-12-24 瑩瑩談育兒

文字/瑩瑩

編輯/瑩瑩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生了孩子之後,會選擇讓家裡老人幫忙帶娃,畢竟生活壓力太大,想要讓孩子將來有錢接受好的教育,年輕父母們必須抓緊時間多賺錢。

寶媽小麗和丈夫也是這茫茫賺錢"大軍"中的一員,生了女兒之後,夫妻倆籌劃著多加班賺錢,給女兒選個好的幼兒園、重點小學。

正巧孩子爺爺獨自居住,兩下一合計,就決定住在一起照顧小孫女。

女兒正是2歲調皮搗蛋的時候,寶媽寶爸把女兒交給爺爺,也更加放心,還能省下昂貴的保姆費。

細心的寶媽發現,自從爺爺來到家裡之後,活潑好動的女兒確實變得安靜沉穩了許多,夜裡也喜歡和爺爺一起睡覺。

寶媽有些好奇,孩子爺爺究竟是有什麼哄孩子的妙招,能讓女兒夜間安靜睡覺從不哭鬧?趁著一天晚上爺孫倆睡覺,寶媽偷偷從門縫看,得知了方法後卻破口大罵老人:

"你怎麼能這麼對待她?你不要臉孩子還要呢!"

原來爺爺哄孫女睡覺的方式確實太奇葩了,他居然模擬母親給孩子餵奶的方式,讓孫女在自己懷裡"吃奶"。

女孩才2歲,被這樣哄著,當然會安靜睡覺了。

可是爺爺畢竟是老人家,身上也會有些細菌,不僅不衛生、不健康,而且這樣的行為也太羞恥了,即便是孩子的奶奶,也不應該這麼做,更何況還是老爺爺。

很多老人帶孩子的時候,考慮問題比較疏忽,不太注意衛生和孩子的健康問題,有許多哄孩子的方式是過去的"老辦法",這些辦法也會給孩子埋下心理陰影,長大後才爆發。

老人帶娃的弊端,最關鍵的是哪些?

1. 教育觀念落後

老人所處的時代發展比較落後,很多人不具備醫學知識,因此養娃的一些老經驗中存在錯誤觀念。比如以前老人讓孩子睡扁頭、穿開襠褲,這些都已經被證實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如果父母讓家裡老人幫忙帶娃,一定要提前叮囑老人,使用正確的帶娃方式,某些落後的行為一定要避免,不要釀成大錯。

2. 包辦孩子的一切

老人帶孩子最容易寵娃,這種隔輩親的感情讓老人對孩子過度包容,喜歡幫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讓娃失去了自己動手的能力。

不少被老人養大的孩子,不會自己穿衣穿鞋,總是讓父母餵飯不然就鬧著不吃。父母讓老人帶娃時一定要叮囑老人,不要太寵孩子,趁早給孩子養成獨立自理的好習慣。

3. 會鼓勵孩子說謊

老人對孩子的寵溺體現在方方面面,很多老人甚至過於護短,孩子犯錯的時候也護著,不讓父母批評孩子。

當孩子開始學著說謊的時候,老人甚至會幫著孩子撒謊,還會鼓勵孩子說瞎話,表揚孩子說得棒,不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將來孩子容易變得品行不端。

4. 想法封建迷信

生活中有不少人是從小被家裡老人帶大的,他們表示老人會給孩子灌輸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

有的故事說出來是老人為了讓孩子聽話,有的則純屬是以前人們科學不發達的時候,以訛傳訛形成的迷信思想。如果父母不注意和孩子溝通、及時糾正的話,孩子也會變得迷信。

老人帶孩子存在著種種不利因素,這是由於時代發展而帶來的問題,老人從科學不發達的時代中成長起來,很多想法已經根深蒂固了,有很多老人不相信科學。不過也有不少老人願意虛心學習,喜歡追求進步,這樣的老人來帶孩子父母也會更加放心。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7個月寶寶成腦癱,只因爺爺的這個錯誤行為,你怎樣哄孩子睡覺?
    家裡有孩子的一定知道,哄孩子睡覺是一項十分有難度的挑戰,因為孩子在睡覺前會以哭鬧的方式鬧人,如果哄孩子睡覺的方法不對,孩子就會一直哭鬧下去,遲遲不肯睡覺。在研究如何讓快速讓孩子入睡的道路上,寶媽們也是不斷地探索,但是有一些哄孩子睡覺的方法在醫學上是行不通的,搞不好還會傷害到孩子。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面對孩子的哭鬧,你可以這麼做無論問題是出在父母身上還是孩子身上,這種「哭鬧大戲」必須要制止,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推薦家長們去閱讀一下《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該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還是非常有採納價值的,下面即將介紹的3種方法就有該書中所提到的
  • 同款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總是哭鬧怎麼辦?
    相信很多寶寶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寶媽們也是傷腦筋,真所謂「月亮不睡你不睡」,成宿的跟寶寶熬,再好的身體也扛不住呀。那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這些狀況?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一下?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可睡眠質量糟糕,寶媽就要考慮一下大人的問題了。是否讓寶寶晝夜顛倒了?是否讓寶寶在睡前玩的太興奮?寶媽要培養寶寶的作息時間,到了某個時間點,就要開始營造睡覺環境:關燈、輕聲說話、放輕柔音樂等等,如果發現寶寶有睡意,就要及時放在床上。二、飢餓對於沒有斷夜奶的小寶寶來說,定時的哭鬧可能跟飢餓有關。
  • 孩子怕抽血,寶媽一句話完美安撫,哄娃的「5個段位」你在第幾層
    在小女孩兒還在座位上等待的時候,媽媽便在和女孩兒講,為什麼要抽血。而這個答案,其實很尋常,無非是孩子生病了,要抽血才知道具體哪裡生病了。而後,這位媽媽忽然又說:「待會兒護士阿姨給你抽血,就是要看下你缺什麼,咱缺啥補啥,缺麵包就給你補麵包,缺巧克力,就給你補巧克力。
  • 孩子有「幼兒園恐懼症」?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緩解孩子哭鬧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孩子每天準備睡覺的時候,家長不要忘記和孩子說晚安,要讓孩子明白,就算和爸爸媽媽分開睡,但仍然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面對孩子的分離哭鬧,家長一定要持一種理智的態度,理解孩子的心情,既不能過分心疼孩子,也不能表現出漠然的態度。只有用理智的態度面對孩子哭鬧的情況,才能讓孩子儘量避免受到更多的「傷害」。方法一:分離之前給孩子一個擁抱孩子入園哭鬧是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一種表現。
  • 用正確的方法哄娃睡覺,寶爸寶媽才輕鬆
    在歐美家長的眼中,即使是小寶寶也不至於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花費在他們的身上,只要保證他們吃得好睡得暖就行,而在中國家長的眼中,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只要寶寶表現出一點不正常的反應,家長就會變得緊張。我家兒子很小的時候,媽媽因為不放心,害怕我和老公晚上睡得比較沉。察覺不到兒子的不正常,或是翻身壓到寶寶,硬是將兒子帶到她的房間睡覺。
  • 慘劇,1歲大的孩子走了,只因爺爺餵了一粒……寶媽一定要注意了
    2歲大的孩子走了,只因爺爺餵了一粒糖果。9月20日,江蘇鹽城一名年僅2歲的孩子送到醫院急救,醫院醫生詢問得知,起因是爺爺餵孩子吃了一顆糖果,而家長第一時間沒有採取正確的急救方法,最終沒有搶救回來。在此提醒寶爸,寶媽們,學會正確的急救方法,家長應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而不是拍背,倒立等無效的方法,耽誤救援的黃金時間寶寶們誤食異物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由於寶寶們貪玩,好動,對事物的好奇,什麼東西都要拿著玩,還要放到嘴巴裡面,這樣就很容易吃進出,卡住喉嚨,這是很危險的。像電池,玩具,戒指等等。
  • 寶寶不愛睡覺,寶媽內心很崩潰,寶寶鬧覺背後的原因不要忽視了
    尤其是寶寶哭鬧不愛睡覺,著實令很多父母很無奈。小寶寶,不會說話,父母只能用猜的方式,來看看寶寶是不是哪裡照顧的不合適。這些愛鬧覺的寶寶可以說,是讓父母操碎了心。寶寶不愛睡覺,寶媽內心很崩潰慧慧家寶寶出生之後,她每天晚上幾乎是兩個小時起來一次,有時間隔更短。由於是自己全職帶娃,這個愛哭鬧的娃,就每天黏在自己身上了。有時候,慧慧想去廁所,希望寶爸幫忙帶一會,可是寶爸完全搞不定,哭鬧得更厲害了。慧慧每天熬著,覺得孩子大點就好了。
  • 孩子睡覺三種表現,多半是身體發出求助信號,第二點常被父母忽視
    弄得寶媽也睡不好,而寶寶睡眠中的一些表現,還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經過詳細的檢查後,醫生告訴蘭蘭,說孩子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屬於輕微的維D缺乏性佝僂病,需要經常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雖然孩子睡覺愛出汗是一種常見現象,但出現嚴重多汗和驚醒頻繁的情況,家長還需提高警惕。
  • 孩子哭鬧要買玩具怎麼破?李玫瑾教授的方法不好用怎麼辦?
    作者|悅小桃 編輯|欣欣01閨蜜和我說了上周末她家孩子的事。平常爺爺奶奶帶出去家附近也玩膩了,老公加班,她周日一個人帶三歲半兒子坐車去遠些的商場玩。誰知道孩子並不理會,在商場肆意哭鬧起來,過了很久,引起大家的圍觀。最後閨蜜感覺弄得很難堪,就只好還是給孩子買了,讓孩子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閨蜜和我抱怨著,我說,我們之前不是有看過關於李玫瑾教授的文章嗎?針對這件事,還有一個很具體詳細的講解,我覺得說的挺不錯的,你沒有嘗試這個方法嗎?
  • 寶寶被哄成「腦癱兒」,爺爺自責不已,醫生:別再這麼哄孩子了
    現如今,養孩子需要經濟支撐,因此做父母的大多工作繁忙,沒有精力和時間來陪伴孩子,從而選擇尋求老人的幫助,然而很多時候,老人在育兒觀念上是有著難以填補的空缺的。
  • 孩子坐飛機時哭鬧,可能並不是因為不懂事……
    坐飛機時的耳朵痛,可能你我都經歷過...最近,一段因坐飛機時因為孩子哭鬧,寶媽與抱怨的乘客爆發爭吵的視頻被頂上了風口浪尖。廣大網友針對這一事件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理解,有的則表示寶媽態度太過強硬,孩子哭鬧,家長應該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影響他人。
  • 嬰兒喜歡被抱著,寶媽不能解放雙手,你需要了解的幾點原因
    事實上,當自己著手帶娃的時候總是碰壁,這是因為不了解帶娃的一些方法。有些嬰兒是比較磨人的,一定要寶爸寶媽抱著才能夠安心玩耍或者入睡,一放下就會哇哇大哭,甚至要站起來或者走動才能夠安靜下來,一旦坐下來馬上哭鬧。這樣的寶寶帶起來很累人,寶爸寶媽也是很辛苦的。
  • 孩子哭鬧要玩具怎麼辦?
    孩子哭鬧要玩具該怎麼辦3401:05來自萬樂老師讓媽媽教育孩子不太難,大家好,我是萬樂老師。孩子想要買玩具的時候撒潑打滾,我們該怎麼辦?其實你一定要用很堅定的原則告訴孩子,你現在這個時候撒潑打滾爸爸媽媽也不會給你買玩具的。我們家裡面已經有了買玩具的規則,我們要按照買玩具的規則來。媽媽知道你現在看到的這個玩具,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也很喜歡很興奮,也很想玩。
  • 「你給孩子餵奶就了不起」?母嬰室被情侶霸佔,寶媽一句話回懟
    「你給孩子餵奶就了不起」?母嬰室被情侶霸佔,寶媽一句話回懟小芳是一個3個月寶寶的媽媽,由於最近在家裡長時間隔離,好不容易可以出門透透氣,小芳就趁著天氣好,帶著寶寶出門散散心。由於寶寶這時哭鬧得比較急,小芳直接就和對方說:麻煩你們出去一下,我要給孩子餵奶。結果對方聽到後十分不以為然地說:本來就是我們先來的,你餵奶就了不起啊?小芳聽到這句話後火氣一下就上來了,直接懟過去:當然了不起,你小時候不是吃你媽的奶長大的嗎?
  • 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情緒,或者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出現了大吵大鬧。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與其採取強制的方法進行制止,不如把這幾招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應對孩子哭鬧沒有任何問題的。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奶奶嚇壞孩子,太無知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奶奶找「高人」來支招表妹家寶寶現在4個月大了,表妹作為新手寶媽每天帶娃都是戰戰兢兢。前一陣子,她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一驚一乍的,她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就想抽時間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孩子奶奶卻說這很正常,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這樣,還說:「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孩子奶奶說的「叫叫」,就是農村老家說的「叫魂」。
  • 孩子長的越來越像爺爺,寶爸悄悄做親子鑑定,結果出來後寶媽怒了
    回家後,劉先生仔細的看了看爺爺懷裡的孩子,發現孩子和爺爺長得越來越像了,導火索是劉先生有次帶孩子出去散步,隔壁的鄰居阿姨打趣道"小劉啊,這孩子長得真可愛,就是不太像你,反而像你家劉大爺"。但是卻不小心讓妻子在車上看到了親子鑑定的報告,寶媽直接怒了,認為劉先生一點都不信任她,甚至把她想得如此齷齪,吵著要離婚,當時就回了娘家。而爺爺奶奶知道後也沉默不語,不再為劉先生說話,劉先生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卻百口難辯。
  • 新手媽媽須知:一個人帶新生兒,最難熬的5個瞬間,你可能正在經歷
    帶新生兒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看孩子小,當他哭鬧不停、夜醒無數次的時候,你就知道有多奔潰了。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個人帶新生兒嗎?怎麼還用熬過來呀?」2、帶娃的同時還要做飯、做家務一個人帶新生兒本來光照顧寶寶就已經佔據了家長大部分的時間,此時如果還要從中擠出一點時間來做飯,或者做家務,就會顯得手忙腳亂。記得我以前一個人帶寶寶的時候,做飯基本都是用最簡單的方法(比如煮、蒸等等),還要選在孩子不哭不鬧的時間才能吃上飯。
  • 寶寶哭鬧該不該馬上抱?2實驗幫你揭開哭鬧秘密,寶媽不用再糾結
    剛開始的時候我很心疼,一聽到孩子哭,我就會立刻抱起他。但是到後面我發現,哭似乎是孩子「求抱」的一種方法,除了睡覺之外,我家的寶寶幾乎都不想離開我的懷抱。這些事情讓我不禁思考,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應該立即抱起來嗎?也許很多家長會驚訝「孩子都哭了,為什麼還不抱?」但是在這種驚訝之外,我卻覺得問題不會這麼簡單。當我看完兩個「令人心碎」的實驗之後,我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