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人點讚!他用木頭雕刻出戰鬥機、口紅和保時捷

2020-12-15 真實故事計劃

網際網路上的「非遺熱」已經持續了幾年時間,越來越多手藝人們面向鏡頭展示自己的絕活,也將傳承與堅守的不易暴露無遺。

缺乏經濟效益、沒有關注度,為何不願放棄?就像一群時光雕刻師,他們甘於將冷板凳坐穿,勾連起歷史和當代,賦予手作以時間的溫度。

端午節這天,劉胄在抖音直播了一則民國時期的尋人啟事。「刺血奉書,未知收到否?兩日未曾飯,一夜哪得眠......尋人步步難,忍心哉,痛心哉。」

這是一封直男寫的告白血書,很不幸,「後來小姐姐沒有理他。」劉胄的講解一下逗樂了網友。

作為一名文物修復師,劉胄習慣了獨自枯守在桌邊。他修復過上千件文物,能博粉絲們一笑已屬難得。

他精心準備了這次直播。為了吸引抖音上的年輕人,劉胄穿著黑色唐裝、戴著圓框眼睛,在直播間跟身邊的主持人玩鬧,吐槽自己太胖,沒有白髮,整個一「呆萌80後」。

圖 | 劉胄(右)在直播間展示尋人情書

他最害怕大家對文物感到疏離。這也是修復文物行業的尷尬,「遺產,就是沒有後人,多慘。」

事實上,和這封尋人情書一樣,文物就是歷史的底稿,背後都藏著動人的情感。曾經有人給他送來一尊斷裂的佛像,是持有者外婆的遺物,被毀於文革時期,丟棄在柴房裡,留下一段心結。

老佛像背後一般都有一個小洞,用來裝藏書。修復時,劉胄發現洞裡寄居著一窩小蜘蛛。一直無人供奉的佛像,卻用軀殼庇護著細小的生命。劉胄被打動,他將佛像頭部安回,與佛身之間留下一道半釐米的縫隙,作為這段獨特歷史的記憶。

文物修復之難眾所周知。朋友曾委託他修復一副祠堂供奉的祖先畫像。脆黃的邊緣殘缺不齊,畫像線條也變得模糊。僅僅是用手搓掉畫像依附的紙片碎屑,就要花去一兩個月。

在直播間裡,劉胄現場教一位00後網絡紅人修復一張清代地契。對方抱怨,最多只坐得住一個小時。劉胄笑著介紹了自己學生的入門課——從9萬張拼圖裡找出三千張,然後拼成一副圖案。

劉胄師承父親劉蔚然,家族從清朝起就從事文物相關的行當。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修復一件裂成47塊的商代青銅鼎,完成之後,在X光下都看不出破綻。

面對這樣的文物大牛,直播間裡的觀眾一再咋舌,卻是首次聽說。劉胄便一次次重複著自我介紹,把直播當成講臺。

直播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成千上萬的粉絲圍觀了他修復的文物。劉胄日常接觸的同行多為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像他一樣的80後幾乎沒有,藏在文物裡的歷史記憶面臨斷裂。

如今,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正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在抖音上檢索,一共能找到4800萬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相關視頻,吸引了2000億的播放量,點讚量超過64.8億次。

每一個非遺項目背後,都是動輒百年的傳承史。過去,會一門手藝就能維持生計,許多人給一碗飯就願意沉下心來學徒。

而如今,手藝人們面臨著共同的困境——單靠人文情懷,沒有經濟價值,學藝得苦熬,發工資也沒有年輕人願意上門。

漳州木偶頭雕大師徐竹初父子,甚至打破「傳男不傳女」的祖訓招攬學生,卻一個人都沒招到。

電腦雕刻給傳統的雕刻行業帶來衝擊。有的學徒更願意使用電腦,只需在後期染上顏色。在大師看來,這種不能算作真正的「作品」。

他們幻想著能找到像自己年輕時一樣,熱愛木偶,連中午休息、晚上下班,都不捨得離開的學徒。後來發現,能在工位上坐足5個小時,已經是極難得的孩子。

相比之下,徐竹初早年磨練手藝極為刻苦。刻木偶入了迷,常常忘記吃飯,埋頭到深夜。刻關公,無須顏料,手上的血已經染紅了木偶,自己卻渾然不覺。直到如今,刻木偶時還經常沉迷其中。有人說話,他聽不見,臉上卻掛著不同的表情,木偶喜,他跟著笑,木偶悲,他的表情也變得嚴肅。

徐強自幼隨父學藝,以父親的言傳身教為榜樣。每天清早,徐竹初會去一趟菜市場,與各行各業的人攀談,觀察人的眼神和表情。徐強耳濡目染,也學會了觀察。有時候,他看一眼,就能判斷對方的性格,朋友驚訝地問他:「你是會面相嗎?」

時移世易,這些絕活都沒了市場。父子倆傾盡積蓄,變賣房產,舉債打造了一個九層樓高的木偶藝術館。這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木偶藝術館,從選地到建成,耗費了徐竹初父子十幾年的時間,寄託了父子倆將木偶推向社會的願景。

圖 | 徐竹初的木雕作品

但因為經濟原因,他們不得不將部分場地出租。到了後來,木偶藝術館近一半的場地,都入駐了不相關的商戶,這成為徐竹初老人的一塊心病。

生存不下去,怪不了誰。徐強明白這一點,但他也知道,關起門來傳承,只會讓木偶雕刻走上下坡路,直到消亡。

他上網搜索,發現同樣是木雕手藝人,「山村小木匠」擁有近500萬抖音粉絲,粉絲大多都是年輕用戶。小木匠發布的雕刻木頭戰鬥機、口紅、保時捷等視頻,累計被4000萬人點過贊。

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徐強的預料。相比之下,木偶藝術館耗資巨大,場地也被限制在福建省裡。只有被看見,才能邁出傳承的第一步。許強決定學著用新的方式,與年輕人相處。

徐強第一次走進了抖音直播間。他笑著跟粉絲打招呼,身後的玻璃櫃裡,擺放著精緻的木偶人。在與「山村小木匠」連麥時,他看到了那雙上過抖音熱門的木製高跟鞋。做工簡單,卻是年輕人天馬行空的創意成品。

面對直播,徐強有點懵,像第一次接觸智慧型手機的長者。但他明白,眼前陌生而新鮮的一切,可能指向一條前所未有的傳承道路。

圖 | 徐強點評木製高跟鞋

和徐強一樣,石洪祥也為了技藝的傳承問題而忐忑不安。他是當今最有價值的銅雕藝術家之一。如果不做出改變,榮譽只會停留在自己這一代。

2019年7月,石洪祥發布了第一個抖音視頻。

畫面中,是他用10年心血雕成的「瀋陽故宮大政殿」銅雕,曾轟動中國雕塑界,走出國門。然而第一次嘗試,視頻不夠精美,播放量寥寥。

石洪祥繼續嘗試,頭髮斑白的他,學年輕人用「變身」的形式展示銅雕成果。終於,一個視頻點讚量高達30萬,有粉絲看到了銅雕的價值,在底部留言:「是國寶級工匠了。」

這個成功嘗試,鼓舞了其他尋求新出路的匠人。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372個,在抖音上,能輕鬆找到其中的1318個。一批不為人知的非遺傳承人,帶著這些前所未聞的傳統手藝走到了臺前,一場非遺熱潮在網際網路世界興起。

為了讓祖傳的手藝復活,各路非遺大神都曾費盡心思。

端午節當天,段銀開也走進了抖音直播間。在鏡頭前稍顯靦腆的她,是白族扎染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繼承人的榮譽背後,留有一道家庭的傷疤。

1994年結婚時,養活一大家子的重擔就壓在她和丈夫段樹坤身上。段銀開負責扎花,每天熬到深夜,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她盡力保持著清醒,扎花工藝複雜,如果忘記收一針,或者染色時扯壞一根線,就會前功盡棄。

第二天中午,段銀開把丈夫早上染好的布料背到20公裡外的鎮上去賣。晚上十點左右回到家,做完家務,繼續扎花,就像一個轉動不休的陀螺。

一個冬天,她連續十幾天疏於照顧家庭,發現兒子蜷縮在床上,小棉被破損了,只剩一張薄薄的被單。

即使如此,每個月收入也只有五六百塊錢,僅夠一家溫飽。雲南周城村是中國的扎染之鄉,這十幾年來,村裡人漸漸外出打工。換不來錢的布藝品,遺留在家裡,越來越礙眼,成了老土的象徵。

只有像段銀開夫婦等扎染世家,還在苦苦支撐。提供優良扎染成品的只剩五六戶人家,主要勞力都是老年婦女。這代人老去,技藝就會丟失。取之代之的,是技法敷衍的劣質扎染。

夫婦倆想來想去,決定開一個扎染博物館,開設培訓班,給來學的新人發工資。他們花了四五十萬,從鄰裡鄉親的手裡搶救下來數千張扎染成品和傳統圖案模板。

有的老人將扎染當成傳家寶,即使是段樹坤的爺爺,也不允許孫子將自己的布匹掛在博物館,給多少錢也不換。段銀開承諾用借的方式,在布匹上掛上爺爺的名字,才最終說服了他。

這些辛酸往事,段銀開沒法一一向網友道來。她只能在直播間裡,隨著在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裡緩緩移動的鏡頭,介紹這些幾經周折才保留下的扎染工藝品。

圖 | 璞真扎染博物館內部

和白族扎染面臨同樣困境的非遺項目還有很多。孫立新帶著「孫公窯」出現在抖音裡,這是一位離經叛道的掌門人,早年,他不顧家業,到深圳打工。後來,他帶著爺爺的遺願,接下了孫公窯的重擔。卻發現,傳統窯廠夜郎自大,一旦創新,被牽動利益的老師傅會紛紛罷工。

但如今,他是第一批入駐網際網路的手藝人,他深知創新的重要性,如果不往前走,整個家族產業都會被時代淘汰。

過去,公仔戲只是窩身在海南島的地方小戲種,受疫情影響,更是歇了大半年。傳承人馮海原本只想著過節了,帶著紅幕布服務一下看不到戲的村民,沒想到這場特殊的直播,吸引來了許多外地甚至外國的觀眾。

開播當天,一個個陌生網名彈進直播間,看著全然不同的觀眾群體,手藝大師們找到了非遺通向本土廣闊市場的推手。

圖 | 段銀開夫婦在璞真扎染博物館

對於段銀開夫婦來說也是如此。博物館離不開大理,但扎染文化,卻通過一個小小鏡頭走出了雲南省。

段銀開夫婦將兒子的婚禮記錄放到抖音上。視頻裡,一對新人穿著藍白相間的扎染禮服,站在大理的三合院裡,有著白色婚紗不具備的民族風情。

比起千篇一律的流行文化,民族手工技藝更顯得特別,為這個機械複製時代注入一股清流。

博物館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目光。奚夢瑤、餘少群等明星、《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都曾為一睹扎染風採來到雲南大理。年輕的模特穿梭在隨風飄揚的扎染絲織布裡,這個畫面,登上了時尚雜誌的封面。

段銀開夫婦心裡感到安慰。他們的家訓,藉助抖音這類新興的網際網路平臺成為了現實:用盡一切辦法,保全扎染工藝。

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的傳播,這些遠離了現代技術的手藝人們,將多年的心願外化為略顯粗糙的視頻畫面。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幾乎都能夠在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上找到。

這些視頻就像歷史的底本,匯集成傳統手藝的視頻版百科全書,讓千千萬萬的傳統手藝被看見,傳之久遠。

- END -

撰文 | 陳曉妍

相關焦點

  • 他用木頭做衣服,創作被博物館和藝術中心收藏
    羅恩將芬蘭樺木膠合板結構經過精心的雕刻,並採用超逼真錯視風格的丙烯酸塗料來進行染色。使木頭完成從堅固到柔軟的嬗變,從而在繪畫和雕塑之間實現美麗的和諧。羅恩的這種藝術靈感來自於16世紀和17世紀的荷蘭風俗畫。他創造出的三維形式時裝雕塑,具有極強的視覺效果。
  • 萬物皆可「雕刻」?樹葉雕刻vs木頭雕刻,看到石頭:包子啥餡的?
    說起美術生來,我們都覺得他們是很優秀和聰明的,總是能在一張白紙上畫出很多厲害的畫作來。而手藝人他們就更加的厲害,對於各種的東西都是可以雕刻的,也是萬物皆可「雕刻」?我們來看一下不同的雕刻對比。
  • 他用木頭自己做沙發,完工後太驚豔,網友:現在撿木頭還來得及嗎
    他用木頭自己做沙發,完工後太驚豔,網友:現在撿木頭還來得及嗎爛木頭被越來越多的舊物愛好者所喜歡,一塊看似毫無作用的木頭,經過仔細的雕琢,出來的木頭就完全換了一個面貌,十分的好看。舊木頭可以改裝成的家具也是十分的多,今天就來講一講舊木頭能改裝的家具都有啥。
  • 他用木頭做衣服,每一件都美!
    雖然小編見過不少爭奇鬥豔的服飾,卻還是被美國藝術家羅恩·艾薩克斯(Ron Isaacs)的手藝給驚呆了……他竟然用木頭做衣服!雖然衣服是木頭做的,但依然看上去細膩柔軟、充滿光澤與紋理的質感。羅恩將芬蘭樺木膠合板結構經過精心的雕刻,並採用超逼真錯視風格的丙烯酸塗料來進行染色。使木頭完成從堅固到柔軟的嬗變,從而在繪畫和雕塑之間實現美麗的和諧。
  • 手藝人用木頭雕刻「龍」,開頭:洗洗睡吧,看到結尾:大神,錯怪你了!
    大家一般有木頭的來做什麼呢?其實它可以用來當做很多東西,一些基礎的東西,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手藝人卻將木頭雕刻成一件手工藝品,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這為手藝人準備了一個很大的木頭,然後在上面畫出了一個大概的花紋。
  • 購物中心掘金碎片化商機,娃娃機、口紅機、福袋機走紅
    ,比如還有因為有人吊到IPhoneX和VR眼鏡等大獎而在抖音上走紅的福袋機。而在這個時候,相同性質的「口紅機」登場!與娃娃機不同的是,口紅機內的產品可是價值更高,比如迪奧、紀梵希、YSL等等大牌家的口紅都囊括其中,更是吸引了更多的女孩子,和有女朋友或妻子的男性朋友前來「碰運氣」。
  • 電腦雕刻與人工雕刻的不同
    一體鏈,手工一氣呵成,無法電腦雕刻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電腦雕刻,電腦雕刻就是將珠寶玉石衝胚和切割好的玉石原料放進玉石雕刻機中,再將玉石雕刻機與電腦相連接,電腦中有預存的雕刻題材圖畫立體雕刻,左突右出,電腦無法雕刻手工雕刻,之前因沒有電和機器,玉石雕刻,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做磨刻,而不是雕刻,過去無論是切玉、刻玉,拋光玉,都離不開玉沙(石榴石粉末狀),用玉沙和水磨刻玉石
  • 從木頭中取出JOJO手辦?B站高齡UP主神操作,引上百萬粉絲關注
    近期,有這樣一個視頻登上了B站的熱搜,一位老二次元UP主「盧正義的雕刻時光」用木頭做了一個JOJO的手辦。這個視頻一出就引起了許多漫迷的熱議。只見這位老二次元先看了一眼迪奧的照片,然後在木頭上畫出了迪奧的大體形狀。再用手裡的工具一點點的雕刻出迪奧的大體的形態。
  • 守藝人趙立行用小木雕刻出乾坤大世界
    守藝人趙立行用小木雕刻出乾坤大世界 2020-12-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站高齡UP主把木頭變「JOJO手辦」,這神級操作,其實是中國傳統技藝
    近期有這樣一個視頻出現在了大眾的眼中,B站一位「老二次元」UP主用木頭刻出了一個JOJO承太郎的替身「白金之星」。「白金之星」手辦各位喜歡二次元的小夥伴一定對《JOJO的奇妙冒險》這部作品不陌生吧,這部作品一直以自己獨特的畫風出名在二次元界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 東莞郵政"愛在520"直播首秀豪贈2萬元大禮,18萬人為愛點讚
    18萬人為愛點讚本次直播從下午6點半持續到晚上9點半,共3個小時。東莞郵政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鍾俊彬親自走進直播間,連同東莞全市郵政人為直播助力推介。伴隨著一輪一輪的帶貨進行,屏幕另一端的網友頻頻點讚,滿屏的666。
  • 18.56 萬人觀看,近 100 萬點讚,新日2020年直播首秀開門紅
    不光有大家常見的口紅、面膜、服裝,連電動車也加入了「嗷——麥——嘎——買買買」的直播帶貨行列。昨日,中國知名企業新日股份通過京東&抖音平臺開啟「新日優選新品速昂&糯米Q2&小糖果線上品鑑會」首場直播秀,在短短2小時的直播秒殺過程中,吸引了18.56 萬人觀看和近 100 萬的點讚,現場三款產品更是全部售罄。
  • 古稀老人自學木雕 26年雕刻上千件作品
    古稀老人自學木雕 26年雕刻上千件作品 2018年10月29日 18:14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這些機器打破了萬元雕刻的想像
    小雕刻的本質就是以強悍的核心技術,佔據最小的佔地面積,實施出最具有市場優勢的性價比,讓使用者能夠在舒服使用機器的同時,儘量減少經濟上的開銷讓我們來看一下家用雕刻機,最具玩賞價值的微型雕刻機,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操作起來智商都不用在線,呃,就是說很簡單的意思。
  • 娃娃機、口紅機、幸運盒子概率皆可調,完全靠良心
    這是小編親自跟淘寶娃娃機賣家聊天的結果:接下來是賣家店面宣傳裡的素材:所以,能不能抓到娃娃還真要看店運氣!更關鍵的是要看賣家的良心。。而且店家在娃娃機的基礎上進行二次研發,推陳出新他們研發出了口紅機還有「幸運盒子」。
  • 給這位老人點讚!退休後他用繪畫點綴生活
    給這位老人點讚!退休後他用繪畫點綴生活 2020年10月26日14:04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海東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海東)很多人在退休後總是希望退休生活能夠過得更有意義和價值,除了幫忙帶帶孫子之外
  • 木頭雕刻的小人能玩馬戲能演戲,兵人愛好者表示很羨慕。
    他要表演時就不緊不慢的從竹箱子裡取出一個木頭雕刻的美女,這美女不僅雕刻的栩栩如生貌美如花,而且衣服裙釵環佩一應俱全。大小不過一尺多(相當於現代流行的1/6兵人大小)。
  • 現場|潮州木雕展:怎樣在一塊木頭上雕刻百餘人物?
    近百個姿態各異的人物如何在一塊木頭上疏密有致地呈現?瓜柱、雀替、穿枋這些傳統建築中被忽視的部位暗藏著怎樣精美的細節?木雕上塗滿了純金箔又是怎樣一種輝煌?國博剛剛開展的「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展示了來自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諸多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也反映出潮汕獨特的文化景觀。
  • 商場不開門,也攔不住100萬人上天貓試口紅
    2019 年 6 月,天貓宣布旗艦店 2.0 升級計劃,將圍繞線上線下多場景運營、會員運營、粉絲運營、分人群精細化運營、自運營產品矩陣升級等多方面展開,大幅提升商家通過旗艦店運營消費者的能力和效率。這意味著品牌可以在阿里商業作業系統上,打造自己的「官網」。
  • 濟南街頭現網紅口紅機,抓300元的口紅得餵機器350元
    日均流量達200人次,利潤率達60%在世貿國際廣場電梯一角,有一臺口紅機,這臺口紅機每局20元,品牌有迪奧、阿瑪尼和聖羅蘭。記者撥打加盟熱線了解到,目前口紅機在濟南鋪開已經近兩個月,各大商場,比如萬達、世茂、銀座、丁豪等都已經有網紅挑戰機,大約有60多臺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