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一手好字到底有多重要

2020-12-05 冰凍課堂
一個高二學生的字

遠看像阿拉伯文,近看像泰文, 再進一步看像日文,韓文 。仔細研究猶如甲骨文。

這是一個高二學生的字,辨認起來真的困難。高二字已基本定型了,想要練好有一定的難度了。一沒有時間,二沒有耐心了。我不是調侃這位同學,而是藉此提醒家長們 ,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字跡,尤其是小學階段,督促孩子把字寫好、練好,受益終生。到了初高中學業繁重,那時寫字講究的是速度了,已沒有多少時間練字了。寫習慣了,糾正起來也有一定難度了。現在都是電子閱卷,字寫得亂糟糟,潦草,嚴重影響老師判分,影響孩子的總體成績啊!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啊!

小學階段是孩子練字的關鍵時期,不容錯過,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學生也可有一手好字!
    一二年級的學生寫好字是非常關鍵的,寫好字也是基礎之一。在這個階段重視寫字,讓學生練好字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好處。 一方面人人都希望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另一方面,學生寫好字也是一種好習慣的培養。但要說明的一點,一二年級的學生寫字能力不足,不要把書法藝術和寫好字、練好字看成一回事。
  • 硬筆書法:寫一手好字,寫一手規範字,從六稜格練字開始
    孩子寫字不好看、寫字好難、不想寫字?孩子心浮氣躁,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寫字寫得歪歪扭扭?那就讓你的孩子接觸六稜格練字吧!常言說:見字如見面,字如其人!隨著社會信息化和電腦的普及,寫字的觀念逐漸被改變。但是國家發布將傳統書法文化納入教育之後,書法的熱潮隨之而來,越來越多人練習書法,學習書法。六稜格緊跟社會時代的發展,研究出一套新型的國家專利練字法,採用多點多邊精準定位,利用蜂巢結構原理,加上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漢字的筆畫和結構間架的搭配法則,在學習和生活中結合應用,寫出一手規範的鋼筆字。
  • 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書法之所以於中國人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因為她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與中國人的獨特標籤,所謂「字如其人」,書法傳遞的是中國人的氣質和風雅。 寫好字是每一個中國人必備的素養,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 如何培養孩子寫一手好字?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2018年一個名叫溫卓越的女生。2018年高考,她以600多的高分一舉摘得深圳市文科狀元,作文滿分!主要原因她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女生的當時網上流出來的作文。從以上寫得字來看,真的是非常的賞心悅目,從字的筆畫書寫速度來看,很流暢、自然,每個字筆畫清晰、間架結構舒朗,整體清晰乾淨,卷面看著很舒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寫得一手好字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也是每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盼。
  • 寫一手好字,是磨練意志、提高修養和增加美感的好機會
    寫好字有如下幾方面的重要性:1、小學階段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輕,從生理上講身體正在發育,這個時候抓書法(寫字)教學,有利於學生手型、動作、姿勢的定型,對於糾正不良的書寫姿勢和習慣有重要作用。2、 豐富知識:在寫字時經常會接觸很多美的詩詞、警句以及名人名言,這樣積累多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3、培養觀察力: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勢、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把字寫好,精神必須十分專注,注意力要求相當集中。
  • 「字如其人」,你能寫得一手好字嗎?
    寫一手好字可以瞬間體現自我的逼格,就像可能以後手寫什麼或者是籤字什麼的感覺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那練好字對人有什麼影響呢?首先,練字即練心。在書寫的一筆一畫、一撇一捺中,練就好心態、好審美和好氣質。雖然一個人字寫得好不好,並不代表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但不得不承認:寫字好看的人,永遠能比別人多一些機會。學生時代的加分項:老師會再三叮囑,一定要把字寫得好點,卷面分都能拉開一大截差距。工作之後的名片:字寫得像小學生,好不容易在同事心中建設的專業形象,一籤名就崩塌了。
  • 如何從爛字變「一手漂亮」字?這套「練字全攻略」在家練出印刷體
    如今小學生教育非常重視練字,小學生寫一手漂亮的好字,不僅受老師喜歡,同學們羨慕,而且對以後的中高考影響深遠。那麼小學生到底如何練字?是必須報班學習嗎?有沒有捷徑?其實小學生能否練好字,和是否報班沒有太大關係,很多孩子,並沒有報班學生,也能寫一手漂亮的好字。相反,有些孩子天天上著書法課,結果寫的字仍然東倒西歪,像喝酒的醉漢!
  • 高考中的「神仙卷面」羨煞多少人,畢竟,能夠寫一手好字的人太少
    其實,在讀小學時候,我的字說差也不算差,不過,小學生幾乎都有湊筆畫的毛病,但好在一筆一划寫工整,有時候也得到表揚,到了高年級,有些貪玩,常常到了晚上趕作業,只管速度,不管質量,心裡想把字寫好,但不知道如何把字寫好,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一個情緒化很嚴重的人,心情好時,在你的作文上批註:「把字寫好。」
  • 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霸,寫的字到底有多漂亮呢?網友:自嘆不如
    作為從教18年的老教師,我發現很多學霸或者超級學霸,他們寫的字基本上都相當漂亮。而字寫得特別差的學生,一般而言文科的成績再好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麼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霸,寫的字到底有多漂亮呢?很多網友看了那些牛人寫的字之後,都表示自嘆不如。
  • 初中生因寫得一手好字,被派給學校寫校名,網友:請收下我的膝蓋
    能夠寫一手好字,想必是特別讓人羨慕的,因為,字的美觀程度直接能夠提升整個人的氣質和對人的印象,而且寫一手好字也會在工作和生活中給人帶來諸多的優點和好處 因此,有不少家長在孩子進入學堂以後,都會想方設法的讓孩子練字,而且有的孩子,還因為寫的一手好字,被委派給學校寫校名。
  • 9歲女孩堅持練字寫出「印刷體」,一手好字是提分的利器
    想必很多家長在學生時期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考試時明明填上了正確答案,卻因為字跡潦草,導致老師看不清而被扣了分;或者在寫作文時因為字跡不工整,一直拿不到高分。寫得一手好字的孩子在心,考試中會佔據很大的優勢,畢竟工整的字體會給整張卷面加分不少,會讓批卷老師感到很舒不會出現因為批卷老師看不清字跡,而白白丟分的現象發生。
  • 光練字不一定能練得一手好字,不具備這3個書寫能力,練了也白練
    在孩子的成績中,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就是孩子的寫字問題了,如果孩子能寫得一手好字,真的是很亮眼的,給老師和身邊的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字寫得好看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如果你字寫得好看,是會被老師而重用的,因為班級中製作海報或者畫板報的任務就有被你給承包了,老師是不可能會找一個字寫得難,寫得東倒西歪的人來負責這個任務的。
  • 如何短時間內練出「一手好字」?
    如何短時間內練出「一手好字」? 細心的家長們都會發現,我們的孩子直到初中都會有一門作業叫做「臨摹字帖」。 這件事想起來是很可怕的。孩子們從學齡前歷經多年「練字」直到中高考前依然不能寫出「一手好字」?他們究竟在練什麼?
  • 想寫一手好字並不難,只需懂得傳統書寫的九勢即可
    而這種外表在某些特殊人群,它基本都是有其較固定的形象模式。比如具有較高文化知識的文人,它們的標誌就是必須寫得一手好字,而這一手好字就是它們的門面,也就是說你沒有一手好字,你是連文人的門你都進不去的。要說能寫一手好字真的是太難了,而最基本且絕對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需要慢慢靜下心來不焦不躁的磨練。
  • 棗莊8歲女孩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受到稱讚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字如其人。很多家長都深知孩子寫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但還是有不少學生的字寫得歪扭七八、大小不一。孟文,今年8歲,這個「別人家的小姑娘」是怎麼練就一手好字的呢?筆者對其進行了探訪。 孟文是棗莊逸夫小學二年級的一名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在班級裡因寫一手漂亮的字而小有名氣,深得同學羨慕和老師喜愛。
  • 中性筆和鋼筆用哪個練字好?選對筆,孩子寫出一手好字
    導語:孩子練字用中性筆好還是鋼筆好呢?今天接女兒放學坐地鐵的時候,坐在女兒身邊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孩,全程都在用一隻黑色的中性筆素描。那時候,如果誰字寫得好,連帶她用的筆都會奉為神筆。而那時候,很多人用的都是中性筆。一款好的中性筆真的會有利於自己的書寫,提升書寫效率呢!01什麼是中性筆呢?
  • 字如人面,能寫一手漂亮的字,使人更加自強和自信
    打開自媒體,見到如今曬書法作品的人越來越多了,無疑這對傳承中國書法藝術,寫好漢字都是有積極意義的。書法是一門藝術,練好書法需要下真功夫,不能急功近利。一個人能夠寫出一手好字,對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寫好字是人生很快樂的一件事。
  • 一手好字,懂得回字四種寫法,賒帳十九文,孔乙己應不是個賊!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再次翻閱到了這篇小說,感受與學生時期截然不同,不禁產生了疑問,孔乙己真得如小說那般所說的不堪,是一個賊?帶著疑問和成年人的思維,將文章反覆看過幾次後,根據文中的線索,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孔乙己應不是一個賊!
  • 患自閉症的職高學生,寫的字讓老師欽佩,網友:第一眼以為列印的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和學生所寫的字打交道。學生所寫的字,有的寫得很馬虎,看起來如同「畫符」一般;有的寫得很認真,堪比印刷體,但和印刷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說到印刷體,我不禁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名患有自閉症的職高學生所寫的字,他寫的字讓我這名一線老師都非常欽佩,有個網友看到他所寫的字的第一眼,誤以為這是列印出來的字。我們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姓林名文斌,一個文質彬彬的男生。學生的字可以美到什麼程度呢?
  • 在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試卷批改是分題目切塊的,一個題一個老師改,別人敢扣你卷面分?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寫的是狂草,改卷老師也會認真仔細地看……」當談到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曾有人說過這麼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