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徐州後,士兵們為何願意效力?兵符比領頭的將軍還要重要

2020-12-25 歷史鑑賞者

劉備在歸順曹操以後,假借攻打袁術之名,再次前往徐州,殺掉徐州刺史車胄,奪取了徐州的地盤和人馬。

他奪取了兵權以後,為什麼他奪取的人馬就甘心聽他的呢?當曹操大軍殺來的時候,這幫人為何又跟曹操的人馬打了起來呢?

01士兵互相不認識,有奶就是娘。

三國時期,基本上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為什麼呢?因為亂世沒法讓你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老百姓要麼被搶,要麼被殺,只有當兵才是活路。

那麼當兵是為了什麼呢?無非就是為了一口吃的。只有高級將領們,才需要去考慮,到底哪個主公好,投靠哪個主公有前途。在普通士兵們看來,只要有口飯吃,那這個人就是我的主公。所以我們看劉備最初起義的時候,窮的叮噹響,只要有倆錢了,也能招募兩三百個壯丁去打黃巾軍。人家如果考慮劉備人馬太少的話,那這種白手起家的人,根本就搞不起什麼事情來。而且不是每個技術工種都能進大公司了,民間小作坊也多得是技術人員,因為必須要混口飯吃。士兵與士兵之間,除了一個戰隊的互相認識以外,其他人彼此都不會認識。所以說當曹操再派一幫人過來的時候,誰認識誰啊?還不是聽將軍們的一聲令下,就互相廝殺起來。

再說了,三國時期,每天打仗,每天都有戰友犧牲。一覺睡醒來,第二天晚上身邊睡著的,可能就是你完全不認識的人。

曹操打袁紹的時候,最擔心的不是袁紹兵力比自己強,最擔心的是軍營裡糧草不夠的消息會人盡皆知。為什麼?因為你沒了糧草,那士兵們就要餓肚子。

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遣孫乾與袁紹連和,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三國志》

這麼一來誰願意為讓自己餓肚子的將領打仗呢?他們才不管誰是大漢丞相,誰是亂臣賊子,誰給口飯吃,誰就是大爺。

很顯然劉備奪取徐州以後,掌控了這裡的糧草,自然也就穩定了軍心。可能每頓飯比過去還多加幾塊肉,士兵們當然笑呵呵地認為,換領導真好。

02次一級的將領,只認兵符不認人。

士兵們只認吃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那麼將領們又為何不反叛劉備呢?他們明知道劉備殺掉了車胄,為何不為車胄報仇雪恨?

其實這其中有一部分完全忠於車胄的將領,肯定是被劉備給殺掉了。剩下的將領,其實就不是車胄的心腹,他們只認一樣東西,那就是兵符。只要兵符在誰的手裡,他們就聽誰的調遣。這在古代是最方便也是重要的調兵方式,因為一般人無法掌握兵符,一旦掌握兵符,就說明他手裡得到了兵權。將領們看劉備手裡是有兵符的,而且他過去也是曹操手下大將,那他們會認為,是不是車胄想要謀反,結果劉備前來鎮壓了叛亂呢?這些話他們也不敢問,畢竟地位比較低,跟車胄好的將領,他們的地位才算高的,可是他們都被劉備給斬殺了。

曹操本人又不可能像電視裡演的那樣,每次都跑到大軍前線來和對方對話,當時也沒個手機電話,甚至連新聞轉播和報紙都沒有,誰能知道劉備和車胄到底誰是叛賊呢?

五年,曹公東徵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三國志》

時間長了以後,即使消息洩露了出來,這幫人也已經只知道給劉備賣命了,為什麼呢?困住一個人才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讓他貸款買房子、買車子、娶老婆、生孩子。

只需要這四步走,這個人才絕對不敢輕易辭職,最多提一提漲工資的事情。既然這幫人在徐州都安身立命了,他們也不會拿家裡人的身家性命開玩笑了。

03兩軍交戰曹操沒法露面,誰也不知道對方誰是叛賊。

在電視裡,曹操和劉備總是走到兩軍陣前對話。尤其是在漢中之戰的時候,這倆貨居然面對面聊起了天,雖然看著很霸氣,可是的確有點讓人毛骨悚然。

為啥子?因為這個時候如果劉備把曹操給剁了,那三國是不是提前就結束了?畢竟劉備是武林高手,單兵作戰斬殺曹操,是沒什麼問題的。

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徵。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三國志》

所以說,其實兩軍交戰的時候,雙方的領袖是不可能出現在陣前的,他們肯定是躲在後面指揮全局,露臉的事情,只交給小兵,畢竟他們是要做炮灰的。

既然劉備這邊的大軍,並不知道對方的領袖是曹操,那他們又怎麼可能知道,是劉備反叛了曹操呢?會不會又是哪一路反叛的將領前來奪取徐州呢?

三國時期是三天一小戰,五天一大戰,這麼個打仗頻率,早就把士兵們打得失去了思考能力,他們索性也就不管了,站在誰那邊,就聽誰的話,這是最簡單最合理的方式。

總結:劉備不會做沒把握的事情。

如果明知道徐州的兵馬,不會聽從他的調遣,那麼劉備會傻到自己跑去徐州嗎?當然不會。他就是看準了,將領和士兵們的習性後,才會做出如此準確的選擇。

劉備對徐州是有很深感情的,因為這裡是他的第一塊地盤,是陶謙真心交給他的地盤。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放棄這塊地盤。

地盤就是軍閥們的生命,有了地盤就會有稅收,有稅收就會有糧草,同時便會士兵前來投靠。基本運作如果都搞不懂,就算殺了車胄,劉備也活不長。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趙雲當著劉備的面,說出金玉良言,劉備打定主意:趙雲不可重用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這是《三國志》中對趙雲救劉禪的記載。趙雲這位三國猛將,為何一生不得志呢?趙雲在劉備心中,地位為何如此低呢?還是因為他太過正直,同劉備脾氣合不來。
  • 三國志11:10年老玩家教你如何殲滅劉備,困難的徐州戰鬥
    當衝鋒車開到第三箭塔時,劉備將親自出擊,此時,玩家需要要求該車立即退出,劉備認為他在中間,會退出立馬。就這樣,我們消耗了劉備軍的力量,我們的部隊還在軍樂隊恢復力量。此時,他自己的力量已經達到80左右,然後他馬上出去讓樂進的衝車對先發制人,當劉備看到大軍迫近時,他會選擇一小部分精銳部隊來取下衝鋒,剩下的大軍打算和玩家這邊的大部隊作戰。
  • 陶謙是真心打算把徐州讓給劉備的嗎,你怎麼看?
    興平元年(194),陶謙病危,向頭號輔佐官別駕糜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不管形勢所逼或者認可劉備能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把徐州讓給劉備是出於真心,為何這麼說呢?當時群雄並起,「山東大者連郡國,中者嬰城邑,小者聚阡陌,以還相吞併。」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考慮到這個地方的重要程度,劉備選擇了奪回來,自己帶了3萬大軍,讓二弟帶了2萬大軍。張飛和關羽感情深,一年的時間了,他還是沒有從二哥喪命的苦痛中走出來,所以經常喝酒。在行軍路上,他經常喝酒,鬧得整個隊伍恐慌不安。某天,運糧官張達範疆沒有按時間押送糧草,導致被張飛一頓打,當時張飛喝醉了,甚至說了要殺他們。
  • 劉備錯失的6個名人,5人被曹操所得,孫權也獲得了一頂級猛將
    三國時期最重要的是人才,劉備雖然有愛惜人才的美名,但他早期的時候,由於皇室身份存疑,還沒有地盤,這導致三國時期的人才大多不願跟隨劉備。因為身邊缺少人才,劉備是屢戰屢敗,四處流浪,寄人籬下,得到諸葛亮後,他的事業才迎來了轉機,逐漸有頂級人才開始投奔劉備。
  • 劉備奪了劉璋的西川,為何沒有搶劉表的荊州?原來他根本就不敢
    劉備一開始以白身帶著關羽、張飛從平定黃巾之亂起家,隨後一步步發展到割據城池,然而這位老兄起初由於沒有能人輔佐而導致整天被人追著跑。從徐州到小沛再到汝南,劉備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然後不得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常常投靠他人暫時棲身。曹操、袁紹、劉表、劉璋等人都是劉備曾經投奔過的豪強,然而他對待每個人的態度卻大不相同。
  • 劉備稱帝後大肆封賞,卻為何沒給關羽封侯?
    但是,不知道細心的讀者有沒有注意到,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後,對手下進行大肆封賞,比如封三弟張飛為西鄉侯;黃忠為關內侯;馬超為斄[tái]鄉侯;龐統死後,劉備還追封其為關內侯;法正死後,劉備更是封其子法邈為關內侯。除了以上這些名聲顯赫的,還有一些名氣並不是很大的,也被同時封侯,比如馬岱為陳倉侯,董厥為南鄉侯,劉敏為雲亭侯,王平為安漢侯。
  • 「爭盟淮隅」失利論:有曹操袁紹支持,劉備為何難以在中原立足?
    當時,劉備也為中原群雄之一,史家稱之為「爭盟淮隅」。既然要說「爭盟淮隅」,那還得從陶謙託孤時說起。一、耐人尋味的託孤劉備對中原之地,始終抱有嚮往之情。否則的話,他不會背棄自己的師兄公孫瓚,然後打著支援陶謙的幌子來到徐州。那陶謙為何要接受劉備呢?
  • 孫權有大將軍諸葛瑾,曹丕有大將軍夏侯惇,劉備為何不設大將軍?
    220年曹丕建立魏國拜夏侯惇為曹魏第一任大將軍,公元222年孫權先稱吳王后於229年正式稱帝,拜諸葛瑾為吳國第一任大將軍,可是奇怪的是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延續漢祚,拜馬超為驃騎將軍,拜張飛為車騎將軍,唯獨沒有大將軍一職。既然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都有了,劉備為何卻偏偏沒有設立大將軍一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三點,其中有一點和關羽有關。
  •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不是被封為雜號將軍,而是根本沒有封賞!還是雜號的翊軍將軍!趙雲是武將,所以我們看看武將的安排。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被封為前後左右將軍,是劉備軍最高武將,在當時是平級的。關羽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將領,這樣的官職,沒人能說不公平。
  • 麋芳、傅士仁跟隨劉備25年,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變?
    眾所周知,三國之中,白手起家第一人就是劉備了。劉備此人,本來就是一個販席織履的小人物,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那些忠心耿耿跟隨了劉備幾十年的人,諸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文/阿聞標題: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可劉備將他們二人都攬入麾下,為何卻落得個兵敗夷陵,身死白帝的下場呢?關鍵就在龐統臨死前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龐統自赤壁之戰獻上連環計之後,先是來到了東吳。恰逢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而死,龐統在周瑜的葬禮上大放厥詞,想試探孫權的胸襟。卻不想被吳國太聽聞,於是將龐統趕了出去。
  • 曹操在下邳城俘虜呂布,到底想不想殺呂布,為何還要問劉備的意見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平生第一次被曹操俘獲,曹操是天下第一才子,但凡有才幹的人,特別是英勇的武將,都想招入自己的麾下,像呂布這樣的天下第一猛將,對曹操來說是無法求得,所以在呂布被俘後,曹操便開始盤算如何對付他。曹操還沒來得及處理,就被呂布抓了兩個俘虜,一個是高順,一個是張遼,首先是高順,曹操問高順:你有話說嗎?
  •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與楊儀爭權被殺,為何魏延不願意投降曹魏
    ,整個蜀漢擔任過牙門將軍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魏延,另一個是趙雲,這都是劉備信任而且文武雙全的人。 魏延更是在漢中之戰後被劉備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啥叫破格提拔?魏延這樣就叫破格提拔,從劉備的部曲直接提到雜號將軍,然後從雜號將軍一步到位提拔到明號將軍,而且還管轄益州最重要的郡--漢中郡。
  • 諸葛亮為何要勸劉備賜死劉封?14年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但是,劉備這個時候就真的想直接除掉劉封嗎?答案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其實,作為一國之主的劉備他深深明白,一個武將的重要性。西蜀目前已經失去了關羽,那麼劉備此時絕對不希望再失去劉封。那麼,劉備為何又突然下令讓劉封自盡呢?其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其實在劉備下定決心要斬殺劉封之前,他是聽信了諸葛亮的勸告的。
  • 張飛vs呂布,勇猛無敵的張飛,為何在下邳之戰中,輸給了呂布?
    東漢時期,劉備受託執掌徐州,但是他執掌還不到一年,徐州就丟失了,而且他的一家老小也都被俘獲……而這一切的最重要的因素,都是因為一場戰役的失敗,那就是下邳之戰。下邳是當時徐州的首府,所處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城高河深的區位優勢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 劉備生前曾說不重用趙雲?為何要這樣說呢?
    再說趙雲,趙雲跟隨公孫瓚的時候認識到了劉備, 對劉備很是欣賞,而 且劉備也非常喜歡趙雲,甚至在救援徐州之時,就選擇了帶上了趙雲,劉備的「善舉」也著實讓趙雲欣賞,因為趙雲就是一個偏愛實行仁政之人,所以趙雲很敬佩劉備。
  • 劉備冊封前後左右四大將軍,為何馬超上榜趙雲落選,原因令人唏噓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撤軍,劉備奪回漢中全境,自封為漢中王,冊封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張飛為右將軍和馬超為左將軍,這就是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你會發現很明顯的一點是趙雲落選了,那當時趙雲是什麼官職呢?翊軍將軍!從史載來看這是劉備首創,雜號而已。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關羽、張飛兩人隨劉備參與早期的所有戰爭,包括平定黃巾軍、徐州之戰、反抗曹操之戰、與呂布、袁術的戰爭,關羽在曹操南下時率領水軍接應劉備,張飛在長坂之戰阻斷曹軍追兵,為劉備斷後,隨後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將為劉備鎮守一方,張飛則隨諸葛、趙雲、劉封等人入川,張飛獨自平定的巴郡和巴西郡,最後再兵圍成都。
  • 三國演義12:劉備坐擁徐州,曹操實屬嫉妒,荀彧一句話幫他解心結
    上一回我們說到,曹操借殺父之仇的頭銜實則是想去奪取徐州,而這個時候劉備則派出趙雲前去救援,陶謙為了表達感激便想將徐州給了劉備。而這一次劉備則寫信給曹操,那麼他在信中都寫了一些什麼呢?在這封信中劉備先是誇讚了曹操一番,但重點是想讓曹操撤兵,而當曹操得知呂布偷襲了兗州之後大為憤怒!不過曹操知道呂布這個人並沒有計謀,原來是陳宮做了呂布的軍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