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開始,華為就受到了美國的針對性打擊,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至今,華為的營收比預期減少了120億美元。這樣的情況還在持續,近期美國針對華為這類企業擬進行再次制裁。
美國制裁了什麼
這次美國的制裁可以說是真正的變本加厲,去年的出口實體清單只是一道小小的開胃菜。美國商務部先放出一個「好消息」:將對華為禁令的實施期限再次延長90天,正式實施日期定在2020年的8月份。接著放出一劑炸彈,凡是使用美國企業的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的晶片等產品,在獲得美國認證許可前禁止出口。
這聽起來讓人非常不可思議,華為採購美國企業的產品需要美國政府同意,不同意華為就拿不到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過分的,是這些產品包含的範圍定義,根據新規,只要在對象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用到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就需要獲得批准,這之前的比例是50%。這就導致,華為的晶片供應商臺積電得不到美國批准就不能給華為供貨。直白地說,如果這家企業的生產設備上使用了美國的一顆螺絲釘,那麼這家企業要想給華為供貨就得需要美國同意。
美國目的是什麼
很明顯,美國就是不想讓有人比他更先進,如果有,那就制裁他,用盡一切辦法切斷他的產業鏈供應,直到這個企業不能繼續他的研究為止。
華為在5G上的領先技術讓美國感受到了恐懼,每美國做慣了世界霸主,每處都想著美國優先。美國的霸權地位是以技術領先為基礎的。而5G技術,在可預見的未來竟成為技術中心並帶來新一輪工業革命,美國當然不允許其他國家甚至企業在這一領域領先。
華為該怎麼辦
華為高層近期反應頻頻,美國的新規對華為的影響是巨大的,無米下炊的境地很可能真的會來臨。為了避免這種狀況,首先就是對美國的政策回應,促使美國修改或者不籤署這樣的規定,主要的背書只是美國來說幾乎沒有遵守過的公約、既定規律,美國的制裁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
華為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國產化,整套產業鏈在國內有了備份就不用擔心這些七七八八。然而這個過程,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國內企業由於早期起步晚,加上沒有足夠的訂單支持技術開發升級,工藝水平提升有限,短時間無法滿足華為的需求。
好消息是,中芯國際已經成工量產14nm工藝的麒麟710A晶片,臺積電對麒麟1100晶片訂單已經可以保證。華為對依賴美國的各種組件正在進行國產化替代,許多優秀的國內企業逐步被挖掘,訂單增長和資金投入必將帶來國內晶片行業的發展。
但是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好活下去,華為將發布旗下普及5G市場的榮耀X10系列手機,新產品帶來營收增長才能支撐華為順利走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