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學霸創立獨角獸,獲國家鼎力支持|無懼美國壟斷,力助華為

2020-12-16 長葶古巷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這句話是史學家司馬遷說的,古往今來總有一些人要開闢一番大事業,從階下囚到史記的完成,司馬遷就用行動證明了一鳴驚人。而近代中國也有很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實例。隨著大環境的發展,當今世界已經成為智能世界,手機電腦,行動支付這些老一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已經變為家常便飯。而湯曉鷗便是智能世界的一個模範。

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為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湯曉鷗在1968年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從小湯曉鷗聰慧過人,上小學便展現出學習的驚人天賦,可以這麼說,湯曉鷗的學習成績從來沒掉出過全校前十名。以這樣的優異成績,他進入了鞍山市重點中學「鞍山市一中」。

上了高中分文理科的時候,本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湯曉鷗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理科。而湯曉鷗理科上的天賦沒有辜負人們對他的信任,高考湯曉鷗被中國科技大學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專業錄取。

去了中國科技大學,湯曉鷗整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他近乎瘋狂地學習專業知識,意在將來能更好地報效祖國。22歲時他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同時也獲得了去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機會。1992年,湯曉鷗獲得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進入了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大學。尋常人以為在麻省理工大學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知識,但湯曉鷗不一樣,在這裡他獲得了通往成功的鑰匙。

首次接觸人臉識別

和所有人一樣,湯曉鷗進入麻省理工大學,接觸到了很多處於世界先進地位的東西,甚至是當初發展並不快的中國聽都沒聽過。他最為感興趣的是人臉識別算法,他的導師告訴他,這是一項發展前景極為光明的技術,可惜現在技術不發達,最難的是如何精確迅速的計算出來。

從那之後湯曉鷗腦海中便留下了人臉識別算法,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那樣難的一項技術,竟是被他解開,而且還成為了這項技術的帶頭人。

在美國的研究工作,讓湯曉鷗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研究成果還是捉襟見肘。2003年,湯曉鷗的兒子出生,思念妻兒的湯曉鷗經常飛回北京陪伴家人,而這時候有人引薦他去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參觀,當時的研究院院長對湯曉鷗很滿意,希望他留下來做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視覺計算組組長。

雖然在美國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開展,但妻兒已經留在北京,倘若自己也能留在北京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著他們,湯曉鷗決定留在北京,事實證明,湯曉鷗的決定是對的。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他認識了將來的合作夥伴商湯科技的創辦人楊帆,以及他將來的競爭對手曠視科技的創始人印奇。

成立商湯科技,在國際市場上幹出一番事業

當時的國際市場早已嗅覺到人工智慧,人臉識別這一項技術的商機,眾多公司,包括微軟,英特爾,谷歌,臉書等都想要分這一塊蛋糕。而臉書更是注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在2014年,臉書宣布,經過大量的實驗、計算,他們所研究的人臉識別已經近乎完美,甚至可以達到人眼的級別。

而湯曉鷗的團隊,即是傾計所有,成果也只有臉書公司二十分之一不到。這樣的挫敗讓湯曉鷗團隊備受打擊,勝利的天平似乎已經偏向了臉書。但湯曉鷗不服輸,他們東北人性子裡不服輸的精神驅使他很快緩過神來。

湯曉鷗很快的開始總結失敗的經驗,而他發現,從一開始他們的算法就是錯誤的。隨即他們的團隊更換了算法,找到了失敗的關鍵原因,事情做起來就得心應手了。兩個月後,他們新一輪的研究成果出來了,他們的人臉識別技術在LFW資料庫上準確率達98.52%,已經超過了人眼。

消息一出,震驚了世界,他們知道,這樣一項高科技技術,投入市場利潤是相當驚人的。投資機構IDG隨即為湯曉鷗團隊提供幾千萬美元的天使投資,表示願意支持其創業。

很快,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成立了,湯曉鷗任創始人及董事長,取名為商湯科技是有原因的,商湯是公元前華夏族的一位皇帝,他們的那個時期是甲骨文開始使用的時期,湯曉鷗希望他們的人臉識別技術也是在商湯科技的時代下世界上的人才開始使用的。

而商湯中也有湯曉鷗的姓氏。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湯曉鷗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也正是由於他,我國的技術才能成為世界的引路人。

力挺華為,無懼美國,展現民族氣節

這樣的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國家也特別重視「商湯科技」。在2019年,深圳市作為我國發展最迅速的,電子科技領域最發達的城市,與商湯科技籤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深圳國家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這樣的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商湯科技的鼎力支持。也向別的國家證明了,商湯科技是國有企業的領軍品牌,絕不容忍他人侵犯。

但美國向來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國家,為了阻止中國在人工智慧和5G領域成為世界的領頭人。極力的抵制商湯科技和華為集團的產品,消息一出,谷歌等公司立即終止了與華為公司的合作。許多公司也停止了向國有企業零件的進口。但湯曉鷗和任正非不愧是國有企業的代表人物,隨即便發表聲明,我們的核心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無懼美國壟斷技術。國產手機晶片鴻蒙也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手機多項技術,均採用了商湯科技的技術。所謂患難見真情,商湯科技和華為集團在這一次為難中,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的凝聚力,值得讚揚。任正非也對商湯科技對華為的支持表達了感謝。

湯曉鷗作為我國企業家,真正做到了回報祖國,而他釋放出來的,便是中國的力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華為突然加入「聯盟」,目標是打破美國壟斷!
    華為突然加入「聯盟」,目標是打破美國壟斷! 為打破美國軟體封鎖,本月早些時候,華為發布了其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鴻蒙OS 2.0。 眾所周知,美國的蘋果以及谷歌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移動端作業系統,其中,以安卓系統的影響力最甚。
  • 無懼美國打壓,華為發布新機,活下來才最重要
    自從去年開始,華為就受到了美國的針對性打擊,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至今,華為的營收比預期減少了120億美元。這樣的情況還在持續,近期美國針對華為這類企業擬進行再次制裁。這聽起來讓人非常不可思議,華為採購美國企業的產品需要美國政府同意,不同意華為就拿不到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過分的,是這些產品包含的範圍定義,根據新規,只要在對象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用到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就需要獲得批准,這之前的比例是50%。這就導致,華為的晶片供應商臺積電得不到美國批准就不能給華為供貨。
  • 中企半導體國產化再獲突破,有望打破日韓壟斷,國家也出手了!
    近些年來,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態勢相對良好,以華為來說,其先進強大的5G技術與物美價廉的5G設備在全球通訊設備市場上備受各國青睞。儘管華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多次受到美國的幹擾與打壓,但在今年三季度還是以30%的市佔比贏得了全球通訊設備市場的「第一」寶座,這份成績是華為不懈努力下的豐盛成果。然而,即使是取得了這樣矚目的成績,華為本身也存在相對的「軟肋」。或者說,與其說是華為的「軟肋」,不如說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通病」。那就是在半導體方面存在稍許缺憾。
  • 華為海思晶片或成絕唱,中國將舉全國之力,助華為脫險!
    不過如果美國真的想要對華為徹底制裁,難免不會再對聯發科施壓,目前來看,這並非是長久之計。而從長遠來看,就需要舉全國之力了,打造一個完整的「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產業鏈協同格局。晶片設計企業的高端產品都要在國內可以完成自產自研,與國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形成協作發展模式。製造企業量產技術跟上國際主流水準,關鍵裝備、材料全面實現國產化。
  • 獨角獸柔宇科技將登科創板:斯坦福學霸創業 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
    來源:紅星新聞大型半導體「獨角獸」將登科創板!斯坦福學霸創業,募資僅次於中芯國際繼中芯國際(688981.SH)之後,又一隻半導體大型「獨角獸」柔宇科技走向科創板,擬IPO募資高達144億元。柔宇科技是全球柔性科技行業的先行者,頂著「柔性屏幕」的光芒誕生,也是深圳的明星企業,最近幾年最耀眼的公司之一。
  • 創業初期曾獲袁庚鼎力支持,如今...
    邁瑞醫療的品牌開始在美國以及全球得到認可,2006年獲全球監護市場滲透領袖獎、2007年獲全球監護市場卓越獎,是年,邁瑞檢驗產品通過美國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的市場準入。到2013年,邁瑞首臺自主研發AED成功投放市場,改寫了菲康、ZOLL和飛利浦等三個國際巨頭完全壟斷中國市場的歷史,同時突破國際巨頭千餘項專利封鎖。邁瑞醫療降低產品售價,李西廷則多次向社會捐贈AED設備,身體力行做推廣,其中給母校中科大就一次性捐贈120臺,只為推動AED在國內公共場所能夠得到普及,挽救更多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促進中國急救事業的發展。
  • 梁海明、洪為民、洪雯:中國經濟發展要依靠「獨角獸」還是「斑馬」
    過去,網際網路經濟的生存法則,只有推動平臺經濟和生態圈發展,從而壟斷整個 行業,才有可能突圍而出,成為「龍頭」和「獨角獸」,例如,AirBnB、滴滴打車、 美團等,都是成功的「獨角獸」。無可否認,人的本性之一就是追求壟斷。
  • 華為又放出一隻「獨角獸」,誰也沒想到,任正非還有「後手」
    時間進入到了2020年10月份,距離美國規則正式生效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目前華為的情況還算穩定。雖然麒麟晶片得不到代工,搭載在Mate40手機上的麒麟9000很有可能成為華為的最後一款晶片,但是華為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一直在努力地尋找著新的機會!
  • 美國最不想看到的來了,歐洲13個國家抱團攻克技術,壟斷終將打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從今年發生拿起史無前例的全球性衛生影響大事件開始,全球各國的很多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要說受影響較重的那肯定會是半導體這一方面,因為頂尖半導體製造被少數國家壟斷,一環扣一環,一步出錯就全體連帶。
  • 為什麼要打壓華為?美國情報醜聞曝光,CIA黑手遮天,或給出答案
    美國PK華為,以國家之力,猛砸一家公司,一砸就是好幾年。不過,對於我們來說,一直有個疑問,這到底是為了啥?!美國擺理由,說華為5G技術有後門,存在洩密風險。美國一副「我說你有問題,就是有問題」的架勢,為什麼非要揪著華為不放?最近曝光了一起國際間諜案,可能給我們一點啟發。美國、德國和瑞士,三個國家的媒體聯手,挖出了一份中情局(CIA)內部機密文件。
  • 全球獨角獸企業排名,美國實力依舊,日企沒落,中國戰績如何?
    此次榜單出乎意料的是上榜最多的是美國和中國,兩者幾乎佔據了這份榜單的近8成,完全超越了全球其他國家,而此次排名的前三甲分別是:Wagmo(美)、字節跳動(中)、阿里雲(中)。而這個此次在榜單上所佔的企業數高居第一,且估值同樣佔據第一,分別為217家和9376.90億美元。
  • 華為的「小公主」是哈佛大學「女學霸」,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華為始創人任正非的小女兒姚思為(Yao Siwei,音譯;英文名為Annabel Yao,),近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系(Computer Science)學士畢業。她周三(10日)晚上更在社交媒體Instagram分享慶祝畢業的照片。受新冠肺炎影響,她只能透過網上參加畢業典禮。
  • 華為中興被列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名單?美國為何死磕華為?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當地時間6月30日正式裁定,將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禁止電信運營商使用政府資金向這兩家中企進行採購。雖然他們並沒有拿出證據,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阿吉特·帕伊在周二發表的聲明中堅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對美國通信網絡以及5G未來帶來國家安全風險。帕伊還在聲明中稱:「這兩家公司都與中共與中國軍方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這兩家公司都受中國法律約束,有義務與中國情報部門合作」。
  • 獨角獸企業世界第二多,英日印加起來不到我國一半,難怪美國焦慮
    從整個擁有量和排名來看,美國雖然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但仍然體現出強勁實力,高居世界第一,我國則位居第二,兩國擁有「獨角獸」達世界七成。據《環球時報》11月27日報導,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已增至500家,兩年內翻了一番。其中,美國以242家獨佔鰲頭,中國以119家緊隨其後。
  • 華為「獨角獸」出籠,美國加強封鎖原因出現,可惜為時已晚
    來自美國的新計劃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市場都在為華為捏汗,因為美國方面正在審議全新修訂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定》,這份由美國商務部門重新修改的規定,加強了對華為晶片供應的封鎖,不過,在半導體晶片業務上,雖然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打造出了自己的麒麟晶片,但是相比於美國市場的英特爾和高通這類晶片行業的超級巨頭,華為還是有著不小差距的,為何美國方面會加強對華為晶片業務發展的限制呢?
  • 英國媒體:潘多拉魔盒被美國打開,中國這項技術獲100多國家支持
    儘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為忌憚中國的實力,所以對中國實施了技術封鎖,但是中國的發展仍然是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想像,並且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很多國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並且樂於助國的國家,因此也是非常願意和中國交好。
  • 華為暢享10 Plus赤茶橘 助你雙旦「紅」出位
    華為暢享10 Plus赤茶橘 助你雙旦「紅」出位 2019年12月25日 15: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今的手機功能越來越齊全,以至於年輕人在選購時
  • 亞太跨境支付獨角獸空中雲匯獲1.6億美元D輪融資
    這家創立於澳洲墨爾本的金融科技公司,經過5年的時間,通過7輪融資資金已經達到大約3.6億美元。自2019年C輪融資結束後躋身獨角獸公司行列,公司估值約有10億美元。自創立以來,空中雲匯發展迅速,其業務已可支持13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有超過420名員工,和8家全球辦公室。空中雲匯由CEO Jack Zhang與他的四個墨爾本大學校友創建於他在墨爾本的咖啡館裡。從一家咖啡館裡誕生的公司,到快速成長為備受中澳資本青睞的亞太跨境支付的獨角獸,空中雲匯不得不說有其獨到之處。
  • 2019全球獨角獸排名榜:滴滴第三,字節跳動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今天,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榜》,何為獨角獸企業?有三個必要條件!1、創立時間不超過10年;2、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3、獲得過融資,但還沒上市。因此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華為,雖然估值最高,但創立時間超過10年,就不屬於獨角獸企業了。
  • 三星職員:美國不及時止損,不珍惜半導體市場,如今或被中國壟斷
    我們國家已經從一開始的科技弱國,成長為現在的科技強國,基本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發展的,能夠達到現在這個地步已是一個非常傲人的成績了,而且現在中國國內的科研人才也是越來越多,各項科技均衡地發展,將中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