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動漫創作者或喜好者來說無疑是黑暗的,這不僅體現在過去半年時間中的線下院線的停擺從而使得諸如《花木蘭》《姜子牙》等中外佳作都不得不無限期撤檔。
這同時也詮釋於每季度上新的動漫新番的停播乃至跳票之上,自今年4月開始,我們至少已經看到5部人氣日漫新番撤檔的通告了---
不過隨著時間邁入7月,上述厄運似乎也逐漸消弭了開來。比方說就在7月下旬的開啟,全國院線均開啟了復工的節奏,而之前跳票的新番也重新回到了7月新番季,將整個季度的品質硬生生的拉到了「史上最強」的程度。
不僅如此,伴隨著全國院線的復工復產,我們居然也意外的看到了這樣一則通告。
這是一部新海誠作品,也是誠哥相繼《你的名字》大獲成功3年後的另一品質創作,甭管畫面品質、還是場景配樂,均延續了誠哥系列創作的匠心以及具備著引人入勝的強悍能耐。
也正因如此,最終這部新作也讓新海誠在2019年登頂到了日本電影票房榜單的首席位置,憑藉超140億日元的票房擊敗了包括《海賊王》《名偵探柯南》《復聯4》等等在內的一眾在全球票房榜鼎沸的佳作,又再一次印證了新海誠強悍的票房號召力---
不過眾所周知,《天氣之子》在日本一面倒的成功並未延續到中國內地,就當這部創作在去年年底到來國內院線之後,它居然也僅僅獲得了不到3億的票房,只有3年前的《你的名字》的一半而已。
歸根結底,誠哥新作在國內的票房滑鐵盧離不開結局和《大魚海棠》的相似性。
後者是2016年上映的國產動漫,而在當年也曾憑藉「最具東方韻味」和「10多年匠心打造」等頭銜吸引了無數動漫迷的目光注視,也一度被視作為能夠媲美《大聖歸來》的存在。
然而可惜的是,這部國漫精品終究毀在結局:梁旋和張春導演10多年的心血結晶居然抵不過椿為了拯救心愛之人而毅然決然的選擇用整個世界來作為祭奠的毀三觀行動---
超41萬人打出豆瓣6.9的低分,你們會不會有點兒暴殄天物的感受?
《天氣之子》的結局也是相類似的,誠哥同樣設定了一場滅世的災難,也同樣安排了男女主角的情感和這場災難密切關聯。
原本只有讓陽菜消失才可拯救東京的厄運,但男主帆高依舊為了愛情而選擇放棄東京,並最終讓整個城市面臨到整整3年而且依舊在持續的洪水漫灌的侵蝕---
「選擇愛情,放棄拯救世界」,顯然這就是《天氣之子》和《大魚海棠》具有的結局共性,也正因為這個共通點,這部誠哥新作也就遭到了無數動漫迷的吐槽,並最終只能夠獲得豆瓣7.1的評分,與後者也沒相差多少了---
為什麼《天氣之子》會變成這樣?這是純屬偶然,還是說新海誠本身就是對《大魚海棠》的致敬呢?或者再進一步說,這部誠哥新作真有如此不堪嗎?它是被誤解了?還是真的就那麼的毀三觀了呢?
下面內容我將給出解答,當然答案並不是我的歪歪想,而是誠哥的官宣答案以及客觀實在的劇情邏輯的簡要分析---
《天氣之子》是去年的年度日本動畫,而就在它大獲票房成功之後也曾一度被推薦到奧斯卡參與最佳國際獎項的競逐(原最佳外語片大獎)。
也就是說甭管是商業利益,還是藝術口碑,事實上《天氣之子》都拿到了堪稱年度日漫大滿貫的成就,不過有意思的地方是,就在去年年底新海誠接受訪問的時候,他居然給我們道出了這樣一番說辭---
「我在日本的時候也看了《大魚海棠》,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還有,新作的部分分鏡我還是參考自這部中國動畫片呢」
就當上述說辭流傳到網際網路上後,國內動漫迷便炸開了鍋,似乎先前鬱結良久的疑惑也終於迎刃而解了:怪不得那麼像,原來新海誠就是在「抄襲《大魚海棠》」。
當然,哪怕誠哥已經明確說了只是部分分鏡借鑑了後者,但在不少國內動漫迷看來,《天氣之子》的結局走向鐵定也是抄襲而成,要不然不可能如此的辣眼睛---
對於上述評判,首先我承認所謂的「耳濡目染」的現象存在,也就是說即便新海誠只是坦言對分鏡的借鑑,但看過整部《大魚海棠》的他也很有可能會被結局牽著走,並最終採用相類似的理念給自家新作編排結局。
但與此同時我需要強調的是,像歸像,但新海誠還是在像的基礎上作出了不少的提升,而作為動漫迷的你我,可不能因為一個「像」字而一棍子的打死所有的可能性了。
事實上,新海誠已經將《大魚海棠》的毀三觀結局通過一個巧妙的設定給完完全全的扭轉過來了。而其中的關鍵就是這樣一句話:《大魚海棠》是自作孽,但《天氣之子》卻是迫不得已!
說白了,椿為了拯救鯤,可是擅自製作了一場驚濤駭浪並罔顧了族人的安危。而帆高所處的天氣動蕩卻是客觀存在的事情,與他和陽菜的愛情並無任何的關係---
再進一步說,《天氣之子》所關聯到的其實就是歷史有名的「電車難題」,它描繪了一輛火車正要衝向捆綁著5個人類的鐵軌,而作為列車長的你可以將列車變道,但軌道的另一側卻有著自己喜愛的異性。
現在問:你究竟應該如何是好?
如上道德問題長久以來困擾了無數人,包括倫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們均不能給出劃一的答案。甚至在對問題研究的過程中也催生出了道德相對主義、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契約論主義等等的學術理論用作解釋,足見此問題的艱巨乃至無解的可能性。
歸根結底,列車的行駛不是我們自己啟動的,而軌道兩邊的人也不是我們捆綁的。
那憑什麼就得是我們自己去承受這份譴責呢?而那些聲嘶力竭批判的人又究竟明白不明白所謂的「何不食肉糜」的道理呢?
如果他們面對著相類似的困境,難道他們可真能夠做得更好嗎?至少我是不會相信的!
好了,了解了上述內容相信各位也都能夠清楚《天氣之子》和《大魚海棠》的關係了。
雖然新海誠已經坦言過對後者的借鑑,而他們兩個的結局也確實有點兒相像,但僅此而已,這部誠哥新作是絕對沒有所謂的「辣眼睛」觀感的!
內容最後,希望各位能夠再度好好的品鑑這部新海誠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