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5日訊(通訊員 陳靜明)在長沙縣高橋鎮有一群「農民詩人」,他們在茶餘飯後喜歡吟詩作對,讓鄉村成為充滿詩意的「芳草地」。
在金橋家風家訓舞臺上,村民羅燦林自創的「忠魂奉慰殷殷血脈傳承古今俊拔人才出,道義擔當朗朗家風丕振仁善賢招德政來」讓人忍不住品讀。
羅燦林的這首《高橋老街明清勝景圖》表達了對家鄉的讚美。語言純樸、朗朗上口、情感真切。
錦繡東鄉碧水長,巍巍高橋氣勢磅。
百舸千舟相競渡,漁樵耕販各匆忙。
巷立七十二店鋪,街臨四十八茶莊。
驛站人熙涼亭憩,閣樓客滿酒茗香。
甘清泉湧明德井,道義匾懸慈善堂。
蜿蜒兩岸柳枝翠,縱橫田疇稻穀黃。
老叟悠然垂竹釣,孩童愜意放牛羊。
雋永描繪昔日景,久視漸入畫中央。
高橋老街明清時的勝景圖
董國安和周克儉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平日裡他們互贈自擬自寫的對聯,陶冶情趣。「數千年未絕輝煌文明之聲於世界,新時代更見騰飛巨龍傲立在中華」……他們將對聯張貼在大門兩旁,提升了美麗庭院的生活品味。
董國安、周克儉平日喜好琴棋書畫詩酒花。
董國安是一名鄉村醫生,他的妻子是一名退休教師。鄉鄰為感謝夫妻倆的照顧,特贈對聯一幅,「國手懸壺堪濟世,園丁樹蕙者斯馨。」
在周克儉夫婦八十大壽時,兒子自擬了一首七律感念父母的辛勞:「茗香萬裡越山艱,葉嫩枝枯雙雁還。銜絮哺雛白晝苦,翔雲扶翅夜雨寒。遙看群羽行陣列,喜覺新枝七彩翻。八十功名樂會聚,朝霞暖耀眾生喧。」
老黨員李漢權家的院子庭前,月季開得正豔。門前對聯「玉皇殿祥光映屋,金沙洲瑞氣臨門」是他創作、書寫的。李漢權從不打牌,通過寫對聯、畫畫、唱歌等來充實身心。「白水映亭人來車往揚盛世,石山沿路鳥語花香誦福音」「百官施策光禹甸,萬眾揮戈耀乾坤」「百官兩手描福地,萬眾一心繪藍天」「高仰維漢百錄添錦繡,橋連範林白石靚金橋」……一副副對聯為樸實平淡的生活增添亮色。
老黨員李漢權創作、書寫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