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14:00【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三季 11-25】

2020-12-25 騰訊網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正式開啟,在這一季,我們跟隨二十五件文明的物證,進入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11-15集分集預告

11

昭陵六駿

《如果國寶會說話》:奔騰的紀念碑

白蹄烏馬身純黑,四蹄如雪;特勒驃馬身黃,夾雜白點,嘴微黑;颯露紫,馬身紫色;青騅,馬身蒼白雜色;什伐赤,馬身純紅;拳毛騧,馬身黃色,毛捲曲;這六匹戰馬的名字來自突厥語。

戰馬的主人——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昔日最親密的夥伴,令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繪圖雕刻六馬,希望寶馬與自己千古相伴。圖稿,浮雕,石碑,捲軸,藝術的意志超越了材質和媒介。鬥轉星移,昭陵六駿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在時間的軌道上向前奔跑。

12

水晶綴十字鐵刀

《如果國寶會說話》:又見唐刀

這把竇繳墓出土的唐刀,卻是中國境內迄今出土唯一完整的唐刀。這是因為,唐代不允許私藏武器,所以,也不見武器隨葬。

13

回洛倉刻銘磚

《如果國寶會說話》: 天下糧倉

隋唐糧倉布局龐大,設計科學。每一粒米都有來處和去處。四級十二位經手人的姓名、倉窖位置、糧食品種、儲存的日期、總數量和分別的來源,全都刻在一塊磚上,封存在大地之下。待到取糧食時,取出核查,而後廢棄。

深埋地下的糧倉、收儲轉運系統,奠定了都城安定、國家運行的基礎,支撐起地上那一片繁華。

14

黃河鐵牛

《如果國寶會說話》:穿越時空的基建

開元十二載,一項基礎設施作為國家戰略上馬,這就是黃河鐵牛,它們作為橋樁,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為了鑄造這些鐵牛,消耗了當年國家鐵產量的五分之四。它們結合了力學、道路工程學原理,運用靈活且穩固的結構,抵抗著黃河水浪巨大的衝擊力,安全使用了五百年,也成就世界橋梁史上的一段傳奇。

15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如果國寶會說話》:時間之門

公元781年2月4日,禮拜天,京師長安義寧坊裡,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座教堂——大秦寺院內,立起一座石碑。碑首中國傳統的螭龍之間,刻有基督教的標誌十字架,百合花和飛雲,在兩側環繞烘託。十字架之下,以楷書題寫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16-20集分集預告

16

阿斯塔那俑與文書

《如果國寶會說話》:摺疊時空

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閉館後的奇妙一夜。觀眾離去後,唐代阿斯塔那俑粉墨登場:文官郭錄事打開了摺疊時空,回到初唐時期的西州高昌縣,再現曹二郎和李三之間的一樁經濟糾紛。「吃瓜」群眾高調圍觀。

這場獨幕劇,劇本正來自《唐西州高昌縣上安西都護府牒稿為錄上訊問曹祿山訴李紹謹兩造辯辭事》的吐魯番出土文書中,文書因墓葬於氣候乾燥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得以留存至今,我們才得以重啟那千年之前初唐西域活靈活現的市井百態。

17

唐三彩駱駝載樂陶俑

《如果國寶會說話》:樂舞大唐春

三彩載樂駱駝俑,1959年出土於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是一件唐三彩陶俑的精品之作。

這隻駱駝仰天,張著嘴,舌尖向上彎曲,好像因為發聲而顫動,似在鳴唱。駝峰上架著平臺,方寸之間託起一支微縮的八人樂團,鬚眉欲活,駝背成為流動的舞臺。駱駝從西域一路跋涉,馱來美酒和寶石,也馱來樂器、旋律和流行的音浪。華彩絢麗的宮廷燕樂、技藝傾城的異域音樂家、衣袂飄飛的霓裳羽衣曲、如春天般恣意縱情的狂歡,或許才符合我們對唐朝的想像。

18

銀鎏金龜負「論語玉燭」酒籌筒

《如果國寶會說話》:將進酒

龜負論語玉燭酒籌,出土於鎮江丁卯橋,是唐代金銀器的絕唱。酒籌,是一種酒桌遊戲,人們抽籤喝酒,用來增進氣氛。而龜負論語玉燭酒籌,因為加入了《論語》裡的篇章,更顯得可愛有趣。

唐代詩仙李白以好飲著稱,不妨大膽想像,他那著名的《將進酒》創作過程中,也少不了一副相似的酒籌,助興詠出一段萬古愁。

19

長沙窯青釉褐彩詩詞壺

《如果國寶會說話》:一別行千裡

地層如同一座沙漏,計算著朝代的次序,卻淹沒了仿佛無足輕重的數據。可誰有資格稱量輕重?在每個具體的心靈裡,愛可以重於泰山。當一切歸於塵土,怎樣證明普通人曾經愛過?所幸我們有長沙窯詩詞壺,它們成為唐代瓷器的「外銷爆款」絲毫不難理解——壺身上那些詩詞,無論幽思的,熾熱的,記錄下的都是一個時代的日常脈動,與情義無價。

20

阿斯塔那伏羲女媧圖

《如果國寶會說話》:化生萬物

從1959年開始,阿斯塔納古墓群陸續出土了一百多幅形制相似的伏羲女媧圖,時間大致為公元6世紀到公元8世紀。它們圖像質地或絹或麻,呈上寬下窄的倒梯形,或被張掛於墓頂,或覆蓋於棺上。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通過星空對天象徵性的模擬,幽深黑暗的墓室化為墓主永生樂居的光明宇宙。

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下身呈蛇尾狀,以螺旋結構盤旋相纏,象徵著生存和對繁衍的渴求。伏羲女媧,傳說中的人類始祖,是古中國人想像中,自己的來處。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21-25集分集預告

21

鎏金鐵芯銅龍

《如果國寶會說話》: 龍行在唐

鎏金鐵芯銅龍,外表鎏金、銅內包鐵,是唐代龍形藝術品的扛鼎之作。

其實,龍作為一種瑞獸,其形象不僅流行在唐代。成書於西周初年的《周易》,將龍形容為「配於天」的神物。龍雖變化多端,但守時守信,不失本形,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採物畢存,文而能達。這便是龍的剛健之德,君子應效法。關於龍,我們似乎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22

唐彩繪十二生肖俑

《如果國寶會說話》:十二生肖

從春秋時期起,十二生肖就存在於中國人生活的分分秒秒。它們是時間之神,掌管十二個時辰,從鼠到豬,十二種動物循環登場。而在唐代,十二生肖的守護還延續到另一個世界。唐人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官員在離世後,墓中一定要有十二生肖俑。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十二生肖俑,身是人形,頭部依舊保持動物形,而神情肅穆。它們生存於時間的神域,也佇立於世間的朝堂。

23

鑲金獸首瑪瑙杯

《如果國寶會說話》: 奢華之光

鑲金獸首瑪瑙杯,1970年10月5日出土於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上。一同出土的文物多達1000多件,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唐代窖藏。

瑪瑙是一種膠質礦物,經過匠人的琢磨,被做成了杯子。這種杯子被稱為「來通」。精美的紋飾,精湛的工藝,太陽般的黃金,月光般的白銀和充滿異域風情的舶來品,輝映了中國歷史上最耀眼的時代。

24

法門寺地宮茶具

《如果國寶會說話》:不如吃茶

1987年,法門寺佛塔因地震倒塌,傳說中的地宮意外顯形。

唐代帝王曾六次迎奉佛指舍利,唐僖宗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將數千珍寶一起封入地宮,他希望以此求得佛祖保佑大唐。珍寶中有一套茶具,它是中國目前所知時間最早、保存最完整、等級最高的成套茶具,代表了唐代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25

敦煌經變畫

《如果國寶會說話》:出塵入畫

每一次朝陽穿過塵埃,照亮⽯窟清冷的牆壁,來⾃唐朝的⾊彩就甦醒了。

敦煌唐代經變畫常常借鑑中原的名家樣式,用莊嚴飽滿的大幅畫面渲染佛經故事。俗世⽣活的斑斕與信仰世界的疊加,⽣成極樂幻境。

塵中生幻景,此間舞霓裳。經變畫⾥的極樂世界,如同唐⼈打造的精神入⼝。唐人佛國之夢的彼岸,卻是我們回訪故國的⼤⻔。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

紀錄頻道CCTV-9

今日14:00起

敬請期待

看網絡正片 來央視頻

相關焦點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隆重推出 豆瓣評分高達到9.4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被譽為文化類紀錄片佳作的《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了。該片榮獲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等國內外各類獎項,豆瓣評分高達到9.4。《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集中展示了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詩的紀錄,紀錄的詩
    《如果國寶會說話》從遠古而來,走過龍飛鳳舞,穿越彩陶青銅,終於來到魏晉隋唐。筆墨紙硯都已備好,書聖王羲之酒至微醺,提筆寫下《蘭亭序》;詩仙李白酣暢淋漓,開口詠出《將進酒》。
  • 如果國寶會說話:喲喲~切克鬧!
    它就是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選擇在這一天開播,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翩若驚鴻的《洛神賦圖》、魏晉的「朋友圈」《蘭亭序》神龍本、風隨心動的敦煌飛天……節目一開播,網友們就激動地刷起了密密麻麻的彈幕,「還是熟悉的味道」「可愛賣萌的國寶又回來了」。
  • 兩位吐魯番出土文物大咖《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C位出道!
    點擊播放 GIF 0.3M6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正式開播新疆兩件(組)文物寶貝亮相這兩件(組)寶貝分別是從《阿斯塔那俑與文書》和《阿斯塔那伏羲女媧圖》精選而出三圖分別為:《彩繪騎馬俑》《彩繪泥塑文官坐俑》《彩繪騎馬俑》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
  • 《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100件國寶,這個博物館有30件展品
    如果你對《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文物念念不忘,不妨親身前往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一睹文物們在現實世界裡的「音容笑貌」。若想探訪老北京文化,首都博物館是首選。但想要看到國內的「重量級」國寶,還得是國博。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入口在天安門斜對面,出口則正對人民大會堂。
  • 《冷歷史會說話第三季——蓉城民俗志》11月27日上線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2日訊(蔣娜)「擺一盤龍門陣,聽一迴風俗事。」11月27日起,四川新聞網歷史文化類原創音頻節目《冷歷史會說話第三季:蓉城民俗志》正式在喜馬拉雅上線,邀您一起聆聽成都聲音,閒談民風趣俗。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在即,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寶印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6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據悉,該節目第三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帶著27件國之瑰寶,將繼續與寶萌們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國寶背後的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焦翊丹報導「從清朝乾隆年間用於觀測天體運行的國寶金嵌珍珠天球儀,到如今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從古至今,中國人從未停止對這片廣袤星空的仰望和探索。」12月6日晚20:30,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與觀眾如約相見。
  • 《國家寶藏》第三季即將開播 靳東化身鄭和演繹國寶故事
    《國家寶藏》第三季即將開播 靳東化身鄭和演繹國寶故事 2020-12-05 19:07:04參與互動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12月6日(本周日)20:3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央視綜藝頻道
  • 《國家寶藏》第三季即將開播,靳東化身鄭和演繹國寶故事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12月6日(本周日)20:3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正式首播。首期節目將讓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開口說話」,共同解讀歷史密碼。
  • ...第三季開播在即 三星堆博物館等25家博物館(院)接力傳遞國寶印信
    12月6日,《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日前,節目組特別設計的「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引來不少關注。儀式中,包括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內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
  • 《國家寶藏》第三季明日開播,要上節目的國寶你猜中了幾個?
    《國家寶藏》第三季明日開播,要上節目的國寶你猜中了幾個?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同一枚「國寶印信」,延續上下求索的創新勇氣,承接尋理求知的文脈傳承!從《國家寶藏》第一季到第三季,寒來暑往,春華秋實,故宮博物院始終相伴。連宣傳片都如此驚豔,相信節目會更加精彩。
  • 六億閱讀量,國寶點燃青年一代文化身份認同感
    符合網絡審美的創新表達,將國寶的魅力「推」到大眾面前。(均資料照片)製圖:李潔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前不久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輪播放。紀錄片口碑再創佳績:在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嗶哩嗶哩網與豆瓣網上分別獲得了9.9和9.5的超高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六億。
  • 電視節目表(2014年11月14日)
    11.35 交易現場  11.45 公主嫁到  12.40 宣傳易  12.45 交易現場  13.00 午間新聞  13.15 瞬間看地球  13.20 左右紅藍綠  13.25 都市閒情  14.10 宣傳易  14.15 今日VIP及交易現場
  • 《國家寶藏》第三季12月6日開播 靳東、張子楓化身國寶守護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自2017年第一季,《國家寶藏》憑藉對國寶前世今生的創新演繹和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備受觀眾喜愛,引發收視熱潮。
  • 《國家寶藏》第三季來了!看我們用多種語言為國寶「代言」
    闊別兩年《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播出了!《國家寶藏》第三季探尋九座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攜手新一輪國寶守護人為觀眾講述27件國寶的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形成及其對世界的貢獻。為國寶「代言」的,可不僅只有國寶守護人們。
  • 《怪物彈珠》動畫第三季即將播出!
    《怪物彈珠》動畫第三季即將於11月24日(周六)起於優酷平臺正式開播啦!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今晚首播:三星堆國寶入選
    青銅縱目面具金杖一號青銅神樹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不用打飛的奔赴全國各地,12月6日開播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攜手包括三星堆在內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
  • 現在年輕人流行「追國寶」?大熱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這檔由央視傾力營造的節目,以「明星+國寶」的創新表現形式,可以說早在三年前就開啟了「明星帶貨」的熱潮,將那些沉睡在博物館中的國寶文物,帶到了時代的聚光燈下。水井坊再度回歸,攜手《國家寶藏》續「CP」情誼近日,《國家寶藏》第三季即將強勢回歸的消息正式「官宣」,作為第一季節目冠名贊助商的水井坊,也將再度攜手《國家寶藏》節目與九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