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大院中的耕讀文化

2020-12-17 大道知行知行堂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

在許多大院和古舊住宅的匾額上,很容易見到「耕讀傳家」這四個字。「耕讀傳家」指的是既學做人,又學謀生。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耕讀傳家」可謂深入民心,成為中國農耕社會的一種生活境界和美好嚮往。

在山西的古宅大院中,處處可皆有耕讀文化。在聞名遐邇的王家大院宅院,匾額楹聯構成了一道底蘊深厚的「風景線」,駐足品味,令人叫絕。其書寫,有行書,有隸書,有篆體,有章草;其造型,有竹型聯、秋葉額、書卷額、摺扇額;其內容,或頌德,或言志,或垂教。在整個大院裡,凡廳堂必有楹聯,凡門戶必有匾額。它們詩書氣華,無一雷同,字數寥寥,意境悠遠。不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氣,還賦予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韻。「養正書塾」的楹聯,說明讀書讓人修養正道:

染成綠萼初華,好覺暗香入畫;

偶得古人精冊,較勝春風在庭。

而另一則楹聯旨在教育後代要讀書明理:

萬卷詩書,四時苦讀一朝悟;

十年寒窗,三鼓燈火五更明。

桂馨書院西月洞門的對聯:

簏簌風敲三徑竹;

玲瓏月照一床書。

這些對聯集中說明了讀書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讀書可以使人更開闊視野,提升境界。

渠家大院東統樓上有一副短聯:

慎言語,節飲食;

蓄道德,能文章。

意思是:說話要謹慎,飲食要節制;要樹立高潔的行為準則,要能寫出以文載道的傳世文章。

牌樓院影壁東側有一聯:

五畝宅於此間少得佳趣;

萬卷書亦足以暢敘幽情。

抒發了主人雖然身居有限之地,卻有很多樂趣,萬卷詩書陪伴,心懷天地、博古通今的自足自樂心態。

李花染素宜人院;

家學催紅大宅門。

李家大院的主人李道升十分注重教育。他慷慨捐贈銀五百兩,在高村廟建成育嬰堂,又捐銀千兩,以資興辦縣立高等小學校。本村國民學校經費緊張,再次資助銀三十兩。李道升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潛心修身養性。

李家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人人尊師重教。每年冬至這一天,李家的男主人都會特意宴請教書先生,家庭主婦都要穿上褶裙、帶上求學子弟向教書先生行禮。李家教育後輩讀經書不讀死書,要活學活用。大院的一塊影壁上磚雕的「司馬光砸缸」圖,就是一種靈活的教育形式。在影壁的兩邊有一副對聯:

擁林千頃,眼底蒼浪方悟種德若種樹;

存書萬卷,筆下瀚海才知作文即作人。

意思是:當你擁有了千頃森林,看著那樹濤滾滾才能領悟到做善事就如種樹一樣,積善成德,才有好的回報。當你存書萬卷,寫下大量文章之後才知道做人就跟做文章一樣,要從小事做起,方成大器。看到這裡,讓人想起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名句。

走進常家莊園,點綴在各個院落和兩大建築群中的八十多個堂第的楹聯匾額,令人駐足,久久回味,常家晉商儒商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啟第正廊由清吳士鑑書寫的對聯:

乃有秘書,博覽典雅;

皓爾太素,棲峙淵深。

雍和堂大門聯:

浩溥旁通詩書上不許儉;

雍容儒養衣食邊只要勤。

二門匾聯:

墨畫數槿竹半床千古業;

片石四時花香薰一架書。

養和堂大門聯:

庭有餘香,謝草鄭蘭燕桂樹;

家無別況,唐詩晉字漢文章。

二門聯:

書中有書,盡看書不如無書;

禮外無禮,唯守禮是為有禮。

偏院二門聯:

紹祖宗一脈克勤克儉;

教子孫兩事唯讀唯耕。

這些對聯無不圍繞「克勤克儉」「唯讀唯耕」的主題。

張家大院是太嶽腹地保存較完整的深宅大院,是一個集習武從文、務農經商、出仕為官於一體的官宦富庶家族,百餘年間,從大院走出大學士、舉人、秀才、廩貢十餘人,有「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美譽。張家大院門側楹聯:

泰而不驕,正乎內外厚德載物;

勤且尚儉,永自春秋書劍傳家。

這是張氏家族的治家準則。

萬卷藏書宜子弟;

諸峰羅列似兒孫。

曹家大院整個建築呈「壽」字型,這也是主人在建造時的創意,意思是多壽、多福、多子,所以也叫「三多堂」。其中三多堂東院大門聯:

忠孝兩字傳家國;

讀書萬卷教子孫。

中院樓門聯:

閒來登山臨水,何其趣也;

靜以讀書評畫,不亦樂乎。

曹家以詩書繼世、忠孝傳家的良好家風縱橫商界三百年,曹三喜、曹培義、曹培德一直秉承著曹家勤儉持家、謹慎從商、戒菸戒賭、忠孝家國的家規家訓。

呂家東院的「三元圖」,雕刻的是三位潛心苦讀的學子盼望金榜題名的情形,上面題有「碧桐茂蔚蔭高軒,又見凌晨喜鵲喧,借問仙禽何所報,禎祥早已兆三元」的詩句,充分表達出宅院主人盼望子弟成才高中的願望。西院的照壁上刻有對聯:

荊樹開花兄弟樂;

書田無稅子孫耕。

作為大院主人教育子孫,讀書做人的座右銘。

呂家大院門楣上的「耕讀傳家」既是呂氏的家訓,又是農耕文明社會裡的文化理想。呂家大院以經商起家,但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其中「大夫及第」「進士」「篤志詩書」等牌匾和「報喜三元圖」即可窺其一斑。

「雅言不外詩書禮,家教無非孝悌慈」。「耕讀」是傳家的根本。而充滿智慧的詩書禮傳統文化典籍,教育著一代又一代人齊家治國平天下。人類積累下來的寶貴知識財富,正是通過讀書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馬軍),原文有修改,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藍家大院一座古宅的百年守望
    白牆黛瓦馬頭牆,仿佛宣紙上的一點墨色,散發被時光浸潤過的滄桑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是藍家大院留給我的初印象。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流淌著水墨清香,靜謐而悠遠。綠水青山蔚藍天,還未走近,已從樹影斑駁中瞥見高聳的馬頭牆,在藍天的映襯下,古韻悠然。仰望,大院外牆為磚石混合修砌,牆面以石灰抹面。
  • 山西省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常家大院自駕遊
    第二天,早上從平遙出發沿108過道前往祁縣縣城東北10公裡的喬家大院。下午可繼續沿108國道行車到達晉中榆次區東20公裡東陽鎮車輞村去參觀常家大院,參觀完後返回太原。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距太原約90公裡,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農民王實從老家山西太原遷居到靜升鎮後,從一個小小的豆腐坊開始,由農及商,由商至官。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耗時300多年創立了龐大的商業王國,先後建成了在晉商宅院裡首屈一指的王家大院。
  • 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
    平遙古城 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 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後在吉林省銀行任幫辦經理,九一八事變後將軍閥張作相存在銀行的50萬銀元據為己有,才建成今日的王百川大院。王百川大院始建於民國二十一年,由源和德作坊馬青山包工建設,兩年後建成。整個建築佔地2400平方米,四周有青磚圍牆。大院為青磚瓦木結構的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左右對稱。門前有左右兩座石獅子,旁邊立著「吉林省文化保護單位」的石碑。
  • 耕讀傳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耕讀傳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眾所周知,孔子所傳正統的儒家觀念,其實是賤視農藝工商這種體力勞動的。在《論語·子路》中,孔子曾經為難過想要「學稼」「學圃」的門下弟子樊遲,並因此發表了一通「焉用稼?」的高論。《論語·衛靈公》也說:「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 驚現神秘瓷磚→群青色的宇宙空間→日本京都古宅
    驚現神秘瓷磚→群青色的宇宙空間→日本京都古宅撿大漏,夢寐以求?群青色的空間,星雲舒展,清澈的夜空中,星星閃耀著白光,日本京都古宅拆除時,驚奇地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古宅的名字—田中邸。設計者是,大正年間到昭和初期的著名建築家,藤井厚二。
  • 費縣百年曹家大院的秘密!
    餘店子村,位於費縣新莊鎮東部,嵐濟公路南側,這個村莊在四裡八鄉還是很有名氣的,一是村裡有兩棵唐槐,二是幾輩崖傳說中,東海龍王委託車夫給幾輩崖山上的神仙送信,車夫曾經在餘店子寄存過海魚。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曹家大院,這座建於清末的院落,還隱藏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秘密。
  • 有歷史、有文化、有顏值!溫州這些村,等你來打卡~
    矴步頭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內有謝氏廣昌古民居、矴步老街、古門牌等古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素有「雁齒矴步、廣昌大厝」的美譽。矴步頭村集古街、古宅、古矴步之美,致力於打造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生態旅遊村。
  • 10.16電影《82號古宅》「焚情版」海報來襲!
    在這個紅衰翠減的初秋時節,電影《82號古宅》將為你再添陣陣涼意,通過驚悚的視覺傳達及毛骨悚然的場景來戳起每個觀影者內心深處的恐怖神經。電影《82號古宅》是一部以「古宅」為故事載體的驚悚片,為喧囂中帶有陰森的老宅再添神秘色彩。
  • 班家耕讀小鎮,濮陽打造的一個美麗鄉村景區,雖然小眾但是很精美
    不過呢,在河南這塊中原大地上,也有一個小鎮,號稱「中原小烏鎮」,這就是位於濮陽市的班家耕讀小鎮。秋天的小鎮所以小鎮是以傳統耕讀文化為主線,以濮清南水系,桑葚文化園,耕讀楹聯長廊,民俗美食街為依託,把讀書與勞動,學習與遊樂相結合而建造的,傳承了耕讀文化與記憶鄉土民情。
  • 星陽村「耕讀傳家」 數百年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耕讀為重,忠孝傳家    翻開厚厚的陳氏宗譜,裡面記載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名人大家。「幾百年來陳氏家族中受誥封的有10餘人;國學生、庠生、貢生等60餘人。近代子孫外出經商、求學,又出了許多名揚天下的實業家、藝術家、教授、學者等。
  • 實拍山西平遙古城馬家大院:比喬家大院大的多,裡面還有地下金庫
    在山西,大院文化及其豐富,除了家喻戶曉的喬家大院,還有號稱「晉商文化博物館」的渠家大院,號稱長治「顯赫家族」的申家大院,號稱「三晉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以及號稱「中國第一儒商舊居」的常家莊園,今天來介紹一下平遙「第一大宅」——馬家大院。
  • 做地主當如這三人,看看他們的莊園,比5A的喬家大院還奢華
    喜歡旅遊的朋友都知道,皇帝的住的地方是金碧輝煌,那是因為整個天下都是它的,府公王侯住的是厚宅大院,因為他們富甲一方。但是在我國還有一些有錢的地方,顯貴把自己的家園打造成了小宮廷,規模和奢華甚至於僅次於皇宮,這就是我國的三大莊園——牟氏莊園、康百萬莊園和劉氏莊園。
  • 靈異小說:山林精怪,古宅鬼魂,為何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會出現傳說
    也似乎在所有人的心中,那一些山林中總會存在著讓人類不為人知的一面。而每當我們談起古宅,說起深山老林,一切的恐怖氛圍就這樣營造出來了,那麼為何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總會傳出那些鬼怪傳說呢?我們先來談論一下為什麼山林之中的精怪問題。說起深山老林,大家總是能想到一些的負面色彩,什麼沒有光芒,昏暗啊,都不足以形容深山老林的恐怖之處。
  • 耕讀藝苑|慶陽布貼畫:絢爛多彩的布藝
    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為豐富生活,創造出許多優秀的民間藝術,來耕讀藝苑,今日暢聊慶陽的布貼畫。藝苑君對家鄉布貼畫最初的記憶是小時候身上穿的帶有布貼畫的馬甲,背上有一個胖乎乎的娃娃,很是生動。那是藝苑君外婆做的,說那是剪紙上的抓髻娃娃,可以保護我。說來也怪,每次穿上它就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被哆啦A夢保護的大熊一樣,什麼都不怕了。
  • 西寧華德·北城大院盛大開業
    2019年12月28日,西寧華德·北城大院盛大開業。華德·北城大院社區商業位於西寧市城北區朝陽西路華德·朝陽綠洲家園負一層,與民惠城隔街相望,西靠朝陽西路,與區政府對望,總建築面積2.3萬多平米。其打造的街區商業以融合生活體驗、潮流文化、藝術薰陶為主題,為朝陽片區創造全新消費體驗的購物空間,同時標誌著西寧首家社區鄰裡中心的誕生。在品牌方面,北城大院陸續引進了青徽超市、八囍品質自助、無印良品、美麗達、戀惠優品、覓鍋等品牌。業態攬括餐飲、服飾、美妝、護理、超市、百貨、兒童服飾、兒童娛樂等。
  •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恬然自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美篇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條家訓,我們並不陌生,往上推三代,幾乎是中國每個家族共同的家訓、族訓。家是最小國,以小看大,便不難想像「耕讀文化」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了。《曾國藩家書(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久居鄉間,將一切規模立定,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曾國藩家書中也體現了其根深蒂固的「耕讀傳家」思想。
  • 西街口有一座古宅,是文天祥後裔的住所,至今有200多年歷史!
    悠悠古宅西街既為老街,自然少不了一些百年古宅。至今,在西街的古宅中,仍保存得較為完好的便有一座,它名為「其興」。儘管古宅已走過200多年,但它的廊柱、門窗、推籠門以及屏風都保存得比較完好,在歷經歲月的洗禮後,仍蘊藏著悠悠古韻,散發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