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身邊的紅人「安德海」,為何被殺害?而殺害他的人又是誰呢?

2021-01-08 濱哥說事兒

大太監安德海,是被何人害死的呢?為什麼會死於非命呢?

一提起安德海,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安德海可算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了,慈禧太后擁攔著大權,隻手遮天的人物,能夠得到慈禧的恩寵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了。那麼就是這樣讓慈禧太后恩寵的人,為何會被殺害呢?又是誰敢殺害慈禧身邊的紅人呢?讓後我們深入的了解一下事情的真實原因吧!

宦官在政治之事上不能參與政治議論,古往今來就吸取了很多關於宦官的教訓,清朝進入中原開始,就吸取了前朝的專政,對於太監不得有幹擾政治的事情,同時給太監規定了很多規定。在順治是十年的時候,就頒布了詔書,詔書對太監有著明確規定。規定頒布後,若是有違反的太監,都將要收到刑法。不過即使有著這樣的規定,有些太監仗著恩寵,不把規定放在眼裡,私自出宮出京城。

像是有頭腦低調點的事情就過去了,高調過頭的就很容易出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安德海是怎樣高調做的事情,卻遭遇了什麼樣的悲劇人生。

清朝手握大權的女人是誰?那就是將同治帝,光緒帝掌握與手心的慈禧,她的獨裁專制,讓人感到害怕。

慈禧太后寵愛的大太監我們不光會想到安德海,還會想到李蓮英,但是安德海的人生卻沒有李蓮英的人生安享。不過在李蓮英之前,皇上最寵愛安德海。

安德海十歲進宮,機靈聰明的他得到慈禧的恩寵,留在了慈禧身邊,後來幫助慈禧,剷除朝中大臣,掌握真正的政權,因此慈禧更加喜愛他。

有次,安德海想要出京城遊玩,想要在此同時順便收收禮。於是便多次找到慈禧太后請命,以同治帝結婚為理由想要申請出宮。

最後慈禧太后同意他出京城,去給同治帝辦理結婚所需要的東西。但因為清朝名門規定太監不得隨意出宮,擅自出宮者殺無赦。

安德海當時的級別只是六品,還不夠級別。雖然慈禧同意他出京城也是口頭答應,而沒有明著下命令。

正是這樣,安德海靠著慈禧太后對自己的喜愛,所以出城的路上為所欲為,囂張跋扈,認為自己是慈禧身邊的紅人,所以過分自我了。安德海自稱自己是欽差,但是朝廷沒有頒布公文,沿路的官員心存懷疑,但沒有一個敢講出口。因為畢竟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都害怕自己的腦袋不保啊!

安德海就這樣一路招搖撞騙到了山東,卻萬萬沒想到栽到了丁寶楨的手裡,丁寶楨早就有所耳聞安德海的一系列行為,所以就對安德海立即出手了。也正是安德海自己送上了人頭,丁寶楨抓住他沒有正式的公文,將安德海擒拿問罪。

安德海還得意忘形的說著是奉了太后的命令,丁寶楨才不吃他這一套,只認公文,不管你是誰,沒有公文就伏誅,誰都不能救得了你!

就這樣安德海被伏誅砍掉了腦袋,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後,雖然痛恨丁寶楨的所作所為,但是丁寶楨也沒做錯什麼只是按律法行事。

對於安德海的下場,大家有沒有對他的下場感到惋惜呢?或者他又是罪有應得呢?

相關焦點

  • 丁寶楨為何敢殺慈禧跟前紅人安德海?之後他的結局又是如何?
    在慈禧的一生中,共捧紅過兩個太監,一個是陪伴了慈禧53年的大太監李蓮英,而另一個就是在「辛酉政變」中,為慈禧奪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安德海,也就是在這場政變之後,安德海成為了慈禧身邊的紅人,他的身份也由一個普通太監一躍成為了宮中的總管大太監。
  • 那個殺了慈禧身邊當紅太監安德海的官員丁寶楨後來怎麼樣了?
    提起慈禧,你的腦海中可能立即閃現出一個霸道強權又很有心機手段的太后形象。別說是朝中大臣了,就是皇帝也不得不忌憚慈禧幾分,因為慈禧的權力已經大到可以操控皇帝、獨攬大權了。俗話說得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慈禧成為太后後,她身邊就連太監都成了當朝紅人,連朝臣都要忌憚幾分。
  • 現實版韋小寶,擺宴娶妻的太監,慈禧身邊的紅人,出宮5天就被殺
    深得慈禧太后寵愛的安德海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奉旨"出宮採辦,"欽差大臣"的活還沒有幹滿五天就被丁寶楨給斬了。提到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大太監李蓮英,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在服侍慈禧太后。雖然李蓮英在21歲的時候經受大總管,但是當時他並不是慈禧身邊最受寵的,安德海才是。安德海九歲淨身進宮,一開始就在鹹豐帝身邊當差,因為辦事機靈,富有機謀,很快得到鹹豐和慈禧的喜愛。1861年,在承德行宮,鹹豐病逝,遺詔遵循立大皇子載淳繼位,同時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用於輔佐。
  • 山東巡撫丁寶楨為何敢殺慈禧寵臣安德海?
    丁寶楨不過是山東巡撫,為何他敢動慈禧寵臣安德海呢?安德海在慈禧手下做太監總管時,可是一個如日中天的小白臉,依仗自己幫過慈禧奪權,又深得慈禧歡心,他不但敢穿皇帝龍袍在遊逛後花園,還敢手持玉如意玩耍。這一個舉動就讓恭親王這個小叔子感覺顏面受挫,對安德海充滿懷恨之心。按照大清律法,為了防止宦官得權,太監是不能出省的,即便是出京城,都要有非常嚴格的審批手續。但是安德海這個人年輕氣盛,憑藉著慈禧對他的寵信便目中無人,不顧律法,竟然前往山東。
  • 從慈禧身邊大紅人到屍骨無存,安德海之死讓李蓮英牢牢記住一個字
    到了清代,總結明朝歷史經驗,嚴防太監專權幹政,自順治至鹹豐二百年間,可以說基本上杜絕了宦官幹政,這是非常難得的,不過到了同治、光緒年間,因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她身邊的大太監難免恃寵驕縱,安德海、李蓮英等媚上欺下、漸漸形成風氣。光緒十五年,慈禧居然讓李蓮英隨著醇親王奕譞赴煙臺檢閱海軍,嚴重違反祖制,也成為了晚清歷史上的一個大大的汙點。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安德海作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山東巡撫丁寶楨要想擅自處死他還是需要勇氣的,不過,真正要處死安德海的,並非丁寶楨,而是東太后慈安,有了東太后的首肯,丁寶楨才會放手在山東將安德海就地處決。作為慈禧太后身邊備受寵信的大紅人,安德海卻居功自傲,恃寵而驕,雖然只是六品的藍翎太監,竟然連小皇帝載淳、恭親王奕訢等朝中大臣都不放在眼裡。安德海還搬弄是非,挑撥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關係,令同治帝經常被母后訓斥。安德海目無皇帝,胡作非為,已經到了令同治皇帝忍無可忍的地步。
  • 從太監安德海之死,看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的政治博弈
    安德海是西太后慈禧的身邊紅人和貼心太監,他出身於社會最底層,沒有什麼文化,也不大識字,缺乏教養,但他頭腦靈活,辦事機靈,又伶牙俐齒,善於逢迎,尤其是他能與慈禧閒聊,並不讓其厭煩。據野史記載,鹹豐帝在熱河死後,被肅順等人軟禁的慈禧故意斥責安德海,以將其流放北京的名義給恭親王送密信,從而得到慈禧的喜愛,並成為其心腹。
  • 安德海這類御前太監為何深得寵信而又必然被處決?
    我想說的,丁寶楨敢殺慈禧身邊的紅人,他只是一介巡護,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而他做了這件事情,歸根到底,肯定是慈禧太后又迫不得已的原因,而下令斬殺的他。而至於什麼前門接旨,只不過是慈禧太后掩人耳目的一個手段罷了。就像當初呂后殺韓信一樣,背後撐腰的肯定是劉邦。
  • 丁寶楨處決安德海,慈禧為何沒報復他?要怪只能怪安德海太作了
    可是,丁寶楨並沒有因此受到慈禧的報復,也沒有因此獲罪,而且還因為斬殺安德海,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讚許,聲望一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並駕齊驅。將慈禧身邊大紅人處決還能無恙,主要的原因在於安德海得罪不該得罪的人與慈禧太后的「聖明」。
  • 慈禧死後李蓮英又活了三年,沒了靠山他的日子過得怎麼樣呢?
    安德海比李蓮英更先受到慈禧的信任和喜愛,不過安德海作為太監過多的參與政治同時還依仗慈禧的威勢囂張跋扈,引起了朝臣的反感,所以慈禧都保不住安德海,最終25歲的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所斬殺。安德海死後李蓮英順利上位,取代了安德海成為了慈禧身邊第一紅人,李蓮英獲得慈禧的喜愛和重用後,他吸取了前輩安德海的教訓,他不敢過多的參與政治,更不敢隨意得罪朝臣。
  • 丁寶楨殺了慈禧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為什麼慈禧沒有選擇報復呢?
    (影視劇中的安德海)安德海還協助慈禧解除了恭親王奕訢的權力,由此越發得到慈禧的信任,太監本來就是無根之人,但得寵的安德海仍然大張旗鼓的迎娶了京城名伶馬賽花為妻。太監服務於皇室,幹好本職就行,非經差遣絕不能擅出皇城,這是鐵的皇家制度,可是,當時正當得到慈禧盛寵的安德海,在宮中或許是憋壞了想出去透透氣,竟然在同治八年(1869年)以同治帝即將大婚之機,再三請求慈禧派他出宮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慈禧也想這等事非親信之人辦不可,就是就準了安德海請求,就這樣,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擅出宮禁的祖制於不顧,帶領著一班隨從,前呼後擁地出京了。
  • 誅殺安德海,丁寶楨為什麼敢在慈禧太后頭上動土呢?
    山東巡撫丁寶楨如實具奏,參劾安德海。樓船在山東臨清南灣起岸後,安德海一行改乘車輿,大搖大擺直奔泰山而來,於八月初二抵達泰安。丁寶楨即令總兵王正率部緝拿安德海,星夜解送濟南。丁寶楨親自審訊。,安德海有恃無恐,咆哮公堂,並口出狂言:「奉皇太后命,誰敢犯者,徒自尋死耳。」
  • 安德海被下旨而救但還是被丁寶楨給殺了,事後丁寶楨下場如何?
    如果說起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有很多人都會想起李蓮英的名字,其實除了這個人之外還有安德海也是在慈禧太后身邊的一個太監,但是這個太監最終卻因為在出宮採購物品的時候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捉拿歸案,並且殺掉了,那麼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慈禧太后是怎麼對待丁寶楨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丁寶楨殺了大總管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處置丁寶楨?
    1869年的八月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即山東巡撫丁寶楨將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殺死了。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同時很多人都為丁寶楨捏了一把汗,殺誰不行,偏偏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惹事不行,偏偏惹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怒火,丁寶楨真的能承受得起嗎?
  • 他是慈禧太后最器重的太監,一生為人謙和,最後結局是怎樣的?
    說到李蓮英,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畢竟他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儘管不曾接觸歷史書籍,但是在很多種古代題材的影視劇中都有提及過他,比如《九品芝麻官》。只不過,影視劇中李蓮英的形象和現實中的他出入比較大,影視劇中所呈現出的他是一個囂張跋扈之人,一直倚仗著慈禧太后對他的寵愛而肆意妄為,四處施壓。但事實上李蓮英是一個十分謙和的人,他除了有些貪財,至今沒有任何值得讓人唾棄的不足之處。
  •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後,為什麼沒有被慈禧報復?說出來別不信
    據《近世中國秘史》記載,李鴻章「閱邸鈔矍然起,傳示幕客」,並高興得直呼丁寶楨之字稚璜,稱他「成名矣」。 而李鴻章之所以如此評價丁寶楨,皆是因為他處死了安德海。說起安德海,都知道他是慈禧身邊曾得勢的一個大太監,但是為何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後,為什麼沒有被慈禧報復?說出來別不信!
  • 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殺安德海,為何還要暴屍數日?為了掩蓋慈禧醜聞
    安德海,晚清時期第一位稱得上「大太監」的宦官,比李蓮英更得慈禧太后恩寵。「辛酉政變」中,深居後宮不便出面的慈禧太后幾乎全仰仗安德海,才得以同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取得聯繫。政變成功,慈禧太后奪得晚清最高統治權,安德海也隨後成為總管大太監,寵冠朝野、權勢滔天。
  • 巡撫斬殺太監安德海後,在仕途之路上發展怎樣?慈禧為他寫4個字
    因為這個太監,是慈禧身邊的得力助手安德海。安德海深受慈禧的寵愛,他常常違背宮中制度出宮為慈禧買宮中沒有的物品,並且倍受慈禧的信任。不過安德海行事並非低調穩重,相反有些急躁,並且在宮外幹了許多壞事。安德海在民間的名聲十分差勁,所以他被殺後,百姓不禁拍手稱快。除了安德海被殺百姓為之叫好外,老百姓們還十分擔心那個為民除害的巡撫大人。
  • 慈禧為何總鬥不過慈安?鹹豐時期慈安是皇后,同治時期慈安是嫡母
    這種愚蠢的安排,也真不知道誰為鹹豐皇帝設計的。鹹豐去世以後,慈禧慈安立刻連同恭親王奕發動政變,把顧命八大臣都給擼下臺了,從此政權就歸了這三個人。這一年是公元1861年,慈禧太后27歲,慈安太后25歲,恭親王奕29歲。偌大的大清國,就落在了這麼3個年紀不滿30歲的人手裡。
  • 殺死慈禧貼身太監安德海的山東巡撫丁寶楨,最終結局如何?
    該吃吃該喝喝,啥事也沒有,儘管安德海深受慈禧的器重,但他作死挑釁丁寶楨被殺,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作為主人慈禧不但沒有為其報仇,反而更加重用丁寶楨。「宮保雞丁」這道菜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雞丁、花生加上紅辣椒放入鍋中爆炒,無論是用來配酒還是配菜都非常合適,而發明這道菜的人便是晚清中興名臣之一的丁寶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