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家譜應該使用怎樣的文風?華麗的辭藻堆砌在家譜中為什麼不行

2020-12-06 旺譜

文風是作者思想作風、文化修養、語言能力等在文章中的表現,編修家譜不需要我們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一堆蒼白的文字,家譜中需要我們採用樸實、嚴謹、簡潔、流暢的文風,將關於家族的歷史源流和先人經歷一一敘述。

樸實

家譜文案需要做到樸實,文章的樸實文風更能反映家譜中記錄的事情的真實性,把事情寫清楚明白就可以了,不加多餘的修飾,不堆砌華麗的辭藻,不寫一堆大話空話,保持質樸的文風。就像清代章學誠所說的:「與其文而失實,何如質以傳真也。」質樸的文風是家譜的最佳境界。

嚴謹

嚴謹要求的是我們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對內容真實性和完整性要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周密的邏輯和完整的系統才能真實反映出家族的發展歷程,構建一個完整的家族體系。家譜的體例上能夠適應新時期家譜的發展,篇目的設計要合情合理一方面要能夠真實反映家族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特點。真實完整地表現出一個家族的過去和現在,做到詳今略古。在家譜類目上也應該具有邏輯性,篇、章、節、目之間要有一個緊密的結構。根據客觀事實真實準確反映歷史。在家譜中引用的材料也需要經過驗證,不確鑿的材料僅憑主觀臆斷的內容是不可以寫入家譜的。

簡潔

我們古代文言文中就有文章語言精練簡潔的特點,家譜行文的簡潔能夠讓我們在有限的家譜篇幅裡記錄更加豐富的內容。一本家譜要記載很多輩很多人的信息,如果所有的內容都是繁冗多餘的文字堆砌起來的,一方面佔據了大量的篇幅另一方面也會讓閱讀家譜的族人感到疲憊。言簡意賅乾淨利落的文風在能夠讓家譜在有限的篇幅裡將關於歷史關於家族的內容記述得更加充實。

流暢

流暢要求的是我們在家譜編修的行文做到語句連貫行雲流水一般。內容的表達要能夠清晰準確,不使用晦澀難懂的詞語,內容需要通俗易懂,語法規範。在敘述的過程中邏輯性要強。這也要求家譜編寫人員有夯實的寫作基礎,語法知識、邏輯知識、寫作能力都要不斷提高。才能寫出一篇內容完整、行文流暢、資料豐富具有家族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家譜。

相關焦點

  • 家譜編寫應該使用怎樣的文風?華麗的辭藻堆砌在家譜中為什麼不行
    文風是作者思想作風、文化修養、語言能力等在文章中的表現,家譜編寫不需要我們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一堆蒼白的文字,家譜中需要我們採用樸實、嚴謹、簡潔、流暢的文風,將關於家族的歷史源流和先人經歷一一敘述。,把事情寫清楚明白就可以了,不加多餘的修飾,不堆砌華麗的辭藻,不寫一堆大話空話,保持質樸的文風。
  • 「家譜編修」一般家譜的基本編修過程(一):建立機構
    至於具體編修人員,總編修有時稱執理,協助執理的稱副執理或分理,負責校對的稱校閱。上述這些機構設立辦法或具體人員組成、稱謂,在近年的修譜活動中仍有所見,或者直接沿用舊稱。如1982年編修的《槐抱碑郝氏家譜》,便設有執理2人、副執理16人、分理60人、校閱8人。近年所修家譜等多的稱總編、副總編、編委、編輯、校對等,由熱心修譜、有文化、有影響力或有經濟實力者擔任。
  •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凡例之於家譜就如法律之於國家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例的制定。老溼在之前的文章裡一直強調凡例的重要性和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凡例。凡例之於家譜就如法律之於國家,對整個家譜編修的過程有至關重要的指導和作用。凡例的主要內容是記述家譜編修的原則、準則;規定家譜的收錄範圍;規定家譜的世繫結構特點;規定家譜著錄規則、分類緣由、適用範圍、入譜標準及其他任何可遵循的原則。凡例就是家譜編修必須遵循的法律,有了凡例家譜編修才有據可依。有些溼兄溼弟們可能會說,「老溼,我們家的家譜好像沒有凡例」。
  • 家譜編修之管見
    國史、方志、家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其義相同,家興則國興,家和是國和。根據有關專家學者的論述,綜合編修的實踐,對編修家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作以下建議。(4)採取民主協商的方式編修家譜過去編修家譜,都是由族長牽頭組織修譜機構,指定編纂人員,籌集修譜經費,開展編修工作。
  • 編修家譜時,決定家譜印刷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古譜紙的特點是紙張便宜,印刷成本低,牢固能長期翻閱,一般家譜中的彩頁會採用古譜紙來製作以達到最佳的效果。而其他的彩印紙、膠化紙、精品紙等在家譜印刷行業裡,都屬於不利於保存的紙張,因為家譜有著「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規矩,所以,不建議採用這些紙張。
  • 世系是家譜的核心,編修家譜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編寫世系圖
    世系作為家族世代繁衍的重要依據,也是家譜的重要內容和核心,搞清楚世系有利於理清家族的血緣關係,這也是編修一份高質量家譜的前提條件。家譜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各朝各代的家譜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但是世系圖卻一直都是家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世系的存在才確保了家譜的延續。就算是在古老的氏族社會採用結繩家譜或者口傳家譜時期,氏族世系就已經是重要的記載內容了。在夏商西周時期,家譜作為王室貴族專有的,內容也是單一的世系。
  • 編修家譜時,老譜的內容,應該照單全收嗎?
    老譜的內容可以不全部錄入新編修的家譜中,一般編修委員會會長要有一個基本態度,然後編修委員會開會討論。譜序譜序的取捨一般是最讓人忽略的,譜序相當於家譜的前言,是各個時期家族編修家譜時所撰寫的序言。表述著每次修譜的時代背景,政治、歷史原因等等。因此很多家族都選擇把所有的譜序,整理打包,一起放在新編修的家譜上。
  • 凡例之於家譜正如法律之於國家,家譜編修中凡例具體起到什麼作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凡例的制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凡例對於家譜就像法律對於國家一樣,凡例能夠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凡例的主要內容在於記述家譜編修的原則、收錄的範圍、世系的結構、修譜的規則、入譜標準、女性入譜標準、入贅領養過繼的記錄方式、經費處理方式等。凡例作為家譜編修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律,有了凡例之後家譜編修才能有據可依。而閱讀者通過凡例也能快速了解到閱讀家譜的正確方式,方便讀譜、查譜。
  • 家譜之編修四大忌
    故修譜時,應該有幾大忌。有的家族在編修家譜時,盲目追求向上向古的追溯,只看世代的追溯情況,從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常識,家譜世系每向上追溯一代,對於資料的搜集和考量,難度是非常大的,信息越是無法考證,編撰的家譜可能會錯誤百出。所以在修譜追遠的路上,決不可盲目追遠,應該根據現有的可靠資料,步步為營,踏實前進。
  • 編修新家譜前後,老譜應如何使用和處理?
    在我們編修家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對待老譜的態度應該怎麼樣?有的家族在編修新家譜的時候,會直接把老譜的內容照搬到新家譜上,再把需要增添的人丁信息新編成冊。有的家族是只保留老譜的文字和圖片部分,其他的捨棄掉,這種盲目的選擇老譜內容編修在新家譜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家譜編修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同樣的,我們修家譜也有一定的原則。史官記錄朝代歷史,我們記錄家族歷史,都有一定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實錄。①編修家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傳說、有的是遺漏、有的是錯誤、有的是疑團、有的根本不知道。對於這些內容的可靠性,要進行嚴格的判定,存真傳信。
  • 80年代初編修家譜逐漸升溫,編修家譜為團結中華民族做出什麼貢獻
    家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收集和研究家譜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和文化傳播。家譜是用來記載家族事跡,歷史發展的載體,也是人們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人們翻開家譜就知道自己的歷代祖先是誰,以及他們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和業績,家譜也就像無形的紐帶將家族成員凝聚在一起。
  • 編修家譜知識:家譜到底都包含哪些內容?
    家譜編修知識概述 1.姓氏源流 2.世系表 3.家訓 4.家傳 5.藝文著述 6.家譜圖像
  • 一般家譜的基本編修過程(三):籌措經費
    另一部著名家譜《中華王氏大成總譜》在編修期間,也有企業家累計分別捐助101萬、7萬、5萬元,捐助1000元以上者人數更多,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家譜編修工作的正常進行。有些家譜在編修時為了照顧參與的廣泛性,還通過告族人書的形式號召族人積極為編修家譜做貢獻,前舉《續修(孔子世家譜)告全體族人書》中除號召族人「依照慣例,修譜費用由族人自籌分攤」外,還號召「慷慨捐助」,便是其中的一個積極正面的事例。
  • 告而廣之,編修家譜接單之中
    家族觀就是上古貴族精神在中國文化中留下的印記,家族的族字其甲骨文的寫法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下畫著象徵著戰爭的箭,生動的告訴每一個看到它的人,所謂的族,就是在同一面旗幟下戰鬥的人。 國史、方志、家譜是中華文化的三大支柱,中國人百善孝當先,尋根是人的天性,所以有&34;的說法和傳承
  • 「家譜編修」編修家譜的基本格式有哪些?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 家譜經過數千年的發展,編修新家譜對於繼承文化傳統有什麼作用?
    家譜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最原始的是口傳家譜和結繩家譜。文明社會出現了文字,即是商代的甲骨文和青銅銘文,最早的文字家譜誕生了。王室統治階級實行分封世襲制,甲骨文和青銅銘文對王室世系和血緣關係進行記載,成為了古代最早的家譜。
  • 編修家譜,最不能原諒的錯誤是什麼?
    現今修譜,雖然修譜人對待家譜抱有非常大的熱情,但由於專業知識受限,所編修出來的家譜也參差不齊,因此出現世系混亂、排版錯誤等問題屢見不鮮,有的甚至僅僅是因為搜集到一點資料,在沒有進行考證的情況,就急忙亂認祖先,讓家譜失去本身應有的「明世系、辨昭穆」的作用。
  • 編修家譜時,應遵循「繁」、「簡」原則
    按照這樣的框架編修出來的家譜,稍微不注意內容就會出現臃腫肥胖,讓人看的很累,會有很嚴重的視覺疲勞。所以在修譜過程中,應注重「繁」、「簡」的重要性,既不能簡單,也不能太複雜。世系在家譜中在家譜世系編修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世系排列錯亂。家譜是記載世系繁衍和傳承的書籍,一旦世系排列錯誤,家譜的精氣神也就沒有了,因此世系排列一定要認真再認真。
  • 家譜|世系編修格式、形式、字體、人員信息格式詳解!
    家譜是中國歷史三大文獻之一,並且還是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記載的珍貴古籍。近年來,人們對於編修家譜的熱情逐漸高漲,但人們對於家譜的了解普遍不高,編修出來的家譜良莠不齊,不僅沒有很好的傳承家族精神,還無法讓後輩很好的學習家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