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家譜時,老譜的內容,應該照單全收嗎?

2020-08-28 中華家譜館

關注我, 做個懂譜的人!

前面文章我們講過,修譜的過程是先通讀老譜,然後在進行世系圖繪製,普查、整理普查資料,確定老譜取捨範圍,那老譜的取捨範圍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解放前的老譜一般有序言、歷次修譜序言、歷次修譜人員名單,家規家訓,墳塋圖、祠堂圖、祭祀儀規、歷史資料、藝文、跋、後記、世系圖等等。雖然各族修譜不盡相同,但大致如此。

老譜的內容可以不全部錄入新編修的家譜中,一般編修委員會會長要有一個基本態度,然後編修委員會開會討論。要根據新時代背景、老譜的內容來確定取捨內容和需要修改的內容。

譜序

譜序的取捨一般是最讓人忽略的,譜序相當於家譜的前言,是各個時期家族編修家譜時所撰寫的序言。表述著每次修譜的時代背景,政治、歷史原因等等。因此很多家族都選擇把所有的譜序,整理打包,一起放在新編修的家譜上。

這樣做不僅會導致新譜書中序的作用被縮小,而且會讓讀者覺得繁雜。且舊譜序言多為文言文,族人不知其意。

所以,編修委員會在錄入譜序時,不必全錄,找到那些質量高的譜序,有價值的譜序錄入就可。一些深奧費解之詞,應適當加以解釋說明,免得後人以訛傳訛。

族產

古代維繫家族事務活動的經費, 主要來自於族產,族產的管理是極其透明和嚴格的,一般用於編修家譜、助學、贍養老人等。現今也存在族產,但是已經不屬於全族所有,而是屬於一部分人所有。所以,舊譜上的族產,可以直接捨棄。

凡例

凡例最重要的作用是強調編修原則和明確入譜人員的規則, 哪些人可以入譜,哪些人不可以入譜。古代除了棄祖、叛黨、犯刑、敗倫、背義、雜賤這6不入之外,還有女子不得入譜的規定。但現代社會改革開放後,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被編入家譜。

家規家訓

很多家譜上所描述的家規家訓其實已經沒有繼承的價值,以往盛行的宗法制度失效了。古代宗法制度的本質是配合皇權管理,現今國家管理已經不需要宗族勢力參與,所以族長不具備執法權。

還有就是家族的長幼尊卑,古人強調嫡長子繼承制,族長一般出於長房,並且長房的權力在古代是家族中最大的。但今人則完全不重視這些,長幼指的是年齡大小,尊卑指的是輩分高低。不能用社會地位和金錢來代表長幼尊卑。

世系編修格式

家譜編修格式在宋代以後定型,歐式和蘇式是當今兩大主流編修格式。蘇式圖表格式是由右向左排列,世代直行下垂,強調宗法關係。歐式則是五世一表,人名左側都有生平記述。

現在大多家族都是繼續沿用老譜的世系編修格式,其實現今修譜不必局限於傳統歐式和蘇式兩個格式,因為今人又在蘇式和歐式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現代蘇式和歐式,如圖文一體蘇式,豎排蘇式、橫排蘇式、文豎排歐式。多種格式,可供選擇。

新譜應該繼承舊譜的文化遺產,但也不必受到舊譜的拘束,新譜應站在利於文化傳承的出發點上,編修現代化的家譜。

END

了解家譜歷史,學習家譜理論,總結修譜經驗;

指導家譜編修,交流修譜體會,普及家譜常識;

講好家譜故事,傳播家譜文化,盡在中華家譜館。

相關焦點

  • 名門修譜:新修家譜時,老譜的內容,建議全部保留!
    網際網路家譜自從網際網路家譜慢慢被普及,很多修譜的宗親也體驗到了現在修譜的「便捷」。想要修好自家的網際網路家譜,把老譜數據「搬移」到網際網路家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面對一本厚厚的老譜資料,裡面的內容應不應該照單全收?這也是很多修譜人的一個困惑。
  • 編修新家譜前後,老譜應如何使用和處理?
    在我們編修家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對待老譜的態度應該怎麼樣?有的家族在編修新家譜的時候,會直接把老譜的內容照搬到新家譜上,再把需要增添的人丁信息新編成冊。有的家族是只保留老譜的文字和圖片部分,其他的捨棄掉,這種盲目的選擇老譜內容編修在新家譜上,是非常不明智的。
  •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凡例之於家譜就如法律之於國家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例的制定。老溼在之前的文章裡一直強調凡例的重要性和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凡例。凡例之於家譜就如法律之於國家,對整個家譜編修的過程有至關重要的指導和作用。凡例的主要內容是記述家譜編修的原則、準則;規定家譜的收錄範圍;規定家譜的世繫結構特點;規定家譜著錄規則、分類緣由、適用範圍、入譜標準及其他任何可遵循的原則。凡例就是家譜編修必須遵循的法律,有了凡例家譜編修才有據可依。有些溼兄溼弟們可能會說,「老溼,我們家的家譜好像沒有凡例」。
  • 編修家譜時,應遵循「繁」、「簡」原則
    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如今全國各地修譜已蔚然成風,一般來說完整家譜內容共有二十四項內容,其中包括:譜名、譜序、譜例、譜論、恩榮錄、像讚、姓氏源流、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傳記、譜系本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名記錄、仕宦記、年譜、藝文、字輩譜、領譜字號、續後篇、纂修、捐資人名。
  • 中國家譜編修的7大原則、6大步驟、21項內容!
    盛世修志,家興續譜。家譜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情況。編修家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立世系、序長幼、辨親疏、尊祖敬宗、凝聚血親,傳世珍藏。家譜編修21大內容時代不同,家譜的內容側重有所不同,古代的家譜在血緣、選官、襲爵、婚姻、社交、 財產繼承、睦族等都有著重要作用。魏晉至唐代家譜的內容包括郡望源流,家族世系等。宋代以後,家譜的作用轉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家譜編修的內容逐漸成熟,定型和完善。現在的家譜編修大致可以分為21個內容。
  • 編修家譜應該使用怎樣的文風?華麗的辭藻堆砌在家譜中為什麼不行
    文風是作者思想作風、文化修養、語言能力等在文章中的表現,編修家譜不需要我們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一堆蒼白的文字,家譜中需要我們採用樸實、嚴謹、簡潔、流暢的文風,將關於家族的歷史源流和先人經歷一一敘述。嚴謹嚴謹要求的是我們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對內容真實性和完整性要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周密的邏輯和完整的系統才能真實反映出家族的發展歷程,構建一個完整的家族體系。家譜的體例上能夠適應新時期家譜的發展,篇目的設計要合情合理一方面要能夠真實反映家族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特點。
  • 家譜編修之管見
    盛世修志,家興修譜,中華民族改革開放的春風為民間修譜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史、方志、家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其義相同,家興則國興,家和是國和。根據有關專家學者的論述,綜合編修的實踐,對編修家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作以下建議。
  • 「家譜編修」一般家譜的基本編修過程(一):建立機構
    作者:王大良   修譜機構,俗稱譜局或譜館、修譜理事會、家譜編輯部等。在傳統社會裡,編修家譜多由譜局專門負責,開始時稱「開局」或「設局布場」,由族長和有經濟實力的族人牽頭。譜局的負責人稱董事,經辦人稱幹首,搜集資料者稱房收或收丁,另設校核、會計、出納等。
  • 江南譜社家譜編修印製,姓氏尋根千年傳承
    原標題:江南譜社家譜編修印製,姓氏尋根千年傳承說起家譜,大家都不陌生,家譜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我們華夏子孫的悠久歷史中,佔有重要的成部分。
  • 家譜之編修四大忌
    關注我,做個靠譜的人~有道是「人必有家, 家必有譜,譜必有訓」。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宗族世係為首要內容的史類文獻,是家訓傳承的載體。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譜,是後代的根系之地。但修譜時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會產生一些與修譜用意相違背的地方。故修譜時,應該有幾大忌。
  • 譜牒文化 | 家譜編修實務「之一」——序言
    家譜編修實務【之一】——序言盛世修譜,家譜族譜作為與國家史志、地方史志並稱為重要歷史載體,編修的意義極為重大:一、尋根、留本。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人們有著他自己祖宗的事跡記錄下來傳給後人的習慣,這就是譜,只要有了譜書,凡與族人有關的人和事,譜上都有記載,比如,你要知道本族來由、遠祖世系,可查本族由來。你要知道老、新派別,可查老新語錄。你想給自己的子女取個好名字,你想了解本族先人在各個歷史朝代的功績和對社會的貢獻,一套譜書在手,家族情況都有。三、增知、育人。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
  • 編修家譜知識:家譜到底都包含哪些內容?
    家譜編修知識概述 1.姓氏源流 2.世系表 3.家訓 4.家傳 5.藝文著述 6.家譜圖像
  • 譜牒文化 | 家譜編修實務「之四」——體例格式&編輯步驟
    編輯應該是有一個班子的:主編一人,副主編若干,編輯若干。擔任編輯,特別是擔任主編的人,應該在古漢語、文筆、民間習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主編是編輯的核心,他應該負責全盤編輯工作,對各位編輯作出分工,對整本譜要構思一個整體思路,制定一個完整的計劃和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步驟。1、通讀老譜。
  • 譜牒文化 | 家譜編修實務「之八」——舊譜價值的發掘
    老譜資料的利用要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經考證、比較和多方論證後才能定奪。評論譜牒編修質量的優劣、價值之高低,主要抓住以下幾點:1、首先要讀譜的序文,且要讀懂、讀明白,譜序可稱之謂整部譜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文字精華,它起到承上啟後的引導紐帶作用,更是對組成譜系脈絡精髓的畫龍點睛。確定譜系編纂的質量、體例規範與否,其首要標準,是譜內必須要有創譜之序和隨後歷次續修的譜序,且基本完整。這是評定某譜價值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 修譜時,封面上應該印家譜?宗譜?還是族譜?
    各位前輩在修譜的時候,是否想過這個問題:該給所編修的譜取個什麼名呢,是叫家譜?宗譜?還是族譜?可能有些修譜負責人會說:這不都是一個意思嗎?平時人們口頭上所說的家譜,就是一個各類譜的廣義稱呼,家譜包含有家譜、宗譜、族譜,以及家乘、譜牒。當然,小編這裡提到的家乘一般不用做譜的名稱,更多是作為一個稱呼用在譜的扉頁上,也用於譜局的一個標記而存在於譜上。譜牒一詞則只會出現在譜的文獻之中,泛指譜以及譜的各類資料總稱,一般也不會用於譜的封面名稱。所以家乘以及譜牒就不在這裡詳細講述。
  • 編修家譜時,決定家譜印刷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編修家譜,是一項繁雜系統的大工程,需要族人通力合作,同時也需要一定的資金來支持這項工程。本文將介紹決定家譜編修費用因素。一、紙張不同的張紙製作出來的家譜,價格是不一樣的。影響家譜印刷費用首要費用就是紙張,現今家譜,宣紙的成本最高,因為本身宣紙的價格最貴。
  • 一般家譜的基本編修過程(三):籌措經費
    作者:王大良  經費是編修家譜的物質基礎,籌措相應的經費也是家譜正式開始編修前所必須做的一項工作。由於編修家譜是一項曠日持久和需要廣泛參與的家族文化事業,每一個程序都需要經費支持。早在傳統社會裡,編修家譜的費用一般由族田或祠田上的公共收入解決,加上族人捐助和每個入譜之人的人丁費,基本能夠滿足修譜的需要。
  • 凡例之於家譜正如法律之於國家,家譜編修中凡例具體起到什麼作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凡例的制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凡例對於家譜就像法律對於國家一樣,凡例能夠在家譜編修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凡例的主要內容在於記述家譜編修的原則、收錄的範圍、世系的結構、修譜的規則、入譜標準、女性入譜標準、入贅領養過繼的記錄方式、經費處理方式等。凡例作為家譜編修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律,有了凡例之後家譜編修才能有據可依。而閱讀者通過凡例也能快速了解到閱讀家譜的正確方式,方便讀譜、查譜。
  • 掌握11個步驟,教你快速編修家譜
    家譜編輯的重點在於編輯,很多人在新編族譜時不知道步驟如何,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熟練掌握編修家譜必要的11個步驟。在編修家譜之前要組織一個編輯班子,擔任編輯的人,應該在古漢語、,需要注意的是,普明一欄中,普查對象如果是老譜已載人員,當然應該填寫,如果是老譜之後出生的人員,就不能填寫,譜名待普查結束後統一安取。
  • 編修家譜時,諱名、失考族人如何記錄?
    在中國家譜中,經常會出現後人忘記先輩名字的情況,在編修家譜時,很多時候就會忘記自己家長輩名字,從而導致家譜記載出現紕漏和錯誤。修譜的時候,不管有老譜或者開始編修新族譜,都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以前很多修譜負責人,在遇到不知曉某位族人名字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諱名」兩字,也有用「失考」,或者什麼都不寫,乾脆空著。還有後來修譜者,直接按字派給先祖生造一個名字,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於開堂先祖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