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 做個懂譜的人!
前面文章我們講過,修譜的過程是先通讀老譜,然後在進行世系圖繪製,普查、整理普查資料,確定老譜取捨範圍,那老譜的取捨範圍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解放前的老譜一般有序言、歷次修譜序言、歷次修譜人員名單,家規家訓,墳塋圖、祠堂圖、祭祀儀規、歷史資料、藝文、跋、後記、世系圖等等。雖然各族修譜不盡相同,但大致如此。
老譜的內容可以不全部錄入新編修的家譜中,一般編修委員會會長要有一個基本態度,然後編修委員會開會討論。要根據新時代背景、老譜的內容來確定取捨內容和需要修改的內容。
譜序
譜序的取捨一般是最讓人忽略的,譜序相當於家譜的前言,是各個時期家族編修家譜時所撰寫的序言。表述著每次修譜的時代背景,政治、歷史原因等等。因此很多家族都選擇把所有的譜序,整理打包,一起放在新編修的家譜上。
這樣做不僅會導致新譜書中序的作用被縮小,而且會讓讀者覺得繁雜。且舊譜序言多為文言文,族人不知其意。
所以,編修委員會在錄入譜序時,不必全錄,找到那些質量高的譜序,有價值的譜序錄入就可。一些深奧費解之詞,應適當加以解釋說明,免得後人以訛傳訛。
族產
古代維繫家族事務活動的經費, 主要來自於族產,族產的管理是極其透明和嚴格的,一般用於編修家譜、助學、贍養老人等。現今也存在族產,但是已經不屬於全族所有,而是屬於一部分人所有。所以,舊譜上的族產,可以直接捨棄。
凡例
凡例最重要的作用是強調編修原則和明確入譜人員的規則, 哪些人可以入譜,哪些人不可以入譜。古代除了棄祖、叛黨、犯刑、敗倫、背義、雜賤這6不入之外,還有女子不得入譜的規定。但現代社會改革開放後,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被編入家譜。
家規家訓
很多家譜上所描述的家規家訓其實已經沒有繼承的價值,以往盛行的宗法制度失效了。古代宗法制度的本質是配合皇權管理,現今國家管理已經不需要宗族勢力參與,所以族長不具備執法權。
還有就是家族的長幼尊卑,古人強調嫡長子繼承制,族長一般出於長房,並且長房的權力在古代是家族中最大的。但今人則完全不重視這些,長幼指的是年齡大小,尊卑指的是輩分高低。不能用社會地位和金錢來代表長幼尊卑。
世系編修格式
家譜編修格式在宋代以後定型,歐式和蘇式是當今兩大主流編修格式。蘇式圖表格式是由右向左排列,世代直行下垂,強調宗法關係。歐式則是五世一表,人名左側都有生平記述。
現在大多家族都是繼續沿用老譜的世系編修格式,其實現今修譜不必局限於傳統歐式和蘇式兩個格式,因為今人又在蘇式和歐式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現代蘇式和歐式,如圖文一體蘇式,豎排蘇式、橫排蘇式、文豎排歐式。多種格式,可供選擇。
新譜應該繼承舊譜的文化遺產,但也不必受到舊譜的拘束,新譜應站在利於文化傳承的出發點上,編修現代化的家譜。
END
了解家譜歷史,學習家譜理論,總結修譜經驗;
指導家譜編修,交流修譜體會,普及家譜常識;
講好家譜故事,傳播家譜文化,盡在中華家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