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30日
鄭萬高鐵重慶段6標控制性工程
奉節隧道順利貫通
標誌著鄭萬高鐵建設
又取得重大進展
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鄭萬高鐵起於河南省鄭州市,向西南經平頂山市、南陽市、湖北省襄陽市至重慶市萬州區,新建線路全長約818公裡,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重慶境內約184公裡。
其中,鄭州至襄陽段已於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重慶段正加緊推進建設。
奉節隧道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境內,全長約13.5公裡, 為時速350公裡的單洞雙線隧道。
奉節隧道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六局承建。受朱衣背斜地質構造擠壓影響,隧道穿越超淺埋河溝谷(覆蓋層僅4.59m)、巖堆、泥石流、煤層採空區、巖溶、膨脹巖、地熱等不良地質和特殊巖土地段。IV、V級軟弱圍巖佔比達72%,湧水量大,是全線地質構造最複雜的隧道之一。
據中鐵十六局鄭萬高鐵項目負責人高明介紹:奉節隧道3號斜井地質複雜,施工難度極大。主要表現在湧水量大、斜井穿越煤層地段、埋深大,處於高地溫地層、地質破碎。
NO.1
針對3號斜井最高湧水量達1.5萬m⊃3;/d,長斜井反坡排水等施工難題,項目團隊根據現場制定有效對策,採取多級泵站接力排水與大功率單級排水相結合方式,實現了洞內無水作業,保證了開挖進度及安全;
NO.2
在穿越煤層及採空區作業中,採取瓦斯自動監測與人工檢測,超前探煤及瓦斯預報,安全下穿煤系地層;
NO.3
針對「高地溫」作業,項目採取「雙風機+雙風管」加強通風,用冰塊物理降溫等措施,大大改善施工作業環境,提高施工效率。
為攻克淺埋段下穿衝溝施工難題,項目部多次組織人員實地調研、會同專家評審,改變傳統施工工藝,在原傳統的兩臺階七步工法基礎上創新使用了兩臺階三步工法和兩臺階四步工法,極大地降低了安全風險。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項目團隊針對隧道暗穿最小覆蓋層僅4.59m的超淺埋過河谷衝積巖堆地段,將原設計CRD工法有針對性地變更為三臺階加臨時仰拱法,安全掘進的同時,節約施工工期約1個月。
在施工中,項目團隊根據圍巖變化,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由於掌子面穿越巴東組地層軟弱大變形地段,初期支護受應力作用,出現鋼架扭曲變形、初支砼剝落、掉塊、侵限換拱等問題,項目團隊經過反覆探索,創新採用了「Vc型支護+可縮性鋼架」進行施作,有效減少了初支變形。
針對隧道出口區間軟弱圍巖比例大,洞頂覆蓋層僅有60cm,項目團隊「因巖施作」,在「凍豆腐」上「煉筋骨」,改變傳統施工工藝,優化了傳統的導向牆+管棚常規施工方法,採用「逆作法」安全掘進出洞,緩解了工期壓力,節約了施工成本。
為了確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期,項目團隊針對隧道洞身長,不良地質條件複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通風和排水管理難度大等特點,共設5個施工工區,採取「長隧短打」的方法,分9個掌子面同時開挖掘進。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原則,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做好技術服務,強化施工過程管控和融合產學研開展科技攻關等措施,確保了隧道安全順利貫通。
據了解,鄭萬高鐵位於豫、鄂、渝三省市境內,在鄭州樞紐北接京廣、徐蘭高鐵,在萬州通過渝萬高鐵抵達重慶樞紐與成渝、渝昆高鐵相連,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線建成通車後,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通往中原、華北、東北地區新的便捷快速客運主通道,對改善西南地區東北向鐵路通道能力和質量,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加快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好消息!鄭萬高鐵重慶段奉節隧道順利貫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