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戶存款被銀行工作人員挪用,法院判儲戶承擔60 %損失如何解讀?

2020-12-12 勻楓財富解析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民事判決書顯示,中國工商銀行建平支行客戶經理張璐以辦理理財產品為由,詐騙遼寧建平縣農民馬玉芹350萬元。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張璐又將詐騙來的300萬元通過別人的銀行帳戶、用來投資購買「倫敦金」,結果中了騙子的圈套,張璐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被騙光了所有投資款。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張璐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值得一提的是,二審法院判定工行建平支行承擔40%賠償責任,馬玉芹承擔60%。從法律角度如何解讀這次判決?

從一定程度上講,這個看法還是有商榷之處,最少這個責任應該是倒過來的。銀行最少應該承擔儲戶損失的60%,而儲戶最多最多也就承擔40%。現在將大部分責任都歸於儲戶,那是絕對是不合理的。

我們國家的法院審查過程中,確實法官有著很大自由裁量權。但是這個權利,也不可能無限延伸,無限擴展,至少對於法律責任的認定應該是統一的。而在本案中,我們來清晰分辨下,誰應該承擔儲戶損失的大部分責任?

可以看到儲戶當時在銀行的營業網點時,碰到了客戶經理在向其營銷。如果對於一個金融產品的判斷,其實儲戶是不可能具備專業知識的。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都依賴於銀行客戶經理的專業行為,那麼這個專業行為可以判定為銀行的行為嗎?其實可以判定的,因為其在銀行營業場所內身份也是銀行的正式工作人員。那麼針對此專業行為的任何過失,銀行都要同等承擔責任的。

應該可以分析儲戶在此的案件中,需要承擔的責任。他在銀行客戶經理的指示下,辦理了電子網銀,並且將密碼告訴了銀行客戶經理。這能造成儲戶的疏忽,確實應該因為疏忽而承擔相應的損失。但是這種疏忽需要承擔60%的損失嗎?對比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其實他應該承擔非常小的損失,例如10% 、20%。

至於銀行客戶經理詐騙所得錢款,用於購買所謂的外盤倫敦金或者其他產品遭受損失。並不構成對於此案的判決影響。只要是客戶在銀行營業場所,面對銀行正式工作人員而遭受的任何隱瞞、欺騙,最終造成的損失,應該由客戶經理和銀行方面連帶承擔。

所以在本案中,其實客戶自己承擔的損失不應該超過20%。而銀行和銀行客戶經理所承擔的損失應該超過80%。而且這兩者承擔的損失是連帶責任,也就是一方無法償還的情況下,另一方必須先行承擔好。那麼在承擔之後,銀行可以向其客戶經理追討損失。

現在面對4大行,法院的判決明顯偏向銀行,而沒有保護儲戶的合法權益。這個案件還是應該再次進行審理,予以重新判決為盼。

相關焦點

  • 350萬存款被銀行員工挪用,法院判儲戶承擔60%損失,合理嗎?
    一直以來,銀行就是老百姓的投資的首選平臺,因為在普通老百姓的認知裡,銀行就是安全的代表,但最近這幾年,飛單、虛假理財、虛假存款、存款變保險等等案例卻時有發生,讓不少民眾對於在銀行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擔憂,近日遼寧一起存款被挪用的判決案件,讓銀行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之上,那這次誰對誰錯呢?
  • 煙臺銀行票據案:被判返還儲戶千萬存款
    4月初,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二審民事裁定書,判定煙臺銀行返還儲戶佳人遞賀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人遞公司」)存款本息逾千萬元,駁回了銀行上訴。由於該裁定為儲蓄存款合同糾紛的終審裁定,這也意味著持續6年多的糾紛案件最終仍由煙臺銀行來「買單」。
  • 支行長挪用資金2.2億未還 多人起訴後銀行被判本金全額賠付
    禹某英案發後,經向某元及懷化農商行調解,約定由懷化農商行先行向向某元按照40%的比例墊付5.2萬元,雙方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最終由法院判決。  後經向某元起訴,法院認定向某元在舞水路支行開設了銀行帳戶並存款。
  • 5儲戶存錢2323萬一年後沒了 銀行人員涉偽造票據
    紹興,杭州、台州等地部分受害儲戶「消失」的存款數額清單。5儲戶存錢一年 2323萬元沒了取錢時銀行稱存款單為假 該銀行兩名人員涉偽造金融票證罪被警方控制沒有簡訊提示,沒有電話告知,幾乎沒有任何徵兆。多則上千萬元,少則數百萬元的巨額存款,就悄無聲息地從銀行裡消失了。
  • 存摺在手十幾萬存款被告知沒了?法院判銀行全賠
    原標題:存摺在手十幾萬存款被告知沒了? 法院判銀行全賠存摺裡明明還有十幾萬存款,但拿去銀行取現時,銀行卻拒絕兌付,原因是系統顯示該存摺已「掛失銷戶」,無法取款。本打算著將存摺裡的錢全都取出來,不料,從2017年開始,陳伯多次拿著存摺到銀行取款,卻都被告知該銀行帳戶已註銷,無法取款。「十幾萬塊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沒了!」陳伯與銀行多次交涉都無果,無奈之下,他只好將銀行告上法院要求償還存款,支付利息,並承擔訴訟費用。
  • 新存巨款被人領取 儲戶狀告北海農行
    ,同時存入現金6萬元,當他數小時後去取錢時,卻發現自己剛存入卡內的6萬元只剩下了6元,其餘被他人從異地非法冒取,該儲戶與農業銀行北海分行協商索賠未果,一紙訴狀將該行告上法庭索賠。昨日上午,此案在北海市海城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據原告李先生稱,去年1月13日下午2時許,他在農業銀行北海分行北部灣中路分理處申辦了一張金穗借記卡,同時存入現金6萬元。
  • 儲戶已經離開人世,銀行存款沒人知道,為何銀行不通知家屬去取?
    對此,不少人就表示銀行為什麼不通知家屬去認領呢?對於這樣的想法,銀行的工作人員只會表示,你可能想多了。無論是你有多少錢的存款,就算是成百上千萬,銀行也不會主動去通知家屬已經過世的儲戶在該銀行有存款。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有以下兩個原因。
  • 儲戶離世,存款怎麼才能從銀行取出來?新規之下,這點真重要
    關於銀行存款有很多問題,但今天我們只談很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儲戶意外死亡,他們應該如何提取存款? 而且如果取款超過5萬,需要儲戶本人帶著身份證到銀行櫃檯取款。而且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對存款特別保密,有時連家人都不知道存了多少錢,更不用說存款密碼了。
  • 銀行網點存款保險標識全面啟用 儲戶「存款保險意識」較為淡薄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很多銀行已從11月底開始全面落實該項工作,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開展存款保險標識啟用宣傳工作。同時,部分銀行也在開展相關內容的集中培訓。對於存款保險這一事關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制度,儲戶反響如何呢?
  • 都是灰色 「貼息存款」惹的禍:南京儲戶1億元存款離奇蒸發,行長已...
    至於受影響的規模,蘇州分行工作人員承認,「可能不止這三位」。灰色「貼息存款」身居南京的王炎們為何捨近求遠,要將巨額資金存到蘇州市兩家支行?身家過億的王炎身邊一直不乏這類理財經理,也多次聽說過銀行業內的類似業務,以為撞上了「好事」,異乎尋常的高額利息,多少讓他放鬆了警惕。存款的當天,在銀行大堂,銀行櫃員登記了他們常用銀行卡的帳號。存款後不久,三人名下的銀行卡分別收到640萬、61萬和30萬利息的簡訊提示。一切顯得那麼順當。對於涉嫌「貼息存款」業務,中國銀行蘇州分行的工作人員陳偉雄堅決否認。
  • 攬儲季再現貼息存款 存款失蹤讓儲戶心有餘悸
    儲戶存款「失蹤」  多數由「貼息存款」引起  事實上這個問題一直都有明確的答案。  對一般儲戶來說,「貼息存款」是儲戶按照資金掮客的要求和條件,以自己的名義將資金存入指定的銀行網點,在存款的同時,按照雙方約定得到的一筆額外補貼,而存款到期後,再得到應有的利息。
  • 銀行存款「上保險」了,儲戶要留意!以後存款時要留意看這個
    金融監管部門也會不斷出臺新政,對各個銀行的貸款或存款政策進行調整。今年以來,央行就多次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大力扶持實體小微企業。同時,央行也出臺了新政,對河北、浙江和深圳這三地區相繼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工作。具體來看,自今年7月起,河北省先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10月起,浙江省、深圳市也開展了試點工作。
  • 22名儲戶1.5億元存款消失 銀行存單竟也有假(圖)
    【摘要】22位儲戶,一年前把錢存到了山東濱州的幾家銀行,一年後,人還在,銀行也在,但是錢沒了!原來他們的存款單根本都是假的,而存款在當天就被轉走了。目前,涉事的銀行工作人員已被公安機關帶走,案件依舊疑點重重!
  • 銀行存款「有變」?儲戶要小心了,12月起,存款時記得看準這個
    因為不太了解其他的理財產品,所以不少人更願意把錢存進銀行,不僅風險性低,還可以獲得一筆利息。為了能多一些利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儲戶通常會選擇大額定期存款的方式,這樣一來每個月可以「躺賺」上千元,相當於多了一份工資。銀行作為老百姓的「保險柜」,責任自然是重大,儲戶的錢容不得半點差錯。
  • 國內又有銀行破產?曾躋身亞洲十大銀行之列,儲戶存款要當心了
    由於今年的「黑天鵝事件」,人們在家裡呆了幾個月後無法出去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在這一點上,更多的人意識到了存錢的重要性,不難看出存錢是一種預防措施。那麼,把錢存到銀行裡真的安全嗎?銀行會破產嗎?銀行倒閉雖然是不常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是絕對安全的。我國的相關破產法律制度比較完善,雖然銀行很難破產,但並不意味著銀行就不會破產。此前,中國已經有兩家倒閉的銀行。
  • 國內4家銀行破產,最高賠償儲戶50萬,但這兩種情況銀行不賠
    並且當時的國有銀行也在不斷房貸,難免會出現資金上的問題,國家這麼做也是為了給一些銀行提個醒,未來銀行出現事故以後需要自己承擔後果。11月宣布破產的包商銀行據統計,就已經欠下了將近2000億元的外債無法償還,最終導致破產。而包商銀行存在的客戶數量超過了466萬人,百姓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些客戶的錢最後能得到償還嗎?
  • 銀行卡被盜刷,一個操作法院判銀行全賠
    維權意識很強的小康當天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並拿著借記卡去銀行櫃檯存入100元,列印、留存了此次操作的憑條。小康還聯繫了發卡銀行要求賠償,但銀行拒絕賠付。為維護自身權益,小康將銀行訴至法院,要求銀行賠償存款損失102128.31元並賠償相應利息。
  • 銀行儲戶請注意!存款保險標識啟用,這4個關鍵問題你要知道!
    12月2日,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將這一問題拋出時,不少儲戶表示「不清楚」,也並不知道銀行網點外那個醒目的綠色標誌意味著什麼。但實際上,這個綠色標識和每個儲戶的錢財息息相關。從11月28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全面啟用存款保險標識。擁有這個標誌,意味著每個儲戶在單個銀行中,50萬元以下本外幣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受到存款保險的全額保障。
  • 儲戶存錢三小時後被告知少存1200,銀行未經同意劃扣抹帳
    劉先生說,上午9時許,妻子到達支行,將11萬元現金交給櫃員存款,清點並完成籤字確認後離開銀行。中午1時許,劉先生接到郵儲延安路支行工作人員電話,稱上午存的11萬現金中少了1200元,實際只有108800元。「可櫃員清點時也沒說少呀,當天銀行給的存取款業務憑單和手機收到的簡訊通知都顯示是存款11萬,咋過了3個多小時就少了1200元?」
  • 去銀行存款要注意:銀行職員問你「這個問題」,記得想好再回答
    因此在銀行存款時,一定要留意這2種情況,特別是工作人員的「這個」問題,要想清楚再回答。保管好密碼之前西安一家銀行支行就出現了客戶幾千萬資金「被盜」的現象,原因則是理財經理通過辦理業務為理由,盜走了客戶的銀行卡和身份證,之後還在銀行櫃檯「明目張胆」將這筆錢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