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2020-12-14 搖夢莊周

人的一生當中要讀很多的書,但是有些書是毫無價值,有些書雖然有價值,但是卻讓人提不起興趣,而《明朝那些事兒》既是一本有價值的書,也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感興趣的書籍。

本書一共分為七部,每部都有每部的特色與精華之處。

先說第一部《洪武大帝》:農民出生的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白手起家,他沒背景,沒後臺,沒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裡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鬥。

朱元璋也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

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等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朱元璋有個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靠著這樣的邏輯,天下一點一點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邏輯也被很多人信奉著。)但是,朱元璋小時候深受元朝的腐敗統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員的腐敗。做皇帝後,對腐敗官員大肆殺戮,卻沒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敗。這大概就是當今社會對腐敗官員大開放生之門的歷史依據。還有朱元璋為了保證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繼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許多的安排,奪兵權、殺異己,卻無法保證天下從他的繼承者手中被奪走。

看來,無論你多麼強大、多麼精明,你可以將別人的東西巧取豪奪過來,卻無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奪走。皇帝如此,官員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強者皆如此。

如果失敗了,你將失去一切。「在戰役實施中,只有一個時機是最適合的,能抓住這個時機的,即是天才」——拿破崙。

越接近對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對方的強大,就會越來越畏懼。當他的畏懼達到極點的時候,也就是他能與對手匹敵的時候,每一種主張的背後,都隱藏著某種勢力或者利益的群體。如房地產商一定說房價會不停地漲,電信公司一定說自己的收費很便宜一樣。而農民的主張只可能是種地或者收租。

再說第二部《萬國來朝》:內容是從永樂大帝朱棣奪位的「靖難之役」後開始,先敘述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揮軍北上五徵蒙古,鄭和七下西洋,修築《永樂大典》,南下討平安南等等,後來永樂於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

從這段精簡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朱棣是個合格、優秀、傑出的皇帝,他做了明朝歷屆皇帝沒有做也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有驚人的膽識、智慧、與才幹。在他領導的大明王朝可謂大明王國最為巔峰的盛世,它決不亞於朱元璋的時代,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永樂盛世!

之後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後,開始進入動蕩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導致二十萬精兵喪於一旦,幸虧著名忠臣于謙在「京城保衛戰」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但隨即又在兩位皇帝爭奪皇位的「奪門之變」後被害身亡。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無比,可說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罷不能。于謙站在國家的高度廢了朱祁鎮,立了新君朱祁鈺,可卻換來了身死道消的結局,每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總是淚流滿面。

而第三部《妖孽宮廷》是接續上篇:從明英宗朱祁鎮成功復闢的「奪門之變」後寫起,敘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鎮聽信讒言,殺害曾救其於危難之際的大功臣于謙,而這也成為他繼「土木堡之變」後在歷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汙點。而在他病逝後,相繼繼位的兩位皇帝憲宗和孝宗,真可謂是一個個不折不扣、無所作為的懦夫……

第四部《粉飾太平》:從嘉靖即位、議禮之爭開始。嘉靖皇帝借議禮之爭清除了一批前朝舊臣,總攬大權。此後他的生活日漸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國家大事拋諸腦後,奸相嚴嵩因此得以長期把持大權。同時大明財政空虛,兵備廢弛,東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

第五部第五部《帝國飄搖》:這部書共分兩大部分,一為內爭,一為外戰。內爭寫嚴嵩倒臺後徐階、高拱、張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罷我登場。三人都是實幹家,都為中興朝廷嘔心瀝血;同樣又都是陰謀家,剷除異己心狠手辣。而這兩者均以張居正為最:改革遺惠萬民,荼毒殃及門生。外戰亦即援朝抗日戰爭,場面波瀾壯闊,運籌神鬼莫測,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鄧子龍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雖然一樣是說史,但當年明月用的筆法,卻不是以往那些史書筆法。而是一種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字字都欲躍然而出的鮮靈筆法,在他筆下,人物不再是一個刻板的名字和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讀來欲罷不能。

第六部《日落西山》:第六部主要講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發的黨爭,魏忠賢興起及袁崇煥之奮戰。自張居正去世後,便無人敢管萬曆,為爭國本、查妖書、打悶棍,他與大臣展開拉鋸戰,三十年不上朝。東林黨卻因此發展壯大,為把持朝政,與齊、楚、浙三黨明爭暗鬥,借國本之爭,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權。魏忠賢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與東林黨展開對決。在外,援朝抗日戰爭後,明防禦線轉至遼東。沒落貴族之後李成梁打蒙古、滅女真,成為一代梟雄,卻養虎為患,努爾哈赤藉機興起,統一後金。為抗金、守城、奪失地,在帝師孫承宗的帶領下,袁崇煥從一介文人成長為邊疆大將,堅守孤城,最終擊敗努爾哈赤。

不知不覺到了第七部了,第七七部也是大結局,而這一步就需要各位慢慢去品讀書中敘述的故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感受當年明月全新修訂增補版!新增人物插圖、延伸內容、圖表、地圖。全程演繹明朝300年興衰風雲,圖解歷史,小細節、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3000萬人因為這本書愛上了明朝,愛上了歷史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寫明史,偏偏當年明月和《明朝那些事兒》大火了呢?看完了這套書後,我總結了當年明月和《明朝那些事兒》受國民喜歡的三大原因:1.對歷史題材的一種創新,真實又有趣說到歷史,我們就想到了考試,枯燥又害怕,但這本書卻非常迎合當代人閱讀歷史的口味。
  • 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要想了解世界近代史,必須要讀一下美國歷史。關於美國的歷史書實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良莠不齊,要麼過度吹捧,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深度不夠,甚至還有的過於細枝末節。有很多作者甚至東拼西湊一些東西就湊成一本書,極為不負責。總之,讀完後這些書後對美國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對美國歷史不能把握全貌,這樣就不太好了。
  • 一本不那麼一本正經的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
    但是歷史不止於它的枯燥,還是有其研究價值的,最起碼那些歷史人物是極其鮮明的。《明朝那些事兒》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小說哈,由當年明月編寫的關於明朝歷史的小說《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在當年不可謂不火,掀起了2007年大明王朝熱。
  • 不一樣的明史——《明朝那些事兒》
    我推薦的這本書的作者原是一個公務員,卻創造了個人年版稅500多萬元的奇蹟。不錯他就是網絡當紅作家——當年明月,我推薦的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純粹歷史作品,作者尊重歷史事實,全書以史料《明史》為基礎,並沒有添加為了吸引眼球而杜撰的野史。
  • 「我推薦的一本書系列三」——《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
  • 【法苑文化】拿什麼來愛你——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法苑文化】拿什麼來愛你——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2020-08-20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朝那些事兒》真的只有那些事兒嗎?明朝歷史科普文,真的上頭
    這套明朝歷史科普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在十餘年間狂銷3000萬冊,深得大眾喜愛。有據數據統計,三十年來,《明朝那些事兒》是最暢銷的史學讀本,並多次獲得了新浪圖書風雲榜、當當網、亞馬遜等多家網站的暢銷書大獎,並已被翻譯為日、英、韓等多國文字出版發行。
  • 4月份看了一本書《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最近這段時間工作比較忙,也沒時間寫文章, 整個四月份就看了一本書,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感觸頗深,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明朝那些事兒》作者是當年明月。本書幽默風趣、通俗易懂。主要寫了明朝276年(1368-1644),從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到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 。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講述了整個明朝的皇帝、明朝的大臣、明朝的政治經濟故事。這本書多年蟬聯多個網站第一名,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值得推薦 。
  • 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面市
    網絡點擊量過億,圖書累計銷售超500萬冊後,「草根」學者當年明月終於在清明假期間推出了《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一口氣「說」了兩年半,一場「草根文化」狂歡就此打住,有些悵然若失的讀者希望作者能寫下去。對此,當年明月雖欣然答應,但眼下,他說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 讀書|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人應該怎樣活
    讀書 |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人應該怎樣活 2020-09-2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朝那些事兒》妙趣橫生的歷史
    第1部——第7部《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是我12年大學實習期間看的,已經是8年前了。因為這本書實在很有意思,所以想推薦給大家。該書06年一經出版真的是風靡一時,是眾多名人、明星、名流的枕邊書。在它之前,歷史書大多都非常官方且嚴肅,而該書在作者當年明月的筆下明朝長達幾百年的大小事都被描繪的生動鮮活,引人入勝。該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
  • 好書推薦之《明朝那些事兒》
    (引自360百科)《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可算是近幾年的網紅書,朋友圈中總有人在閱讀,也獲得了不少好評。很久之前就把它加入我的閱讀計劃當中,但是因為是電子書便遲遲未看,本人有一種習慣,看現當代名著與歷史、心理類的書籍,喜歡看實體書,而網絡小說則喜歡電子閱讀,說來也怪,看書也有一種儀式感。
  •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三年賺了4000萬,卻沒有新作品?
    然而當年明月做到了,讀《明朝那些事兒》給讀者最直觀的感受是,這不是在讀書,而是在看電影。你讀到的每一句話,都能在讀者的腦海中自然地演變成一個個場景,扣人心弦的情節處理,更讓人忍不住去探究情節的發展。當讀者讀完全書,不禁感嘆"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
  • 《明朝那些事兒》:明朝著名的「三楊」傳奇
    翻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著名的大臣不計其數,有的靠才學出名受重用,有的靠能力,而在明朝還有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名臣,他靠的是——蹲監獄。靠蹲監獄,成為一代名臣,是不是感覺很新奇?楊士奇一歲半的時候,父親去世,而後母親改嫁,由繼父撫養長大。雖然家境貧寒,但母親特別重視教育,因而他學識淵博,最困難的時候,也能靠教私塾度日。36歲時,楊士奇憑著紮實的史學文學功底,被保舉為《太祖實錄》編撰。編撰過程,得到此書主編方孝孺的讚賞,居然一舉成為副總裁。永樂繼位後,他成了朱棣的重臣。
  • 《明朝那些事兒》漫畫版發布 開心看歷史(圖)
    《明朝那些事兒》問世十年,如今漫畫版也終於推出了。本書是漫畫版系列第二季,講訴明成祖朱棣的雄霸偉業。本書用超萌的繪畫風格講述了作為皇位邊緣人物的四王爺朱棣,如何在幾次戰役中受到賞識,並在北京與蒙古人對峙中建立起自己奪位的堅實基礎,最終逆襲成功,登上寶座!對明成祖朱棣與建文帝的皇位之爭做了全面的解析,並對戰爭場面等加以細化。人物性格鮮明,分析入情入理,可讀性強,又耐人尋味。
  • 《明朝那些事兒》比不上《萬曆十五年》?誰更勝一籌?
    《明朝那些事兒》比不上《萬曆十五年》?誰更勝一籌?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毫無疑問是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中,銷量第一的存在,也是講解明史的書籍中,受眾最多、名氣最大的。1.兩本書的作者都選擇了從政,從體量上看,《明朝那些事兒》更寬廣更宏大,字數也更多,但是《萬曆十五年》卻又做到了以小見大。當年明月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不論是生活上的閱歷,還是關於明史海量資料上的閱歷,都是有所欠缺的,因此他寫的很多地方明顯深度不夠。這點當年明月自己也承認,他說,他和真正的歷史大家錢穆先生相差太遠。
  • 《明朝那些事兒》破4千萬,作者升處級幹部:開掛的人,愛讀明史
    2009年,《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出書,5年後銷量過千萬,創下中國圖書銷量奇蹟,作者當年明月(原名:石悅)憑藉它獲利4100萬元。2020年,《明朝那些事兒》已達到了3000萬冊的銷售量,早已進入大陸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10名。
  • 程鶴麟解讀《明朝那些事兒》背後那些事情兒
    話說在茫茫的網際網路上,大風吹過,長編連續博客《明朝那些事兒》,就湧進了人們的眼帘,我把這個長篇連續博客現在已經出版成書了,《明朝那些事兒》我認為他是互連網中文寫作的第一個高峰,作為第一個階段網際網路中文寫作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所以今天本周我來介紹《明朝那些事兒》。
  • 業餘寫的《明朝那些事兒》,2019年版稅收入1400萬,排名超過莫言
    當年明月被稱為「最懂中國官場的男人」,在《明朝那些事兒》爆火之前,寂寂無名,領導曾稱他「能力一般」,成名後幾年,專心仕途,鮮有拋頭露面,一度低調的失去消息。
  • 《明朝那些事兒》一炮而紅,作者當年明月卻選擇沉寂
    因此,《明朝那些事兒》把歷史事件和個人看法都融入起來,再用幽默風趣的敘述語言來縱觀整個偉大明朝的奇聞異事,這樣新穎的寫法吸引了許多讀者。《明朝那些事兒》的出現,打破了許多市面上單一的歷史文字書籍規定格式,自然受到了無數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