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葛飾北齋大展的遺憾及其他

2020-12-16 東方網

  葛飾北齋:巨浪之上

  地點:大英博物館(倫敦)

  展期:2017年5月25日-8月13日

  票價:12鎊

  點評:偉大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不證自明,過多的闡釋和限定反到局限了觀眾本身對藝術的理解和思考。大英博物館的策展太注重文本闡釋,而且過於糾結於葛飾北齋的最後二十年,反而影響了此展的意義。

  評星:三星半

  本次展覽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到葛飾北齋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的產生過程以及重大意義,但展覽的目的卻並不在此。它叫做「巨浪之外」,從宣傳到展牆上的文字——「藝術家直至90歲仙逝的肉筆繪作品」,都在渲染著藝術家生命最後鮮為人知的歲月。但1845年,葛飾北齋北齋為當地節日裡一輛馬車的木蓬頂作裝飾,畫的也是藍白相間的巨浪,似乎透露出他一生的頂峰就在《神奈川沖浪裏》,且難以掙脫。

葛飾北齋《波浪》(馬車桐木天花板上油墨和顏色所繪),1845年

  而策展人原本想帶我們走近葛飾北齋,卻糾結於藝術家最後的二十年。其實,即便只是簡單地介紹他的整個藝術生涯,參觀的人都會有所收穫,且他年輕時期的作品稚拙卻也熠熠閃光。

  葛飾北齋是世界級大師,他畫面中的某個時刻見證現代藝術的悄然誕生,應該留更多空間慢慢體味,展覽中卻做了大量文本或錄像闡釋。如果有這麼詳盡的解釋我們還有看圖片的必要嗎?在《富嶽三十六景》正中間還播放著木版畫工藝的錄像,對這種偉大的作品簡直是種侮辱,因為偉大的作品是不證自明的。

  世界插畫大展——安徒生終身成就獎50周年

  地點:靜安雕塑公園

  展期:2017年4月29日-7月28日

  票價:98元

  點評:這裡展出的每件插畫作品都是小小的,卻在「方寸之間」蘊藏了很多情節和情結在的作品內外,需要每個人靜靜觀看,並通過自身經驗去發現和遇見童年夢境中的場景。

  評星:四星

  杜桑·凱利作品

  這是一個一直在生發的展,從展廳內的舞蹈表演,儘管展品本身是靜態的,特別是對於看慣大場面的觀眾而言,也許走進展廳的第一眼並不符合期待,展陳上稍顯密集,且不經意間會使人看了一邊而忽略另一邊。

  但當耐下心,真正走入插畫所營造的幻象世界,那麼不知何時自己被吸引,而且從小而美的畫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幻想。

  顧名思義,此次展覽所展出的插畫多來自於安徒生童話故事,最淺層的觀看是看故事,從畫面中回憶童年閱讀的影子,書本上小美人魚、醜小鴨文字被藝術家以各種形式是形象化;進階觀看是看藝術家,藝術家的風格、表現手法和想像力,甚至藝術家通過繪畫向世人傳達的觀點。

  所以,請放慢腳步,放下手機,細細探究方寸繪畫之中隱藏的秘密,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現和感動。展覽中,有導覽工作人員「劃重點」,告訴觀眾一些背景故事和畫面中容易忽略的細節。(文/小松)

  「複製時代」安迪·沃霍爾藝術展

  地點:山水美術館(北京)

  展期:2017年5月28日-8月28日

  票價:60元

  點評:在美國這個可以把所有東西「通俗化」的國家,安迪·沃霍爾製造了一場平庸的神話。

  評星:三星

  本展覽展品全部出自同一藏家之手,囊括30餘件安迪·沃霍爾的原作真跡,且全球僅存三件的裝置「電椅」首次亮相亞洲,瑪麗蓮·夢露、可口可樂、拳王阿里等重要作品悉數亮相,涉及裝置藝術、油畫、手繪、綜合材料、印刷品、攝影等多種品類。但所有的展廳都是一片花花綠綠。

安迪·沃霍爾「電椅」

  安迪·沃霍爾把取自大眾傳媒的圖像作為基本元素在畫上重複排立。他試圖完全取消藝術創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絲網印刷技術製作,形象可以無數次地重複,給畫面帶來一種特有的效果。

  安迪·沃霍爾說:「我偏愛複製和重複,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安迪·沃霍爾傳達的是某種冷漠、空虛、疏離的感覺,表現了當時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社會中人的內在感情。

  在美國這個可以把所有東西「通俗化」的國家,安迪·沃霍爾製造了一場平庸的神話,儘管學術屆曾質疑沃霍爾和波普是否是藝術,而沃霍爾們則認為:「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生意做得好更是最偉大的藝術。」這些湯罐頭可以代表無靈魂的批量生產,也可以是精神食糧的容器。也許是世俗把安迪·沃霍爾帶向神聖。(文/高丹)

  更多展覽資訊

  上海:

  「滄海伊人——紀念夏伊喬誕辰100周年」專題展覽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17年6月15日起

  本展旨在讓世人全面了解劉海粟夫人夏伊喬的藝術創作風貌,充分展示其一生的藝術風採與成就。展覽通過對藝術之家劉海粟、夏伊喬和女兒劉蟾作品的展示,表現藝術的傳承精神,也表達對夏伊喬女士的深深緬懷與紀念。

  「傳·奇」丁立人夏陽作品展

  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展期: 2017年6月8日-6月20日  

    丁立人、夏陽是兩位1930年代出生仍在從事當代藝術創作的藝術家。他們的創作秉持民族民間藝術的傳統,獨立於傳統水墨造型體系與西方學院主義體系之外,致力於中國民間藝術語言形式的在當代語境下的傳承和轉化。本次展覽共展出兩位藝術家的繪畫作品、雕刻、剪紙、手稿、圖片文獻等共計150餘件。

  隱藏的空間——彭小佳新作展

  地點:原曲畫廊(虹許路731號M50文化園區3號樓東4樓)

  展期:2017年6月10日-8月31日

  藝術家彭小佳在沉潛多年後帶著這幾年創作的木雕作品、攝影版畫及鉛筆素描五十餘件,再度回歸——「隱藏的空間—彭小佳新作展」亮相原曲畫廊,此次展覽空間由聶洪策展,法國知名展覽設計師班傑明操刀設計。對於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藝術家彭小佳在撰文中表示,「在觀看三維空間時,我希望觀者的參與,發現隱藏的第四維空間……如果說我對第四維空間的表現是隱晦的,手工的痕跡卻是明朗的。這些手刨刀鑿,用榫卯結構組成的木器,貌似實用的東西,是抒發我固執的懷舊之情?還是痴迷於手工的不完美之美?不滿足於攝影的客體瞬間真實,我用長期曝光與後期處理,重新構圖與繪製結合,利用版畫的手工控制和意外效果,讓客體的瞬間凝固,成為主體內心的幻夢。」

  基裡科&莫蘭迪——義大利現代主義的光芒

  地點:藝倉美術館

  展期:2017年6月17日-9月10日

  本展集結義大利官方藝術機構,及基裡科基金會與莫蘭迪博物館,以及私人藏家收藏的逾140件油畫、版畫、雕塑等原作,涵蓋基裡科的《一條街的神秘與憂鬱》與莫蘭迪的《靜物》等代表作品。

  Joan Cornellà上海個展

  地點:莫幹山路50號6號樓104室

  展期:2017年6月10日-6月25日

  Joan Cornellà擅長用幽默的口吻與最簡潔的視覺畫面一針見血地諷刺傳統上被視為禁忌或恐怖,甚至超越常人底線的事物。乍見之下,他的作品似乎無憂無慮又好玩,但其實,他的作品真誠而發人深省,在詼諧之中包含了強有力的訊息。

  顧潛馨顧炫精品展

  地點:敬華藝術空間(上海市銅仁路92號)

  展期:2017年6月17日-7月2日

  「顧潛馨·顧炫父子精品展」展出顧潛馨、顧炫父子二人工筆花鳥畫精品近百幅,這也是顧潛馨、顧炫父子首次攜手。顧潛馨先生精於花鳥,在梅景傳承之外,他於五代、宋、元花鳥之意境、氣勢、章法、造型、筆墨、設色極為用心。顧炫作為顧潛馨先生的獨子與梅景的傳人,心無旁騖地專注繪畫,已然成為梅景書屋嫡系中的佼佼者。工筆畫工整細緻,先小筆勾勒,再隨類敷色,層層渲染,需忍受創作時的寂寞。顧家父子卻獨愛這份寂寞,守在周浦老宅中,一如既往地潛心探究書畫藝術。


  非客觀性繪畫:王劼音,何賽邦,黃淵青三人展

  地點:周圍藝術畫廊(上海市四川中路33號703室)

  展期:2017年6月10日-8月6日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論》中提到「工畫者多善書」,這也是中國藝術史上「書畫同源」的元命題。此次參展的3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帶有一定的書寫意味:黃淵青研習書法多年,雖然採用布面油畫(丙烯)為媒介,其筆觸與對節奏韻律的把握得書法之精神;王劼音的作品中線條的勾勒轉折也與「碑學」書法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何賽邦的畫面留白處理則是來自文人畫的手段趣味和灑脫。

  北京:

  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17年6月17日-9月3日

  在此次展覽中,參觀者可以一次飽覽荷蘭萊頓地區的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的30幅繪畫作品,其中包括倫勃朗、維米爾以及荷蘭風俗畫家揚·斯特恩、弗蘭斯·哈爾斯等重量級藝術家,幾乎涵蓋了荷蘭黃金時期的各種藝術風格。他們的這批收藏也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繪畫最大的私人收藏。

  時代質感——四川美術學院作品展

  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期: 2017月6月8日-6月18日

  此次展覽共分為:時代強音、現實關切、意象生成、傳統再造、語言之思、圖像敘事、實驗之維和歷史回望八個學術板塊,共展示200多位藝術家的300餘件作品,將系統性地呈現四川美術學院老一輩藝術教育家到新生代藝術家的開拓精神與豐碩成果,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新的歷史時期與藝術史語境下的創作譜系。

  南京:

  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17年6月10日-9月10日

  此次展覽將展出來自俄羅斯聯邦國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500餘件文物,重點展現公元18至19世紀同一歷史時期,俄國的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開創的黃金時代,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開創的「康乾盛世」。

  杭州:

  梵天東土並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展期:2017年6月15日-9月10日

  本次展覽選擇公元400-700年為時代斷面,主要考慮到以中國三大求法高僧中法顯前往印度的時代和義淨回到中國的時間為準,從中印兩國的歷史發展狀況來看,這也是中印兩國宗教、文化及藝術交流最為活躍和重要的時間,展品以中印兩國石刻造像為主,少部分陶質造像和銅造像,以此見證兩國人民的長期友好往來以及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

  豔色天下重——張桂銘中國畫作品展

  地點:中國印學博物館

  展期:2017年6月9日-6月25日

  張桂銘先生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繪畫藝術的墨彩,其可貴之處是他在吸收了西畫豐富的色彩和造型結構的同時,保留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筆墨和意象表現等精華。此次展覽共展出張桂銘作品30餘件由紹興張桂銘藝術館、九昊棧(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海派美術館提供。

  倫敦:

  Fahrelnissa Zeid個展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展期:2017年6月13日-10月8日

  本次展覽展出土耳其藝術家Fahrelnissa Zeid的繪畫作品,通過展現複雜圖案構成的畫作,凸顯出畫家對幾何圖形的痴迷及其作品的藝術表現張力。展覽旨在關注其藝術主題的轉變、創作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媒介。

  紐約: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150年紀念展

  地點:現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17年6月12日-10月1日

  此次展覽聚焦於賴特1890-1950年間的作品,展出圖紙、模型、畫作到家具、布料、攝影,約450件出自賴特之手。這位涉獵甚廣的建築師關於建築理論、自然關懷、城市規劃與社會政見等方面的研究,以一種選集式而非綜合式的方法開放、辯證地呈現出來。

  巴黎:

  彼得大帝:沙皇在法國(1717)

  地點:凡爾賽宮

  展期:2017年5月30日-9月24日

  法國凡爾賽宮與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聯合舉辦了此展覽,紀念俄羅斯沙皇大帝三百年前的方法之旅。展品包括:油畫、雕塑、家具、雕刻、素描、沙皇私人圖書館藏書、肖像等。

  荷蘭:

  發現蒙德裡安

  地點:荷蘭海牙美術館

  展期:2017年6月3日-9月24日


  荷蘭海牙美術館將迎來一場重大的皮埃特·蒙德裡安回顧展,展出這位藝術家在館藏中的全部300件油畫及手稿。「發現蒙德裡安」展覽是長達一年的「從蒙德裡安到荷蘭設計」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一活動是為了紀念對荷蘭當代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風格派運動誕辰百年的大型活動。

相關焦點

  • 評展·資訊|大英博物館葛飾北齋大展的遺憾及其他
    評展·資訊|大英博物館葛飾北齋大展的遺憾及其他 小松 高丹 2017-06-12 09:01 來源:澎湃新聞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近期,倫敦大英博物館宣布購藏了103張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的插畫。大英博物館目前還擁有葛飾北齋的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1831),那是該館在2008年以130,000英鎊的價格購得的。現在,這批收購的作品加入了大英博物館館藏葛飾北齋作品中。該館也是日本以外收藏最全面的博物館,館藏葛飾北齋的作品總數超過了1000件,包括繪畫、版畫、素描和書籍插圖等。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
    近期,倫敦大英博物館宣布購藏了103張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的插畫。這批作品是北齋為一本未能出版的書籍《萬物繪本大全》所做的插圖,後由法國私人藏家收藏了70多年,作品描繪範圍廣泛,從宗教,神話,歷史,文學人物描繪到動物,鳥類和花朵,以及其他自然現象和風景。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大英博物館目前還擁有葛飾北齋的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1831),那是該館在2008年以130,000英鎊的價格購得的。現在,這批收購的作品加入了大英博物館館藏葛飾北齋作品中。該館也是日本以外收藏最全面的博物館,館藏葛飾北齋的作品總數超過了1000件,包括繪畫、版畫、素描和書籍插圖等。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近期,倫敦大英博物館宣布購藏了103張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的插畫。這批作品是北齋為一本未能出版的書籍《萬物繪本大全》所做的插圖,後由法國私人藏家收藏了70多年,作品描繪範圍廣泛,從宗教,神話,歷史,文學人物描繪到動物,鳥類和花朵,以及其他自然現象和風景。
  • 在大英博物館看日本動漫大展,現場的漫迷是什麼樣子?
    5月21日,日本動漫大展Manga在正統的大英博物館開幕啦!這是迄今為止日本在海外舉辦的最大動漫展。動漫現場展覽現場大英博物館門前,動漫展的巨幅廣告醒目地立在入口前,展票早就在官網上預售,當天在櫃檯也賣一些現場的票。
  • 巨浪之外:大英博物館展出葛飾北齋110幅經典畫作
    (資料圖片)   這些天,當「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於申城引爆如盛夏高溫般的關注度時,在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內掀起觀展熱浪的,是一個名為「葛飾北齋:巨浪之外」的特展。   此次展覽展出的110幅葛飾北齋經典畫作,集結了全世界數十個博物館、美術館、基金會和私人藏家的收藏。
  • 大英博物館文創探秘:世界一流博物館如何發展文創產業?
    常展文創:深入挖掘「IP」價值走進大英博物館的大門,文創產品商店就在一層「大中庭」非常顯眼的位置。大英博物館國際事務部主管NadjaRace介紹說,大英博物館銷售這些產品的初衷就是想通過文創產品與顧客互動。
  • 日本漫畫展明年將「入駐」大英博物館
    位於東京國際展示場的日本動漫展(新華社)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日媒稱,大英博物館將在2019年舉行大規模的日本漫畫展。據共同社12月6日報導,位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12月5日宣布,將在2019年5月23日至8月26日舉辦大規模「漫畫展」,從廣闊視角介紹日本漫畫並展示著名作者原畫等。報導稱,這將是在日本以外國家舉行的最大規模漫畫展,還是在全年有600萬人次到訪的大英博物館,這將全面展示漫畫這一「日本軟實力」。
  • 葛飾北齋:沒有他就沒有西方印象派
    葛飾北齋的藝術究竟有多重要?也許這樣一句話可以大致概括:如果沒有葛飾北齋,就可能不會有印象派繪畫。那麼,隨後的整個西方藝術史將何去何從也不為所知了。葛飾北齋身為一名日本江戶時代的藝術家,在他漫長的生命中創作了諸多經典作品,一不小心影響了整個世界。
  • 年度必看大展 |「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即將登陸香港!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 LOOK | 大英博物館 · 藏品展 · 香港
    「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用100件珍藏講述人類的200萬年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 100組展品娓娓道來橫跨二百萬年的人類故事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期:2019.05.18-09.09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內收藏有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700多萬件,藏品數量和種類的豐富,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因為館藏之巨,大英博物館幾乎可把整個世界的文明歷程展示出來。
  • 富士巨浪席捲大英博物館 葛飾北齋創造的永恆圖像
    ——葛飾北齋(1760-1849)在1834年出版的《富嶽百景·初編》後記中寫了以上文字。5月25日起,大英博物館舉行「葛飾北齋:巨浪之上」展將帶觀眾走進葛飾北齋最後的30年。大英博物館即將在5月25日開幕的「葛飾北齋:巨浪之上」(Hokusai: Beyond the Great Wave)展示了葛飾北齋生命後半頁的壯闊成就——在他70多歲時(1830年)才開始在江戶永壽堂出版社發行這位藝術家最負盛名的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其中《凱風快晴》裡赤色的富士山、《神奈川沖浪裏》的不動聲色的大浪成為了遍布世界的圖像。
  • 大英博物館為何成為二次元聚集地?
    此外,2011 年受大英博物館委託,以創作《宗像教授異考錄》聞名的星野之宣,曾為之量身定做《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圖7)。漫畫中宗像教授如同日本的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不但帶領讀者遊歷冒險,解開歷史謎題,更提供許多文化知識。當年該書一出版,即受到世人好評,此次館方亦重新加以變化,讓觀眾享受到精彩的數位體驗。
  • 「並置」的藝術——大英博物館漫畫展
    「並置」的藝術——大英博物館漫畫展作者:Cantimask前言:對於漫畫愛好者來說,這似乎是一場盛宴:往昔被看作為小孩子把戲且為消費主義代言者的文化產物,如今卻能夠被正統收藏機構——大英博物館同羅塞塔石碑,女史箴圖等一眾文化瑰寶共同展出。然而對作為主策劃方的東京國家藝術中心和日本漫畫動畫推廣協會來說,本次展覽似乎也埋藏著別樣的野心與願景。
  • 線下行走 | 跨越200萬年,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即將來港
    喜歡藝術的大小朋友們,大英博物館館藏的100組藏品即將來香港開展啦
  • 2017年上博最值得期待的展覽:從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談起......
    導讀:在上海博物館對外公布的2017年展覽計劃中,大英博物館100件藏品最令人期待,其重要藏品木乃伊霍尼傑提棺槨的到來或許能填補去年埃及文物大展未能舉辦的遺憾!2010年,在大英博物館近八百萬件浩瀚的藏品中,英國廣播公司(BBC)遴選出其中100件,作為其描述200萬年來世界歷史的切口。
  • 大英博物館百組珍寶亮相香港
    這是5月17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拍攝的展品伊拉克烏爾軍旗。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新華社香港5月17日電(記者丁梓懿 林寧)伊拉克烏爾軍旗、中世紀希伯來星盤、古埃及木乃伊棺槨、《神奈川沖浪裏》版畫……100組精選自大英博物館的珍貴館藏17日亮相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