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紋身」

2021-02-27 翰墨刺青

                                            點擊上方「翰墨刺青」訂閱


日式紋身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江戶時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它和我國的清代相吻合。由於經濟的增長,城市裡首先產生一種「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有些畫家還專事描繪婦女生活,記錄戰爭事件或抒寫山川景物……它幾乎是江戶時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而所有這些題材的基調則是體現新興市民的思想感情。

說起浮世繪可能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隨著浮世繪藝術的發展,湧現出許多著名畫師,除了創始人菱川師宣外,比較著名的還有揭開浮世繪的黃金時代帷幕的鈴木春信;美人繪大師鳥居清長與喜多川歌磨;戲劇繪巨匠東洲齋寫樂:還有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以及將風景繪技巧推向頂峰的一立齋廣重等名師。以上六人被稱為「六大浮世繪師」。

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二百六十餘年,直至明治維新拉開序幕前逐漸消退。這顆跨越三個世紀的東洋藝術明珠,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它光輝的一頁。時至今日,日本的藝術文化依然受到浮世繪文化的影響。

不例外,紋身闖入了浮世繪中,浮世繪更是深深影響著日式紋身的表現形式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日式紋身中的浮世繪風格。日式紋身以大面積覆蓋身體著稱,且色彩鮮豔,線條細緻,內涵深刻,大有浮世繪繪畫作品之態。

關注本店微信:hanmotattoo

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浮世可繪,被封存的浮世繪紋身
    帶有情色意味的浮世繪「浮世」一詞也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嗚呼,我愛浮世繪,苦海十年為賣身的遊女的繪姿使我涕,憑依竹窗茫然看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喜,賣宵夜面的紙燈寂寞地停留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醉。」
  • 浮世繪風格紋身欣賞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1670年菱川師宣將單一墨色印刷的木版畫賣出,故被稱為「浮世繪」的創始人。浮世繪的特點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產,價錢廉宜,並易於購買。起初,市場上僅有單一墨色印的畫(墨摺繪),但不久出現了[赤版],以紅為主色,再加印黃和綠,在日本繪畫史上打開了新的境界。
  • 當日本傳統浮世繪遇上紋身,這效果簡直是藝術品!
    ,小夥伴們是不是感覺和以往見過的紋身都不太一樣。這些都是來自法國紋身師Maxine Gautron的作品。Maxine Gautron的作品都富有東瀛味道,有人形容跟日本的木版畫,也就是傳統的浮世繪非常相似。
  • 日式浮世繪紋身中,都有些什麼狠角色?
    《近世水滸傳》・歌川國貞刺青內容多取於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御佻三色弁慶 市村羽左衛門 河原崎權十郎 澤村田之助》・三代目歌川豐國刺青的流行也體現在當時的浮世繪中,而浮世繪的興盛又影響著刺青文化
  • 浮世繪武士圖
    浮世繪所描繪的是日本 江戶時期的人情世態和習俗風物,表現的多是歌舞會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與出世脫俗相對,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
  • 當復仇者們遇上浮世繪
    復仇者VS浮世繪歷經十一年、二十二部電影的鋪陳,《聯盟4》終於上映,為了紀念這個重要時刻的來臨,日本插畫家Takumi推出了一系列浮世繪風格的復仇者聯盟插畫。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巴黎人狂熱的追捧,整整影響了一批西方畫家,對1867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右為浮世繪著名畫師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龜戶梅屋鋪》,左為梵谷油畫仿作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繪作品,還讓夫人穿和服當模特。
  • 浮世繪 · 繪浮世
    每次提起浮世繪,就想感概一下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生動。以浮生,繪浮世,浮生若夢,浮世如塵。
  • 19世紀日本浮世繪藝術
    鬼冢丸和巨鯉,1861年 Utagawa Kuniyoshi Japanese, 1797–1861 歌川國義Biography —— 絲綢染技師的兒子對浮世繪藝術家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浮世繪嗎?▲ 右為浮世繪著名畫師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龜戶梅屋鋪,左為梵谷油畫仿作。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繪作品,還讓夫人穿和服當模特。不僅如此,他還憂心忡忡,擔心中國沒有人懂浮世繪。雖然魯迅先生深愛浮世繪,但由於各種原因,所收都為浮世繪復刻版。
  • 欣藝術 | 朱利安·奧培(Julian Opie)的浮世之繪
    《紋身》Tatoo,2019         作品《紋身》讓人忍俊不禁,對勾勒向來能減則減的奧培,對花臂老大哥紋身的描繪可以說是細緻入微了,頗有日本紋身大師三代目雕佑西的風範。  就像朱利安·奧培命名那些作品為《背包》《紋身》《毛巾》《商標》……一樣。
  • 當鞋子遇上浮世繪,不能夠更潮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獨特的藝術性在潮流圈內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不少設計師也已經開始把浮世繪風格的圖案加入到鞋子當中,當潮流和傳統文化相碰撞,單品也變得更加別具風味。當運動鞋遇上浮世繪,縱橫交錯間便勾勒出獨特的藝術氣息。不同於已經泛濫的彩繪裝飾,浮世繪的獨特感更為鞋子帶去了一種略顯藝術的精緻之美。
  • 他畫水滸成為日本浮世繪大師,晚年卻因「傷風敗俗」被捕鬱鬱而終
    初出茅廬的歌川國芳筆下這些水滸群像,場景誇張甚至有些許怪誕、人物造型多兇狠跋扈、動作設計充滿視覺衝擊感,這種完全顛覆了浮世繪早期描繪藝妓的豔美風格的創新做法,一面世就引起看膩了古板浮世繪的觀眾瘋狂追捧。
  • 浮世可繪——日本浮世繪的感官世界
    此圖為《神奈川沖浪裏圖》作者是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浮世繪*江戶藍:繪盡浮世萬象痴男怨女
    這一點在反映江戶生活的浮世繪中得到了印證,特別是隨著普魯士藍顏料傳入日本,這種顏料特別適合表現水溶性效果且不易氧化脫色,於是江戶藍在浮世繪中得到了最極致的表現。【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葛飾北齋浮世繪江戶人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江戶初期,浮世繪在日本誕生了。
  • 浮世繪藝術:光影交合 繪浮世迷離(組圖)
    原標題:光與影的藝術——浮世繪 流失海外的日本藝術 作為日本美術的靈魂代表,浮世繪聲名遠揚。誕生於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多描繪當時的風土人情、重大事件,堪稱一幅幅歷史繪卷。 似乎所有的藝術都逃不過一個相同的宿命——流失海外。
  • 開眼界,日本浮世繪可不止春畫和海浪圖!
    日本浮世繪設計是一門鮮活、熱辣、又極具「侵略性」的藝術,莫奈、梵谷、魯迅都為之痴迷,它的製作工藝之精、表現範圍之廣,超乎你想像。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巴黎人狂熱的追捧,整整影響了一批西方畫家,對1867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 更多精彩,盡在最酷雅的浮世繪展覽
    說到浮世繪,你是否下意識地聯想到春畫或者「大海浪」?除此之外,你能說出自己知道的第二幅、第三幅浮世繪是什麼嗎?有人認為浮世繪不過是春畫。他的繪畫風格裡深深的表現出了東方的浮世繪繪畫樣式。浮世繪畫師們都畫了什麼呢?你可能根本就想不到他們也熱衷《水滸傳》,不僅如此,他們還把水滸英雄畫進了浮世繪中。
  • 永遠的浮世繪
    我第一眼看到浮世繪,是在日本的成田國際機場。那天,下得飛機,剛走進機場,就看到機場的不少柱子上,掛著一些浮世繪作品。我立馬被日本人對古老文化的尊重所折服。浮世繪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就消失了,至今也差不多消失有140多年了,國際機場是展示一個國家文化形象的最前沿的窗口,而日本人把浮世繪掛在成田國際機場展示,這種對古老文化無比熱愛與尊重的態度,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
  • 【浮世繪】戰國浮世繪集錦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也稱德川幕府時代,1603至1867年)興起的一種民間繪畫,是日本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也是日本一枝獨特的民族藝術奇葩
  • 浮世繪風格
    從而使肉筆浮世繪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浮世繪版畫的印刷技巧,初為單純的墨摺本,以後發展有丹繪和漆繪,用彩筆添入的。真正的套色版畫錦繪,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後出現,浮世繪的印刷技術,達到一個高潮,如錦繡萬花,絢爛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藝術上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