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5種食物很常見,當心吃錯了會中毒……
注意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食物,不使用不潔淨餐具,同時要注意慎食生菜涼菜和近海貝類,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02預防野菜中毒春季野菜隨處可見,不要隨意採摘、購買、食用野菜。採摘野菜時,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採挖野菜的提示牌,不輕易採摘、食用自己不了解、沒有食用過或不認識的野菜,避免食用野菜中毒。
-
野生蘑菇中毒頻發 長春人公園採蘑菇得小心(圖)
在公園內採蘑菇的男子。 每年的七八月份,雨水偏多,是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也是食用蘑菇中毒的高發季。28日,一名男子在友誼公園裡採摘野生蘑菇欲食用,這些蘑菇真能吃得安心嗎? 公園裡採蘑菇想過「嘴癮」 很多長春人都還記得去年8月份,吉林市一家7口人吃野生蘑菇中毒入院,一人死亡兩人病危的新聞。
-
野生蘑菇別亂採 警惕夏秋季中毒「主打款」亞稀褶紅菇
春季來臨,萬物生長。在多雨的氣候裡,又到了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蘑菇是老百姓餐桌上美味的食材,然而,野生的蘑菇是不能隨便吃的。許多品種的野生蘑菇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劇毒!這些毒蘑菇傷人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再次敲響了人們舌尖上的警鐘。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副研究員李海蛟介紹,我國毒蘑菇種類豐富,目前已發現將近500種。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的是一類牛肝菌科蘑菇。「目前,它的毒素和致病機理尚不清楚,但通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這類蘑菇如果烹飪不徹底,可能會產生『幻覺』。」
-
注意風險!野生蘑菇不要採
很多人有採摘、食用野生蘑菇的習慣,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高明,西水菌、牛肝菌等都是市民最愛的「高明味道」。專家表示,市民需掌握正確的蘑菇辨別和烹飪方式。但目前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因此,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蘑菇中毒的關鍵。
-
預防食物中毒提示 野生蘑菇、蝦虎魚都不能食用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發出最新一期的日常預防食物中毒提示,近期到了因誤食四季豆、毒蘑菇、毒草藥而中毒的案例高發季節,並提醒市民不要食用相關植物和菌類。 白毒傘 野生蘑菇,別採! 目前,廣東正是蘑菇生長的季節,廣東近幾年發生多次誤食野生毒蘑菇引發食物中毒事件。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副教授林勇提醒群眾:6-9月是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高發期,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蘑菇中毒表現多樣,但無論哪一類型的蘑菇中毒一旦發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類似中毒症狀,患者應儘快到醫院救治,最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菌的樣本或留存毒菌圖片,送到就診醫院,有助於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但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或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各異。毒蘑菇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
識別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每年6月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有些野生蘑菇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進食後能造成傷害,甚至中毒、死亡,這類蘑菇統稱為毒蘑菇。如含有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和黃蓋鵝膏等。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存在誤區。
-
鬥笠山鎮開展謹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活動
食藥監所工作人員對鎮集市、餐館、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進行認真排查檢查,加強對食用野生蘑菇流通和消費環節的監管,防止有毒野生蘑菇流入市場、進入餐桌,切實消除野生蘑菇中毒事故隱患。為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鬥笠山鎮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野生蘑菇中毒防控領導小組,對預防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制定實施方案並及時安排部署,明確工作職責,明確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實,嚴防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發生。
-
湖南31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這些毒菇最常見
近來我省雨水豐沛,蘑菇生長旺盛,但在山裡採摘野生蘑菇大家可要注意了,誤食毒蘑菇,後果不堪設想。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今天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了解到,我省蘑菇中毒大多發生在5—9月,今年僅6月份,共收到蘑菇中毒報告8起,發病31人。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當心中毒!路邊的蘑菇你可不要採
無獨有偶,近日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也報告了多例毒蘑菇中毒病例,多是由於市民朋友們外出遊玩時在野外隨意採食野生菌造成的。好在經及時救治,均無生命危險。在此,北京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的王超醫師提醒大家,近期京城降雨頻繁,野生蘑菇大量生長,切勿隨意採摘野生菌,謹防毒蘑菇中毒。
-
小心!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寧夏人民醫院近期接診誤食毒蘑菇14人!戶外野生蘑菇吃不得,你怎麼...
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如何鑑別毒蘑菇?毒蘑菇通常有6個特徵,別傻傻不知道,快看看
這種天氣,非常適合野蘑菇的生長。過不了多久,山林、路邊的野蘑菇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冒出來。相信到時候就會有不少人為了尋求野味而去採食這些野蘑菇。需要注意的是,在眾多的野生蘑菇當中,潛藏著一些毒蘑菇。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已知的蘑菇有上萬種,其中毒蘑菇就有400多種。
-
小心!這些毒蘑菇在湖南3年放倒2818人致死53人
6月9日,湖南省食安委通報了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工作情況。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收到毒蘑菇相關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報告831起,發病2818人,死亡53人。進入六月,湖南省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群眾自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永州多個縣市區接連發生中毒事件,湘潭縣出現誤食中毒死亡病例,郴州、長沙、衡陽等地群體性中毒報告增多。
-
漂亮的蘑菇有毒?毒蘑菇經過高溫可以去毒?安全吃蘑菇請您這樣做
先來告訴大家一組數據:每年因為吃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而中毒的人數已超過1000人,死亡已接近100人。最近,浙江紹興的一家6口人,因為食用了野蘑菇做的蘑菇湯,導致食物中毒。網絡中對於毒蘑菇的傳言並不在少數,都知道「毒蘑菇」的毒性比較大,食用後對於身體的威脅較為嚴重,所以網上流傳著多種「鑑別毒蘑菇的方法」,但其實很多方法都不科學(靠譜),還請大家公正看待。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分布 >>>膠東半島毒蘑菇超30種,嶗山超過10種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是大型子囊菌或擔子菌中那些食用後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的一類真菌。毒蘑菇與野生可食菌的宏觀特徵有時極其相似,因此在野外混生情況下容易混淆而造成採食者誤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