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4年,南京將建成11個遺址公園和10個博物館紀念館
並初擬了未來4年要打造的56個重點文化項目。其中,南京將著力打造一批大遺址公園和一系列博物館紀念館。本報記者 仇惠棟不好好挖掘利用,再多的文化遺產也只能長眠地下「科技與文化是南京面向未來起飛騰飛、跨越超越的雙翼。」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在會上說,新一輪文化發展競爭的格局正在重塑,新一輪文化發展的差距正在形成。
-
金鄉魚山堌堆遺址文化公園項目正有序推進
魚山堌堆遺址文化公園項目作為魚山街道重點項目之一,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包保人員和施工企業全力靠上,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在項目現場,機械轟鳴,各工種人員正緊張有序地作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目前,魚山堌堆遺址文化公園正在進行部分廣場回填、整平,微地形整理、地形道路整理、景觀橋施工等工程,預計4、5月份正式完工。據了解,魚山堌堆遺址文化公園項目一期總投資2100餘萬元,佔地36000平方米,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工。
-
春秋淹城遺址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啟動
春秋淹城遺址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啟動 發布日期:2020-11-24 18:12 來源:省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1月21日,春秋淹城遺址公園改造提升項目啟動。該項目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工程之一,規劃建設以數字復原展覽、VR體驗、文博展覽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打造展現江南水文化、淹城遺址歷史風貌和新時代文旅風採的文化空間。
-
加固和保護 隋煬帝墓遺址公園今年基本建成開放
中國江蘇網2月1日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揚州市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共有33項,包括推進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隋煬帝墓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副市長餘珽出席會議。會議指出,要抓好「運河文化博覽城」建設,重點要建好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和一批大運河遺址公園、文化博物館,集中展示運河文化,建設一批運河文化特色小鎮。另一方面,要抓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快形成完善的考古遺址公園體系,使古城遺址成為揚州文化的金字招牌。
-
安徽省鳳陽縣舉辦明中都城遺址保護與遺址公園規..
12月1號,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城遺址保護與遺址公園規劃建設研討會在鳳陽縣召開。專家們首先實地考察了明中都城遺址,隨後座談研討,對明中都城遺址保護與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安徽省文物局局長何長風以及滁州市、鳳陽縣領導出席會議。研討會上,單霽翔等專家指出,大遺址保護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國家文物局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
-
南京有四道城垣,明城牆眾所周知,另外三重知之甚少
其實明初京師(今南京)都城,是在原應天府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構成。位於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周邊,是南京四重城垣由裡向外的第一道城垣,有御河環繞。宮城坐北朝南。宮城大致範圍,在今天的南至御道街最北端,宮城平面略呈長方形,主體南北長0.95公裡,東西寬0.75公裡,周長3.45公裡,圍合面積1.16平方公裡,城高11米,底寬8米,頂寬7米,垛口2370個。
-
河南今年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夏代王都大遺址群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黃河黃金文化旅遊帶、推動夏文華考古挖掘研究……2020年,河南文旅方面定下了這些計劃。同時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重點推動以靈寶北陽平遺址群、廟底溝遺址、仰韶村遺址等為代表的仰韶文化核心區保護工程;啟動環嵩山大遺址群保護展示工程和中華古都群國家文化地標工程,建設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廊道。著力打造黃河黃金文化旅遊帶,規劃發展黃河三門峽、小浪底、鄭州花園口、開封東壩頭4個文化旅遊片區和豫晉陝、冀魯豫、豫皖蘇3個文化旅遊協作區。
-
今年河南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加快推進二里頭遺址申遺前期工作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2月28日,記者從剛剛召開的2020年全省文物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做好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同時,加快殷墟考古遺址公園和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推進紅旗渠、明清城牆、關聖史跡、萬裡茶道、新鄉潞簡王陵等項目申遺工作和二里頭遺址申遺的前期工作
-
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落地棲霞
近日,記者從棲霞區獲悉,棲霞將打造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未來市民可以逛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住考古酒店。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棲霞區中北部,毗鄰長江,西側為棲霞山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59.8公頃。
-
高標準打造31個公園,長安公園建設迎來「豐收期」
「四河同治、四庫聯調、清水進城、公園同建」。去年以來,西安長安區同步推進全域治水和「三園」建設,加強水生態恢復,做足「水」文章。公園建設範圍北至西部大道,南至學府大街,全長約3公裡,平均寬度約100米,總用地面積約400畝,屬於城市規劃綠地。 其中,北段位於西部大道至韋曲北街(佔地約190畝),中段位於韋曲北街至西長安街(佔地約110畝),南段位於西長安街至學府大道(佔地約100畝)。通過河湖水系連通,打造南北生態綠軸,融合水生態景觀、歷史文化展現、群眾健身等打造城市生態公園。
-
吳福民副市長調研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吳福民副市長調研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發布時間:2020-11-19 13:16 來源:鄭州市文物局 11月18日下午,副市長吳福民到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調研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
臨安區領導研究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來源:臨安新聞網昨日下午,區領導盧春強、楊國正、李文鋼、張金良、李賽文、吳春法、王翔、陳偉民、王棟、裘小民一同研究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區領導一同聽取了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整體推進情況和錢王祠展陳設計方案。
-
偃師:加快生態建設 打造綠色屏障
日前,偃師市2015年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順利通過了河南省林業廳驗收,完成林業生態建設18700畝,面積合格率達95%。 近年來,偃師市加快實施「生態強市、綠色富民」戰略,以林業為生態建設的核心要素,立足林地資源優勢,提高林木覆蓋率,先後榮獲「中國黃楊之鄉」、「全國綠化模範市」、「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縣(市)」、河南省生態達標縣(市)等稱號。
-
推窗看,綠竹猗猗 成都將打造5條高品質翠竹長廊
支持蜀南竹海創建國家5A級景區 推進會上,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重點地域,分區分類推進竹林風景線建設的情況。 其中川南竹產業集群將重點推進長寧、南溪、江安、納溪、合江、敘永、井研、沐川、富順等縣區,沿長江幹支流建設木竹混交風景線,培育現代竹產業園區,高標準打造長江綠廊。
-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同步推進 金上京遺址文物如何...
考古遺址公園正在深化設計 阿城區副區長宋子民說,金上京遺址是世界級寶貴文化遺產,是龍江文化旅遊的名片。建設金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有效利用遺址進行旅遊開發的最佳方式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最佳途徑。 2013年,金上京考古遺址公園由國家文物局立項。
-
打造3公裡親水景觀帶 自貢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建設穩步推進
原標題:打造3公裡親水景觀帶 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建設穩步推進 半城青山綠意盎然,釜溪河岸舊貌將換新顏,15日,記者獲悉,自貢市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項目自去年底開工以來,各區域建設工作穩步推進,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法藏寺-水涯居區域建設。
-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建設開局良好
近日,記者先後來到海昏大道建設現場、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項目現場、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展示服務中心項目現場採訪,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一期項目建設推進順利,開局良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建設,強調要按照「三四三」的目標定位,把它打造成為大遺址建設的「江西樣本」,江西文化的「新名片」。
-
隋煬帝墓建遺址公園 揚城遺址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 隋煬帝墓遺址公園打造成傳世工程 建築設計方案將接受市民投票 在大運河申遺的關鍵時刻,去年4月上旬,揚州曹莊發現的隋煬帝墓轟動全國,今年4月成功入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市文物局副局長徐國兵表示,隋煬帝墓的考古發掘和保護以及大遺址保護
-
杜陵遺址綠地公園將開放
千百年後的今天,它已經打上了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和國家文物局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標籤。 從2018年啟動國家遺址公園建設計劃以來,杜陵的關注度便屢屢遞增,在完成部分景觀道路提升工作後,作為公園重要組成部分的杜陵遺址綠地公園即將於今年12月向社會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