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根和魂」,綻放中華文化「盎然春意」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特約評論員/郭素嬌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與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牢牢守住「根和魂」,讓中華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是當代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使命責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文以「留史」,保護文化的源流根基。與文相會,與史為友。文化是與過去的「對話框」,既刻錄著歷史,也見證著時代的變遷。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資產。」一羽之輕無以飛,一足之力無以至,五千多年的深厚歷史文化是祖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要妥帖地「收藏」好這些「家珍」,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護好。保護在心更在行,不忘本來方能開闢未來,讓保護傳統文化成為自覺,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重要使命。惟其如此,才能讓延展文化根系脈絡的土壤更加堅實,讓文所留史,永綻光芒。

  文以「接力」,傳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文化是精神的寶庫,滋養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也是民族自信與自豪感的源流。頑強拼搏、奮發圖強,是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中的民族基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向世界展現了泱泱大國的民族凝聚力和了不起的抗疫精神,英雄故事不絕於耳,民族風採舉世矚目。我們的民族文化「可敬、可親、可學、可用」,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學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傳承好,借文化之力鑄精神之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文以「聚能」,發揮文化的資源優勢。文化的多樣性放射出巨大的魅力與能量。文化包括服飾、習俗、飲食等多個方面,不同地區的文化各具特色。利用好各地區鮮明的文化資源優勢,對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當前,文化旅遊業已然成為社會經濟活力的重要風向標。將文化資源與當地旅遊業深度融合,能夠充分拓展旅遊發展空間,讓文化成為拉動地區發展的強動能,迸發出更大的輻射能量。通過跨要素融合和跨行業融合,推動文化要素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的融合創新,推動業態裂變,實現結構優化,提升產業活力。

  文以「載道」,豐富文化的實踐形式。實踐形式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打造的是文化的亮麗「名片」。活潑有趣又多姿多彩的文化實踐形式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視覺與聽覺的聲色交織,讓傳統文化更「火」的同時,也讓其更「活」。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意蘊深遠,要兼收並蓄豐富的實踐形式,把中國故事講得生動、說得細緻。「老生常談」而新意常在,聲動華夏、道傳四海,老樹抽新枝,枝上發新花,讓中國的文化之「道」與時代活力並肩,走出「家門」,走得更遠。

  在新的奮鬥徵程上,我們要繼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發揚好中華傳統文化,致力於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讓文化的「盎然春意」舞動四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郭素嬌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見賢思齊,為民族復興凝聚青年力量
    【地評線】荔枝網評:見賢思齊,為民族復興凝聚青年力量 編輯:劉超    2020-04-29 17:27
  •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地評線】荔枝網評:春分勤耕正當時 願君莫負好時光 2020-03-21 16:30:36來源:荔枝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21日 16:30 來源:荔枝網
  • 【地評線】荔枝網評: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篤定前行
    【地評線】荔枝網評: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篤定前行荔枝新聞  作者:  2020-03-17 作為「大海」,中國經濟難免會經歷狂風暴雨
  • 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2020-07-02 16:51:54 參與互動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是組織路線的根與魂
  • 【地評線】紫金e評:讓馥鬱書香傳中華萬家
    【地評線】紫金e評:讓馥鬱書香傳中華萬家 2020-04-23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天府網評:古老書院要傳承好民族精神的魂
    他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當地加強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br><br>  中國書院肇始於唐朝,興盛於宋代,元、明時期延續,清代遍及全國。中國書院綿延千年,始終承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情懷,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發展、民族精神蘊蓄產生過重大影響。中國書院兼具文化傳播與人格冶煉功能,既有國學底蘊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
  • 黃河文化:中華文明的「根」與「魂」
    全文783字,閱讀時間約需3分鐘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增強新城黨員幹部對歷史文物遺產的敬畏之心和不斷提升守護傳承新城珍貴文化遺產的內生動力,9月27日,西鹹新區秦漢新城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德國考古研究院外籍院士、國際亞洲史學會常務理事劉慶柱老師以「黃河文化與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為題作了專題講座。
  • 新華網評:守住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馬若虎  在甘肅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嘉峪關關城,察看關隘、建築布局和山川形勢,聽取長城文物遺產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弘揚情況介紹。他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從字裡行間中,我們深刻領悟到了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 【地評線】西安網評:在無我忘我者身上感受「硬核」力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評線】西安網評:在無我忘我者身上感受「硬核」力量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3-06 11:42 字號:
  • 守護金昌文化的「根」與「魂」
    今年4月,市民徐開福得知「飛天神韻·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藝術展」在市博物館展出,便帶著家人前去參觀。徐開福說,「展覽讓我領略到敦煌石窟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感受到『莫高精神』蘊含的新時代建設者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在永昌明長城搶險加固工程施工現場,永昌縣文管所工作人員王小鵬說:「今年我們申報實施了明長城搶險加固項目,過去長城守護我們,今天我們守護長城。」
  • 解讀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可以說,這是一部會通古今、通經致用的典範力作,有著儒家思想現代重構的弘大氣象和古代經典現代詮釋的再創之功,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傳統文化領域學者堅定的文化自信,踐行傳統文化創新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重大使命的學術擔當。《新經學講演錄》簡要而系統地體現了姜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文化擔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守護金昌文化的「根」與「魂」
    「根」與「魂」「走進展廳,就被一幅幅、一件件充滿歷史感的作品吸引了。」2019年我市組織實施了三溝魁星閣保護修繕工程,蔡學福高興地說:「修繕前,三溝魁星閣柱子歪了,顏料也掉了,就像個病危的老人;修繕後,魁星閣獲得了新生,我覺得我的看護有價值。」近年來,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強化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積極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20-11-30 20:01:52 參與互動   【地評線】大洋網評: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 劉慶柱|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關於人類古代文明歷史發現說明,它們一般起源於大河流域中上遊,西亞、古埃及、古印度、中華文明等分別形成於兩河、尼羅河、印度河與恆河、黃河流域中上遊或中遊。中國的大河流域古代文明形成於黃河流域中遊,黃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這一論斷。  回顧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三次講話,各有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如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解決問題的需求更為迫切。  如何在今天解決實際問題?
  • 【地評線】映象網評:讓祖國的花朵絢爛綻放
    殷殷囑託、切切期望,飽含深情、充滿關愛,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對祖國花朵的真摯關懷和殷切希望。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系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 「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初心 幹好一輩子的事業
    作為人民公僕和時代先鋒,黨員幹部要用一生呵護初心,以擔當踐行使命,在新的起點上接續奮鬥,譜寫新時代的奮進樂章。真學真懂真信,以真心砥礪初心,堅定「風雨不動安如山」的理想信念。木有根而葉茂,水有源而流深。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劉慶柱|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本次論壇他作了題目為《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專題演講,以下就是他的演講摘要。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劉慶柱早期人類生存發展,地理條件十分重要。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與「魂」形成於以黃河中遊的中原地區,這裡保存著中國境內最為重要、最具「中國歷史文化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國家文化」的文化遺產,黃河流域中遊是「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的4200年之國家都邑、都城所在地,也就是國家政治中心、經濟管理中心、文化禮儀活動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