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7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考察調研。他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當地加強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br><br> 中國書院肇始於唐朝,興盛於宋代,元、明時期延續,清代遍及全國。中國書院綿延千年,始終承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情懷,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發展、民族精神蘊蓄產生過重大影響。中國書院兼具文化傳播與人格冶煉功能,既有國學底蘊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在新時代,古老書院特別要傳承好民族精神的魂。<br><br> 千年弦歌不絕,文脈國脈相連。書院是文化傳承和蘊蓄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亦涵養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嶽麓書院英勇抗元的忠孝節義,石鼓書院康濟時艱的耿耿忠心,鵝湖書院「千古一辯」的貴和尚中,白鹿洞書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問津書院薪盡火傳的文化自覺,嵩陽書院「程門立雪」的尊師重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今天,書院不僅是傳統文化傳承和展示的窗口,更要成為對民族精神的守護和創新的載體。<br><br> 理性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結合。理性精神培育是古代書院的重要功能。儒家特別重視成人教化、個體發展、精神人格培育,認為個人立足於社會最重要的是怎麼做人、怎麼做事,書院的教育往往以此來展開,堅持求學與求道相統一,注重對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知行合一的理性精神的啟悟。比如,嶽麓書院就承載了湖湘文化精神的傳統:經世致用、關懷現代、關心社會等等,王夫之、魏源等諸多彪炳史冊的人物,都曾受到其思想和精神的浸潤。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保持清醒頭腦,理性認識、正確應對,就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高質量發展。<br><br> 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古老書院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家國情懷、民族精神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我們應呵護書院歷史,激活書院文化,傳承好民族精神的魂,古為今用,去蕪存菁,讓書院在新時代中展現出時代風採與永久魅力。(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