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微電影《愛不太遲》:為什麼對越親的人越沒耐性

2020-12-16 中國文明網

  在呼籲關愛老人的微電影《愛不太遲》中,雖然沒有像其他的故事題材取自真人真事,但這部影片的題材已融到了所有人生活中,亦深入到了每一個人的心中。影片以細膩手法觸碰著觀看者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它講述了一對單親家庭父子的生活,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因為工作的壓力總是忽略父親對他的生活關懷,直到父親病重,兒子才醒悟過來,愛自己的人就在身邊。

  前段時間,「為什麼對越親的人越沒耐性」的帖子一轉再轉。帖子中歸納四點精煉得當,針針見血。忽略最親的人、對親人發脾氣甚至失去耐性,終歸而言就是一個人的潛意識裡明白那個最親的人不會離你而去。而作品《愛不太遲》就是呼籲年輕人應該對父母長輩多點關懷,千萬不要愛得太遲,且行且珍惜。【詳細】

  【網友觀後感】忙其實是自私 愛請及時

    網友「西小夢」:一個默默無言的父親!一個為了打拼忘了父親感受的兒子……愛!請及時。別忘了,時間不等人!趁有時間,請好好愛!催淚彈!請準備好紙巾!

    網友「西小末」:想起古巨基的那首歌《愛得太遲》:日夜做見爸爸 卻霎眼看出他多了皺紋 / 而他的蒼老感是從來未覺 太內疚擔心 最心痛是愛得太遲 / 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 / 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 / 愛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心聲都已變歷史

    網友「遊子望鄉」:父母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做子女的沒能力讓父母享福,盡能力做到讓父母過得開心。

    網友「讀解晰」:看了!真的很感人。特別是在想起自己的父母的時候,也會禁不住的落淚!!

    網友「百合與香水」:看完我哭了,讓我想起我的爸爸,告訴所有的人,珍惜你身邊那個愛你的父母吧。

相關焦點

  • 《愛得太遲》: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別愛得太遲了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古巨基的歌——《愛得太遲》。很多人都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旅途,一場坐著列車的旅途。很多人在自己的旅途上了又下,下了又上。沒人能夠在自己身邊永遠,他們來了又走,自己的人生中所有的人都是過客。無論是朋友還是親人,沒人能信誓旦旦地保證,可以永遠陪在自己身邊。
  • 古巨基<愛得太遲>熱爆卡拉OK
    古巨基的《愛得太遲》在卡拉OK點播次數共計七百萬次 環球在線消息基仔一曲《愛得太遲》得到「Sina Music樂壇民意指數2006新歌試聽最高收聽率大獎」,大會即場頒發獎座給基仔,此外這首歌在卡拉OK連鎖店「加州紅」和「Neway」的點播次數合共七百萬次,成績斐然。 基仔和經理人黃柏高(Paco)等人用金錘子欲敲碎雕鑿成「七百萬」字樣的冰雕,可惜冰塊太硬未能敲碎。
  • 愛是隱忍和克制,當男人對你缺乏耐性,這樣做說明不愛你了!
    男人沒有耐心就是不愛你了,沒有一個例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不同性格的兩個人在一起相處,多多少少是會有分歧的。人非聖賢,又怎麼會一點脾氣沒有呢?但是愛人面前,我們學會控制,保持耐性,保持理性。沒有耐性的感情也累了但是,一點小事就能發脾氣,且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很可能是因為對方覺得你好欺負。
  • 樂評|《愛得太遲》古巨基
    致匆匆忙忙趕路的你,別《愛得太遲》愛得太遲古巨基 - Human 我生我過去 那死黨 早晚共對各也扎職以後 沒法 暢聚,與其愛得太遲,不如愛在當下。這首歌就是收錄在古巨基於2006年發行的的概念專輯《human 我生》中的《愛得太遲》。這是他在歌手生涯中的一首現象級歌曲。十年,《愛得太遲》火遍全香港,而派臺和拿獎成績方面,也勝過當年陳奕迅的《最佳損友》和《富士山下》。
  • 700萬人唱過的《愛得太遲》,憑什麼成為香港樂壇的巔峰之作?
    女主沉默了,她已經不愛男主了。他們錯過了。鐘聲在不斷敲打,說著愛得太遲。2000年之後的香港樂壇,口水歌盛行。唱片公司有自己的苦衷。由於盜版橫行,唱片銷量較少,歌手紛紛跑去演電影。(有點像現在某某歌手的歌只能在某某音樂app獨家聽到)當時K歌很火,年輕人都喜歡去卡拉OK,但是其實大多數人沒學過聲樂,很多高音唱不上去。粵語歌需要迎合年輕大眾的口味,這一做法就必須將歌的製作門檻降低。
  • 古巨基看淡楊千嬅跳槽 曾經後悔「愛得太遲」
    為了隆重起見,當天金牌「一哥」古巨基帶著側田、方力申、鄧麗欣、吳雨霏出席了發布會,今年唱片成績突出的古巨基更表示熱門歌《愛得太遲》有血有肉,寫的是真實的故事,自己也曾後悔「愛得太遲」。除了做了一張自己非常滿意的唱片之外,今年古巨基還圓了導演夢,導演了長達一個小時的音樂電影,公司老闆更是表示如果未來有好的劇本不排除會讓古巨基正式執導。「《愛得太遲》是大眾認知度非常高的一首歌,在年底的頒獎禮上這首歌會拿什麼獎其實都已經是錦上添花了,獎早已經在心中。」
  • 港者時光機:愛得太遲 古巨基
    所以請林夕寫了這首歌,呼籲大家珍惜身邊所愛之人。 其實林夕這首歌的上一版歌詞據聞寫得很灰暗,和監製幾經交涉之後,我們聽到了這麼一個諄諄提醒的版本。>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 盲目地發奮忙忙忙其實自私 夢中也習慣有壓力要我得志 這首歌在香港引起的社會效應,當時著實不小,可以讓焦急的香港人停下來想想:關於愛這件事。
  • 《愛得太遲》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一不小心就後會無期
    《愛得太遲》是一首講述親情的歌曲,這首歌除了談及親情之外,也提到了男女之間的愛情。就如同歌詞寫道的「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有時我們對感情的表達,可能會太拘泥於一些特別的日子或固有的形式,這樣反而可能讓自己錯過一段難得的緣分。
  • 快訊:古巨基及周慧敏唱出"愛得太遲"
    古巨基及周慧敏唱出"愛得太遲"。古巨基及周慧敏唱出"愛得太遲"。
  • 愛情唯美的短句子,越看越愛,句句浪漫溫柔!
    二、我不需要你是個蓋世英雄,也不希望你有舉世無雙的功夫,更不用你腳踏七彩祥雲,我只願你做我一個人的齊天大聖。三、幸福就是唇齒相依,不用什麼燦爛,不用那些電影一般的朝朝夕夕。只要他在這裡,只要我在這裡,我們不緊不慢,一起走過每一個四季。四、喜歡是初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 古巨基《愛得太遲》:盲目地發奮,忙忙忙其實自私
    《愛得太遲》這首歌也是我曾經單曲循環的一首歌。跟很多歌一樣,單曲循環了很久,也很少去仔細看歌詞,更沒有去細想那背後的故事。後來聽說這首歌的詞,是林夕含著參片寫出來的,可見其中的心血。《愛得太遲》這首歌整體的風格,也很像我平日裡說話的風格,總是喜歡假裝一副老成的樣子,跟別人說「生命誠可貴」「珍惜眼前人」這樣的雞湯。確實啊,見過一些生生死死,好像確實能讀懂林夕這首詞的意思。但也有的人,可能是經歷的世事更多,好像早已看淡了生死離別,竟會覺得這首詞淺薄和幼稚。
  • 一人一首粵語歌,古巨基的《愛得太遲》出的時間其實剛剛好!
    這裡面,《愛得太遲》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了,雖然歌說的是愛得太遲,但其實這歌出的時間其實剛剛好,有了前兩年《愛與誠》、《必殺技》等熱歌的鋪墊,在0607年,一首《愛得太遲》算是讓古巨基來到了頂峰吧!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好聽的歌,《眼睛不能沒眼淚》、《大雄》、《花灑》、《戀無可戀》等等等等,雖然有一些聽起來都差不多,但是都很好聽呀!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首呢?
  • 一個人越沒本事,越愛說下面4句話,尤其是人到中年!
    一個人越沒本事,越愛說下面4句話,尤其是人到中年!接下來小編就要為你們講一個關於心理學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一個人越沒本事,越愛說下面4句話,尤其是人到中年!沒本事的人愛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愛找藉口,沒有一點責任感。會說:我已經盡力了,不是我不行,是別人刁難我。這種人他總是會跟別人說我已經盡力了,剩下的真的不關我的事情了,這種人就是在做事情的時候,他覺得結果不是那麼的完美,所以他就會把這個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有時候還怨這件事情太難了,他從來都不認為這件事情是他的錯誤,他也不會意識到錯在哪裡?
  • 龍應臺讀書會感性憶母親:對她的愛我做得太遲
    儘管如此,她依舊感嘆,自己對他們的愛做得太遲。  【同期】臺灣作家 龍應臺  你說我這樣做很圓滿嗎?一點都不圓滿,我為什麼不早十年去做。在那麼長的過程裡,我從來一絲一毫沒有想到我身邊、後面站的那個女人,等到我認識到說,我從來沒有給她機會的時候,她已經不認得我了。我做的太晚,非常非常晚,太遲。
  • 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真理越辯越明 辯手越辯越親
    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真理越辯越明 辯手越辯越親     冠亞軍河海大學與臺灣世新大學同學在辯論賽現場留影慶祝。辯論過程中新意迭出,高潮迭起,讓人充分體會到思辨的知性之美,展現了兩岸年輕人在辯論中交流互動的閃亮風採。  世新大學是臺灣高校中赫赫有名的辯論強隊,在決賽中擔任四辯的張正忻則是該隊的資深辯手。「我這是第四次參加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我認為辯論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在臺灣打辯論賽,雙方對爭執的理解是『通過邏輯思辨讓爭吵變成溝通』。
  • 愛得太遲,是我聽過最悲傷的句子
    她嘴裡雖然叨念著我平時不幹活笨手笨腳,但我知道,她是不習慣等著人給她做吃的。我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她嘴裡還沒吃完,我就馬上又夾了另一道菜放她碗裡。目不轉睛地盯著她,期待著她接下來會說點什麼。可她卻低著頭沒吭聲,這下我更著急了。忍不住連問了幾句感覺怎麼樣。
  • 為什麼太平盛世茶文化異常繁榮?越富有的人越愛喝茶?
    身邊越富有的人越愛喝茶?一兩年前,有一個關於茶的視頻很火。視頻中一位北方老闆一邊泡茶一邊說: 為什麼南方人比我們富啊? 就是因為南方人沒事兒愛喝茶。 南方人喝茶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窮, 聊的是怎麼做生意。北方人呢?愛喝酒。 北方人一沾上酒, 就覺得自個兒是皇上, 就開始胡說八道。
  •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俗人不懂藝術?究竟什麼才是好電影?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極具娛樂性浪漫化的宣傳語,被盛讚的是這個「可以載入史冊的3D長鏡頭」,沒有得到觀眾的觀後心得,卻迎來了無數篇《地球》的深度解析。面對觀眾的差評,畢贛表示:「從此,他們(觀眾)的觀影經驗裡多了一部電影,可能很難理解,就像看一副繪畫,等他們的生命經驗發生改變後,他們肯定不會想起其他的電影,肯定會想起我的電影,因為我的電影是珍貴的電影。」電影不只是讓觀眾在在無聊時的娛樂消遣,它或許是類似於生活中心靈雞湯類的存在,戲劇中得到快樂;悲劇中感悟人生。
  • 越不愛說話的人,越值得交往
    古話說:水靜能鑑物,人靜能觀心。水安靜的時候,就是一面鏡子,可以倒映周邊景色;人安靜的時候,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聲,也可以懂得別人的心情。水利萬物而不爭,心靜如水而從容。人生的境界,有容乃大。一個人,越計較,越痛苦;心越寬的人,才能混得如魚得水,做什麼都從容不迫,遊刃有餘。一個人,言多必失,說多了,總有一句得罪人;說多了,就是花言巧語,可以欺騙一時半會,不能隱瞞一生一世。那些「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的人,多半靠不住。
  • 著名導演李玉的電影觀,她的作品《姐姐》很多人震驚於作品真實性
    著名導演李玉的電影觀,她的作品《姐姐》很多人震驚於作品真實性!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朱大腸說娛樂。今天小編跟大家聊得是著名導演李玉,李玉從來不拍自己的家鄉,也不拍自己的成長,兩三歲的時候,就跟家人去部隊的露天場地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