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 不同行業巨頭看好「自動駕駛」

2020-12-07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滴滴出行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希望到2030年能夠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美團3年內要在北京順義區部署1000輛自動駕駛配送車……近來,關於「自動駕駛」的消息不斷。在這條極為火熱的「賽道」上,除了車企,網際網路和科技企業也紛紛壓下重注。

這是今年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在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頂層規劃下,「十四五」這一領域將迎來更大的熱潮,催生新機遇和新模式。

多巨頭看好自動駕駛

幾年前,應該沒有多少人能想到,滴滴、百度、美團、華為等不同行業的巨頭將在「車」這個領域成為對手。

11月16日晚間,滴滴出行舉辦「滴滴開放日」,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過去滴滴致力於優化軟體,未來十年將會同步優化軟體和硬體,快速迭代。我們預測,到2025年,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輛,新的迭代版本能夠搭載滴滴自研的無人駕駛模塊;到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能夠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如是暢想。

而就在11月12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宣布獲得上海市新增自動駕駛測試路段牌照,成為第一個在上海獲得三個測試區牌照的公司。據介紹,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經獲得上海、北京、蘇州、合肥、美國加州等地的道路測試牌照。

同樣在11月12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美團副總裁、自動駕駛負責人夏華夏表示,美團3年內要在北京順義區部署1000輛自動駕駛配送車。

在北京、長沙和滄州等地,百度的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已經試乘運營。滴滴在上海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試乘,目前報名試乘體驗人數已達數萬。

華為也加入賽道,在日前Mate40的發布會上推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HI」。

在網際網路和科技企業紛紛壓下重注的同時,車企也在加快步伐。例如,北汽集團表示要在2024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長安汽車則表示將在2022年前逐步實現L4級、L5級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

根據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25年L2級、L3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將佔我國汽車總銷量的50%,2035年後將開始應用L5級自動駕駛。

這一系列目標和計劃的實現離不開巨大的投入。有業內人士表示,自動駕駛從技術研發到各種裝備零部件採購,再到落地測試,無一不需要「燒錢」。在當下未能實現商業化運營的階段,資本的輸血不可或缺。

今年5月,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獲得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的5億美元。11月6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宣布獲得2.67億美元的C輪融資,目前已融資超過10億美元。

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

自動駕駛「賽道」的火熱,是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去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同時要求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

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勾勒出詳細的路線圖,首當其衝的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樞紐等為載體,體現先進信息技術對行業的全方位賦能。

一系列項目隨之多點開花:近日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項目在廈門港落地;深圳地鐵全自動運行試驗中心開工;智能高鐵新標杆京雄城際鐵路將於年底全線開通……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8日,約698.61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已經安裝使用北鬥系統,佔運營車輛的96%;3.14萬輛郵政快遞車輛安裝了北鬥系統,佔比88%;1369艘公務船舶安裝了北鬥系統,佔比75%;約300架通用飛行器使用了北鬥系統,佔比11%。

相關企業也在密集布局。例如,繼今年9月發布升級後的智慧交通戰略「We Transport」後,騰訊11月10日發布地圖產業版WeMap,從交通一張圖出發,基於對人、車、路、地、物的時空感知、數據管理、智能分析和可視化能力,提供歷史溯源、實時感知和時空推演等智能服務,為智慧交通行業建設、管理、營運和服務提供支撐。中國聯通、中國電科等也紛紛基於自身的技術推出智慧交通相關解決方案。

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表示,將繼續在交通行業更多領域推廣應用北鬥導航系統,實現北鬥導航在交通行業全覆蓋。同時,積極支持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圍繞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相關智慧交通的前沿領域開展試點。

交通強國建設將掀起更大熱潮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地方也出臺相關政策對智慧交通建設進行全面部署。例如,河北省交通廳印發文件,提出到2022年,智慧交通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建成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體系,實現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位化、信息基礎集約化、行業治理現代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國立認為,交通強國建設應當把智慧交通作為主要發力點。智慧交通市場龐大,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航海、航空等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汽車製造業、汽車服務業、交通運營服務、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跨界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在歐國立看來,我國的高速公路發展、城市化進程等,使得ETC、電子停車指引、電子自助付費、智慧路側停車、智慧停車場、立體停車庫、共享停車、新能源充電樁等方面具有巨大需求。智慧交通建設將在基礎設施智能化、生產組織智能化、運輸服務智能化、決策監管智能化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表示,未來交通的建設場景、運維場景和服務場景,都會在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發展下發生巨大變化,創造新的機遇、新的模式。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自動駕駛是目前人工智慧技術中最前沿和涉及面最廣闊的方向,2023年至2025年將會出現由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主導的L4-L5量產落地和變現。自動駕駛「場景為王」的路徑已初顯端倪,由此衍生出自動駕駛計程車、自動駕駛貨運卡車、半封閉場景微循環和最後一公裡物流配送等四大場景。

相關焦點

  • 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
    這是今年智慧交通發展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在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頂層規劃下,「十四五」這一領域將迎來更大的熱潮,催生新機遇和新模式。多巨頭看好自動駕駛幾年前,應該沒有多少人能想到,滴滴、百度、美團、華為等不同行業的巨頭將在「車」這個領域成為對手。11月16日晚間,滴滴出行舉辦「滴滴開放日」,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
  • 車靈通ETC 無人值守停車:助力中國智慧交通駛入「快車道」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消息,全國高速公路ETC(全自動電子收費系統)門架系統和車道改造全面完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城市發展,交通先行。 近年來,依靠ETC、電子停車指引、電子自助付費等新型技術,中國智慧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 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上線 "智慧交通"未來可期
    6月27日,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範應用啟動,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用戶可通過滴滴APP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後,將能在上海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體驗。"我們相信最終AI技術會大幅提升駕駛安全和效率,造福人類。"滴滴出行創始人表示。
  • 自動駕駛計程車,巨頭們的應許之地?
    戰略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在第五期《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索》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2030年全自動駕駛計程車將佔據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車出行市場。另一家分析機構瑞銀集團也有著樂觀的預計,公開表示「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計程車市場每年的價值可能超過2萬億美元。」
  • 為何智慧交通、L2+自動駕駛搶著要高精度地圖?
    不同等級的智能駕駛需要不同的地圖在自動駕駛的世界裡,高精度地圖一直憑藉著亞米級的相對精度、車道線、交通信號燈、路障等精細內容,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先驗信息,解自動駕駛之所急。「自動駕駛分級從L0到L5,技術難度不斷升級,從導航、ADAS這類應用,演進到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如Autopilot,到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如Robotaxi。不同階段自動駕駛產品形態,對於定位的精度要求是不一樣的,對於地圖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佘黨恩在雲峰會上如此表示。
  • 51VR披露自動駕駛仿真平臺細節,更大的布局在5G、智慧交通
    近期,圍繞自動駕駛仿真平臺,雷鋒網新智駕與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及51VR無人駕駛事業部產品與商務負責人張帆博士進行了對話。據悉,51VR下一階段的布局在智能交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提到,目前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還處於Zero階段,年內將升級至功能完善的智慧交通One版本。
  • 上海推進城市智慧交通系統建設 2020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現狀及發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智慧交通市場潛力大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社會需求、技術的大力推動下,近年來我國智慧交通行業發展迅速。2010行業市場規模僅百億元,2017年增至500多億。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巨頭爭相布局智慧交通巨大的市場、面前,眾多網際網路企業、金融、科技企業紛紛搶灘入駐,並且在頭部已經誕生了幾家巨頭,如阿里、騰訊、百度、華為、平安、高德等。
  • 中國移動趙大春寄語5G自動駕駛創新發展:潮湧催人進,風正好揚帆
    會上,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表示,自1886年第一輛汽車發明以來,人類對於自動駕駛的研究從未停止。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信息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等多產業融合的匯聚點,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推進網絡強國、製造強國、交通強國的重要抓手,在國家發展戰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交通四通八達 湛江發展駛入快車道
    「和諧號」在湛江大地上奔馳。(高鐵讓湛江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2018年7月4日,《中國日報》推出整版專題,濃墨重彩報導江湛鐵路開通的盛況。中國桉樹研究中心的外籍專家Roger Arrold體驗了高鐵試運行後,興奮地說:「對這座乾淨、大氣、舒適的城市而言,高鐵的開通,讓湛江錦上添花。」    如今,早上在廣州喝早茶,中午在湛江吃海鮮,已成為「舊聞」。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
  • 深入學習實踐「文化自信」奕齊集團駛入多元發展快車道
    深入學習實踐「文化自信」奕齊集團駛入多元發展快車道 發布時間:2019-07-22 17:12:40      來源:中國網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與全球經濟化的不斷深入
  • 新基建下的智慧物流:數字底座構成基礎,自動駕駛形成閉環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行業並不在「新基建」所錨定的7大領域(5G、特高壓、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之內,如何與這7大領域產生關聯,通過本行業的「新基建」完成產業升級,成為破局的關鍵。4月29日,有媒體報導,貨運自動駕駛企業嬴徹科技宣布已完成1億美金融資。嬴徹科技的此輪投資中,老股東G7和普洛斯繼續跟進。
  • 交通運輸部發文力推自動駕駛,百度股價大漲近13%,自動駕駛正式邁入...
    12月30 日下午,國家交通部運輸部 發布了《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下稱《指導意見》) ,為自動駕駛 的 發展指出根據文件, 《指導意見》 明確了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及應用 的 目標,涵蓋自動駕駛理論研究、關鍵技術、行業標準、示範項目等 方面 。
  • 滴滴自動駕駛服務上線上海 沃爾沃開啟自動駕駛新元年
    近日,在上海,用戶通過滴滴APP報名,就可以在指定路段乘坐沃爾沃體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是上海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的示範應用,意味著人們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出行的夢想,已照進現實。有機構指出,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已開啟,政策驅動下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 高精地圖廠商攪局自動駕駛|寬凳科技|圖商|自動駕駛|地圖|自動駕駛...
    配圖來自Canva可畫隨著5G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自動駕駛日益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作為與之緊密相關的高精地圖技術,也越發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傳統圖商、整車廠商、初創企業、高科技巨頭等眾多玩家,紛紛參與到整個行業的變革中來,這就使得行業內高精地圖的競賽愈發激烈。
  • 牧月科技總部落戶晉江 有望打造成國內物流自動駕駛領域行業龍頭
    近日,國內無人駕駛領域領先創新企業牧月科技公司與晉江正式籤訂投資協議,公司總部落地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將開展自動駕駛技術和智慧物流運營研發,有望打造成為國內物流自動駕駛領域行業龍頭。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早開啟無人駕駛技術研究的創新企業之一,牧月科技公司擁有完整的軟硬體技術團隊,團隊核心成員曾在國內多家研究無人駕駛的領頭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公司首批入駐的員工,博士、碩士比例計劃達70%以上。  「我們從去年開始就頻繁對接牧月科技,最終成功促成牧月科技總部落戶晉江。」
  • 長三角民營經濟跨區域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
    原標題:長三角民營經濟跨區域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   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東風,區域內
  • 長沙科技味:自動駕駛之城
    5G、自動駕駛,如今,這種科幻電影裡才有的場景正在長沙成為現實。自動駕駛計程車、公交車、快遞車、掃路車、挖掘機、起重機、穀物收割機等,從生活到工作,從服務到產業,一批自動駕駛設備正在從實驗室駛入長沙人的日常生活,長沙率先建成全國領先的自動駕駛之城。
  • 產業集聚引領葉縣發展駛入快車道(組圖)
    通過產業集聚,葉縣的精製鹽及鹽化工和機械製造兩大主導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葉縣經濟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鹽田裡「長」出企業巨頭  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後,國內不少地方都發生了哄搶食鹽的事情,但葉縣人民卻很淡定,因為葉縣產的食鹽足夠9000多萬河南人吃。
  • 慶鈴汽車和百度Apollo強強聯合,打造自動駕駛平臺推動智能交通發展
    慶鈴汽車、百度Apollo雙方將基於自身優勢針對特種車輛(如環衛類等)自動駕駛的研發開展合作,進一步推動「ACE交通引擎」更多應用場景落地。慶鈴汽車是國家汽車行業重點骨幹企業,1994 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赴境外上市企業。該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以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的 12 家中外合資企業、4 家國有全資企業、1 家混合所有制企業組成的商用車製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