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詩詞說清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2020-12-10 古典文學與詩詞

秋天是思念的季節。

當秋風起、秋雨落,

我們想起親人、朋友,

想起曾經在一起的好時光。

秋風秋雨來時,只是愁煞人罷!

秋天是思念的季節,如果思念能夠隨風帶到遠方,那麼,玉門關將遍是秋風。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天的長安,入夜之後,千家萬戶傳來了搗衣之聲。

秋風吹不盡的是,是長安思婦們對邊關良人的思念,她們想著,什麼時候,邊關能夠平定,良人不再遠行出徵呢?

當秋風起時,秋涼入身,客居洛陽的張籍想家了。

他寫了一封家信,可內心的思緒,匆忙之前如何能說得完。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

當信差剛要上路時,張籍忙叫住了信差,他拆開信,看看信中是否有遺漏。

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點點秋雨,如同無止境的思念。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這個秋天,李商隱身在巴蜀,這天夜裡,他收到妻子的書信,問他何時回家,他望著窗外,秋雨淅瀝,一直在下,沒過多久,池塘就漲滿了水。

李商隱奮筆疾書:什麼時候我倆再次相聚的時候,我一定告訴你這天巴山夜雨情景。

一年四時,春夏秋冬,時序流轉。

這一年的中秋節,蘇軾一個人過中秋,感慨孤零,卻又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蘇軾《西江月》

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入夜的風陣陣,響動在這長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頭,鬢邊生出了白髮。

當長安宮廷的宮女們抬頭看著天上的牛郎織女星,孤獨寂寞爬上心來。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持扇撲螢,坐看牽牛織女時,秋夜寒涼,身在宮禁的宮女,孤獨寂寞,最能感受到秋天的寒涼。

孤寂幽怨、悽然終老,在這個秋夜,宮女的體驗尤為強烈。

思婦念徵人,在邊關的將士亦思家鄉。

當邊塞的秋天來臨之時,寥廓荒僻、蕭瑟悲涼,將士們的心中,懷念那南方的家鄉和親人。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範仲淹《漁家傲· 秋思》

邊塞上,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

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裡之外的親人。從軍多年,鬚髮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難以成眠,多少次夢裡流下眼淚。

當柳永佇立江面,對著瀟瀟暮雨,殘秋的清秋,襲擊著柳永。

此時的柳永,懷才不遇,羈旅他鄉,對著秋雨,無限憂傷。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柳永《八聲甘州》

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

想想自己也是一身抱負,想要報效國家,卻懷才不遇,報國無門。

流連煙花,為妓寫詞,不是本意,更像是一種逃避和沉迷。可清醒之後,卻又能怎樣呢?

羈旅之愁自古有之,這一天,徐再思在外,聽著外面的夜雨,水滴敲著芭蕉,給徐再思帶來無盡的愁緒。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愁什麼呢?十年的羈旅生活,仕途沒有一點進展,給家裡的父母徒增憂傷。

深夜的徐再思,聽著秋雨,想著家中的父母,十年不見,憂從心來。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天帶給人的多是憂傷,思親、思友、思良人。

可世事卻多不遂人願,

人間多盼圓,奈何月不全。

此時,只有蘇軾的一首詩,

是所有人的祝願: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相關焦點

  • 秋雨梧桐: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我們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首元曲是作者在客旅途中思鄉情切,聽著窗外的夜雨,心有所感而作。這首作品一開頭用了「鼎足對」的形式。什麼是「鼎足對」呢?簡單來說,就是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因為這三句形成對仗,如同三足鼎立,所以叫「鼎足對」。
  • 每天一首古詩詞|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7首古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開頭「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既點明了時間、環境,又照應了題目。梧桐葉落,颯颯聲響,表明了是深秋時節;雨打芭蕉,寫出了氣候。
  • 詩詞丨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芭蕉葉子寬大,雨劈裡啪啦地打在上面,撩人心弦。有人說,雨珠是芭蕉的淚。所以,雨打芭蕉,動聽,卻揪人心。梧桐也是如此,雨打梧桐,全都是愁。,一點芭蕉一點愁。
  •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芭蕉: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芭蕉作為中國古詩詞中的經典意象,身影隨處可覓。芭蕉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植物,葉子半捲曲,就像人不開心時萎靡的樣子,所以芭蕉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徵。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中「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感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間春天已過去了。李商隱的《代贈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芭蕉的葉子微卷,仿佛人般愁眉不展,向春風訴說自己的憂愁。
  • 老文說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元~明 / 徐再思 / 水仙子~夜雨今早醒來刷手機,居然連續看到好幾首「一~~~一~~」的詩句,不由得就想到了這首元曲小令,這應該是這種體的始祖了,而且,意境語境都不錯,算得是佳作了。
  • 一片葉,一句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然而,葉子在詩詞界卻也佔了一席之地,詩人們對葉子的偏愛不亞於花。100句關於葉子的詩詞,每一句都表達著不同的情緒!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 今日立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最美的15首秋天元曲
    整理了15首寫秋天的元曲,送給跟我一樣生長在南方的孩子!秋天真美,等有閒的時候我要去四季分明的地方尋找這些詩詞裡醉美的秋天!天淨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七首秋雨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秋雨,是思念▼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身邊有人陪伴,整夜秋雨也不覺寂寥,但若是孤身在外,那就是「秋風秋雨愁煞人」了。 秋雨,是想家▼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空氣中更是說不出的清新,絲絲涼意,沁人心脾。獨坐山前飲茶,無憂無惱自在。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疏雨滴梧桐,驟雨打芭蕉,聽雨醉,霪雨霏霏。 一世繁華一世憂,一寸流年一寸愁,愁絲繞繁華,情絲惹流年,聽曲殤,曲意冥冥。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苦風悽雨夜月彎,雨打芭蕉淚千行。發笠月簑芭蕉下,一身冰雨一生寒。菩薩蠻.芭蕉——宋.張鎡風流不把花為主。多情管定煙和雨。瀟灑綠衣長。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這30句元曲,太適合做籤名了
    ——元好問《人月圓》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片閒雲任卷舒,掛盡朝雲暮雨。——陳草庵《山坡羊》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白樸《駐馬聽》千裡關山,一段相思。——楊朝英《梧葉兒》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雲心無我,雲我無心。
  • 詩詞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窗外的秋雨勾起了心裡的煩愁,徐再思在這個秋雨的晚上,夜不能眠。
  • 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又是一年秋時節,一層秋雨一層涼。歲月長,衣裳薄,唯有思念掛心頭。秋雨,也是一種心情。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 詩詞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窗外的秋雨勾起了心裡的煩愁,徐再思在這個秋雨的晚上,夜不能眠。
  • 一聲梧葉一聲秋——詠梧桐古詩詞賞析
    一聲梧葉一聲秋——詠梧桐古詩詞賞析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結,見葉落覺秋至,不免睹物傷懷。於是梧桐這一意象就成了人們傳達主觀情意的一種符號,而這種符號因其「知秋」而常蘊含一種愁苦:鄉愁、客愁或離愁。當然,秋至而葉隕的樹很多,但梧桐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是很多樹不可比的;而且梧桐樹葉闊大,樹幹高聳,樹冠廣覆,而落葉後的蕭瑟、稀疏給人以觸目驚心的視覺感受,古人藉此悲秋抒懷就不難理解了。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窗外的秋雨勾起了心裡的煩愁,徐再思在這個秋雨的晚上,夜不能眠。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秋雨,只為有心的人飄灑,只為用心的人釋然,只為唯心的人傷懷。一簾秋雨,滿地相思。
  • 一聲梧葉一聲秋,這首詞第一句就用了6個數字,字字句句皆是情
    人們都說若是一句話中包含一些數字的話會更具有影響力和信服力,筆者之前對於這樣的規律完全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品讀了太多的古詩詞之後發現其實這個道理似乎古代的文人們已經在使用了,有些文人會在詩詞作品中用上數字讓人一目了然,產生非常強烈的讀下去的欲望。
  • 一聲梧葉一聲秋,此情此恨何時休
    作者:醉紅塵人們總是會傷春悲秋,因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因為「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不覺之間已經到了白露時節,秋意漸濃了,再也找不回夏天炎熱的影子,今晚獨自一個人走在這樣的夜色下,靜靜地品味著秋,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沉重感覺。在抖音上看到一句讓我特別有感觸的話:一轉身,夏天成了故事,再回眸,秋天就成了風景……是啊!時光總是飛逝,歲月這般無情。高牆大院裡梧桐樹上的葉子,雖然整體看上去依舊蒼翠,但是偶爾已有幾片隨風飄零,帶給人別離的傷感。
  •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一聲梧葉思念情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一聲梧葉思念情秋雨,是一種歲月的情緒,悵然,落寞。瑟瑟的雨,仿佛光陰的一份訴說,輕柔,深情。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場秋雨。它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裡、枯枝敗葉上,淋溼了地,淋溼了房,淋溼了樹、也淋溼了人的心。
  • 「蕭蕭梧葉送寒聲」——50句秋日詩詞名句,縷縷憂思燻迷離
    秋,似乎永遠扮演著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意象,讓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於是,秋天,便寫進了那一頁頁枯黃的紙張中,把那縷縷憂思、愁緒、哀怨,燻得迷離。下面為大家整理50句秋日詩詞名句,秋思愁緒在其中。古風插圖(一)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