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說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2020-12-15 老文說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元~明 / 徐再思 / 水仙子~夜雨

今早醒來刷手機,居然連續看到好幾首「一~~~一~~」的詩句,不由得就想到了這首元曲小令,這應該是這種體的始祖了,而且,意境語境都不錯,算得是佳作了。

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的又以文學形式,雖然同是長短句,卻與宋詞又不相同,最大的特點,便是用韻,元曲在押韻方面嚴守《中原音韻》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韻上平仄通押,不避重韻,一韻到底,借韻、暗韻、贅韻、失韻均可。這就比填宋詞自由了許多,不過,似乎藝術成就也就不如宋詞了。

作者徐再思,元朝末年的人,看他作品裡的描述,應該是活到了明朝,但因為沒有明確記載,只能大概推算他生活在元末明初,是元曲合集《甜酸樂府》裡的甜齋先生,在元曲作家裡算是比較有影響的,留下了一百多首作品。其中佳作也不少,特別是這一曲水仙子,開創了被後人無數次模仿的「一~~~一~~」體。

既然是生活在元末明初,那就一定是經歷了元朝末年的大動蕩的,作者在元朝任過職,因為是漢人,所以只是職位不高的小吏,而且,還四處漂泊不定,這一轉眼,就是十年的時間,這又是一次長途遷徙,可能是因為職位調動,也可能是跟隨元朝敗軍北遷,畢竟他是吏,被裹挾遷徙也是無法抗拒的。

題目《夜雨》在古詩詞中本就是離愁、客思、寂寥悲傷的代指,所以題目就已經隱喻了,這是一首抒髮漂泊愁思的作品。曲子一開頭,連續兩個「一~~~一~~」體句式,在交代大時間,小環境的同時,又再次詮釋了題目,雨打梧桐,梧桐葉落,雨打芭蕉,芭蕉葉子寬大肥厚,打不落,聲音卻很響,很嘈雜,對於這種身處苦旅之中,夜不能寐的人來說,這雨聲就像打在人心裡一般,更惹人心煩。

在一聲聲,一點點之後,作者又連用兩個三更,夜雨,梧桐,芭蕉,三更,都是孤寂惆悵的象徵,又再次點明了小時間,半夜夢回,是一直難以成眠,還是剛剛恍惚入夢就被雨打芭蕉聲驚醒,抑或似夢其實非夢?也許都是,在這樣秋雨綿綿孤寂清冷的半夜時分,愁從何來?

接下來的兩句給出了答案,南宋趙師秀有名句「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作者化而用之,就是要說明並不是有人和他下棋,而是自己一個人為排遣寂寞擺弄棋子,而來也懶得去收,這許多的愁苦煩亂,都是因為這新豐逆旅,很多學者的解析裡說是作者漂泊到了新豐這個地方,其實不對,新豐的用典可能是借用漢高祖劉邦在長安仿照家鄉新建村鎮的典故,也可能是借用唐代馬周旅居新豐遭人冷遇的典故,但都是借用新豐來表明漂泊在外的愁苦和無奈。

最後,靠在枕頭上,十年漂泊的種種心酸經歷又上心頭,年邁的父母還遠在家鄉等自己的消息,自己不但不能盡孝身前,反而還要讓二老為自己擔驚受怕,兵荒馬亂的年代,想給父母報個平安都是很艱難的事!每次一想到這個,心裡就難受得要死,無奈,孤寂、怨恨、煩惱、自責、思親,思歸等種種愁苦煩悶交織一起,都凝結成了「都到心頭」四字,這內心該是又多麼的煎熬啊!

這就是好作品,短短數語,言未盡,意無窮,其中的惆悵,只有真正融進去才能體會,還有,你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一聲報個平安了?

——老文(文俊壹)——老文說詩

讓我們一起學習詩詞,愛上詩詞,更多詩詞佳作解析,請關注後查看往期文章,能在這裡遇見你,真好!

相關焦點

  • 秋雨梧桐: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在我國古代,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所以人們喜愛在庭院裡栽種梧桐。古語中,有「一葉落而知秋」的說法,在很多人的理解當中,這「落葉報秋」的樹,應該就是梧桐。梧桐出現在古詩詞裡,往往伴隨著離愁別緒。
  • 每天一首古詩詞|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7首古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開頭「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既點明了時間、環境,又照應了題目。梧桐葉落,颯颯聲響,表明了是深秋時節;雨打芭蕉,寫出了氣候。
  •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芭蕉: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芭蕉作為中國古詩詞中的經典意象,身影隨處可覓。芭蕉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植物,葉子半捲曲,就像人不開心時萎靡的樣子,所以芭蕉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徵。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中「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感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間春天已過去了。李商隱的《代贈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芭蕉的葉子微卷,仿佛人般愁眉不展,向春風訴說自己的憂愁。
  • 一片葉,一句詩,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然而,葉子在詩詞界卻也佔了一席之地,詩人們對葉子的偏愛不亞於花。100句關於葉子的詩詞,每一句都表達著不同的情緒!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疏雨滴梧桐,驟雨打芭蕉,聽雨醉,霪雨霏霏。 一世繁華一世憂,一寸流年一寸愁,愁絲繞繁華,情絲惹流年,聽曲殤,曲意冥冥。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苦風悽雨夜月彎,雨打芭蕉淚千行。發笠月簑芭蕉下,一身冰雨一生寒。菩薩蠻.芭蕉——宋.張鎡風流不把花為主。多情管定煙和雨。瀟灑綠衣長。
  • 詩詞丨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一點芭蕉一點愁。夜夜思念,夜夜煎熬,只一片梧桐葉,就不知其中蘊含了多少秋涼的悲聲!愁不知從何起,全寄予了這一片梧桐葉當中。,一點芭蕉一點愁。
  • 今日立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最美的15首秋天元曲
    天淨沙.秋——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 七首秋雨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身邊有人陪伴,整夜秋雨也不覺寂寥,但若是孤身在外,那就是「秋風秋雨愁煞人」了。《紅樓夢》中,黛玉說過: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秋雨,是想家▼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 八首詩詞說清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羈旅之愁自古有之,這一天,徐再思在外,聽著外面的夜雨,水滴敲著芭蕉,給徐再思帶來無盡的愁緒。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這30句元曲,太適合做籤名了
    ——元好問《人月圓》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片閒雲任卷舒,掛盡朝雲暮雨。——陳草庵《山坡羊》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白樸《駐馬聽》千裡關山,一段相思。——楊朝英《梧葉兒》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雲心無我,雲我無心。
  • 一聲梧葉一聲秋——詠梧桐古詩詞賞析
    一聲梧葉一聲秋——詠梧桐古詩詞賞析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結,見葉落覺秋至,不免睹物傷懷。於是梧桐這一意象就成了人們傳達主觀情意的一種符號,而這種符號因其「知秋」而常蘊含一種愁苦:鄉愁、客愁或離愁。當然,秋至而葉隕的樹很多,但梧桐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是很多樹不可比的;而且梧桐樹葉闊大,樹幹高聳,樹冠廣覆,而落葉後的蕭瑟、稀疏給人以觸目驚心的視覺感受,古人藉此悲秋抒懷就不難理解了。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落葉無聲,秋雨有情,你心田的雨,下成了哪首詩呢?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
  • 詩詞: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落葉無聲,秋雨有情,你心田的雨,下成了哪首詩呢?秋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它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裡、枯枝敗葉上,淋溼了地,淋溼了房,淋溼了樹、也淋溼了心。《秋雨夜眠》唐·白居易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
  • 詩詞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落葉無聲,秋雨有情,你心田的雨,下成了哪首詩呢?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
  • 詩詞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落葉無聲,秋雨有情,你心田的雨,下成了哪首詩呢?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此時的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閒,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於是在一個秋雨飄零的夜裡,寫下了這首詩。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場涼!
    《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秋雨,只為有心的人飄灑,只為用心的人釋然,只為唯心的人傷懷。一簾秋雨,滿地相思。
  • 一聲梧葉一聲秋,此情此恨何時休
    作者:醉紅塵人們總是會傷春悲秋,因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因為「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不覺之間已經到了白露時節,秋意漸濃了,再也找不回夏天炎熱的影子,今晚獨自一個人走在這樣的夜色下,靜靜地品味著秋,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沉重感覺。在抖音上看到一句讓我特別有感觸的話:一轉身,夏天成了故事,再回眸,秋天就成了風景……是啊!時光總是飛逝,歲月這般無情。高牆大院裡梧桐樹上的葉子,雖然整體看上去依舊蒼翠,但是偶爾已有幾片隨風飄零,帶給人別離的傷感。
  • 一聲梧葉一聲秋,這首詞第一句就用了6個數字,字字句句皆是情
    水仙花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這首詞自然不例外,第一句梧桐的葉子代表著秋天的來臨,同樣的芭蕉的每一片葉子也代表著深深的愁緒,愁的是什麼呢?自然是半夜做夢的時候似乎又回到了故鄉,可見這首詞情感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散文詩」一聲秋,一點愁,恰是秋意濃
    一聲秋,一點愁,恰是秋意濃秋,望著滿地的金黃聽著秋雨輕嘶一路伴著秋風畫出一副醉墨丹青;一聲秋,一點愁,恰是秋意濃秋,迎著豐收的喜悅聞著瓜果飄香一路鳴著小曲輕輕柔拂過清淺碧波;一聲秋,一點愁,恰是秋意濃秋,奔著遊子的鄉愁種下滿腹想念
  •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一聲梧葉思念情
    一場秋雨一場涼 一聲梧葉思念情秋雨,是一種歲月的情緒,悵然,落寞。瑟瑟的雨,仿佛光陰的一份訴說,輕柔,深情。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場秋雨。它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裡、枯枝敗葉上,淋溼了地,淋溼了房,淋溼了樹、也淋溼了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