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內地科幻小說界的名著《三體》的電影改編計劃終於正式出爐。 |
![]() |
11月12日起在內地上映的《星際穿越》帶動起來的熱潮,直到現在都還未消散。 |
搜狐娛樂(電子騎士/文)近日,內地科幻小說界的名著《三體》的電影改編計劃終於正式出爐,出品方遊族影業宣布,將以單部影片投資2億元、一共拍攝六部的規模把這部中國讀者眼中的「神作」搬上大銀幕。不過,片方率先公布的「概念預告」讓不少網友直呼「坑爹」,質疑其「是gif圖還是PPT」。更有人瞬間開始了擔憂——「像《三體》這樣的『硬科幻』小說,沒有好萊塢團隊的幫忙,有可能拍成《星際穿越》那樣的『硬科幻』電影麼?」
現在,問題來了,書迷和影迷們口中一再強調的「硬科幻」到底是啥?僅從電影的角度來看,到底什麼樣的片子是屬於「硬科幻」呢?有了「硬科幻電影」,那麼,是否還有「軟科幻電影」麼?別急,接下來就為大家答疑解惑——
距離我們最近的「硬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11月12日起在內地上映的《星際穿越》帶動起來的熱潮,直到現在都還未消散。網友們在電影論壇、微博朋友圈裡起勁地談論著影片中的科幻構思和科技名詞:黑洞與吸積盤、蟲洞、五維空間、墨菲定律、雙生子佯謬、穿越時空……影片請來了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作為顧問,在技術細節方面製作非常用心。無怪乎美國太空人在看完本片後感嘆,在飛船舷艙內看到的景致跟他在太空中看到的幾乎一模一樣。由此,它也科幻電影迷們稱為近年來最具有「硬科幻」味道的電影。
什麼是「硬科幻」電影?看完這八部「最硬的」就知道了!
科幻電影的所謂「軟和硬」,主要是從技術、科幻構思上來說的。傳統意義上,硬科幻指以天文、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學學科理論與創意為核心的科幻構思,像什麼黑洞、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等都包括在內。科幻電影中所謂的「硬」,往往不僅指構思的內核,還要看表現形式——同樣拍時空,《星際穿越》讓人感覺很「硬」,如果像《大話西遊》裡那樣借一句「波若波羅密」就能穿梭時空,就軟得不算科幻了。要拍出既好看又有硬度的科幻電影,真的不是容易事呢!
《2001:太空奧德賽》(2001: A Space Odyssey)
![]() |
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海報。 |
著名科幻小說家,同時也是科學方面的大家克拉克與大導演庫布裡克共同打造的經典。1969年美國才第一次登月成功,但1968年拍攝的本片卻已經讓人類走得更遠!影片對空間站的樣子、太空中的失重環境、太空人冬眠、人工智慧、地外智慧生命等等都做了非常大膽同時又很嚴謹地想像和描繪,成為後來無數科幻電影的範本。影片中甚至還出現了類似平板電腦的設備!
《黑客帝國》(Matrix)
![]() |
電影《黑客帝國》帶有強烈的寓言性。 |
《黑客帝國》三部曲表面上酷炫華麗,帶有強烈的寓言性。在技術細節方面和科幻構思方面卻非常認真嚴謹。尤其是對網絡和虛擬實境的描述,一般同類影片望塵莫及:有場戲是崔妮蒂去電站切斷電力,你能清楚地看到她是用Nmap(一種掃描網絡聯接埠的軟體)來掃描port,然後用 sshnuke破解密碼,再以ssh聯機過去關掉電力的。其中還用了很多管道——據說拍片子時特意用BSD(一種Unix衍生的系統)搭建了一個集群環境,可見其求真的態度!
崔妮蒂親吻死去的尼奧,然後尼奧復活一段看似荒唐奇幻,其實崔尼蒂之吻是給了尼奧部分自己的代碼,她的代碼讓尼奧的程序重新啟動(或者叫激活)。尼奧得到這部分代碼後終於升級,變成了救世主。這個升級了的程序能取得Matrix的 root權。所有其他程序,包括探員,在尼奧面前全都呈現出原始碼的狀態,任其改寫刪除,尼奧就這樣消滅了探員史密斯等人。
《超時空接觸》(Contact)
![]() |
《超時空接觸》對科學家的描寫相當寫實。 |
著名科學家卡爾-薩根以上百萬美元的酬金親自擔任編劇和製片人,使得本片在科學性上極有保證。影片對科學家的描寫相當寫實,既非不諳世事的極客,也不是瘋狂神經的怪人。其中人類通過射電望遠鏡接收到外星人代碼,破譯之後製成空間跳躍的機器,穿越蟲洞一段,比《星際穿越》中拿莫爾斯碼傳輸奇點數據要靠譜得多!
《初始者》(Primer)
![]() |
《初始者》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劇情類影片的評委會大獎。 |
2004年,這部讓人腦力振蕩的影片出人意料地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劇情類影片的評委會大獎!31歲的導演謝恩-卡魯斯本來是個工程師,因為幹膩了工作辭職在家拍起電影,花了不到7000美元自編自導自演了這部科幻片。超低的成本決定了這不是一部玩視覺刺激的科幻片,然而構思的奇妙讓全世界不少影迷為之著魔。電影的官方論壇上,大部分人發帖的第一句話是「這部片子我看了三遍」……
影片故事看起來很極客:四個朋友一起開了個小公司,研究查錯機——一種在出故障時進行自動處理和恢復的裝置。沒想到誤打誤撞,這東西竟成了一臺時間機器。他們想回到過去,卻發現自己要不斷進入機器來改變前一個自己造成的過去……影片的高明之處就在,它充分考慮到了人的不確定性,考慮到了人的自由意志。進行時間旅行的主體有自己的想法,當他進入時間機器時,實際就又出現了一個獨立的「你」。在這種時間旅行中,一大堆「我」裡面,到底哪個才是初始者真成了問題。
《終點站月球》(Destination Moon)
![]() |
《終點站月球》是在人類登月前19年拍攝的科幻電影。 |
作為一部1950年,也就是在人類登月前19年拍攝的科幻電影,本片細節驚人地準確!無論是月球表面、失重環境還是飛船、太空衣都拍得相當像樣。後來《星球大戰》的片頭就直接來自對本片的致敬!本片的編劇之一也是著名科幻小說作者海因萊因。
《深淵》(The Abyss)
![]() |
《深淵》幾乎像一部關於水下世界的紀錄片。 |
詹姆斯-卡梅隆對水下世界情有獨鍾,在影片中他把外星人都設定成了水下生物。這倒是真有些道理!整個影片嚴謹得幾乎像一部關於水下世界的紀錄片,其中外星人的水下城市唯美宏大,令人驚嘆!主題則是對蘇美冷戰爭霸的諷刺,以及反思人類的核危機。
《人間大浩劫》(Andromeda Strain)
![]() |
《人間大浩劫》充滿對科學理論的解說。 |
本片來自麥可-克萊頓的小說,因為克萊頓出身哈佛醫學院,所以外星未知病毒在地球引起危機的驚悚故事來駕輕就熟。影片本身節奏有些緩慢,但檢疫、消毒、醫學實驗等各種細節非常到位,充滿對科學理論的解說——《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一定會很喜歡!
《宇宙靜悄悄》(Silent Running)
![]() |
《宇宙靜悄悄》是第一部「環保主義」題材的科幻電影。 |
堪稱是第一部「環保主義」題材的科幻電影,現在看起來像《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的故事:主人公在太空中守護最後一點綠色植物。但在此過程中,他卻拋棄了人性,不惜殺死同事,流浪太空。影片對太空中那種孤獨、隔絕的狀態描繪非常到位,在反思環保問題的同時也沒有走上極端。
啥叫「軟科幻電影」?以下八部又軟又糯!
有些科幻電影構思其實屬於硬科幻,但拍攝的手法卻讓人感覺很軟,缺乏技術細節支持,比如最近呂克-貝松的《超體》就是典型一例。而相對於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硬科幻,軟科幻主要是從社會學角度(比如心理學)去建立科幻構思的。在科幻電影裡,我們往往把科幻構思比較抽象,缺少技術細節和理論交代的片子叫做「軟」科幻電影。其實科幻電影是軟還是硬也只是種模糊的說法,沒有嚴格的界定。有些導演只想藉助科幻片的形式,講自己想講的故事。這時,所謂科幻,不過就是電影的一層外衣罷了。脫下衣服一看,說不定就是個青春片、愛情片或者恐怖片了。
經典的「軟科幻」電影有些名氣不大,或者並沒有被一般觀眾視為科幻片,比如《華氏451度》、《發條橙》、《千鈞一髮》、《楚門的世界》等等。近些年來流行玩時空穿越梗的燒腦科幻片,像《時空罪惡》、《恐怖遊輪》等越來越多。這些片子雖然情節複雜,線索紛繁,科幻構思其實很軟,往往不考慮在科學上是否站得住腳。
《她》(Her)
![]() |
《她》講人類與電腦作業系統談戀愛的故事。 |
斯派克-瓊斯的小清新愛情片,科幻不過是個噱頭,講人類與電腦作業系統談戀愛的故事。說是人工智慧,除了結尾提升了一下高度,讓觀眾思索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主要還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當斯嘉麗-約翰森配音的作業系統軟語溫柔地和男主角談情說愛時,她其實就是活生生的人了。
《堤》(La jetée )
![]() |
電影《堤》是由靜態圖片加畫外音和音效組成。 |
整個28分鐘的影片都是由靜態圖片加畫外音和音效組成,但故事和反映出的情緒如夢如詩,深沉傷感,令人難以自拔。這個穿越時間的故事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經典科幻片《12猴子》以及《終結者》。
《妙想天開》(Brazil)
![]() |
《妙想天開》展現了一個反烏託邦的世界。 |
拔地而起的大廈!天空中如天使展翅飛行!巨大的日本武士!巨大辦公室中無數整齊劃一如機器人般的職員!影片以無數奇思妙想展現了一個反烏託邦的世界,基本沒多少可靠的科學可言,但影片對未來的憂慮、諷刺卻彌足珍貴。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
![]()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算是開創了小成本科幻片的新模式。 |
也許能算最早一部被網友稱作燒腦片的科幻電影?算是開創了小成本科幻片的新模式:一群人在那裡說說說,背景卻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科幻設定。影片涉及了人類學、宗教、哲學、歷史、地理等等各種學科、理論,不過都是煙霧彈!隱藏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主人公是不是永生之人?這才是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
《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
![]() |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小成本科幻燒腦神片。 |
又一部小成本科幻燒腦神片。故事就是一群朋友聚會,正趕上彗星飛過,影響了時空,導致出現平行宇宙,眾人分不清自己的朋友是不是來自平行宇宙。全面有些瑣碎但結尾轉折很神奇,一下拔高了主題。影片的科幻構思可以說是毫無道理,只憑一本科普書就編出個彗星造成平行宇宙的故事,還是在咫尺間的幾個屋子裡!能信麼?
《另一個地球》(Another Earth)
![]() |
《另一個地球》更接近文藝片。 |
和《逆世界》以及《憂鬱症》很像的一部電影,只不過本片更接近文藝片。片中設定了一個離我們非常近的鏡像地球,你可以在那上面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女主角因為車禍的負疚感,一直想像著在另一個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這幾部片子所謂的設定在科學上都是不可能的——影片根本就沒有試圖做理論上的解釋。
《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
![]() |
《皮囊之下》是一部看似是科幻恐怖片的文藝電影。 |
看似是科幻恐怖片的文藝電影,女主角斯嘉麗-約翰森到底是外星人還是什麼怪物都不重要,她為什麼要獵殺男人也不重要,關鍵是影片傳達出來的陰冷、隔絕、冷漠、詭異氣氛。你可以說它包括了肉體與靈魂、女性主義、自我與他者等等話題。一般觀眾未必看得進去。至於說科幻方面麼,你完全可以當它只是種隱喻。
《永無止境》Limitless
![]() |
《永無止境》涉及到藥物致幻、智力提升等腦科學方面的內容。 |
涉及到藥物致幻、智力提升等腦科學方面的內容,不過這個構思是為故事服務的。影片想講的問題其實片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是貪婪,是欲望。至於那藥丸到底為啥那麼神?對不起,跟《超體》裡的CPH4一樣語焉不詳。基本跟神話中的靈丹妙藥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