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Egg Tart),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臺灣稱為蛋撻,"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
說起蛋撻大家肯定都吃過吧,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的是,這種日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我們卻一直都沒有念對它的名字。好不誇張的說,蛋撻這兩個字,一百個人中就有一百個人會念成dàn tǎ。但是,它的正確讀音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近日,央視新聞就在官微給人民群眾科普了。在中國港澳地區十分流行的點心美食蛋撻,其實它的正確讀音是dàn tà,而不是dàn tǎ。原本是讀成第三聲的撻字,其實正確的讀音是第四聲tà。聽起來雖說怪怪的,但是卻無法反駁。
對此啊有不少網友表示,從小到大都是讀成第三聲,這突如其來被告知讀錯了,一時半會還真是改不過來。此外,還有人稱,這其實都是受肯德基的誤導,因為很多內地小夥伴第一次吃蛋撻時都是在肯德基吃的,肯德基的宣傳廣告也是念的第三聲,誤導了半輩子!
小編: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與此同時,也歡迎大家在本文章下留言關於你對此事的看法。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還可以點讚、分享、收藏。最後,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